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郭敬明兼任編、導的《晴雅集》發布了首款預告片。
時長2分11秒的預告中,趙又廷扮演的「安倍晴明」等幾個主要角色相繼出場,也將劇情梗概鋪展在觀眾面前。
從天地初開便誕生的至邪妖物「禍蛇」曾被封印,但它卻很可能衝破封印捲土重來,為世間帶來嚴重災患。
除了反派「禍蛇」外,人族中也潛藏著諸多不穩定因素——身居高位的公主不僅醉心權勢,而且身份不明,外界流傳著她是妖的說法。
當「禍蛇」有可能再臨人間時,掌握著封印「禍蛇」容器的皇帝卻昏迷不醒。
而由敵到友的安倍晴明和博雅,便要在這錯綜複雜的局勢間,降服甦醒的「百魅」換世間和平。
看完預告片的網友,大多都有種「真燒錢」、「好貴」的感覺。不僅人物服道化精美,而且大量炫目的特效場景,例如沖天而起的白鶴、巨大無比仿佛可吞天噬地的「禍蛇」,以及長發盤旋飛舞的白衣女妖、臉上刻滿符文的未知角色,都充分詮釋了影片的「玄幻」主題。
曾經擔任《妖貓傳》美術設計的屠楠,再次為觀眾製造了一場視覺盛宴。
但網友在驚嘆場面炫目的同時,也對劇情產生了擔憂。
這種擔憂,並非無來由。
一來,郭敬明過往的作品大多是華麗而空洞。不管是角色們的華服靚飾,還是花費重金打造的特效場景,都彌補不了劇情方面的俗爛、套路。他的作品中,每一個人物似乎都只是個符號,每一段劇情都在強行推進,所謂的衝突而矛盾過於刻意。
概括來說,就是他從沒講好過一個故事。
二來,《晴雅集》的預告片中,沒有一句能讓觀眾印象深刻的臺詞,也就是網友所說的「臺詞拉胯」。
兩分多鐘的時間內,除了跟劇情相關線索外,其它諸如「你可是那吹笛之人」、「我有太多的名字」,依然是郭敬明一貫故作高深的矯情。
不過,因反覆提及「名字」相關內容,而被網友吐槽「我以為電影的名字叫《你的名字:陰陽師》」這一點,反而是對原著的還原。
預告片開篇,就是出自夢枕貘原著《陰陽師》的「名字,是世上最短的咒」。
原著中,安倍晴明與博雅相處時,便多次提及名字和咒之間的關係。
比如文中兩人有一段對話,晴明說「這世上最短的咒正是『名』」。
他告訴博雅,不僅「安倍晴明」和「博雅」是咒,山、海、樹、草、蟲也都是咒。而咒,就是「束縛事物本質的東西」。如果「這世上有無法為其取名的東西,表示那東西其實什麼都不是,也可以說根本不存在」。
從《晴雅集》預告片中對原著這一點的還原來看,郭敬明或許是在努力貼近原著風格。
但由一個個故事組成的《陰陽師》,在情節連貫這方面來說,本就跟其它的中長篇小說不同。原就不怎麼會用鏡頭講故事的郭敬明,要怎麼演繹《晴雅集》呢?
尤其他的「陰陽師」分為《晴雅集》和《瀧夜曲》上下兩部,更可能出現甩出問題卻不解答的情形。哪怕只是留下的懸念不足、吸引力不夠,都足以讓觀眾失去對《瀧夜曲》的信心。
就像當初的《封神傳奇》,請來李連杰、梁家輝、古天樂等一眾巨星,製作了好萊塢風格的場景特效,最終卻輸得一塌糊塗,口碑比《富春山居圖》還不如。
而《封神傳奇》之所以被罵「爛片王」,除了劇情嚴重跑偏,畫風扭曲外,沒有「結局」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一場接一場亂鬥後,簡介中的「滅世黑龍」根本沒出現。崩盤的口碑,也讓它再也沒機會登場。
所以,雖然《晴雅集》預告片場景炫目,通篇寫著「我花了錢」,但若劇情不給力、結局不引人,《瀧夜曲》便會受影響。
不過,未看唱衰不可取,因此,還是希望郭敬明這次能給觀眾一個驚喜,講述一個不遜色於特效場景的故事。
否則,就又是空有華麗外殼,內在蒼白、空洞的爛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