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期待的《星球大戰》第九部作品《天行者崛起》,作為「新三部曲的」收尾之作,終於在12月20日與星戰迷們見面了,本片會揭開女主角蕾伊的身世之謎以及她跟凱洛之間的情感糾葛。
《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是由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的科幻動作片,由J·J·艾布拉姆斯執導,黛茜·雷德利、約翰·波耶加、奧斯卡·伊薩克聯合主演。
不過跟《復仇者聯盟4》的命運不同,哪怕有近些年崛起的知名導演J·J·艾布拉姆斯親自執導,並有「星戰」系列電影的創始人喬治·盧卡斯參與創作,《天行者崛起》並沒有迎來這個系列的巔峰,反而是跌落了低谷。目前,在中國該片的票房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估計最終的票房會在1.4億元上左右。
從1977年的《星球大戰》開始,到2019年該系列已經走過42個年頭。在這42年裡,不僅有6部正傳、3部前傳,還有2部外傳。
除了《遊俠索羅》外,之前上映的9部《星戰》電影都取得驕人的票房成績,總票房更是超過90億美元,特別是《星球大戰7》最為驚人,達到20.68億元,「星戰」系列電影在全球的影響力不可小覷。
簡單來說,星戰系列片也就是一部星球上的戰爭片。在宇宙銀河系中,有一種超能力,被稱為原力,這種力量來自自然。而擁有原力的人,被稱為原力敏感者,他們能夠隔空移物、控制他人意念、預見未來等。
就像人存在著善惡兩面,原力也存在正反兩面。正面原力敏感者被稱為絕地,他們為銀河共和國服務,保衛整個銀河系。反面原力敏感者被稱為西斯,他們受自己的憤怒和欲望所支配。
在《星戰9》中,反面人物就是西斯的黑暗尊主帕爾帕廷,為了統治銀河系,滿足自己的個人慾望,他不斷侵略別的星球。女主角蕾伊是帕爾帕廷的孫女,她用原力解決了爺爺,保護了整個銀河系,宇宙歸於平衡,絕地武士化身天行者。
就是這麼一部在北美登頂周末票房冠軍的影片在國內只能用票房慘澹形容,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個方面:
01、劇本拙劣,劇情老套,毫無懸念
也許是為了迅速解決掉上一部電影的遺留問題,電影開場就以極快的速度持續推進,導致敘事混亂,大量信息一窩蜂地湧來,除了腦補大段字幕內容,還要快速反應一連串跳轉的情節。
而劇情本身,完全複製好萊塢的老套路:遭遇某項威脅,必須前往某處找到某樣東西,在過程中又因為陷入瓶頸而必須先去找某人打探情報,直到最後才終於能夠進入主題的故事結構。
為了推進劇情,片中角色的動機和行為往往不合邏輯,例如一個受過訓練、具有超自然力量的戰士,總是反覆地不顧理智,將自己和隊友們至於危險境地中,而且為了配合這些不合邏輯的情節,影片又增添了更多讓人無力吐槽的新設定。電影主創利用這些拙劣而廉價的伎倆掩蓋了影片實質內容的缺乏和劇本上的偷懶。
有些對話廢話連篇,為了推動劇情發展就把主角寫成白痴,賦予其強大的力量,背景故事來變去,為了製造情感共鳴堆砌各種懷舊元素,只會讓人對影片越發無語。
劇本過於保守,顯而易見在很大程度上敘事沒有跳出常規,即使是殺死主角或者揭開意想不到的重大轉折的劇情發展,也都是一般水準的好萊塢套路,整部電影就像是對《星球大戰》系列電影各種經典的再次重演。
02、影片節奏、感情醞釀,精彩場面全都不到位
如果之前考驗的是編劇的功力,那麼現在就是考驗導演的執導能力了。作為三部曲的終曲,暢銷數十年、票房近百億、風靡數代人、粉絲遍全球的《星球大戰》系列的終結篇,《天行者崛起》如果像《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一樣煽情催淚也理所當然。
