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實現「工業智能化」,這20位大咖字字珠璣

2020-12-27 騰訊網

工業智能化的轉型戰略路徑是什麼?實現工業智能化的支撐技術是什麼?工業智能化的使命願景又是什麼?圍繞這三個命題,在2019世界智能製造大會上,20位來自世界各國的大咖探討了工業智能化融合的思維方式、實現渠道,通過產品、技術與解決方案,為製造賦能。

以下為20位智能製造大咖的發言要點:

1埃森哲大中華區工業X.0業務主管、董事總經理江崇龍

1、中國製造業現在還處於工業2.0邁向3.0的階段,我們的目標是遠大的,我們要向工業智能化的目標快步前進,但是這條路肯定不是一條平坦之路,它是一條充滿坎坷的道路。

2、中國的智能製造,工業智能化已經在路上,前進之路充滿了很多挑戰,但是對於製造業,我們心存高遠,砥礪前行,我們相信一定能實現中國製造強國的夢想。

2中國科協智能製造學會聯合體智能製造研究所副所長、北京聯訊動力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林雪萍

1、不管我們怎樣定義工業新未來,面臨的問題其實還是認識的問題,我們需要去解決企業的競爭力、利潤、設備安全問題,以及人如何更好地讓機器更聰明工作的問題。

2、數位化轉型是一個浩浩蕩蕩的的趨勢,有的企業是義無反顧的引領者,有的是猶豫者,有的可能採用視而不見的鴕鳥主義,這跟很多因素有關,包括技術、組織、文化、理念這些問題。

3羅克韋爾自動化大中華區總裁石安

1、智能製造真正需要解決的是生存問題,而後在生存的基礎之上能夠實現進一步引領。

2、在智能製造領域,要認識到頂層設計的重要性。想要實現數位化、智能化的企業,就要思考怎樣透過精益生產理念找出企業的痛點和問題,然後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在最關鍵的地方做一步步地持續改進。

3、在工業領域,我經常傳遞一個概念:你要先會爬,再會走,然後會跑。所謂的會爬,是指最基本的自動化、信息化,會走是指數位化,會跑是指智能化,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是,中國具備跳躍式向前提升的能力,我對中國下一步的智能製造非常有信心。

4、在智能製造領域,跨界合作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跳出來說他可以做所有的智能製造,所以合作共贏理念是非常重要的。

5、中國具備快速接受新事物的包容能力,且具備跳躍式增長的改變能力。比如中國的行動支付目前在全世界是最領先的,直接跳過了信用卡的需求,從原本的現金支付跳到行動支付,所以說中國具備非常好的條件,中國的智能製造也很有潛力。

4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戰略與發展高級副總裁熊宜

1、從企業角度出發,工業智能化要關注三個方面:第一,在生產過程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第二,生產過程的安全性,包括設備、人員甚至於數據的安全;第三是綠色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是全球智能製造追求的目標。

2、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企業發展階段,面臨的挑戰是不一樣的。企業要實現智能製造或者數位化,並不是所有東西都要自動化,也並不是把所有東西都打通,而是把每一個數位化場景和方案落地,真正帶來效率的提升。

3、做數位化轉型也好,智能製造也好,很多企業都缺乏真正的頂層設計和未來三到五年的規劃。所以,我們特別願意跟生態圈的夥伴們一起真正把數位化轉型的頂層設計和規劃做好,未來達到一步步實現可持續發展、綠色智能製造這樣的目標。

5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裁曹志剛

1、智能製造範圍寬,縱深長,從目的性來理解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有價值,或者說有接地氣的商業價值,這就要實現「三高」——高效率、高質量和高性價比;第二是可推廣和可複製,通過數據標準的制訂,更容易推廣、延展和複製;第三是應變能力強,要通過智能製造打造符合個性化、定製化需求的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

2、企業在邁向工業智能化的道路上面臨三大挑戰:第一個挑戰是一個優秀的企業需要優秀的生態鏈共同打造才能取得很好的價值,其中數據標準非常重要,數據標準在行業中的推廣,或許能讓各個產業鏈相結合,變得更加融洽和高效;第二個挑戰是信息化的完善,要把很多信息轉換成可以透明和分享的東西,然後再和智能製造相結合;第三個挑戰是心理上的準備,要捨得投入,耐得住寂寞,最後才能等到花開。

