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末有1份2020年月曆送你 —
那天是元宵節,也是成都一年一度的339電視塔煙火大秀,這場煙火秀順理成章成為第一張有點日曆的主題。那時我們挺懊喪,覺得應該早早提醒大家趕緊去定位置。因為等到傍晚發布日曆,339附近的餐廳早已爆滿。那時的日曆版式和現在相去甚遠,編輯部群像也只有6個。如今,版式固定,群像也從6個變成了9個,有點日曆,每日一歷,它見證著有點編輯部的成長。我們的日曆素材來源於團隊的每一次探店、每一次街採、每一次對人物的記錄和每一次發現的更好的生活方式。雖然外界早已說過無數次「自媒體紅利期已過」、「風口逝去」······但我們還堅持著這麼一件可能你認為生產成本很高的事。第一,日曆的製作和發布我們已經形成一套機制。用豆沙姐的話來說,這是「賣紅薯經濟」,讓我們走街串巷辛辛苦苦的每一次採編都能「物盡其用」。第二,這些日曆陪伴著你們,其實也陪伴著我們,一張張翻來,全是回憶。「3月21日那天的日曆,是我的背影。因為前一天晚上我熬夜進了急診,編輯部的果子第一個趕到醫院。」「6月14日那天的日曆,是人民南路,配文送給離開團隊的亮仔。很多事情都不複雜,開心最重要。」「9月2日那天的日曆,是四季豆採編過的prée冰淇淋。我們說好等著她路過東門時再一起吃腰果和抽菸。」「9月28日那天的日曆,是果子和小雪交換戒指後緊握的雙手。我們見證了他的婚禮,在彼此的人生道路上刻下了『大喜』。」一張日曆,就像一個擁抱,是祝福、是安慰、是鼓勵、是送別,是純純的關懷。在這個焦慮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個擁抱。除此之外,我們還準備了一份禮物——「有點月曆」。編輯部視覺組很用心地製作了電子版和實體版,並且同時發布三個主題:成都的美食、人文和建築。它是過去一年的總和,是編輯部精挑細選後認為能夠代表成都陪在你身邊的元素。每月的不同主題印證著當月成都的不同風物,12個月,就像成都給予你的12個溫暖的擁抱。美食當然是成都永恆的主題。在這座包容的城市,來自世界各地的酸甜苦辣都能在成都人的舌尖上緩緩散開。
大到川菜、串串和泰料,小到咖啡、甜品和麵食,每一張月曆都承載著這個城市的舌頭和胃。還記得一次採編中,一位餐飲人曾說:「味道這個東西,不僅嘴巴知道,心也知道。」
希望你在新的一年,敞開懷抱,用你的胃和心去感受不同的「成都味道」。
有點月曆 · 人文篇
成都,穿梭在不同的氣味裡
成都的東南西北,風味都不一樣。東邊的生活氣息濃厚、西邊的日子休閒安逸、北邊的人們脾氣耿直、南邊的時尚早已走上國際。
我們穿梭在不同的氣味裡,記錄下陪伴了成都人61個年頭的猛追灣遊泳場、川大望江校區的朱紅大門、文殊廟內迎著夕陽遠去的僧侶、八二信箱小區內蘇聯專家樓上的雲紋、遊人一片,掛著紅燈籠的錦裡······
還有已經逝去,再也看不見的耿家巷鬼食街。
有點月曆 · 建築篇
成都,迅猛向前
舊城改造下的成都迅猛地向著前方奔跑,剛剛通車的五號地鐵連接起城南一片片陌生的土地。成都向南,成都東進······這些象徵著發展與蓬勃的名詞下,我們想記住那些吉光片羽,用過去的碎片來擁抱下一個嶄新的一年。
比如東郊記憶裡直插雲霄的「煙囪」、西村大院綠油油的草坪和在上面奔跑的少年、落滿銀杏後象徵著成都凜冬已至的奎星樓街、在冬日如夢如幻的金融城雙塔。
帕斯卡曾說,「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
不用擔心未知的下一段歲月,因為有點編輯部會一直擁抱你,和你一起給予時光更多的意義。
文末留言,說說你對來年的期待,我們將抽取排名靠前的50位,送出有點編輯部原創定製「有點月曆 2020年」實體版一份。
另,想要「有點月曆 2020年」完整電子版的小夥伴,請在公眾號後臺回復「有點月曆」領取。
開獎時間:2020年1月10日 晚21:00 星期三
鳴謝:感謝各品牌為有點編輯部日曆、月曆素材拍攝提供的支持,期待來年可以合作輸出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