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的經濟心臟暫時停止了跳動。「時尚之都」米蘭街頭行人寥寥,無論是金融精英還是時裝設計業的時尚先鋒,都接到了要求在家辦公的內部公郵。
資料圖,新華社供圖
來自米蘭的科琳娜告訴澎湃新聞,她雖仍然能四處走動,但已經感覺被困在了圍城之中。「城市象徵斯卡拉大歌劇院和米蘭大教堂都關閉了,還有做了防護措施的士兵在街頭巡邏。」她對記者說道。
而在另一座經濟重鎮博洛尼亞,儘管尚不在封城之列,各處藥店的口罩已經接近脫銷。博洛尼亞大學政治系的中國留學生周同學告訴澎湃新聞,學校本周已經停課,下周是否複課尚不得而知。「我和我的義大利同學們可能要首次體驗集體宅在家的生活了。」他說。
截至當地時間2月25日晚,義大利全國已經確診超過280例新冠肺炎患者,絕大部分集中在北方的倫巴底、威尼託和艾米裡亞-羅馬涅大區。但在25日當日,中部託斯卡尼大區首府佛羅倫斯和南部西西里大區首府巴勒莫也有病患被確診。目前已有11人因新冠肺炎死亡。義大利周邊的法國、奧地利、克羅埃西亞、德國、西班牙也出現了自義大利輸入的確診病例。
北方經濟中心首當其衝
米蘭一城就佔據義大利GDP十分之一強,十一座城鎮被封閉的倫巴底大區則產出了全國五分之一的GDP。《紐約時報》報導稱,對經濟衝擊的預期使得米蘭證券交易所24日開盤大跌5%。
上周末,倫巴底和威尼託大區政府已經下令,停止一切公共活動。工廠開始大量停工。正在舉行的米蘭時裝周也受到了影響,2月23日,時尚品牌阿瑪尼舉辦了一場沒有觀眾的「雲」走秀。許多公司,包括阿瑪尼、世界第三大保險公司忠利保險等,都要求員工在家上班。
擁有米蘭、威尼斯等名城的義大利北部也是主要旅遊區。不僅威尼斯狂歡節被政府叫停,原本計劃在當地拍攝部分片段的「諜中諜7」劇組也取消了拍攝計劃。
義大利總理孔特本人在24日承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經濟挑戰將會「非常嚴峻」。意政府已經決定對倫巴底大區的企業提供支持,暫停徵收一些企業稅收,並給予適當補償。
前義大利經濟部副部長、來自聯盟黨的經濟學家米凱萊·傑拉奇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分析,北部地區承受的經濟代價「非常高」。
「精確數據目前尚難以預測,但倫巴底和威尼託如果全面『停擺』那整個義大利都有可能陷入經濟衰退。」傑拉奇說,「疫情在中國爆發後,這兩個大區的外貿已經受到重大影響,對華出口受阻,進口則幾乎停止。如果疫情在義大利得不到迅速控制,我對經濟前景持悲觀態度。」
1升裝洗手液在ebay上售價799
雖然義大利政府早在十多日前就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但當時並未引發社會性恐慌和警惕。多名在意留學生對澎湃新聞回憶,上周末以前很難在街頭看見佩戴口罩的行人,酒吧聚會、狂歡節等公共活動依然正常進行。
傑拉奇表示,「緊急狀態」本身並不是實質性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是較空洞的宣言。「政府當時並沒有隨之採取相應的監控和交通限制措施,錯過了寶貴時機。」傑拉奇說。
但上個周末一切都改變了。上周五(21日)下午,全義大利僅有六例確診病例,到了周一(24日)早上,數字已突破兩百。義大利由此成為全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為何病例在兩天之內暴增,就連總理孔特都公開承認這對政府來說是一個「意外」?
