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華文明誕生以來,風水命相也伴隨著歷代王朝的興衰起落,發揮著不同作用。雖然現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很多人會認為這些學說是封建迷信,是騙子。其實不是,它起源於河洛,在中華文明的進程裡繁衍生根。和釋儒道三教一樣,是中國文明一道亮麗的瑰寶。
很多人都聽過袁天罡,李淳風為武則天尋龍脈造乾陵或者做推背圖的故事,劉伯溫的燒餅歌,邵康節的梅花詩等等,這些歷史上真實存在又近似神仙的人物,最終結局又是怎樣的呢?作者大致來盤點一下。
京房:本姓李,字君明,漢朝人,大學問家,精於易理,著作等身;又懂音律,把傳統的十二律擴展成六十律,「本姓李,推律自定為京氏」。他將中國文化的兩大源頭——產生於遠古的「陰陽五行說」和「易學」六十四卦有機融合在一起,從而誕生了博大精深、自成一體的京房「五行易學」。41歲,因以災異學說幹政,劾奏中書令石顯,被處死。
管輅:字公明,平原(今山東德州平原縣)人。三國時期曹魏術士。年八九歲,便喜仰觀星辰。成人後,精通《周易》,善於卜筮、相術,習鳥語,相傳每言輒中,出神入化。體性寬大,常以德報怨。正元初,為少府丞。被後世奉為卜卦觀相的祖師。正元二年,弟弟管辰對管輅說:「大將軍對你很好,你期望自己能富貴嗎?」管輅長嘆道:「我對自己有充分的了解。上天賜給我聰明才智,卻不讓我長壽。恐怕四十七八歲,看不見女兒出嫁、兒子娶媳婦就死了。」正元三年二月卒,享年四十八歲。
郭璞:兩晉時期著名文學家、訓詁學家、風水學者,好古文、奇字,精天文、歷算、卜筮,擅詩賦,是遊仙詩的祖師。郭璞除家傳易學外,還承襲了道教的術數學,是兩晉時代最著名的方術士,傳說他擅長預卜先知和諸多奇異的方術。其中所著的《葬書》更是後世風水之宗。西晉末年,荊州將軍王敦欲謀反,請郭璞卜筮吉兇,郭璞告訴他「無成」,王敦又問若起事的話,自己能夠活多久?郭答:「明公起事,必禍不久。若住武昌,壽不可測。」告訴他不可以起兵造反,方可命久。王敦大怒,問道:「卿壽幾何?」,郭璞算了下自己的命,說道:「命盡今日日中。」果然盛怒之下的王敦當天就把他殺了,是年,郭璞49歲。王敦起事後兩個月不到戰敗憤惋而死,一一都被郭璞說中。
李淳風:自幼聰慧好學,博覽群書,尤其精通天文、曆法、數學、陰陽學等,是唐朝時期著名的天文學、數學家,著有《周髀算經》、《古算十經》等書。據說《推背圖》也是李淳風與袁天罡所著。病死於太史令任上,死後被追封為男爵。
袁天罡:唐代道士,生年不詳,傳說他善「風鑑」,即憑風聲風向,可斷吉兇,累驗不爽。又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等。著有相書、天文書、風水書多種,但大多已亡佚不可見。貞觀八年(634年),在其請求下,唐太宗復任他為火井縣縣令,以讓他返回家鄉,同年卒亡在赴任途中。
許負:古代第一女神相,,西漢初年的女相士,河內郡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縣令許望與趙氏所生之女。精通相術,曾為許多王公貴族相面,預言非常靈驗。因此被漢高祖封為「鳴雌侯」(或作「鳴雌亭侯」),是古代少數的女列侯之一。其外孫郭解,是漢代知名的遊俠。文帝九年,許負五十大壽時,文帝為她舉行了盛大的慶賀儀式。在慶典儀式上,賜封其子裴洛為郎中令。就在這次慶典之後,許負請求致仕。遂隱居於夫家商洛山中,在潛心著述之餘,以相夫教子為樂,直至去世,享年八十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