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石龍壩水電站歷史文獻紀錄片開拍在即

2020-12-24 雲南網

活動現場 供圖

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之際,西山區委、區政府將攜手雲南廣播電視臺國際頻道(雲南瀾湄國際衛視)推出大型紀錄片《石龍霓電 百年交響》。據悉,該片將於2021年4月份左右完成拍攝,6月中旬左右正式對外播出,將展現中國第一座水電站——昆明石龍壩水電站歷經的百年風雨歷程,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銳意進取,謀新圖變的一段濃墨重彩的歷史畫卷。

「石龍壩現象最大的價值並不是在於當時新建了電站,購買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機器設備,而是在於它開創了中國水電歷史的先河,開拓了在雲南,乃至中國,以商辦股份的形式新建實業的先例,從股份制公司的成熟程度、自力更生的奮鬥精神、兼容並蓄的人文情懷,為我們留下了一筆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寶貴財富。」西山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這部紀錄片將重新挖掘石龍壩的歷史價值,使之真正成為一個能代表雲南乃至中國獨特人文精神的符號。

據介紹,本片將以大量詳實的史料為基礎,運用圖片、檔案、情景再現、電腦繪畫、實地拍攝等表現手法,以中國百年間的滄桑變革為背景,通過石龍壩這個舞臺,演繹各色人物的歷史命運的起承轉合,展示100年來雲南工業文明發展的興衰成敗,中國共產黨人奮發圖新的拼搏精神,反映雲南人開放包容,拼搏奮進銳意進取,敢為人先的人文風貌。

 【知道多一點】

石龍壩水電站是中國共產黨在雲南發展基層黨組織的搖籃和堡壘,1926年11月7日,雲南第一次黨員會在昆明召開,中共雲南特別支部成立。僅僅半年之後,雲南省第一個地下企業黨支部也在石龍壩秘密成立,也是雲南省最早的基層黨支部之一,經歷了艱辛卓絕的發展歷程。雖然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後石龍壩黨支部被迫就地解散,但從此在石龍壩水電站工人的心中留下了不滅的火種。

在抗日戰爭時期,昆明僅有的兩座火電廠被炮彈炸毀,石龍壩水電站成為昆明地區唯一的發電站,一直為當時的民用電轉為軍工生產和防空報警電源提供電能,為奪取抗戰勝利和雲南的和平解放立下了汗馬功勞。為了反抗資本家的殘酷剝削,最大限度的保障工人的利益,石龍壩的工人中成立了新盟會、生日會、救濟會、石光籃球隊等進步組織。為了開展石龍壩電廠的群眾工作,耀龍公司地下黨組織發動青年職工,成立了群眾性的文藝團體,耀龍歌詠隊,並逐步壯大,更名為耀龍合唱團。在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共地下黨重建了中共耀龍公司黨支部,組建了武裝護航隊,保證了電站能完好地歸於了人民。

從新中國成立伊始,雲南作為水電大省,以石龍壩為開端,雲南省創造了中國水電史上的多個第一:中國第一座水電站石龍壩;中國第一座高水頭電站以禮河電站;中國第一座在溶巖地區利用地下水發電的六部水電站;中國第一座利用外資修建的魯布革電站;中國第一個部、省合資建設的漫灣電站等,1987年,石龍壩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以石龍壩為起點,中國水電事業一步步發展起來。葛洲壩、小浪底、三峽等一大批水電工程在中國孕育而生。數據顯示,到2011年,中國水電總裝機容量突破2.2億千瓦,居世界第一。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越來越多的周邊國家正在向中國學習水電資源的利用與開發,開展與中國水電技術交流與經驗借鑑,一批批高質量的由我們國家承建的水電項目在瀾湄流域拔地而起,造福一方。

「機本天然生運動,器憑水以見精奇」,如今石龍壩水電站服役百餘年的發電機仍在急速運轉,續寫著中國水電百年傳奇,守護著一方水土、萬家燈火。在水變電的故事裡,東方智慧與西方科技、宏大工程與細節管理、社會議題與民間方案、碰撞、交融、共生,寫就一曲生生不息的百年交響。