孔特提供的回答是,這是因為義大利衛生部門加強了檢測的力度,鋪開了檢測面。23日,孔特進一步解釋說,「我們是第一個決定大大提高檢測力度的歐洲國家,也建議其他歐洲國家這麼做。」他由此預計,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確診數量將會快速增長,這在政府預計之中。
法國媒體《世界報》25日報導稱,目前義大利的檢測力度為全歐最大,進行了超過四千次病毒檢測,而法國只進行了三百多次。
在米蘭上學的中國留學生李同學上周在山區滑雪不慎受傷,雖然沒有發熱等症狀,但由於沒帶護照等身份文件,被醫院隔離觀察。「院方甚至在我摔傷昏迷的時候給我做了一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可見他們現在確實緊張起來了。」李同學告訴澎湃新聞,側面印證義大利正在擴大檢測面。
在本周指數級增長的病例數字面前,義大利政府不可謂不警惕。除了加強檢測、宣布封城和取消公共活動,政府還制定了面向公眾的十條衛生防疫建議。關於是否佩戴口罩,建議中稱,在懷疑自己被感染或需要接觸病患時應該佩戴口罩。
在博洛尼亞求學的周同學和在佛羅倫斯工作的韓女士均告訴澎湃新聞,雖然上周末確診人數劇增,但街頭上的行人和自己的義大利朋友中出門佩戴口罩的人依然很少。
「確診病例直線上升,我的義大利朋友們有些擔憂了,但還是繼續出門喝酒、郊遊,也不戴口罩。社交和走親訪友是義大利文化中很重要的部分。」居住在佛羅倫斯的韓女士說。
封城之下,各種衛生用品的價格暴漲。澎湃新聞記者24日在義大利Ebay網站上看到,一瓶250毫升的洗手液已經從平時的7.5歐元漲價至50歐元。一升裝則漲到了799歐元。
漲價現象引發了政界人士的不滿。執政聯盟成員、中左的主流政黨民主黨(Partito Democratico)有議員對此激烈批評。澎湃新聞記者在義大利議會網站注意到,該黨議員瑪麗安娜·瑪蒂婭24日向議會提出質詢,稱「這不是自由的市場經濟行為,而是恥辱的囤積居奇,必須立即被阻止。」
在義大利民族的集體記憶中,由傳染病引發的社會不安是一段揮之不去的黑色記憶。數天以前,義大利總理孔特於22日宣稱,「我們不會將義大利變成一座大型傳染病院(lazzaretto)。」這個名詞使聽眾回想起文藝復興時期肆虐亞平寧半島的瘟疫。那時,可能染病的海員通常被強制送到小島上的傳染病隔離所(lazaretto),與外界隔絕。
病毒、邊界與政治
對隔離的恐懼不僅僅限於病患。一些義大利年輕人擔憂歐盟內的人員自由流動受到阻礙,自己的國家被歐盟「隔離」。
科琳娜在倫敦金融城曾有數年的投行工作經歷,眼下正思考職業轉型。由於義大利國內就業形勢長期不佳,她一直將英、德等國作為理想的工作地。
「英國『脫歐』(給我的職業發展)帶來的亂子已經夠多了,換身份、調整合同文本,這些都很煩人。現在我更焦慮了,萬一因為疫情出不去了怎麼辦?」科琳娜說。
疫情帶來的公共衛生挑戰漸有化為歐盟政治危機的危險。2月24日,《紐約時報》撰文分析稱,與2015年難民危機不同,這次是外來且肉眼不可見的病毒對歐盟的內外邊界提出挑戰。如果它繼續傳播,那麼歐洲引以為豪的內部開放邊界原則將面對巨大壓力。數十年來,具象化為申根區的開放邊界觀念一直是歐盟自我認同的核心部分。
歐洲經濟一體化日久,加之地處歐洲「十字路口」,義大利與鄰國的交通往來十分頻繁。該區域人員流動性在全球名列前茅。僅巴黎和米蘭之間每日就有20班次航班往返。
25日,義大利的鄰國克羅埃西亞和奧地利相繼出現確診病例,均由義大利輸入。稍早一些,法國裡昂也報告了一例從義大利輸入的疑似病例,巴黎則報告了一例來自倫巴底地區的確診病例。法國衛生部發布防疫建議,專門面向從義大利回到法國的人,對於成人,建議要求儘量在家隔離兩周、每兩天測一次體溫等等。法國極右政黨「國民聯盟」黨魁勒龐甚至表示,法國應該關閉與義大利的邊境,而奧地利政府則要求一列載有疑似病例的列車在邊境停下接受檢查。
