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圖攝影 by 輝友Dora)
我發現對任何事情,人們總有兩種態度。一種看到其積極的一面,另外一種則是去看其消極、負面的一面。
比如最近我看過的《富翁谷底求翻身》真人秀,很多人對這個劇反饋不一。
在知乎上有兩種典型的態度,一種是很受啟發,很受感召;但另一種則是充滿懷疑和不屑。
第二種言論中包含如下的觀點:
說一下老頭的背景,一個搞借貸的是好人嗎?十有八九都是唯利是圖的啦,他選的創業行業也是利潤很高的酒類,所以我覺得整個真人秀就是為了他的酒類公司做鋪墊的,這老頭太壞了!
這個我看過,不過聽說是節目作秀,你看過撿到一個輪胎能賣幾百美金那麼好的事情嗎?
整個紀錄片中,所謂的富豪創業,其實不是創業,而是投機。
……
其實如果用X光機掃描,沒有物品是純潔的。你總能找到瑕疵,只要你願意。
比如看到某些創業家成功,你會說他的家人是高官,或者他運氣好。搜索任何一個成功人士,總會看到很多負面的評價和惡意的揣測。
這些聲音的背後,其實是一個「消極的內心」。
其實如果轉變想法,把任何事情和人物分為兩面,一面積極,一面消極;一面正面,一面負面。在看待這些人和事物的時候,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積極的、正面的一面,那麼你就能從這些人和事物上獲得更多的正向影響,獲得能量。
比如每次我一推薦《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馬上會有人拋出作者羅伯特·清崎破產的新聞來反駁,說這樣的書不值得一看。其實他所不知道的是,這個作者有多家公司,破產的可能只是其中之一,而且破產也是美國富人常用的資產保全的手段。
甚至我們可以假設作者最後一敗塗地,所有公司都破產,他自己流落街頭…那又怎樣呢?他的思想對你有沒有啟發?你是否能從中受益?這完全取決於你自己。
比如我就是一個超級受益者,我的「三份收入模式」(參考文章:為什麼你需要三份收入?)和「投資理念」都深受作者的影響。
我一開始也不太敢推薦這本書,因為擔心大家說我推薦暢銷書,顯得low。但是後來發現,我所尊敬的段永平先生也推薦這本書給新手,並且也推薦《功夫熊貓》電影中的哲學,我才意識到,我與段永平先生的想法是相似的。我應該有勇氣去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推薦自己認可的一切東西。
其實只要我們總能選擇積極的一面、正面的一面,我們幾乎可以從任何人和事物上獲得啟發。甚至那些偉大的失敗,可以給我們更多的啟發。
比如商業上失敗案例,公司內部的失敗案例,能給我們的啟發,遠比成功的案例多。《資治通鑑》講的是各朝各代的失敗案例,《大敗局》講的最近幾十年創業的失敗案例。
因此,我提倡大家多看看積極正面的一面,這樣的習慣一旦養成,會讓你終身受益。
也許有人會說,這會不會變成一種盲從?
我覺這是兩件事。一個是態度,一個是能力。態度上我們要選擇積極,能力上我們要提升自己的鑑別能力和選擇能力。
看到一個人的經驗時,不要照搬經驗,而是多問問why?問問他為何當初做這樣的決定,背後的因素是什麼,我現在面對的局面和他有什麼異同,哪些可以借鑑,為什麼……
多問為什麼,我們就可以從別人的經驗中獲得更多。
相關文章:為什麼你需要三份收入?
上一篇:感謝張小龍
生活中,我們也要多看看積極正面的一面,即使當我們犯了錯誤或者遭遇意外的時候。
很多人面臨「錯誤」與「意外」會陷入痛苦與焦慮中不可自拔,比如做了一次錯誤的職業選擇,執行了錯誤的投資策略,甚至步入了錯誤的婚姻當中。如果用消極的態度去看待這些錯誤,會讓我們陷入自我否定的惡性循環,陷入人生的深淵。
但其實,意外和錯誤是生命給你的信號,如果你能理解這種信號、抓住機會,那麼意外和錯誤就是你成長的階梯,而不是人生的深淵。
今天分享的語音是「如何在錯誤和意外中成長」。如果你正好處於人生逆境當中,強烈建議你聽聽。希望大家都能學會換個看法去看待錯誤與意外,這是一種認知的切換,會徹底改變你對待人生逆境的態度。
收聽方法:掃描下方二維碼。
輝友聽完語音的反饋
點擊「閱讀原文」
加入輝哥的知識星球
跟輝哥以及10000+輝友一起
探尋財務與精神自由之路
(請續費會員也點擊「閱讀原文」完成續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