6三菱電機株式會社執行董事、中國總代表,三菱電機(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富澤克行

1、中國智能化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中小企業的智能化。首先要通過人、設備、生產線和IT高度融合的生產製造,實現覆蓋整個生產供應鏈和工程鏈的優化,全面提升製造業的企業價值。

2、中國應該更重視中小企業的製造發展,如果不能很好地分析自己的現狀,是沒有辦法繼續發展下去的。中國今後的製造應該不斷推進綠色製造的發展,不僅僅要加大投入一些環保機器,更應考慮實現智能,以智能化提高生產效率,實現能源消費和環境保護的平衡。

3、關於智能化製造,數位化、自動化都只是手段,不能局限於這一點,最重要的是各類型企業分析自己的現狀,思考自己想打造什麼樣的企業,想達到什麼樣的目的,然後跨越現在的隔閡,實現最優效率,採取最簡單的措施去實現智能化。

7菲尼克斯電氣集團執委會委員、菲尼克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顧建黨

1、我們越來越相信技術將會改變產業的形態,改變企業的未來,或者說技術將會改變一切。但在這種情況下,對企業來講,最根本的是讓技術轉換為數位化能力,最終讓數位化能力去提升企業的內部競爭力。其次,是要從企業內部視角,讓技術轉換為賦能的力量,成為能夠貼近客戶的武器,讓客戶能夠信任你,能夠認同你的新商業模式,特別是以新的數位化能力賦能的商業模式。如果這兩者能夠與時俱進,企業的轉型升級就會變成可能。

2、中國企業必須要轉型,必須要通過新常態的倒逼來改變自身的競爭力模式。在中國未來的製造浪潮中,不管是橫向、縱向,還是打破內部邊界提升全方位競爭力,最終還是要回到客戶,回到在市場層面上獲得客戶的認可。如果最終不能打造一個完美的數位化能力,導致客戶不買帳,你是活不下去的。

3、我給大家分享一個鐵三角,沒有一個點是能夠幫助你走到永遠的,只有這個鐵三角可以。以技術為核心的數位化能力的重塑,以客戶為核心的商業模式的重塑和重建,以及以人為核心的組織能力的建設,要天天去想這三者之間處在什麼狀態,不斷推動企業前進,焦慮會幫助你走得更遠。我們可以把中國製造做得更好,在工業智能化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

8美國密西根大學終身教授、世界經濟論壇未來製造委員會主席、杭州安脈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倪軍

1、我們正處於第四次工業革命起步階段,不同的企業面臨不同的挑戰,跨國企業有足夠的人力、財力作為最先進技術的應用者或實踐者,通過試點推廣應用。但也有眾多中小企業面臨資金困難,對於投資非常謹慎,他們面臨的問題是如果不及時採納合理的技術,可能與數位化轉型差距越來越大;也有眾多國企有人力資源和財務資源,在國內市場佔有獨特的領導地位,但缺乏一種創新的動力和對風險承擔的能力。所以,如何利用第四次工業革命所帶來的新技術的機遇,對企業做一些升級轉型,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2、在工業上,大家往往說的是工業大數據,但實際上很多場景是工業小數據的應用場景。談到數據,我們還要思考如何與供應商之間分享數據,因為數據分享涉及保密性和安全性,而數據分享對於智能製造又是非常關鍵的。

9ABB中國首席技術官劉前進

1、不要盯著那些比較時髦的深度學習,而是應該更多地在工業中關注機器學習,關注怎樣把現有的算法跟我們的專業知識結合,然後落地實施,這是工業應用中的一大痛點。

2、第一,任何企業無論大小,打鐵還需自身硬,做好你的本行,做好你自己最擅長的部分。第二,在數據化轉型時,我們需要抬頭看看新技術的引進,用價值導向引入技術,從點做起,有點才能有面。第三,要有願景,數位化洪流不可逆轉,如果跟不上洪流就會被逆轉。

10深圳市匯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朱興明

1、智能製造的核心還是製造。製造有兩個核心的概念,第一是製造什麼,第二是怎麼製造。智能是手段,是幫助我們找到製造什麼,幫助我們高效實現製造。

2、智能製造包括四個產業層面:第一是原材料層面,第二是部件和核心的軟體,第三是系統集成,第四是系統集成的應用。這四個層面涉及到不同的技術,智能製造的技術是根據產業鏈的不同層次進行劃分的。總體來講,智能製造的核心在精益,精益的核心在基於原子和分子的工業工程和工業軟體。

