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臺灣媒體評選「四大天王」,李連杰力壓成龍張學友奪票王

2020-12-28 顛覆娛樂

在影壇有不少人一直被低估或遭到業內的排擠,比如功夫皇帝李連杰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就票房數據以及演技來說,他不輸任何一位巨星,但因為他為人太低調了,以至於外界很多人認為他的成就和號召力不及成龍周星馳等巨星。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李連杰取得的成績說他是華語第一人都當之無愧。

李連杰出道就已經是巨星級別了,80年代他的「少林三部曲」創下的成績比肩李小龍票房是當年華人最高的。進入90年代他事業又再創輝煌,《黃飛鴻》系列,《方世玉》系列,《太極張三丰》《新少林五祖》等片部部大賣部部經典。但因為他是內地過去的,所以他並不受香港媒體的待見,在業內他還遭到了排擠打壓,如果李連杰不是有強大的號召力早就回去洗盤子了。

李連杰90年代在香港一直被欺負,但觀眾影迷卻很支持,他在各國地區市場票房成績都很好。當年影壇最紅的巨星是成龍,功夫皇帝是唯一一位能比肩他的,要不是受到打壓李連杰會更紅,可見當年他的大獲成功也確實是動了一些人的奶酪。香港媒體對李連杰總是帶有偏見,但在其他市場功夫皇帝卻是最受歡迎的巨星。

1994年,臺灣媒體評選「四大天王」和「四大女皇」,結果李連杰力壓成龍張學友等巨星奪票王。如果是香港媒體評選,那肯定不會讓內地人奪魁。臺灣人這個評選榜單還是比較客觀公正的,得票排前面的都是當年娛樂圈最紅的藝人。影壇有李連杰,成龍為代表,歌壇有張學友,功夫皇帝奪得男星人氣王很多網友都會覺得很意外吧?但人家當年就是真的有這麼紅!

臺灣媒體評選出的天王具體名單和票數:李連杰48票奪得票王,成龍46票緊隨其後,從票數看兩位巨星相差並不大,歌神張學友41票也是人氣超高。然後第二梯隊是劉德華38票,周潤發31票,張國榮28票,周星馳22票。第三梯隊張菲12票,胡瓜8票,吳奇隆6票,豬哥亮,梁家輝,郭富城都是5票。

女皇名單方面:張曼玉64票,林青霞54票,鞏俐33票,梅豔芳15票,林憶蓮14票,張艾嘉11票。女藝人之間的票數差距較大,頂級女星拉開後面梯隊太多了。不過她們的票數並沒有太實際的參考價值,因為當年的影壇女星是扛不了票房的。經常看港片的小夥伴都知道,那些所謂很紅的頂級女藝人其實就是高級花瓶而已,女巨星跟男巨星的實力是不在一個層次上的。

就票房來說成龍在臺灣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但電影除了票房還有其他,比如錄像帶銷售,收視率等都是影響力的體現。李連杰在臺灣票房也是頂級,而且他的電影比較傳統是屬於老少皆宜的那種,所以就人氣來說他真不輸成龍。張學友得票數僅次於「雙J」真是讓人有點意外,香港歌壇四大天王之首果然是名不虛傳。

李連杰得票王其實一點也驚訝,90年代他的電影還沒開拍就已經賣完了,並且是收全款的那種。功夫皇帝創辦「正東」那麼順利就是基於強大的個人號召力,如《方世玉》等電影都是還沒開機各國地區就已經賣出版權了。李連杰每次去臺灣做宣傳都很受歡迎,那邊的媒體都很尊重他,無論是武術成就還是票房數據他都做到了最頂尖。