雲南網記者 龍舟

相關焦點

  • 大型文獻紀錄片《湘西》開機!
    日前,大型文獻紀錄片《湘西》開機儀式在州博物館舉行。州委副書記、州委宣傳部部長唐湘林出席開機儀式並致辭。開機儀式上,大家觀看了《湘西》導航片,聆聽了《湘西》九集劇情梗概朗誦。紀錄片《湘西》由州文廣新局出品,共分為九集,每集40分鐘。
  • 文獻紀錄片《上黨戰役》今晚央視開播
    點擊播放 GIF 8.0M為紀念上黨戰役勝利75周年,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中共山西省長治市委、長治市人民政府聯合出品的三集文獻紀錄片《上黨戰役》遵循紀錄片真實、生動、形象,引人入勝地講好故事的原則,通過採訪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等權威專家解讀、革命後代的講述、親歷者的回顧等,以真人、真事、真景、真物作為主要拍攝對象和表現內容,以上黨戰役及解放戰爭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大量珍貴影像資料,用新視角、新理念、新資料、新技術,同步戰役過程的歷史時空,對上黨戰役進行全面、系統、客觀、生動的紀錄。
  • 6年,遭遇29次轟炸的昆明,那些無法磨滅的回憶
    對於這段歷史,昆明有著多名親歷者,也不乏研究的專家學者。昆明市檔案館公布的日軍空襲昆明的史料,真實還原了70多年前發生在昆明的一幕,不但讓親歷者的口述有據可循,而且以鐵的事實喚起更多的人關注那一段歷史。
  • 昆明呈貢石龍壩水庫會不會建成像翠湖一樣的公園?
    昆明最大的湖滇池,布局昆明向南發展的格局。只要有湖,就會有一定的發展價值潛力。 隨著昆明發展熱潮,昆明像白龍潭水庫、果林水庫、關山水庫等很多水庫都將規劃成為公園,近日,有網友針對昆明市呈貢區石龍湖水庫規劃的問題通過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給昆明市長的留言,最終獲得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信訪局和呈貢區信訪局的回覆。
  • 【大片來了】大型歷史文獻紀錄片《臺灣•1945》即將首播
    日前,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電視新聞綜合頻道聯手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海峽電視臺承制的六集歷史文獻紀錄片《臺灣·1945》評審會在北京舉行。
  • 重大革命歷史文獻紀錄片《內蒙古騎兵》即將在內蒙古電視臺播出
    重大革命歷史文獻紀錄片《內蒙古騎兵》即將在內蒙古電視臺播出 2020-09-29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英雄兒女》獲中國紀錄片學院獎最佳歷史文獻紀錄片獎
    2月26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指導,中國傳媒大學主辦,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承辦的第十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郎園Vintage16號館虞社演藝空間舉行。本屆中國紀錄片學院獎以「真實高於月亮」為主題,在十周年之際,藉助紀錄片這一媒介,喚起人們對於真實價值和紀錄片社會功能的關注和思考。頒獎典禮上,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製,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大型紀錄片《英雄兒女》獲得最佳歷史文獻紀錄片獎。
  • 大型歷史文獻紀錄片《賈湖》震撼來襲!一起來看看吧!
    該紀錄片是中原文藝精品工程創作重點項目,真實還原了賈湖文化的歷史原貌,由漯河市委宣傳部牽頭,漯河廣播電視臺全力打造,共訪問了10多位專家學者,採集同期聲將近500分鐘,拍攝畫面素材4000餘分鐘,收集文字材料30餘萬字,七易文稿,為你全方位解析賈湖文化,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推廣價值。
  • 文獻紀錄片《防疫先驅伍連德》(第一集)
    疫情洶湧時刻,東北數媒公司精心製作了五集文獻紀錄片
  • (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我們的故事
    編者按:由中央組織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電視臺聯合攝製的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中國教育電視臺、省級電視臺和網站相繼播出後,引起廣大黨員群眾熱烈反響。該片以黨的91年光輝歷程為背景,通過講述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優秀共產黨員的感人故事,深刻闡述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是一部對廣大黨員、幹部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點教育片。
