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如果你和我一樣,經歷過諾基亞、摩託羅拉的時代,那你一定會懷念那個手機外形如此豐富的時代,諾基亞的5700、N97、摩託羅拉刀鋒,裡程碑等一系類的手機形態讓你眼花繚亂。
如今「大屏」成為了手機唯一的追求,曇花一現的升降攝像頭,不同形態的挖孔屏,方興未艾的摺疊屏,都在追求「大屏」的路上一路馳騁。於是手機的後殼以及材質成為了各大手機廠商發布會外觀重點,正所謂「科技以換殼為本」。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手機這種快消品年年換新的機率非常的小,2-3年甚至4-5年的更換周期才更加符合普通消費者的更換周期,如何在如此長的時間內保持對手機的新鮮感呢?
「換殼」通過更換不同的手機殼和與之搭配的壁紙,讓你在如此長的使用時間內找回新手機的感覺。
與此同時,手機殼還能給手機提供更好的保護,讓手機二度利用成為可能。就拿我自己來說,iPhone 6sP在陪伴我4年之後現在成為我媽的老年機,95新的外觀+全新的電池+iOS優秀的系統,讓我媽輕鬆上手,不需要太多學習過程。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換殼」這點事。本文主要包括兩大部分:
iPhone 11 保護殼分享
iPad Pro 10.5寸保護殼分享(適配新款iPad Air)
如此搭配,更精彩
與之呼應的「壁紙」
更換手機殼之後我一般還會找一些和手機殼相匹配的壁紙,這樣搭配起來會更加和諧。
至於去哪找壁紙?可以看看各大論壇,數字尾巴、Zaaap等,還會經常去Simple Desktops上看看,這個不僅適合手機、Mac同樣適用。
隨身攜帶的手環
我日常攜帶的還有小米手環4,手機殼購買時也會考慮手環的顏色,這樣可以搭配一套佩戴出行。後面每個手機殼都會有一組搭配可以供大家參考。
這樣操作下來,能讓你在舊手機上找到一絲新鮮感,下面就來重點說說這些保護殼的表現吧。
iPhone 11保護殼
保護殼從輕薄到厚重依次介紹。
大錘iPhone 11 PP殼綠色全包殼
這款手機殼是硬殼材質,追求的裸機手感。背面採用的是磨砂材質,上手感覺還不錯。追求輕薄對手機的保護就非常一般了,我上一個手機唯一的一處傷就是佩戴這種超薄殼跌落導致的。
安裝比較好安裝,但拆卸有點費勁,殼比較薄,如果太使勁容易損壞。
推薦:夏天使用,這樣手機能更好的散熱,提供裸機手感,這是所用殼裡最薄的。
耐爾金iPhone 11全包護鏡殼黑色
這款手機殼最大的特點就是能把鏡頭保護起來,滑蓋設計,在手機不用時可以將鏡頭蓋住。
手機殼背面採用條紋紋理,整體比較輕薄,在這幾款裡面是第二輕薄的,拿在手上的質感也比較好,而且比較抗油,最重要的是拆卸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手機殼兩側做了防滑處理,這樣手機拿在手上就更穩了,特別是像iPhone 11這樣比較沉的手機。夏天用這個殼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