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尊貴的「五姓七望」,連古代皇族都沒資格高攀,有你的姓嗎

2020-12-20 騰訊網

不同於現代的社會,古代社會一個大家族的族長具有很大的權力,因為他們可以操控整個家族的資源來實現家族的共同利益,曾經的炎帝黃帝就相當於一個超級大家長。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大家族往往能夠發展的特別強大,甚至可能出現朝代滅亡了幾次,家族還是那個家族,皇帝想要迎娶他們家族的女兒都十分困難。

在中國隋唐時期,全國最尊貴的幾個大族被總結為「五姓七望」,所謂「五姓」自然是指五個大的、有影響力的姓氏;而「七望」則是指七個最有影響力的郡望,因為古時候經常以郡望指代某個地方很著名的大姓。為什麼「五姓」會有「七望」呢?因為有兩個姓氏在當時各有2個郡望。

那麼究竟是哪五姓七望呢?他們分別是隴西李氏、 趙郡李氏、博陵崔氏(今河北安平縣、深縣、饒陽、安國等地)、清河崔氏(今河北清河縣)、範陽盧氏(今保定市和北京市一帶)、滎陽鄭氏(今河南省)、太原王氏。這5個姓氏7大家族構成了隋唐時代的官僚集團的主體部分,對隋唐兩朝的朝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我們一一介紹:

1 隴西李氏、趙郡李氏

隴西李氏其實一開始不是五姓七望之首,因為他們完全是在李淵兵變建立唐朝之後才崛起的,不過當時唐太宗看到自己家居然不是第一,改了一下,但是其實他這個五姓七望之首還是有一定的水分的,在其他幾個大族當中經常遭遇嘲諷。

隴西李氏的祖先在秦朝的時候就很出名了,他叫李信。公元前226年,李信大敗燕國,並且殺死秦始皇最忌憚的燕太子丹,是秦王滅六國的大功臣。到了漢朝的時候,隴西李氏任職高官的仍然非常多,最為人所知的就是李廣家族了,李廣有家傳的箭法,能射虎,匈奴人對他很恐懼。

後李廣的孫子的李陵北伐時因沒有支援,最後不得不投降匈奴人。從此隴西李氏的一支流落大漠與當時的遊牧民族混居在一起,後面在北周時擔任高官,隋文帝代北周建立隋朝,李氏則跟楊氏結為兒女親家,李世民的一個夫人就是隋煬帝的女兒。作為皇族,隴西李氏為五姓七望之首也當之無愧了。

趙郡李氏與隴西李氏在更古老的時候是同一祖先,他們是皋陶的後代,皋陶執掌法律,任職「大理」,所以他的後代都以「理」為姓氏,也就是後面的「李」。不過趙郡李氏最直接的祖先是戰國時期另外一個著名將軍——李牧。李牧的後代李左車是趙郡李氏的一世組,他精通兵法,韓信曾經向他請教。趙郡李氏和隴西李氏在唐朝一共有19人做宰相,可見李氏在當時的勢力之大。

2 博陵崔氏、清河崔氏

這兩個崔氏起源於姜姓,周朝建國之後由於姜太公姜子牙建立的功勳卓著,所以周武王將他分封在山東那裡,也就是齊國。姜子牙的長子齊丁公在年紀大了之後將王位讓給了齊乙公,而自己則選了「崔」這個地方養老,後面他的子孫後代都以崔為姓,這就是崔姓的來源。

西漢時,崔姓的一支定居博陵郡,一支定居清河郡。博陵崔氏在唐朝做宰相的有15個,清河崔氏在唐朝做宰相的有13個,加起來共有28位宰相,所以如果排除王權的作用的話,崔氏才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大姓,實際上也是如此,唐朝皇帝都想拉攏崔氏。李世民曾經就想把自己女兒嫁給崔氏,但是人家嫌他是個暴發戶,沒答應。

3 範陽盧氏

盧氏與崔氏一樣,也是出自齊國。算起來,他們1000多年前還是一家人。他們的祖先作為姜太公的後代,雖然沒有繼承王位,但一直是齊國的公族。齊桓公能夠當上齊王,盧氏的老祖宗幫了很大的忙,所以齊桓公給他們分封了一塊土地,叫做「盧」,所以他們的後代以盧為姓。