3、智能製造未來的三個技術發展趨勢:第一,機械電子化,但是電子永遠代替不了機械;第二,硬體軟體化,硬體軟體化以後,軟體一定是專業的軟體;第三,軟體平臺化,專業的軟體一定要平臺化,要標準化。

4、在中國不做單點自動化,一定做不好智能製造。沒有工業工程就沒有中國強制造,沒有AI就沒有製造強,沒有工業軟體化的工業AI,一定做不了中國智能製造,要智能製造必須AI軟體化。

5、智能製造的核心是數據革命,數據的獲取、數據的存儲、數據的分析、數據的傳輸都會帶來一系列的革命。數據是企業最根本的基礎建設。

11藍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王冬巖

1、網際網路企業AI應用和製造業數據有非常大的不同,首先從數據量來說,網際網路企業有非常大的優勢,具有大量數據,且很多數據已經被標識過,可以說我們每個人都在給各個網際網路企業共建大量的標識數據,而在工業領域這種標識數據是非常少見的。

2、人工智慧在產業界落地的困難其實不在人工智慧方面,而是在整體解決方案上,我們發現,整個人工智慧算法在一個項目中所佔的比例可能不會超過20%,尤其在工業人工智慧應用方面,很多時間是花在對整體解決方案的定製上,然後進行落地。

3、在工業界,大家去工廠做質檢時,對每個產品定義一個缺陷手冊,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你怎樣把缺陷定義準確,把數據標識準確,然後讓人工智慧發揮作用,否則就算你有很好的人工智慧算法,缺陷本身定義是錯的,算法再好也沒有用。

4、現在落地比較成功的是人臉識別,首先數據量很大,人工智慧的好處是很多算法是公開的,真正把算法應用到實際場景中,核心的問題還是數據的問題。

12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5G製造創新生態聯盟秘書長魏應彪

1、基於5G網絡和IT技術,中國商飛打造了三個全連接的車間,兩條全連接的生產線,用數據來定義產品,用數據來驅動製造,用數據來創造價值,以此實現人員、工裝、設備、產品、物料等生產要素的數字定義和實時互聯。

2、在新一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從製造業來講,趨勢就是要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緊密結合起來,信息技術和先進的製造業緊密結合,能夠催生出很多東西,中小企業也好,傳統的國有企業也好,只要新一代先進技術與信息技術融合發展,都能開創出屬於自己的天地。

3、對於未來工廠的定義有幾個詞:第一是軟體定義,第二是可移動的,第三是柔性的,第四是智能的。作為企業來講,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企業本身的行業知識非常重要,比如你是搞飛機的,飛機的技術和知識就是非常重要的。

13法國達索系統公司全球副總裁、工業設備行業總裁菲利普·巴蒂索爾(Philippe Bartissol)

1、通過數字孿生,我們可以預測產品未來將會發生的變化。關於服務,我們可以通過製造服務,通過數字孿生將數據和服務相結合,使本身已經機械化的機器變成基於軟體的在線工具,這樣就可以改變和更新產品線,也能夠進一步對產品線進行升級。

2、達索已經建立了一個數字孿生,可以根據產品線中已經有的一些產品去製作新的產品,所以不管產品的規模是大是小還是中型的,達索都能夠進行很好的定製。

14英國偉爾集團(中國)總裁、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董事局董事呂建中

1、先進位造業的轉型升級,不是我們關起門來自己可以做的,它是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我們要特別注意與利益相關方的合作,包括與供應鏈上下遊客戶的合作,以及產學研合作。

2、使命和願景是非常具體的,是實實在在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實際上,使命和願景在推動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發展的目標是可持續發展,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扎紮實實把環保、安全、效率、成本等各方面做好,同時還要開展廣泛的社會合作,培養複合型人才。要想成功,要想取得創新的成功,只有兩個字——堅持。

15中控科技集團創始人、寧波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創始人褚健

1、作為工業智能也好,智能製造也好,未來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自動化、智能化、網絡化。無論企業怎麼發展,工業智能怎麼發展,最後不外乎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對社會來講,所有的製造業,所有的工業企業都應該轉型升級。

