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暑期檔美劇推薦,今天第七期,鎖定」血族「(The Strain)最終季。
從2014年開播至今,恍恍惚惚之間連載了4年,隨著小說、漫畫陸續收官,TV版也如願迎來了最後一季。
雖然對於不少狂熱的粉絲來說,劇終似乎有些難以接受,但平心而論,這部作品從第一季的」驚豔登場「,到第二季的」日漸平庸「,再到上一季的」套路化「,導演、編劇們已經黔驢技窮,這一季直接結束,不失為一個」權宜之計「。
簡單概述了下作品的走勢,接著進入推薦環節。(提示:第四季連載至今只播放了一集,所以下述論調比較主觀,不喜勿噴)
I. 血族三部曲(出神入化的原作)
本作改編自Guillermo del Toro與Chuck Hogan聯合創作的同名小說。作品融匯了哥特、科幻、驚悚元素,將吸血鬼題材與末世情結串聯起來,營造了超乎尋常的詭異氣氛,在不寒而慄的同時,有種莫名的吸引力。
II. 人氣角色悉數登場
想要維持一部系列作品的收視率,演員角色的選定十分關鍵。本季延續了往季的優勢,人氣角色悉數上陣。如英姿颯爽的半人半血族Quinlan,一心尋求兒子的Ephraim Goodweather博士,風流的捕鼠工作人員Vasiliy Fet。這一張張熟悉的面孔,一個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熒幕時,讓美劇迷興奮不已。
III. 套路化的劇情
從前三季情況來看,劇情平庸化的走勢,流失了不少追劇迷。情節方面,血族 VS 人族的基礎戲碼開始走向貧瘠。故事從一開始「迷霧重重」般的鋪墊;到中段的揭示真相,確立幾個關鍵的對立面(諸如:人類與血族,生存與死亡,共存與消滅......);再到這一季大結局——boss戰。所有的這些設定與安排都是美劇的典型套路、模式,看多了有種「程序化」的視覺疲勞之感。
IV. 人類自我的思考
本作的思想性與另一部美劇「行屍走肉」十分相似,都是通過「極端事件」,探究「人類的本性」,思考「人類的本像」,隱射當今世界的一些問題。接下來會仔細說明。
極端事件:血族入侵,人類抵抗以失敗告終,受控於血族勢力。
人類本性:影片中隱含兩種涵義。一種是「服從」,另一種是「反抗」。前者譯為「明哲保身,屈身降敵」;後者表示「為了生存與尊嚴,堅決抵抗惡者勢力」。
人類本像:利己、貪婪、狂妄、傲慢、猜忌、無聊......導演與編劇用了不少橋段、通過不少事件(不一一列舉)凸顯了人的本像,宛若一面明鏡讓我們看清自己,看清自己的罪與惡。
現實意義:含沙射影當今世界的局面,戰亂、饑荒、你爭我奪。人類完全沒有從自身的發展史中吸取任何教訓,而是不斷的重複過往錯誤道路,並且越走越遠。
寫在最後。又一部美劇迎來了終章,希望作品能夠「有始有終」,不要辜負了廣大美劇觀眾一片真心。
導演★★★☆☆(過於套路化的設定,讓作品失去了原有的魅力)
演員★★★★☆(正常發揮,符合大眾的評定標準)
劇情★★☆☆☆(過於俗套,吸血鬼+殭屍+人族+混戰)
視效★★★★☆(驚悚,致敬化妝師與造型師)
音效★★★★☆(配樂是亮點,不僅有效的銜接了劇情,更突出了恐怖氣氛)
期待度★★★☆☆(劇情是硬傷,結局容易猜測)
推薦度★★★★☆(終章,有始有終,期待Ephraim+Vasiliy Fet+Quinlan大戰 boss+Zach)
更多推薦+影評首發於「floyd與helen的旅途集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