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五鄉鎮探索繁榮群眾文化新模式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2020-12-23 寧波晚報
文化志願者在廣場上擺放座椅。

五鄉鎮花樣年華舞蹈隊在表演。

五鄉雙藝越劇團在演出《狸貓換太子》。(圖片五鄉文化站提供)

    

    

    如何繁榮鄉鎮群眾文化,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文化大餐」?如何激發群眾對文化的熱情、投身文藝創作及表演?

    鄞州區五鄉鎮歷屆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公共文化建設,圍繞「打造文化五鄉、建設文化強鎮」的目標,按照公共文化服務「公益性、均等性、普惠性、便利性」的原則,努力探索公共文化服務新路徑,無論在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建設、文化供給、服務保障方面,還是在管理體制機制創新方面,都處於全區前列。

    近日,五鄉鎮順利通過寧波市公共文化示範區創建。

    

    記者 朱軍備 通訊員 季春麗 

    

    重投入,鋪設文化陣地「新網絡」

    

    

    鄞州區五鄉鎮歷史悠久。秦時置鄮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縣治就設在五鄉鎮鄮山同谷口,即今寶同村。太白山麓聳立著佛教禪宗名寺——阿育王寺,是中國古代佛教文化東傳的中心,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周圍還有《三字經》作者王應麟墓道、省級「非遺」內家拳發源地鐵佛寺等遺蹟。

    在當代,五鄉鎮在文化設施的投入上可謂「大手筆」:

    2014年10月,一個總投資6500萬元,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792平方米的文化中心落成開放。新的文化中心由五鄉鎮文化站管理、運行、使用,內有一座800個座位的標準劇院;一個550平方米、藏書4.6萬餘冊,配有電子閱覽室的圖書館;一個1000平方米的多功能球館;一個1000平方米的健身館;一個130座的多功能報告廳;200平方米的展覽廳;100平方米的排練廳;兩個培訓室以及會議室等功能用房。室外有一個固定露天舞臺、面積超3500平方米的廣場,一個標準燈光籃球場和標準燈光門球場等。

    此外,在鎮區還有一個標準燈光門球場、一個佔地面積4.5萬平方米的泰和公園和一個7萬多平方米的溼地公園,公園內都建有廣場和慢步道。

    2013年以來,五鄉鎮積極興建文化禮堂,至今,除項隘、蟠龍、匯纖等拆遷村外,已完成寶同村、仁久村、永樂村、明倫村、四安村等13個村文化禮堂的建設。村級文化設施的全面覆蓋實現了「15分鐘文化圈」。

    此外,五鄉鎮於2018年9月啟動建設「鄞州區數字文化五鄉分館」,2019年1月,完成五鄉鎮文體中心和明倫村文化禮堂2個點數字文化分館的建設,配置攝錄設備、多媒體播放設備和觸摸展示屏。

    「鎮財政每年在文化上的投入400萬元左右,這在全區鄉鎮中是比較大的。」五鄉鎮黨委宣傳委員吳祈德說,其中,鎮文化中心劇院與寧波逸夫劇院合作建立「城鄉院線聯盟」,每年出資100萬元用於採購各類演出劇目50場,當地居民能與城裡人一樣觀賞精彩大戲。

    

    

    強隊伍,文化團隊和志願者人數眾多

    

    

    五鄉現有鎮級文體隊伍19支,村級文體隊伍23支。五鄉鄮韻合唱團、五鄉鄮山藝術團、花樣年華舞蹈隊、五鄉民樂團等團隊常年活躍在鎮村舞臺上。文藝團隊每年創作編排針對時事、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小品、快板、歌舞等藝術類節目40個以上。

    2018年以來,五鄉鎮主辦和承辦市、區、鎮各類文藝演出及藝術類比賽80餘場次,「群眾大舞臺」演出40餘場次,業餘戲曲團隊金秋戲劇展演周演出傳統戲曲20餘場次,開展跨區、跨鎮(街道)等文化走親10餘次。