相關焦點

  • 1993年,李連杰4部戲臺北票房狂收2.82億,他力壓成龍周星馳奪冠
    比如1993年,李連杰4部戲臺北票房狂收2.82億新臺幣,力壓了成龍周星馳奪冠。具體戰績為《方世玉》8523萬,《方世玉2》6080萬,《鐵雞鬥蜈蚣》6100萬,《太極張三丰》7500萬。這一年的臺灣總票房李連杰輕鬆奪魁,單片冠軍則是成龍,他當年不愧是超級巨星。
  • 吊打四大天王的臺灣戰隊,為什麼沒有續寫神話?
    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香港四大天王的尊號,從成軍到現在,已經沿用了將近30年的時間,影響力波及整個大中華地區,妥妥的成就了一段娛樂神話。四大天王的稱呼,原本是為表彰和鼓勵張劉黎郭對香港樂壇的貢獻。
  • 失落的四大天王:00後把成龍當四大天王,正牌天王孩子們卻不認識
    四大天王的影響力力壓TVB、飛虎隊、港姐選美和維多利亞灣,遠超娛樂範疇成為香港文化符號之首,造就了一段轟轟烈烈的神話不必細數整個華語歌壇的發展脈絡,僅回顧四大天王和香港樂壇昔日的黃金時代,就心生無限感嘆。香港四大天王,指的是劉德華、黎明、張學友、郭富城四人,堪稱九十年代香港最火的明星。一句「難道你比黎明還要紅?」,成為當時口頭流行語。
  • 香港四大天王VS臺灣四大天王,最終臺灣還是輸給了香港「小鮮肉」
    90年代,香港最紅火的莫過於「四大天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張學友不單單影響整個中國,甚至還影響全亞洲,到至今2018年都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李連杰《黃飛鴻》幕後故事
    臺灣是香港電影的最重要出口市場之一,很多臺灣老闆投資拍港片。由於當時兩岸關係還沒有正常化,沒有三通,無法正常交往,李連杰的大陸身份成了《黃飛鴻》臺灣上映發行的阻礙之一。如果不能在臺灣上映,將會損失臺灣版權費數百萬甚至近幹萬港幣,這對嘉禾公司來說損失巨大。
  • 一部《追龍》,讓劉德華集齊四大功夫巨星,甄子丹集齊四大天王
    【四大功夫巨星指成龍洪金寶李連杰甄子丹】【劉德華】劉德華1961年生於香港,1982年從無線藝員訓練班第10期畢業後出道,至今35年。作為四大天王之一,劉德華早已經和其他三位天王都有過合作。1988年《旺角卡門》,合作張學友。當年劉德華是主角,大哥,但現在本片最火的卻是表情包的張學友。
  • 王不見王的合作,你最期待誰?周星馳和梁朝偉,成龍和周潤發,四大天王一起?
    成龍和李連杰的《功夫之王》口碑和票房不算優秀,但至少讓觀眾看到當代最成功的兩大功夫巨星的對決,紀念意義巨大。 王不見王,不僅是巨星間巨大的遺憾,更是影迷巨大的遺憾!當今的華語影視圈,有哪些讓人念念不忘的王不見王呢?
  • 周星馳和梁朝偉,成龍和周潤發,四大天王,你最期待誰的合作?
    周星馳梁朝偉,成龍周潤發,四大天王?】在象棋裡,兩邊的大王,將和帥是不能直接面對面的,碰面必有一死,然後就完棋了。由此引申出一個詞,叫王不見王,意同一山不容二虎。成龍和李連杰的《功夫之王》口碑和票房不算優秀,但至少讓觀眾看到當代最成功的兩大功夫巨星的對決,紀念意義巨大。 王不見王,不僅是巨星間巨大的遺憾,更是影迷巨大的遺憾!
  • 萬萬沒想到,「四大天王」成了他一生甩不掉的宿命
    1992年,媒體把樂壇最紅的4個人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並稱為「四大天王」,從此香港娛樂圈進入了空前繁榮的時代,影響力輻射整個東南亞,成為跨時代的經典。90年代香港流行文化進入內地,電影方面成龍、劉德華、周潤發、李連杰4個人壟斷了DVD市場,各錄像廳放的絕大多數都是這4個人的電影。流行音樂方面就是四大天王,香港流行文化在內地全方位普及且取得超高國民度,始於四大天王。
  • 「四大天王」27年同臺往事,一部香港樂壇狂想曲
    1988年到1990年,在媒體、市場操縱下的「譚張爭霸」,以譚詠麟不參加頒獎,張國榮退出歌壇結束。梅豔芳、許冠傑等巨星的相繼退隱,讓香港歌壇出現真空期。此時,各大唱片行業公司紛紛推出自己門下的歌手。「四大天王」就這樣應運而生。
  • 與張學友齊名,實力不輸劉德華,四大天王組隊時被郭富城一腳踢飛
    香港歌壇的四大天王,威名赫赫,聲震華人世界,他們立足於流行樂壇,發展至影視歌多棲,成就一段不敗的神話。四大天王甚至力壓香港TVB、飛虎隊、港姐選美和維達利亞灣,成為香港文化符號之首,鼎盛時幾乎代表著整個香港娛樂圈。
