自2020年5月21日起至31日,電影頻道《中國電影報導》推出「兩會」系列專題——「我愛電影,我愛家鄉」,用11期節目巡禮地方電影產業,展望中國電影輝煌。
節目中,通過電影人為家鄉「代言」的串講方式,回顧了新中國成立後各省(市、自治區)電影事業從無到有的創業歷程;展現了地方助力中國電影產業蓬勃發展的光輝足跡;呈現了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電影人和疫區同胞風雨同舟,齊心戰疫的大勇大愛,以及國家和地方政府為遭受衝擊的影視企業減壓減負,紓困解難,傳遞出「冬天終會過去,春天已經到來」堅定信念。
「愛」是連接電影人和家鄉的紐帶,「愛」是電影人砥礪前行的信心和力量。
《我愛電影 我愛家鄉》節目邀請了11位電影人擔任串講人,分別追溯了自己跟電影的淵源,謳歌家鄉的電影事業取得的成就。不僅如此,他們還熱情洋溢地為哺育自己的家鄉熱土賣力「拉票」。
福建演員梁靜回顧了父女兩代人和福建電影的淵源,為福建豐富優美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搖旗吶喊,用家鄉話對影視同行們隔空喊話:「來福建省拍戲,又好又省錢」。
在「彩雲之南」這片神奇土地紮根的北京爺們兒于榮光,二十年來在當地製作了上百部集影視作品,為雲南的文旅產業做出貢獻。他的「第二故鄉」雲南電影業堅持重大題材和少數民族電影創作齊頭並進,走出一條「景、劇、人」融合,文化旅遊協同發展的道路。
鍾楚曦的家鄉廣東省人傑地靈,連續18年蟬聯全國票房冠軍。廣東電影人傳承積澱百年的嶺南電影文化脈絡,堅持精品創作的原則。近幾年,佛山市擦亮「功夫電影」名片,「打」開了電影產業新局面。
淳樸溫暖的臨沂漢子郭曉東帶領觀眾一覽「光影中的齊魯特色」。他的家鄉山東的影視產業高歌猛進,既有青島影視基地高科技的國際化大製作,又有山東地域特色為主的紅色題材創作,譜寫了一支紅與藍的交響曲;山東還著力打造以青島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為龍頭的「1+N」影視基地布局,形成了既有山東特色,又有國際視野的影視發展新格局。
峨眉電影製片廠是四川的一枚文化標籤,陪伴了包括成都妹子王子文在內的幾代四川觀眾成長。作為中國中西部最大的「票倉」,四川電影業砥礪前行,致力於從市場大省向生產大省邁進。
身為皇城根下土生土長的孩子,張一山的家鄉大北京擁有全國最雄厚的影視資源,打造了最完整的產業鏈條。秉承精益求精的理念,延續豐厚的文化血脈,北京持續不斷地推進精品工程,引導創作方向,從各個層面加大扶持力度,推出了諸如《戰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等橫掃票房的「王者之作」,是不折不扣的「影視之都」。
此外,郎月婷、黃俊鵬、喻恩泰、麥麗絲等電影人也紛紛現身,為廣西、寧夏、江西、內蒙古的電影產業打call。
《我愛電影 我愛家鄉》的最後一期來到「楚楚動人」的靈秀湖北,演員徐帆代表家鄉對所有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馳援湖北的同胞深情致謝。湖北跟電影淵源已久,成績斐然,在不久的將來,湖北的電影也必將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我愛電影 我愛家鄉》系列節目是《中國電影報導》為億萬觀眾送上的中國電影產業匯報書,也是對所有奮鬥中的電影人獻上的感謝信、讚美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