秦朝時,就有大名鼎鼎的五經博士盧敖、天文博士盧生,到了漢朝的時候,盧氏出了一位劃時代的人物,那就是盧植。盧植出身在東漢末年,在《三國演義》這本書當中,盧植似乎沒有曹操、劉備、孫權這些人厲害,但是歷史上他卻非常的強悍。

劉備、公孫瓚是盧植的徒弟,黃巾軍領袖張角是盧植的手下敗將,皇甫嵩按照盧植針對黃巾軍的戰略徹底消滅了黃巾軍,董卓當權的時候被盧植當庭喝罵,袁紹請他做軍師。不過由於他在公元192年去世,所以後面的三國事件他就沒有參加了,如果三國有他的存在,可能歷史都會改變。後來盧植與其他27位大儒配享孔廟,成為了讀書人眼中神聖的人物。正是由於盧植的影響,盧氏在後面一直發展的特別興旺。

4 滎陽鄭氏

比起以上三個姓氏來說,鄭氏的出生更加高貴,因為他們直接就是周王室的後代。在春秋時期,為了應對不斷強大的諸侯國對周天子的挑戰,周宣王將自己的弟弟姬友封在了鄭國,他的弟弟就是鄭桓公。後面鄭桓公的後人就以鄭為姓。

西漢漢景帝時期,鄭桓公十七世孫鄭當時任職太子舍人,漢武帝即位後,他先後出任魯中尉、濟南郡太守、江都相、右內史、大司農、丞相長史、汝南郡太守,從鄭當時這裡開始,鄭氏得以進一步發揚光大,到了唐朝時,他們擔任宰相的有10人之多。

唐文宗的時候,想給太子娶宰相滎陽鄭氏鄭覃的孫女,卻被拒絕,鄭覃只想把他嫁給一個九品芝麻官——但是對方姓崔。氣得唐文宗當場說:「我家二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卻也拿人家毫無辦法。

5 太原王氏

以「王」作為姓氏,一看祖上就不是平常人,事實正是如此,史籍記載:「有姬姓之王,有媯姓之王,有子姓之王,有代姓之王。若琅邪、太原之王,則曰周靈王太子晉,以直諫廢為庶人,其子宗恭為司徒,時人號曰"王家"。」

也就是說,「王姓」的出處很複雜,但是可以肯定一般的王姓都是天子的後裔,所以自稱姓「王」,在古代那個等級森嚴的社會,並不是隨隨便便來個人都敢說自己姓王的,只有真正的王族才敢說自己姓王,然而大禹的後裔是王族,商湯的後裔也是王族,周文王的後裔也是王族,太原王氏一般卻僅僅指周靈王太子晉的後裔。

漢朝以後,王姓逐漸在太原一帶定居,並且發揚光大,唐朝的時候,太原王氏出了7個宰相。

五姓七望作為隋唐時期的貴族階層,他們都是在五姓七望內部通婚,有時候作為皇族的李唐家族想要娶一個五姓七望的媳婦還經常被他們排斥,更不要說普通老百姓了。連唐朝宰相薛元超曾經都發出感嘆:「此生所遺憾者,未能娶五姓女!」

