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是一部權謀劇,因此劇中對於後宮之事著墨不多,但是開篇的幾件大事中「情絲繞」一事,卻是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了後宮之中的腌臢手段。
二十多年前,先太后用此酒拆散了蒞陽長公主和南楚質子,迫使蒞陽長公主下嫁謝玉,造就了蒞陽長公主一生最大的苦楚。二十多年後,此酒再次出現,意圖令霓凰郡主就範,最後在梅長蘇的計謀之下並未得逞,其中情節細細想來卻令人驚嘆天意的巧妙安排。
郡主擇婿,各方勢力蠢蠢欲動,當看到郡主歸附希望渺茫之後,越貴妃和太子便想起了蒞陽長公主當年的事,意圖模仿當年太后再用一次「情絲繞」,可是不巧,在宮女去拿酒的時候,被惠妃和靜嬪看到了。
靜嬪雖然告訴惠妃明哲保身,但是聰慧如她瞬間就明白了目標是誰,靜嬪不忍看到霓凰郡主被這等卑劣手段算計,因此費大力氣借香囊傳書長公主,希望長公主能出手相救。
蒞陽長公主當年深受此酒之害,箇中苦楚最是清楚,因此答應了。可是她沒能見到霓凰郡主,為了不引起懷疑沒有二次上門,只得選擇悄悄告訴梅長蘇,讓梅長蘇借宴席傳話。
但是,蒞陽長公主特意繞去穆王府還是讓謝玉有所警覺,因此早早地回房就寢。兩個小侍女嚇壞了,生怕謝玉發現長公主不在,好在齊嬤嬤穩得住,借當年舊事把謝玉擋了回去。
得益於長公主的一點消息,雖然後面霓凰郡主在宮中情勢兇險,但是在梅長蘇的謀劃下有驚無險。霓凰郡主能平安無事,蒞陽長公主功不可沒。
若非靜嬪心存善意,陪同惠妃去點燭,也不會恰好聽到情絲繞的消息,那麼霓凰郡主的結局猶未可知。
在蒞陽長公主得知消息,傳遞消息的時候,都離不開當年舊事的影子。
蒞陽長公主的相助,除了不想讓霓凰郡主遭到毒手,還有當年舊事的影響,畢竟局中人知其中苦;在隱瞞謝玉不讓他發現長公主的去向的時候,齊嬤嬤也是用了當年的事做擋箭牌。
同一種酒,相隔二十多年再次出現,相似的手段,相似的目的,可是結果大不一樣,當年的受害者幫助了今日的被害者,免去了一場憾事。
兜兜轉轉,只能說冥冥之中自有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