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果仁媽和大家分享了一篇「我在家做了個雨林缸,孩子看見都走不動道兒了...」的文章,很多爸媽都表示想立馬跟孩子在家玩起來!
今天,果仁媽想分享一下作者「一株虎尾草」的另一個做自然缸的經歷。這次,他帶來的是「如何帶孩子在家製作苔蘚缸」。
相比於「雨林缸」,苔蘚缸需要的材料簡單,更易上手,也更適合跟孩子一起動手製作。一個小型的苔蘚景觀,只需要2個小時,就能製作完成。
創造一個小生態,然後感受生命的「綠」,這大概是可以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了!
在北京這樣一個氣候乾燥的地區來說,苔蘚可真是太不常見了。所以每當我去到一個氣候溼潤的地區旅遊時,最熱衷的一件事情,就是去尋找和觀察當地的苔蘚。
看著多種多樣的苔蘚肆意地生長在巖縫中或溪流旁,我整個人也變得非常平靜與愜意。有時候忍不住還會用手去輕撫一下這些毛茸茸的苔蘚,那種柔軟舒適的感覺更是讓我心生愉悅。
👆苔蘚微景觀,圖片來源:dengarden.com
出於對苔蘚的喜愛之情,再加上很難從北京發現野生苔蘚,於是我決定自己親手製作一小片苔蘚景觀,將這些綠意盎然的微景觀帶回自己的生活周圍,暫且滿足一下自己的興趣。如果你家娃也喜歡這些可愛的苔蘚,或是你想為孩子打造出一小片靜謐、愜意的環境,那不妨跟我一起著手做一片苔蘚景觀。
既能給生活增添了活力,也可以讓他們感受到「創造」的樂趣。 1
物品準備
苔蘚景觀不會像其他景觀,諸如雨林缸、水草缸等有複雜的材料,
你只需一些簡單的材料,就可以做出一個不錯的苔蘚景觀:
1.「載體」,可以是收口瓶或敞口瓶,也可以是一個破碎的花盆,甚至還可以是一塊凹陷形狀的沉木,它們都可以作為製作苔蘚景觀的載體,你選擇的載體越自然,所呈現的效果可能也會更好;
2.泥炭土、輕石(3-5 毫米直徑顆粒大小,相同大小的赤玉土也可以)和幹水苔,用於鋪底;
3.小塊青龍石或小塊沉木,這些石頭和木頭素材,可以為你的苔蘚景觀增添幾分意境;
4.苔蘚,推薦選擇白髮蘚,非常好養護。此外大灰蘚、小灰蘚或朵朵蘚也是不錯的選擇;
5.小噴壺,用於給你的苔蘚景觀噴水保溼;
6.其他植物,僅僅是一片苔蘚或許不能滿足你的需求,如果你覺得還需要為你的苔蘚景觀增添些花樣的話,那麼你可以選擇種植一些網紋草、姬虎耳草、狼尾蕨、傅式蕨或綠雲蕨等小植物。
準備好以上這些物品後,就可以開始著手製作苔蘚景觀了。這一環節其實並不難,一個小型的苔蘚景觀,你和孩子可能
只需要兩個小時的時間就可以製作完成了,
這不僅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為生活增一些色彩,還能在這段親子時光中增進你們之間的情感,何樂而不為呢?以下環節中不涉及任何危險物品,所以可以和孩子一同進行。
首先 ,拿出你準備好的準備種植苔蘚的載體,以敞口瓶為例,在瓶子底部鋪上一些輕石,可以鋪成前低後高,前方兩至三釐米厚就可以,這樣可以讓你最後的小景觀更有透視感。
隨後 ,將幹水苔用水泡溼,擠幹水分後均勻的鋪在輕石上方即可。此處幹水苔起到一個隔離輕石與隨後要放的上層土壤的作用,同時還能起到一定的保溼作用,所以不需要鋪的特別厚。
鋪好水苔,就可以在上面倒上一些泥炭土了,同樣也是營造出
「前低後高」的樣子,不需要放太多,
大概兩釐米厚左右就可以了。鋪好底部後,如果你想為你的苔蘚景觀增加一些其他元素的話,那麼現在可以拿出你準備好的青龍石和沉木,將它們擺成你想要的結構,稍稍埋在泥炭土中,保證不會倒就好。這裡我建議大家
不要融入太多的石頭或沉木,整體不要超過三塊石頭或者一塊沉木,畢竟對於一個小型苔蘚景觀來說,太複雜反而會顯得有些雜亂。注意,在使用青龍石和沉木前,你需要將它們刷洗乾淨。