相關焦點

  • 五姓七望:橫跨漢唐的「資本沼澤」
    後,有幾位經濟史學方面的專業人士,和我進行了很系統的討論。其中有個比較有趣的問題在於,中國古代是以農耕為基礎;那麼,我是否將商業或說「資本」在先秦中國社會生態中的地位給「拔高」了?其實,一個簡單的例子,便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及橫跨漢唐的中國「資本沼澤」:五姓七望。五姓七望初露端倪於東漢初期,真正成形是曹魏時期;兩晉開始形成足以影響國政的能量,隋開皇時期達到頂峰。
  • 王姓尋根——中國古代的名門望族「五姓七望」之太原王氏
    中國古代婚姻非常講究「門當戶對」,世家大族甚至皇家子弟的婚姻同樣講究高級階層的氏族大家進行聯姻。而「五姓七望」就是中國古代非常著名的世家大族代表。 「五姓七望」是指:太原王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範陽盧氏、滎陽鄭氏。我們今天主要來介紹一下其中的太原王氏。
  • 姓氏在古代有多重要?連皇帝的姓氏也得排在後面,還要敬畏三分
    對於今人而言,姓氏是一種血緣關係的紐帶,與政治沒有絲毫瓜葛,但是姓氏在古人眼中,卻是尊貴卑賤的體現。我國姓氏起源已久,發展千百年,數量超過了五千。古代之時,姓氏按尊卑排列,那麼談起尊貴的「姓氏」,必須要提到「五姓七望」,這一姓氏的人地位之高,連皇帝都無可奈何!各位,你們知道這「五姓七望」都包含了哪些姓氏嗎?
  • 中國的皇族姓氏,「李王張」都上榜,看看有你的姓氏嗎?
    中國的皇族姓氏,「李王張」都上榜,看看有你的姓氏嗎?姓氏,拆分開來就是姓和氏。在中國古代,姓和氏是有區別的,比如神話時代,姓一般都是女字旁,那時候還是母系社會。而在發展的長河中,姓氏已經融為一體,有因為取封地地名為氏的,也有因為冊封為氏的,也有以官名為氏的。
  • 十二星座在古代最有可能姓什麼?獅子座姓唐,看看你姓什麼?
    當我們觀看古俠劇或小說時,都會有一種莫名的代入感,都想成為其中武功蓋世的主角。想穿越回古代那肯定是妥妥的人生贏家啊,那麼要是在古代你最可能姓什麼呢?今天我們就用十二星座來分析好了 。結合他們變化無常的感情,月姓很符合她們。巨蟹座:太史巨蟹座是一個極具家庭責任感的人,無論外面工作多麼辛苦,他們都不會讓家人擔心,巨蟹座的姓是太史,以官名為氏,在西周及春秋時期有專門掌管天史及星力的太史官。
  • 10個越南人裡面,就有4個姓阮,為什麼越南人有那麼多姓阮的
    韓國有許多姓金的人,相信大家都知道,光是娛樂明星裡面,姓金的就一大堆了。其實整個朝鮮族都差不多,金姓就是朝鮮人裡最常見的姓氏,佔總人口的比例大概在二三成。金姓之所以會成為朝鮮族裡的最大姓氏,主要與曾經立國長達千年的新羅王朝有關,這個王朝的皇族就是姓金的。
  • 萊陽有個姓「粘」的村子,是女真皇族完顏氏的後人
    按照輩分起名字,曾經是民間奉若圭皋的傳統習俗,但如今除了部分農村老人還堅持之外,城裡的多數年輕人都已經不太在乎。跟孫輩們兒不同,老粘就是一個很在乎輩分的農村老人。「我們粘姓比較特殊,人數比較少,都能論上輩分,如果不按照祖宗規定的用字起名,豈不是壞了規矩?」粘洪光說。
  • 為什麼韓國姓金的人這麼多
    (圖片來源:新華社) 據《經濟學人》報導,在韓國有一種說法,從首都首爾中心的南山頂扔下一塊石頭肯定會砸到一個姓金或姓李的人。每五個韓國人中就有一個姓金的人——而他們的總人口也不過五千萬多一點。而且從現任總統樸槿惠到說唱歌手鳥叔(本名樸載相Park Jae-sang),幾乎每十個人中就有一個姓樸。這三個姓氏加起來就幾乎佔了韓國如今姓氏的二分之一。
  • 中國姓氏由來趣談,屈原原來是以封地為姓!你的姓也是有來頭的嗎
    在我國上古時期姓與氏不是人人都有的,據記載,上古時期有八大姓,分別是:姬、姜、姚、嬴、姒、妘、媯、姞。古代從夏到周都是天子有姓無氏,貴族有姓有氏、一般老百姓沒有姓氏只有名。而戰國以前對於某個具體人來說,貴族則是女人稱姓,男人稱氏。
  • 中國古代最尊貴、最古老的四大姓氏,看看有沒有你的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幾千個姓氏,有史可考的就有五千多個,這還不包括少數民族改姓和一些極為罕見的偏姓。不過說起最尊貴、最古老的姓氏,那必須是以下四個姓氏莫屬。圖為黃帝第一個,姬姓。這是上古流傳下來的貴族姓氏,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但是中國有85%的人口姓氏是由姬姓演變過來的。
