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港劇《尋秦記》,就不得不提《大唐雙龍傳》,因為這兩部劇的淵源可不少。
這兩部經典的電視劇,都改編自著名小說家黃易大師的同名小說,都由TVB著名導演莊偉健監製,都有當紅小生林峰參演,並且都成為了當時現象級的港劇。
然而,儘管製作水平相當,2004年播出的《大唐雙龍傳》甚至比2001年播放的《尋秦記》更精良一點,但《大唐雙龍傳》並沒有超越《尋秦記》,成為人們最難忘的港劇。
豆瓣上,《尋秦記》的評分為8.3分,《大唐雙龍傳》的評分為7.6分。0.7分的差距讓前者成為了高分經典,而後者只能作為一部中規中矩的古裝港劇,被冷落一旁。
造成這樣的原因,網上有很多不同的說法。
有人認為是因為古天樂沒有出演,所以《大唐雙龍傳》少了撐場的明星。然而,林峰當時已經是炙手可熱的流量小生,而且《大唐雙龍傳》中的寇仲是正牌主角,表現比《尋秦記》裡的趙盤搶眼得多,完全可以成為撐場的明星。
有人認為是因為港劇製作不良,難以呈現原著宏大的場面。這個說法初看有點道理,但經不起推敲。難道更早製作的《尋秦記》就有異常恢弘的場面了?古天樂飾演的項少龍從現代穿越到過去時,那五毛特效鏡頭恐怕第一個不答應。
但是,我認為上述第二點的說法倒是「碰瓷」到了一點真正的原因,那就是還原度去問題。
《大唐雙龍傳》可能因為礙於拍攝集數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改編了原著劇情,甚至刪減了一些原著中的人物,讓一個角色糅合了兩個原著人物的性格。
雖然《尋秦記》也有類似的弊端,但由於《尋秦記》為穿越劇,相較於《大唐雙龍傳》這種歷史上架空的背景,更加容易對劇情進行改編,減少劇情紕漏。
劇情上的嚴謹也有利於演員的投入,所以《尋秦記》在整體上要比《大唐雙龍傳》更容易讓人接受。
儘管《大唐雙龍傳》並沒有成為大家心中的神劇,但作為一部著名小說的電視劇,依然吸引了不少的觀眾,我就是其中之一。
還記得當時準時坐在電視機前守候劇集的場景,每當熟悉的主題曲響起,我就開始細心觀察片頭曲畫面,企圖找到一些劇情發展的端倪,更好地推敲劇情。
當時與小夥伴之間的話題一般也只有兩個,寇仲最後成王還是敗寇?徐子陵到底愛哪個女主?《大唐雙龍傳》雖然不是神劇,但它絕對是陪伴我成長的經典港劇之一。
所以,當我看到《大唐雙龍傳》居然在2011年曾經被翻拍時,我的第一反應是詫異的。因為作為我心目中經典的劇集,即使再不被看好,也不至於被翻牌得如此無聲無息。
怎麼說,《大唐雙龍傳》也是一個火熱的IP啊,不說有多少死忠粉,即使是我這種路人粉也是有不少的,有必要如此低調地翻拍嗎?
帶著這個疑問,我進一步查找了這部翻拍作品的詳細資料,當看到主創名單時,我恍然大悟了。2011年翻拍《大唐雙龍傳》的導演竟然是被戲稱為爛片王的王晶。
王晶之所以被稱為爛片王,很大原因是他導演的作品大多是叫座不叫好的「口水片」。他有一定的導演功底,更有出色的演員資源,但卻老是拍不出有深度的電影。
2017年好不容易用《追龍》扳回一城,2019年卻用《追龍Ⅱ》再次證明自己是「爛片之王」。王晶也許一輩子都難以脫掉「爛片」這個帽子了。
所以,當看見導演是王晶時,我已經對這部《大唐雙龍傳》不抱有希望。
再仔細研究一下主演,我更加是無力吐槽。
寇仲和徐子陵的兄弟情硬生生被演成了若隱若現的「基」情。
原著赤腳白衣仙氣嫋嫋的婠婠,成為了一身黑衣的蠻夷人士,最後還被幹掉了。
婠婠的老對手師妃暄也忍不住了,打扮成滅絕師太與她競爭,看哪個更快被徐子陵拋棄。
劇情上也是讓人瞠目結舌,例如自創的冰玄勁二十層,讓人忍不住思考這大唐的內功居然也和現代遊戲上狀態一樣可以疊層?全書最神秘莫測的男人,邪王石之軒,在這裡徹底變成了一個神話人物,從頭到尾都活在傳說之中。
出戲的演員加上出書的劇情,這部翻拍的《大唐雙龍傳》簡直讓人不堪入目。要說它唯一的貢獻,恐怕就是終於可以和翻拍的《尋秦記》並列為最毀童年的翻拍電視劇之最了。
大家不妨可以感受一下豆瓣上對這部電視劇吐槽的洪荒之力。
正如我上篇文章分析過一樣,翻拍的影視作品之所以往往難成經典,主要原因都是因為太過賣弄IP以及情懷,而忽略了作品拍攝最關鍵的劇情鋪設以及角色塑造。
要想成功翻拍一部影視作品,我認為首先要在最大程度終於原版劇情上,講出更有深度的故事,而不是搞莫名其妙的創新。
其次,人物塑造上應該從符合角色特點出發,在妝容以及服飾上作改進,增加角色的辨識度,而不是為了製造差異效果,而把角色塑造成除了名字外完全不一樣的人物。
我是一木支危樓,分享情感故事,交流情感話題。大家對《大唐雙龍傳》翻拍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