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王暢彤 李曉青 梁淑芳)商超、影院、餐廳……這些地方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區域。那麼,這些公共場所是如何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的?
一天六次全方位消殺、為顧客免費提供口罩、手消等防疫物品、每天對商超門把手、扶梯、收銀臺等高頻接觸部位進行外環境核酸檢測,努力為顧客營造安全放心的購物環境。
1月6日12時許,在匯嘉時代北京路店,在商場公共區域,時不時可以看見「文明引導員」的身影,他們或提醒顧客規範佩戴口罩、購物時保持安全距離,或叮囑商家做好經營環境的消殺,記錄好消殺臺帳。
在收銀臺前,工作人員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提醒顧客間隔一米以上,有序排隊,避免瞬時人流增加帶來的人員聚集。
「商超防疫措施越嚴密,我們購物時就越放心。」在此購物的市民趙女士說。
匯嘉時代北京路店經理夏鴻洲介紹,該店周末商超日人流量可達2.4萬至2.6萬人,我們會在日常做好各項防疫措施的基礎上,加派人手,引導提醒顧客規範戴好口罩、保持安全距離等,並加大對重點場所、重點區域、重點工具設備的清潔消毒力度,為顧客提供乾淨整潔衛生的購物環境。
午飯時間,位於北京路的長福宮塔裡木店陸續有食客到店。
記者在一樓門口看到,安檢口專設了一張臺面,檯面上依次放著測溫儀、免洗消毒液、用餐客戶登記本以及溫馨提示牌,門口保安人員立崗督察每位進店客戶的戴口罩和測溫。
每一位到店客人安保人員都提醒戴好口罩,入門前都要經過測溫以及登記信息等環節,服務臺工作人員也不時提醒食客「出入佩戴口罩,勤洗手」。
市民賈雯雯單位就在附近,是這裡的常客。她將手部用酒精溼巾擦拭後,摘下口罩放在餐廳免費提供的口罩保存袋。她說:「餐廳服務很貼心。」
廚師長張永平說,每天全員要測溫才能上崗,每天第一件事情就是對後堂區域,餐具、刀具、灶具進行消毒,每天三到五次。後廚全體工作人員都會全程佩戴口罩,嚴格做好自身防護,為的就是食客的安全用餐。
在餐廳內,在每一張桌面上,都放著公筷倡議臺卡,服務員仍舊在食客入座時,提醒食客使用公筷,並為每一桌每道菜品提供公筷或公勺。
長福宮塔裡木店品牌運營負責人闕鳳霞介紹,當食客用餐結束後離開,服務員會第一時間用消毒液噴灑臺面以及椅子,進行消毒,再收拾桌面,之後下一桌客人才能被安排入座用餐,就餐時按照隔位入座用餐。為食客提供口罩保存袋,酒精溼巾等,一旦食客離開座位,處於非用餐狀態,都會被提醒須佩戴上口罩。
當天19時30分,人民電影院開始進入一天中最忙碌的時候。
「下班來看場電影放鬆一下,觀影也要注意防疫,自覺遵守防疫措施,保護自己,更保護他人。」市民馬金嬋通過APP購買了當天20時的影片《溫暖的抱抱》,一次通過測溫、手部消殺、無接觸取票後,馬金嬋按照工作人員引導的指定路徑進入影廳,隔位、隔排錯位就座觀影。
每場電影放映結束,影院工作人員都會對影廳地面、人員通道、座椅進行全面消殺,並空置一小時方可安排下一場影片。
「影院全體工作人員分為兩班,每班都有黨員員工挑大梁,充分發揮黨員帶頭作用,由黨員負責觀影全過程的消殺,並記錄在冊,確保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實處。」人民電影院黨支部書記馮仁義說,影院配備了無接觸取票機,顧客可通過APP的購票二維碼掃碼取票。每場電影開始前都會播放防疫提示短片,提醒顧客佩戴口罩,隔位就座。
馮仁義說:「從元旦假期觀影情況來看,市民觀影熱情很高。隨著春節的臨近,影院全體工作人員會進一步強化防疫措施,為首府市民提供一個安全的觀影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