2、中國的智能工廠從現在起步也不算太晚,如何扎紮實實地把我們中國企業變成智能工廠,能夠成為百年老店甚至幾百年老店,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3、真正的傳統製造業才是我們所謂的國之重器,才是立國之本,希望人才能夠更好地服務於我們的製造業。

16世界經濟論壇先進位造和生產行業總監弗朗西斯科·貝蒂(Francisco Betti)

1、我們正在經歷一場風暴,有三個趨勢驅動:第一個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第二個是氣侯變化,第三個是全球化進程。第四次工業革命就是要彌補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鴻溝,它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重新定義了生產方式。在製造方面,製造業貢獻了全球64%的增長,而製造業也是推動第四次工業革命非常重要的力量。

2、人才是非常重要的,沒有人才的話,我們不可能實現智能的轉化,所以產學研結合非常重要。

3、要使投資效益最大化,一定要準確地理解供應鏈和產品鏈。

17瑞典皇家工程院副院長白瑞楠(Magnus Breidne)

1、現在聯合國有可持續發展的計劃,其中有三個與智能製造相關,其他的也有間接與智能製造相關的,這為工業奠定了基調,這意味著要節省材料,要更多地利用可再生資源。

2、中國大部分公司和歐洲公司對比,可能有三個方面的差距:第一是技術,第二是信任,第三是人才。信任和人才是密不可分的,在技術方面,中國和歐洲其實沒有太大差別,就算有差距也並不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智能製造企業並不需要世界上最智能的技術來完成升級。

3、中國在發展智能製造或者工業智能的過程中,建立一些有用的標準是很重要的。

18大隈機械(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旭泰博

1、站在企業的立場,使命是在電器方面製作更新的機器,用更成熟的技術提高效率,做那些所不能做的、做不到的事情,為客戶和社會生產這樣的機器。

2、人才培育和智能化的發展速度非常驚人。在智能工廠,技術人才的培養非常關鍵。

19安徽海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登榜

1、企業要轉型,要向智能化、數位化、清潔化和標準化轉型。如果企業可以很舒適地生產,很順利地營銷,企業也有惰性,是不願意改革的,企業的每一次升級都是倒逼出來的,首先是國家社會標準的倒逼,其次是勞動成本的倒逼。

2、海螺最寶貴的就是堅守,如果沒有堅守就沒有創新。我們現在強調的創新是創新創新再創新,對一個產業要堅守,對一個產品要堅守,對一個方法、對一個技術都要堅守,沒有堅守,我們的創新就沒有立足之地。做到極致是我們成功的唯一訣竅。

3、對於建設智能化的生產線,第一要有想法,第二要看準,第三要開門合作。合作非常重要,沒有合作就沒有成功。

20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黨委副書記薛一平

1、關於智能製造的使命,第一,要順應技術發展的自然規律。第三次工業革命後,技術發展的速度非常之快,包括網絡技術,包括信息物理系統底層產品的關鍵技術,這些技術在發展過程中逐漸使智能成為可能;第二,智能製造要助力,以實現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為目標。

2、從行業標準角度來說,對於絕大多數企業和行業,智能製造標準相對不是很完善。為了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國家各個部門都在積極加大基礎環境、基礎技術等示範工程方面的工作力度,最終目的是使企業明確按怎樣的標準去做,怎樣圍繞企業自身特點把效益最大化。

3、我們國家如何能夠快速地進入智能化領域,最根本的問題是培養複合型人才。在過去的工作中,我們對信息化了解不夠,真正推進這項工作時,我們深深感受到複合型人才在其中起到的巨大推動作用。複合型人才對智能製造的發展至關重要