  • 讓歷史說話、講好檔案故事 文獻紀錄片《他們特別能戰鬥》在鄭州開機
    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11月26日,由中共河南省委辦公廳、河南省檔案局、河南省檔案館主辦,河南電影電視製作集團、中州古籍出版社協辦的《中福公司檔案史料彙編》整理出版、文獻紀錄片《他們特別能戰鬥》啟動新聞發布暨研討會在河南省出版產業園隆重舉行。
  • 六集歷史文獻紀錄片《鐵血三江》 第六集 《血戰黎明》
    在這裡,東北抗聯挑戰人類的生存極限,與日寇進行了長期的殊死鬥爭,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民族解放的愛國詩篇,因此弘揚和挖掘三江地區的抗聯文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由佳木斯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局、市廣播電視臺聯合攝製的六集文獻紀錄片《鐵血三江》是2015年佳木斯市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佳木斯市解放七十周年「十個一」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
  • 文獻紀錄片《上黨戰役》——一場關鍵較量的立體呈現
    >文獻紀錄片《上黨戰役》劇照。近日,為了紀念上黨戰役勝利75周年,航拍文獻紀錄片《上黨戰役》在中央電視臺國防軍事頻道播出。紀錄片包含《山雨欲來》《上黨鏖兵》《東方破曉》三集,通過戰場模擬仿真、親歷者回顧、革命後代還原、軍事專家講解、空中全幅拍攝等手法,全景而立體地再現了曾經在上黨地區(今山西省長治市轄區)上演的那場關鍵較量。
  • 【文明】歷史紀錄片《天水空戰》攝製組到平壩區取景拍攝
    【文明】歷史紀錄片《天水空戰》攝製組到平壩區取景拍攝 2020-11-16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獻紀錄片《不朽的豐碑》——大後方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遼寧省廣播電視局與人民網遼寧頻道聯合推出16集文獻紀錄片《不朽的豐碑——中國人民志願軍英烈故事集》,於10月20日開始在人民網等平臺播出。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 文獻紀錄片《不朽的豐碑》——狙擊手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遼寧省廣播電視局與人民網遼寧頻道聯合推出16集文獻紀錄片《不朽的豐碑——中國人民志願軍英烈故事集》,於10月20日開始在人民網等平臺播出。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 各方專家點評文獻紀錄片《長江支隊》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田恬)7月30日,文獻紀錄片《長江支隊:從太行到八閩》(以下簡稱《長江支隊》)在北京、石家莊兩地以視頻連線形式舉行專家研評會。來自中國文聯、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院等單位及文藝評論界的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研討。
  • 九集大型文獻紀錄片《東北抗日聯軍》
    >> 《東北抗日聯軍》 九集大型文獻紀錄片
  • 專訪航拍文獻紀錄片《上黨戰役》導演劉洋
    為紀念上黨戰役勝利75周年,航拍文獻紀錄片《上黨戰役》在中央電視臺國防軍事頻道播出。紀錄片包含《山雨欲來》《鏖戰上黨》《東方破曉》三集。通過戰場模擬仿真、親歷者回顧、革命後代還原、軍事專家講解、空中全幅拍攝等手法,全景而立體地再現了曾經在上黨地區(今山西省長治市轄區)上演的那場關鍵較量。
  • 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我們的故事》
    第1頁:信仰:只要主義真 第2頁:壯志換新天  歷史文獻紀錄片  信仰  ——我們的故事  編者按:由中央組織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電視臺聯合攝製的歷史文獻紀錄片  【同期】彭湃孫女彭伊娜:中國革命歷史上,一批先行者很多都是出身於富有的家庭,是知識分子,他們更關注「大我」而不是「小我」,他們是為了實現一個「大我」去尋找信仰,踐行信仰。  事實說明,舊式的農民戰爭,不觸動封建根基的自強運動和改良主義,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革命,照搬西方資本主義的其他種種方案,都不能完成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