只可惜,這部電影並沒有帶來太大的情感觸動。當然,其中也有試圖搭配視覺奇觀引發情感宣洩的時候,但影片的快節奏往往剝奪了觀眾釋放情緒的機會。所以即使當我們目睹到重要角色的喪生或巨大的勝利,本應該淚如泉湧的時候,也沒有太大的情感波瀾,而這就釀成了電影的悲劇。
那些本該製造情感共鳴的場景,因處理不當又缺乏節制地濫用情懷,導致觀眾還沒來得及醞釀感情就不得不進入下一個情節中去,無疑是這部電影最大的問題之一。
為了擺脫上一部電影結尾對終結篇敘事的影響,開場快速推進是必要的,但這也意味著留給觀眾緩氣的時間很少。而且不僅僅開場序幕存在節奏問題,事實上整部電影的銜接和發展都過於急促了,很多時候主角做出決定後通常需要一些時間來緩衝一下,但影片往往直接帶我們進入到下一個場景中,讓人疲於招架。
也許問題在於剪輯太過草率,場景之間的轉換過於凌亂,興衝衝地想要一口氣把故事的精彩之處全都講出來,可惜這種講故事的方式太滿,反而讓人有點吃不消。
03、影片受眾人數有限,不是星戰粉看不懂影片的「梗」,國產片的崛起
《星球大戰9》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爆米花電影,這也就意味著,如果觀眾對「星球大戰」系列的歷史和過往劇情不太了解,很有可能因不懂大量的原著「梗」,從而喪失了觀影樂趣。
我的朋友之前沒有看過星戰,結果不出所料再電影院睡著了,醒來告訴我不知道講的什麼意思。好吧,厲害了,我的友。
另外這部好萊塢長壽IP似乎在國內不受待見,那個屬於「星球大戰」系列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科幻、太空歌劇和絕地武士,已經吸引不了今天的中國觀眾了,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在逐漸增強。
另外國產片越拍越好看,賀歲檔無論是《誤殺》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還是演員的演技,或是《葉問4》精彩的打鬥場面和愛過情懷,無不牽動著億萬中國觀眾的心。
反觀《星球大戰9》的劇情已經被簡化成不能再簡單的正邪對立。不僅大反派毫無神秘感可言,正邪雙方的鬥爭也是一板一眼,像極了迪士尼的動畫片。
要知道,曾經的「星球大戰」裡的絕地武士團,他們的使命是利用原力,平衡宇宙的光明面和黑暗面。這個概念,類似於中國傳統哲學裡的「道」,正因如此,它是最不該也不能被簡化的。
影片中凱洛·倫與父親的一番長談就可以改邪歸正,那當初他又怎會犯下弒父的罪行?正義和邪惡之間的界限,從來都不是那麼分明的。可這種複雜性,已經被本片徹底抹去。
相對在《誤殺》中正義和邪惡就有一種更加高級的演繹,可是在本片中,我們只能看到起義軍歡慶的場面,這種「正義戰勝邪惡」的套路只會讓「星球大戰」系列變得廉價起來。
04、當然本片也有優點,加入很多新鮮元素,感受全球文化的大融合
本片也在與時俱進,比如,黑人、亞裔等新鮮面孔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甚至站到了C位;雷伊終於成為了新一代「天行者」,宣告了女性力量的崛起。更不必說,雷伊和大反派的關係,再次證明了,正義和種族、血緣無關。
另外在最後正義之師和西斯的對決中,不再是某一個英雄人物拯救全人類的英雄主義情懷,而是開闢了兩個戰場,一個是雷伊和祖父的對決,最後依靠自己的意念爆發體內小宇宙取得勝利,另一個就是成功號召團隊協作戰勝邪惡勢力,仿佛流浪地球的即視感撲面而來。
總結一下:
《星球大戰9》給星戰迷留下很多的遺憾,但是作為一部長壽的大IP,不能否認它曾經帶給我們的感動和想像。也許現在應該是這些不完美的絕地武士自覺退出歷史舞臺的時侯了。不管有多少遺憾、有多少不舍,當雷伊在時隔多年之後,和盧克一樣眺望兩個太陽時,觀眾依然感到欣慰和滿足了,就讓「星球大戰」的那些美好,永遠留在記憶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