相關焦點

  • 工業「智能化」快車道大揭秘!為什麼都選擇百度EasyDL「零門檻」AI...
    那麼,對於傳統製造業來講,如何邁出智能化升級的第一步,快速實現短期驗證與AI模型的開發落地,成為步入智能經濟賽道享受AI紅利的重要問題之一。工業製造是國家現代化進程的命脈,也是發展尖端技術、高端產業的基礎。隨著中國AI力量的不斷崛起,越來越多的製造企業願意嘗試智能化轉型升級,邁出了第一步。
  • 對話英特爾張宇博士:工業智能化如何提速?
    疫情中,一部分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較高的企業率先實現了復工復產,甚至在疫情期間達到「停工(人)不停產」這種模式。比如寶鋼在上海寶山基地的冷軋熱鍍鋅車間,多年來通過利用工業網際網路進行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實現了不需多人值守24小時運轉的「黑燈工廠」,保證了疫情期間的高效生產。
  • 2019雪浪大會大咖雲集 吹響「新工業夢」集結號
    大咖匯聚,吹響智能製造「集結號」!5月9日—10日,一場面向製造業未來的大會——2019雪浪大會,將在無錫雪浪小鎮召開。即將蒞臨2019雪浪大會的這些大咖們,在智能製造發展進程中,曾經有過不少獨到見解,一起來看一看。雪浪小鎮名譽鎮長、阿里雲創始人王堅博士讓製造業成為未來數字經濟發展的引擎
  • 17日,一起看百度智能雲產業智能化碩果
    關注產業智能化升級新趨勢不能錯過的行業盛會, 「ABC SUMMIT 2020百度雲智峰會」將於12月17日在萬眾期待中拉開帷幕。大會將重磅發布一系列面向不同行業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同時還將邀請多位行業頂級大咖親臨現場,與現場嘉賓共同探討2021年產業發展、技術落地等趨勢。
  • 2020百度雲智峰會倒計時1天,12月17日聽行業大咖解讀產業機遇
    12月17日鎖定百度雲智峰會,看產業智能化新趨勢  MMIT 2020百度雲智峰會」將於12月17日在萬眾期待中拉開帷幕。大會將重磅發布一系列面向不同行業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同時還將邀請多位行業頂級大咖親臨現場,與現場嘉賓共同探討2021年產業發展、技術落地等趨勢。
  • 首屆「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在漢開幕,武漢智能化改造加速5G技術與...
    20日,首屆「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正式開幕,中國工程院等研究機構和國際組織的院士專家,電信、移動、聯通及東風汽車、中國商飛、華為、小米等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企業負責人將參加大會,他們將圍繞「5G+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趨勢與方向、前沿技術與產業發展、行業應用與融合創新等熱點問題進行主題演講,開展高峰對話。
  • 國家出臺多項政策支持工業智能化,工業機器人行業受人關注
    打開APP 國家出臺多項政策支持工業智能化,工業機器人行業受人關注 前瞻產業研究院 發表於 2020-12-25 16:26:45
  • 長榮集團超前布局工業互聯賦能包裝印刷行業智能化發展紀實
    來源:紅刊財經讓「智慧包裝」走進千家萬戶按:2020年1月17日長榮股份(300195)發布了「關於子公司入選工信部 2019 年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創新應用案例的公告」。公告稱,「2020年1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關於公布2019年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創新應用案例名單的通知》(工信廳信軟函〔2019〕287號),公司控股子公司天津榮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榮彩科技」)的「高端包裝裝備個性化定製應用案例」入選2019年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創新應用案例名單。」
  • 「中美電影工業高峰論壇」數十位大咖齊聚
    新快報訊 記者梁曉雯報導 「影視工業網——中美電影工業高峰論壇」26日在京舉行,中國影視攝影師學會(CSC)主席穆德遠、美國電影攝影師協會主席基斯·范·奧斯特魯姆、香港專業電影攝影師學會主席柯星沛、好萊塢頂尖影視培訓機構創辦人夏恩·赫爾伯特、著名電影人周鐵東、賈樟柯製作人周強、著名攝影指導楊述、侯詠等數十位大咖齊聚一堂,探討中美合作的前景同時分享拍攝經驗。
  • 「遇見大咖」海信王滌非:高端產品不是高冷產品
    與行業大咖面對面,聽他們關於變革、行業趨勢的見解,同時也感受他們作為普通人的喜怒哀樂,紅網推出系列報導《遇見大咖》,發問湖南商界大咖,拉近他們與網友的距離。時刻新聞記者 楊淑華 長沙報導海信集團工業設計中心總經理王滌非家電行業的中高端化儼然成為了新藍海。
  • 工業設計少了「智能化」就是個空殼
    昨天的國際工業設計展因為「首屆、國際化、工業設計、Urbee 2」 等頭銜吸引了一大批小夥伴去參觀,去之前在我腦海裡滿是國外那些酷得不行的穿戴式產品,進去了之後發現有點匪夷所思,因為發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 「大咖」雲集這場論壇!20位國際院士加入煙臺「智囊團」