  • 香港四大天王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當年究竟誰最火?
    其實說到最火,「歌神」張學友應該是個另類,長相是四大天王裡面最出戲的,同時,歌唱素質又是公認最高的。連1994年去香港開中國火演唱會的魔巖三傑都說,四大天王裡除了張學友都是小丑。當時金歌金曲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張學友必拿獎,其他三人爭男歌手,可見學友走的是專攻歌唱路線。
  • 他曾力壓成龍奪影帝,憑雷老虎揚名,晚年患病坐輪椅一生未婚
    他曾力壓成龍奪影帝,憑雷老虎揚名,晚年患病坐輪椅一生未婚文/一床情書
  • 五部天王巨星客串的電影 劉德華張學友很驚喜 成龍周星馳彌補遺憾
    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期真是百花爭豔,一年就有本土電影兩百多部在電影院上線,觀眾有好多的選擇,那麼電影的質量與主演的陣容是票房的保證,雙周一成和四大天王等巨星主演的電影最受觀眾的喜愛。那麼天王巨星自己主演拍電影都沒時間了,更別說屈就做配角了,那麼在電影中客串一個角色,往往是會影迷一個很大的彩蛋,非常罕見,成為影片其中一大看點和話題。資深的港片迷,肯定看過有些電影會請某個天王巨星特別客串,並且是本色出現,演明星真實的自己身份。《雞同鴨講》是許冠文和許冠英兩兄弟主演的喜劇電影,並且兩兄弟戲中有大打出手的情節,一人扮鴨一人扮雞,雞鴨大亂鬥。
  • 因與成龍不合,他懷恨在心,特意找來李連杰、張學友聯手諷刺成龍
    被稱為「野獸導演」的黃志強就與成龍有過不可調解的恩怨。當年黃志強計劃拍攝電影《重案組》,電影的男主角選定了李連杰,還拍攝了宣傳照。但因為李連杰經紀人的突然離世,導致李連杰沒辦法拍攝這部劇。這時成龍出現了,想要轉型的他就接下了這部電影。也就是這部電影讓成龍和黃志強撕破了臉皮,直接鬧翻了。
  • 盤點「四大天王」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黎明曾經誰最火
    而當時屬於實力派的張學友同樣聲勢浩蕩,因此和劉德華,黎明被合稱樂壇「三劍客」。隨後1991年,郭富城爆紅旋風從臺灣吹回香港,沒多久這四位當時最受歡迎的男流行歌手就被統稱為「四大天王」。我們先說張學友,他是屬於實力派歌手,被稱為「歌神」。是四大天王中最具唱功的一位,成熟穩重。他發行的唱片銷售量在「四大天王」中是最高的,在1995年他的唱片銷量僅次於當時的美國歌手麥可·傑克遜,排名世界第二。一直到2000年時,他的正版唱片全球銷量超過6千萬張之多。
  • 2001年娛樂圈權力榜Top50:四大天王僅兩人上榜,第一名出人意料
    因「嘲諷」四大天王人氣形象跌入谷底的陳奕迅聲勢很猛,唱片大賣演唱會連開9場,排在第46名。2000年後張紀中啟動金庸作品翻拍計劃,影響力確實非常大,堪稱電視劇第一大導。一向低調的崔健、羅大佑也入榜,足以說明榜單有一定的可信度。
  • 清點「四大天王」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黎明曾經誰最火
    1990年,黎明開始飛速走紅,將以前屬於同一家唱片公司下的李克勤壓下,並取而代之。從此偶像派歌手鄭重邁入香港樂壇。因為那時劉德華和黎明都屬偶像派,所以兩人也成為了互相最大的競爭敵手,兩人也被稱為「雙子星」。 而那時屬於能力派的張學友相同聲勢浩蕩,因而和劉德華,黎明被合稱樂壇「三劍客」。
  • 1992年,周星馳霸佔香港電影票房榜,四大天王稱號誕生
    【李連杰】1991年李連杰主演《黃飛鴻之壯志凌雲》獲得票房和口碑的巨大成功,李連杰也重回事業巔峰。1992年,李連杰馬上推出了續集《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又和林青霞合作了《笑傲江湖Ⅱ:東方不敗》。《笑傲江湖2》票房排名第8,《黃飛鴻2》票房排名第12,成績都不錯;更憑藉《黃飛鴻2》獲得第29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 28年前單人連續屠榜,力壓巔峰同行:歌神張學友,影帝周星馳
    《雙龍會》《警察故事III超級警察》和李連杰林青霞的《笑傲江湖II東方不敗》。《警察故事III》可謂是成龍的代表作,而李連杰和林青霞飾演了幾乎最經典的令狐衝和東方不敗。強大如此,仍然被星爺按在榜單最下方。當年的星爺,電影戰鬥力恐怖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