當全部土壤、石頭或木頭素材鋪設好後,就可以開始種植植物和苔蘚了。需要說明的是,這裡只是提供一個選擇,
非苔蘚的植物不是必選項,你可以選擇製作一個苔蘚景觀,也會非常精緻有意境。如果你選擇種一點其他植物,那麼你需要將買來的植物脫盆,將它們根部的土壤清理乾淨,有時候買回來的植物根部土壤中可能會有一些殘留的小蟲卵,所以建議全部清理乾淨,然後使用我們自己買的袋裝泥炭土種植。除此之外,還需要將一些壓爛或枯萎掉的葉子剪掉,並將健康的葉子上面附著的泥土清理乾淨。在種植的時候,同樣是
遵循「前低後高」的原則,將高一點的植物,諸如狼尾蕨,種在靠後的位置,而矮一點的植物,諸如網紋草、傅式蕨和綠雲蕨等種在靠前的位置。你可以用鑷子將土壤挖出一個小洞,然後將植物的根部理順,隨後用鑷子種進去,再將周圍的土壤蓋上即可。如果種完之後覺得植物不夠牢固,那麼可以選擇再在周圍鋪一些土壤讓植物更牢固。👆苔蘚景觀,圖片來源:https://bioattic.co.nz/接下來,就可以種植苔蘚啦!這裡
建議大家選擇購買白髮蘚這個品種,非常好養護,之前我有一個月忘記給它噴水,還是活的很好,只要一噴水,狀態就會迅速恢復。但是有的苔蘚就很嬌氣,溼度、溫度一有問題就會長得很差。此外,
不建議大家去野外挖苔蘚,一個是保護原生生境,另一個是挖回來的苔蘚可能裡面會有很多小蟲子,需要很繁瑣的前期處理。👆白髮蘚,圖片來源:http://www.kun.ac.cn買回來的白髮蘚如果已經放了幾天了,那麼接一盆水將整塊白髮蘚扔進去泡一下,然後稍稍擠掉一些水分,拿出來將苔蘚表面清理一下,不要有雜土,隨後就可以鋪在剛才設好的底面上了。在鋪設的時候,注意每兩塊苔蘚之間的對接,不要留有縫隙。
剛做好的苔蘚景觀,需要進行大量噴水,試著用裝著
純淨水的噴壺對著苔蘚或留白處噴水,讓水分慢慢滲透到下方,保證輕石層有一釐米左右的積水即可,切記不要讓積水沒過輕石層,否則大量積水對苔蘚的生長是很不友好的。關於水分的問題,我想很多人都會有一個誤區,就是認為苔蘚喜歡水。其實,苔蘚只是
喜歡高溼度環境,並不表示苔蘚喜歡處在積水中。反而苔蘚的根部積水會對苔蘚造成很大影響,久而久之苔蘚就會發黑爛掉,這樣是不可逆轉的。反而,由於溼度低、乾燥造成的苔蘚脫水,是可以通過後期維護快速恢復的。
那麼可能有人會問,如果我一不小心手抖噴水噴多了,而且已經發黑了,那麼該如何處理呢?也請不要擔心,只要將積水倒出來,將苔蘚中的水分擠出來,然後將苔蘚放在通風處,接受一下清晨或傍晚陽光的照射就會有恢復的可能。不過能還是儘量控制不要有太多積水為好,最合適的就是
每天早、晚各噴一次水,讓苔蘚保持溼潤,如果是處在北方乾燥氣候(如北京)下,那麼建議用保鮮膜將敞口瓶封住,保證水分不會太快蒸發。此外,在平時養護的時候,可以將苔蘚景觀放在明亮的室內環境,但是要
避免太陽直射。同時,也請不要將苔蘚暴露在冬季乾冷的空氣或空調風口下方,避免水分流失和溫度過低。還有就是,不需要為苔蘚準備肥料,只需要每日噴水、有一定光照即可。除了苔蘚,微景觀裡的其他植物也需要一定的照顧,如果你發現有網紋草或蕨類的葉子枯黃、爛掉,那麼請及時將它們剪掉,避免佔用養分及影響觀賞。像網紋草這類植物,如果生長過長,也可以用剪子直接剪短,它會再長出更加茂密的莖葉。這樣,一小片精緻的苔蘚景觀就完成了,相信在日後的不斷養護中,它們能長得越來越好,並為你的生活增添不少姿色。
你有哪些在家就能帶孩子觀察大自然的有趣活動?評論區聊聊吧~
作者丨一株虎耳草,一個喜愛自然、生態造景的初學者
編輯丨林乙乙,一個三歲男孩的媽媽,樂於研究各種育兒產品
覺得有用,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