傑拉奇表示,他主張意政府採取更加嚴格的防疫措施,甚至包括限制申根通行。「必須暫時取消申根通行,可讓過境者接受檢查,無虞後再給出入境許可。與其坐等其他歐盟國家關閉和義大利的邊界,不如我們自己先做起來。」傑拉奇說,「孔特一直強調不要關閉申根邊境,但其他國家可能會先動手,與意北部臨近的奧地利和法國不會一直那麼『有耐心』。」
不過,目前歐盟和相關國家都表示不會改變申根區內車輛和人員自由流動的現狀。
除了邊境問題,疫情壓力之下的內政「暗雷」頗多。2月24日,孔特在接受意媒採訪時還將疫情防控與央地關係聯繫起來。他認為,目前意醫療體系不足以應付全國性衛生危機,因此有必要採取一些集中的全國性措施。但這立即招致不同政黨和地方大員的反對。
倫巴底大區的疫情最為嚴重,來自聯盟黨的區長強烈反對孔特的意見,稱孔特只是想藉機拿走對醫療機構的控制權。薩爾維尼領銜的聯盟黨目前退出了執政聯盟,是主要反對黨。此次疫情嚴重的幾個北部大區(倫巴底、威尼託和艾米裡亞-羅馬涅)是該黨的主要票倉,長期以來,聯盟黨都主張這幾個地區獲得更多的地方自主權。
聯盟黨對政府的應對批評激烈,是主要反對聲音的來源。由於現任衛生部長此前毫無衛生防疫的專業背景,且來自一個支持率僅有3%的小黨,加之孔特本人所在黨派的支持率也不到30%,現政府在政治上十分脆弱。
薩爾維尼領銜的聯盟黨核心主張是政府應進一步強化監控和交通限制措施,儘可能限制病毒傳播。有聯盟黨背景的傑拉奇認為,應該借鑑過去一個多月裡中國政府對湖北省和武漢疫情的應對措施。
傑拉奇說,「中國政府的應對是一個可以借鑑的例子,中國的情況已經告訴我們,千萬不能低估了這個病毒。」
博洛尼亞大學政治系教授文圖拉告訴澎湃新聞,疫情演變為政治危機就是正在發生的事情。「薩爾維尼此時還在呼籲不要讓非洲移民進入義大利,而法、奧等國的『薩爾維尼們』想要阻止義大利人去他們的國家。不同的政治力量之間、左右之間,分歧太大了。」她說。
此前報導
運動能力超強!義大利「1號病人」影響超5萬人
義大利媒體近日曝光了該國「1號病人」被隔離前的行動軌跡:在約半個月的時間裡,他參加了一次半程馬拉松比賽、一場足球賽、一次跑步比賽,並多次和朋友一起用餐。
據英國天空新聞報24日道,義大利已經出現了第五例感染新冠病毒去世的死亡病例,而目前義大利國內新冠病毒確診病例規模也已超過200例。義大利當局正加緊控制這一歐洲地區最大規模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目前義大利已有12個城鎮處於封鎖狀態,超過5萬人被要求在家隔離。
據義大利當地媒體報導,最新一名受害者現年88歲,來自北部倫巴第大區,他也是該地區的第四名受害者。
與此同時,義大利媒體近日還曝光了該國「1號病人」被隔離前的行動軌跡圖。
據安莎社、《晚郵報》等媒體報導稱,倫巴第大區在21日凌晨確診的義大利第四例新冠病毒確診患者被確認為「1號病人」,他此前並未前往中國也沒有和任何確診患者有過密切接觸。義大利媒體表示,「1號病人」曾在1月21日和另外一名41歲的義大利男子一起用餐,這名41歲男子曾前往中國並在2月初出現流感症狀,不過他進行新冠病毒核算檢測的結果為陰性,因此義大利當局仍在努力確定可能存在的「0號病人」。