  • 我國最尊貴的姓氏,如果你是這幾個姓,你肯定是貴族後裔!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百家姓》,我們的姓氏都是在《百家姓》中有記載的。我國姓氏源遠流長,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國家。每個姓氏都有自己的由來和獨特的文化內涵,而且姓氏眾多。不過如果你是這幾個姓,那麼恭喜你,你的祖宗不是皇族也是貴族。
  • 你根本不知道,姓苟的人度過了什麼樣的人生
    人家苟先生祖上就姓敬。避諱——古代人民的基本修養古時候皇權至高無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而況百姓乎?所以百姓們特別有眼力見兒,請欣賞姓敬的人兒特別忙系列:《聞見後錄》:「文彥博本姓敬,其曾大父避晉高祖諱,更姓文,至漢,複姓敬,入宋,其大父避翼祖諱,又更姓文。」
  • 中國人口最多的四大姓,一個姓出了52位皇帝,一個卻從未出過皇帝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是百家姓的第一句,也是我們從小都要學習的知識。我們中國人每個人的姓氏,都是有淵源的,並且,每一個姓氏都是有族譜的,從我們的祖先開始,名字都是按照族譜取得,每一個姓氏的誕生,都是一段歷史故事。
  • 中國最奇葩的三個姓:起什麼名字都難聽,都不敢給孩子起名字
    你在別人心裡便像留下一個印記,你的姓更像是給了別人一張無形的名片。不光是在古代,就算放在現代,我們依然會聽到一些很獨特的姓,有的時候我們甚至不知道它們的讀音。在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文化中,關於我們的姓,它其實也是一門學問。其實姓氏在古代可能是某個官職的名稱,比如「司空」,它可能是一種尊貴身份的象徵。
  • 原來荊楚十八姓都是羋姓演化而來……
    《史記·十·楚世家》有這樣一段記載:「高陽生……,陸終生子六人,一曰昆吾,二曰參胡,三曰彭祖,四曰會人,五曰曹姓,六曰季連,羋姓,楚其後也……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後中微,或在中國,或在蠻夷,弗能記其氏。」最後的這個季連應該就是羋姓的始祖。還有,高陽指的就是五帝中的顓頊,而顓頊是黃帝的孫子。
  • 日本人的姓名歷史:天皇為何沒有姓?在古代有姓都是貴族的象徵
    在我們中國,就目前來看,大概是有4000多個姓氏,也就是說,如果按照14億人口來算的話,平均一個姓是20多萬人。但在日本這個國家就奇怪了,僅僅1億多人的日本,到目前來看,大概是有13萬多的姓。甚至更多都會有。
  • 中國的「八大怪姓」。中國最「罕見」的姓氏,就一人使用。
    這個姓載於《編海》。《千家姓》裡說:古代家族在大梁郡。  其二,和牙疼一樣遭罪的姓氏:黑齒。  古代少數民族的姓。《山海經》說:「黑齒國」是帝俊出生的地方。《姓考》說:炎帝的後代被封於黑齒,後代便以地名為姓。《千家姓》說:古代家族在遼海郡。《唐書》記載中有黑齒常之。  其三,夠賤的姓氏:賤。
  • 中國最尊貴的姓氏,皇帝見了要磕頭下跪,只有這個人從此沒有皇帝
    ——馬克思和恩格斯(德)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131字,閱讀約3分鐘今天存在的中國姓氏,大多有幾千年的歷史傳承。比一些國家更長。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的母系制,所以現在很多姓氏都是女性。隨著這些文字的誕生,他們的姓氏慢慢變得尊貴起來,中華民族是一個非常注重傳承的民族,特別是對於後代,尤其是皇族,所以後來,姓氏演變成了一種非常嚴格的制度的一種象徵。就像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古人可以直接從你的姓氏,身份的尊貴與否來判斷。
  • 滿清貴族的姓改成了現在的什么姓?有一位歌手,可能是慈禧的後人
    不過我們看一些清朝的電視劇就會發現,滿清皇族的姓有的很長,有的很奇特。可是隨著清朝滅亡,這些姓氏都哪去了呢?為什麼我們身邊很少出現這樣姓的人呢?其實這些名字都隨著清朝的滅亡,一起改變了,我們如今的姓氏,就很有可能是這樣演變過來的。
  • 越南全國四千萬人都姓阮,真的是梁山阮小七的後代?
    文:逐風天地全球各國姓氏文化與中國相同的唯有朝韓、越南、新加坡等國,而與中國姓氏淵源最深的要數越南。近年網絡曾流傳一篇關於越南姓氏的文章《因為中國,它全國三分之一的人都姓同一個姓》,此文聲稱當今越南第一大姓阮姓是宋朝時,梁山好漢阮氏兄弟南下,到了越南,這導致了許多越南的阮姓都是阮氏兄弟的後代。這一說法簡直是無稽之談,今天就給批批這個錯漏百出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