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理解真的是很奇妙的事情,是那種,你以為只有你自己蜷縮在看不見光的地方,而他提著燈來找你時對你說:我可以坐在你旁邊嗎?"
人的一生總是處在理解與被理解的怪圈之中,只要與外界有著交流,必然就涉及到理解。孩童時期家人的陪伴,學習時老師或他人的引導,工作後業務的交涉... 誠然,社交與溝通不可或缺,但和你認為正確的人相處才是關鍵。
十二想說,及時止損,不僅對事,也對人。
一個三觀同自己相差甚遠的朋友,一段明知無果的感情,一些難以維持的社會關係... 在繼續與否的思想鬥爭中徘徊,甚至可能為了不重要的事放低了自己的身段,這樣只會給心裡添堵。
「如果可以,我希望你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大一的時候因為音視頻的後期接到了一個公司的商單,由於工作量太大隻好去平臺找團隊幫助。實際上我當時心裡也有桿秤,既然甲方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肯定要落實到位,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著相同的想法呀。記憶猶新的是當時把工作相關內容都給人家介紹完了,卻在看團隊作品的地方卡殼,從頭至尾沒有涉及到質量,光圍著錢轉了。
為什麼舉這個例子呢?是想說利益不重要嗎?並不是的。但是在事情的選擇上,存在著一個制衡點,每個人的點不同自然也就驅使了想法的走向從而造成了差異。
有小可愛在別的平臺私信或者留言談心,有說到自己對象的。「很難相處」「一直靠自己維持關係」,也有談到自己的同學朋友「三觀不合」。
諸如此類,其實在一段感情或關係裡外人是很難通過你的隻言片語來判斷對錯,但每個人有著自己的判斷力。可能在你看來正確的事在他人的觀念裡是無法接受的,而有些類似「低頭不見抬頭見」的話語無非是自己難以放下臉面。
沒必要相處的人,就隨他去,一段關係的破裂和失敗掛不上鉤,畢竟相處是相互的。
前段時間重溫劉慈欣的雨果獎作品《三體》,看到一個文評寫得很棒,分享給大家。
「遇貴人先立業,遇良人先成家。」「無貴人則自立,無良人則修身。」
"黑暗森林法則"大到對跨越星系的文明,小到生活在大千世界的每一個個體,都是適用的,大家都可以在自己的世界裡自成方圓,熠熠生輝。
「我希望你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我希望你能見識到令你驚奇的事物。」
「我希望你能體驗從未有過的情感。」
「我希望你能遇見一些想法不同的人。」
「我希望你能為你自己的人生感到驕傲。」
「如果你發現自己還沒有做到,我希望你有勇氣重頭再來。「
你要相信,總有人山高路遠為你而來。
我是十二,很高興能成為你的聆聽者,感謝陪伴。
公眾號:一十二筆
|文句推送
|做你的小樹洞
|偶爾談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