據義大利媒體報導稱,「1號病人」在確診前曾頻繁外出活動,主要行程包括在2月2日前往熱那亞附近的海濱城市雷科參加半程馬拉松比賽(參賽選手1200人),在2月9日參加洛迪賈諾的跑步比賽,在2月15日參加馬迪尼亞諾的一場足球比賽、參加科多尼奧的紅十字會培訓活動,他還多次與友人一起用餐。據義大利媒體報導,「1號病人」在2月15日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症狀,2月17日請家庭醫生到家治療,2月18日前往醫院急診接受治療但並未住院,2月19日凌晨病情惡化後入院接受治療。2月20日,「1號病人」轉入重症治療,在2月21日凌晨,官方通報他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延伸閱讀
社評:世界衛生和貿易體系等都面臨考驗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星期一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尚未達到全球大流行的規模,現在使用「大流行」這個詞不符合事實。不過譚德塞同時說,現在不是花力氣去關注使用什麼詞的時候,現在是所有國家、社區、家庭和個人集中精力進行遏制,同時盡我們所能為潛在的大流行做好準備的時候。
我們認為,正如譚德塞所說,不要關注世衛組織精心選擇的措辭,不要被目前尚非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定性所迷惑。新冠肺炎造成廣泛且將持續一段時間的衝擊已經很難避免,誰過於樂觀地推測未來形勢,將很可能措手不及,付出更大代價。
首先,新冠病毒在世界範圍內的繼續擴散恐難阻擋。韓日意和伊朗四國都很早就意識到這場疫情的巨大風險,並且採取了他們認為能夠產生效果的措施。他們有的限制與中國往來,有的斷絕同中國人員交流,但最後都中招了。
讓我們在此做一個壞的預測,那就是,上述四個國家可能不是疫情嚴重暴發的最後一撥,其他與四國有緊密來往國家的社會情況及初期防控手段與它們都差不多,因此不能排除有其他國家成為疫情接下來暴發鏈條上新的環節。
除了疫情,全球經濟受到的衝擊將會加劇,這也已經很難避免。全球股市星期一幾乎普遍下跌,美國道瓊竟然跌了上千點,反映出市場的預期已經很糟糕了。疫情導致的恐慌會隨著疫情一起蔓延,嚴重破壞國際貿易和供應鏈的完整。
美國前一階段的表現顯示,隨著危機加重,華盛頓會作出更加自私的反應,使得國際社會共抗疫情的有效局面更加難以形成。這增加了每一個國家面對疫情的風險,因為中國剛剛有過的經歷表明,一旦某個國家出現武漢那樣的疫情全面暴發,它很難單獨予以應對,而獲得大規模國際援助又幾乎不現實。
武漢的疫情一度完全壓垮了城市的醫療體系,中國舉全國之力,派出4萬多醫療人員前往武漢市和湖北省,並且調集大量物資,終於扭轉了那裡的形勢。如果世界上某個中等國家出現「第二個武漢」,並且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對抗疫情,想一想都讓人覺得恐怖。
世界衛生體系、貿易體系和全球治理中應有的人道主義體系都面臨考驗。不要試圖去驗證人類理性的強大,必須保證世界衛生體系不被壓垮衝亂,否則的話,恐慌將會失去控制,所有其他體系都將陷入被衝垮或者搖搖欲墜的險境。
在當前已經越來越危急的情況下,我們建議各國多研究一下中國過去一個多月經歷的極不尋常的艱難過程。在那期間,我們聽到看到了西方世界的一些複雜議論,但現實是,中國亡羊補牢,做到了把兇惡的疫情牢牢勒住。結果總會比論證更有力量,控制疫情在現實世界的蔓延,這在當前比什麼都重要。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澎湃新聞、 環球時報、環球網
流程編輯:TF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