    原標題:"大咖"雲集這場論壇!20位國際院士加入煙臺"智囊團"水母網12月4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信召紅 通訊員 郭健 孫俊傑)昨日下午,以「後疫情背景下健康產業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屆國際健康產業大會在煙臺南山皇冠假日酒店開幕,來自11個國家的20多位國際院士和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20多位醫院院長、醫科大學校長線上線下參與大會並發表精彩演講,共同為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問診把脈、出謀劃策。
  • 重慶銅梁:大數據智能化助推企業轉型發展
    作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橋頭堡城市,重慶銅梁堅持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加大財政資金扶持力度,加快轄區企業智能化轉型發展,全力打造先進位造示範區。銅梁高新區一隅。(攝影:濮加紅)位於銅梁高新區的重慶壹壹光學科技公司,是一家主要生產光學鏡片、平板顯示屏、3D顯示屏以及顯示屏材料的科技型企業,2018年,這家企業入駐銅梁高新區以來,致力於生產設備的智能化改造。如今,走進重慶壹壹光學科技公司剛剛完成智能化改造的CNC加工中心,就如同進入了「無人車間」,偌大的廠房內,僅有幾名員工操控著設備,就實現了全流程的智能化生產。
  • 江蘇蘇州:推進智能化改造數位化轉型 三年完成規上工業企業全覆蓋
    為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打響「蘇州製造」品牌,日前,蘇州市政府印發《關於推進位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位化轉型的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提出,從2021年起,用三年時間,完成全市11000家左右規上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位化轉型全覆蓋;到2022年,完成大市範圍5G基站全覆蓋。
  • 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20問
    工業網際網路是新一代網絡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是實現產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通過人、機、物的全面互聯,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結,推動形成全新的工業生產製造和服務體系,成為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依託、重要途徑、全新生態。
  • 梅卡曼德專訪:工業機器人智能化變遷下的厚積薄發
    一、工業機器人從自動化到智能化的使命變遷工業機器人一直被看作是自動化與數位化水平的標誌,從2013年開始,中國成為了世界上每年工業機器人增長數量最高的國家,這也代表著中國在製造、供應鏈等環節的升級改造也在近10年進入快車道。
  • 數位化轉型、工業互聯……揭開長沙智能製造的發展密碼
    之後,該市又出臺《關於支持工業企業智能化技術改造的若干政策》,讓一大批傳統產業藉助智能化、數位化、信息化「換道超車」,建設智能製造的生態體系。  憑藉具有前瞻性的眼光,一份份政策文件紛至沓來。長沙市又相繼發布《關于振興長沙工業實體經濟的若干意見》《建設國家智能製造中心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迅速攀登製造業高地。
  • 看珞石機器人助力張小泉實現刀具生產智能化
    刀剪是家家戶戶的必備品,「磨剪子嘞~戧菜刀~」這流傳了數百年的的吆喝,早已淡出我們的生活。刀剪匠人磨鍊多年的技術與經驗,也在時代淘洗中變得稀缺,難以傳承。   擁有400年歷史的刀剪老字號——張小泉不僅沒有因工業自動化衝擊而放緩腳步,反而加快步伐攜手科技力量,與工業機器人領軍企業——珞石機器人聯手,用機器人實現刀具生產的智能化。
  • 老工業城市煥發綠色轉型新活力,看媒體大咖如何「話株洲」
    12月18日-19日,在株洲參加2020年(第十三屆)全國地市新媒體創新發展峰會暨網絡媒體總編看株洲大型採訪活動的,近百家地市網絡媒體大咖實地探訪,切身感受「神農福地,動力株洲」的獨特魅力,共同宣傳中國動力谷。
  • 智能化提速 煤炭礦山行業的「懂行」實踐
    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八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文件,指出到2035年,各類煤礦要基本實現智能化、構建多產業鏈、多系統集成的煤礦智能化系統,建成智能感知、智能決策、自動執行的煤礦智能化體系。其中,5G基站建設、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的技術應用無疑將扮演關鍵角色。由此,礦山行業的智能化大幕迅速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