    五鄉鎮有2個越劇團,還有京劇之友社和少兒京劇社,都有十年以上的歷史。

    創辦於2003年的五鄉雙藝越劇團,是鄞州區創辦最早的三個業餘劇團之一。創辦人史珍彩是一位退休老師,今年已八十高齡,她說,劇團成立之初有20多人,當時做道具、服裝都自己動手。劇團也培養了一批業餘骨幹,有些被鎮上其他劇團「挖」去,有的到周邊鄉鎮劇團擔任了主角。

    經過四任團長的艱苦接力,越劇團堅持到現在,團員發展到40多人,大戲排出10多場。其中,《孟麗君》還赴杭州勝利劇院演出,被戲稱為「草根班子進省城」。現任團長岑黎波說,團員有廠裡上班的,有食堂廚師,有海鮮小商販等,都是利用業餘時間排戲、演戲。去年新排了《桃李梅》,下半年將繼續演出。

    成立於2011年的五鄉鄮山藝術團是一個綜合性文藝團隊,是寧波市優秀基層藝術團。「隊員從當初的80多人,發展到如今的170多人。」團隊負責人魯紅芬說,當地群眾參與文藝表演的熱情非常高。在五鄉一家銀行工作的張洲溢還是鄞州區「十大歌手」呢。

    成立於2011年的花樣年華舞

    

    蹈隊現有隊員25名,去年編排的《中國媽媽》,雖然跳舞的平均年齡50歲,但通過四個月每周三四天、每天三小時的強化訓練,去年獲得鄞州區舞臺舞蹈大賽金獎。

    五鄉鎮還有一支人數眾多的文化志願者隊伍。志願者負責人虞雅菊說,鎮文化志願者分會成立於2015年7月5日,從成立之初的120人,到現在的320人;從純粹的本地人,到新五鄉人的不斷加入;從原來的不了解、不理解志願者服務,到現在迫切要求加入志願者隊伍。

    文化志願者學表演、學化妝、學器樂,縫服裝、做頭飾、制道具,編寫劇本、排練節目、上臺演出,分會成立至今,每場文化活動都有文化志願者的身影。

    每年7月至8月正是盛夏時節,驕陽如火,下午4點鐘的廣場地表溫度在40攝氏度以上。因晚上有演出活動,此時的文化志願者已提前在廣場上搬運、擺放椅子。晚上演出時,又有10餘名志願者維持秩序。當演出結束群眾散去,志願者們又收起椅子,打掃好廣場衛生。

    「所有文化活動的秩序維護,文化場館的維護和保護,由文化志願者完成。他們既是文藝節目的表演者,又是場館的管理者和維護者。從室外到室內,從劇院到培訓室,場館開放著,則他們服務著。」鎮文化站負責人李建龍說,如今,文化志願者已參與到疫情防控、垃圾分類督查、交通秩序維護等公益活動之中。

    

    搭平臺,「群眾大舞臺」,群眾演群眾看

    

    

    「繁榮群眾文化,一定要給群眾搭好平臺。」吳祈德說,「群眾大舞臺」就是為群眾文藝表演搭建的一個大平臺。自2015年開始,每年的5月至10月的周日,在室外廣場舉辦「群眾大舞臺」活動。截至2019年,已連續舉辦了5年,今年因疫情影響計劃推遲到9、10兩個月開展。

    「群眾大舞臺」周日廣場文藝晚會的節目全部由「草根」文藝團隊自編自導,每場參與演出的演員有100餘人次,觀看廣場文藝晚會的新老五鄉人2000餘人。一個演出季的「群眾大舞臺」,有1300多人次的業餘文藝愛好者登臺亮相,觀看演出的觀眾數量有2.8萬多人次。

    同時,自2018年以來鎮文化中心影劇院共演出戲曲、話劇、交響樂、兒童劇等130餘場,放映「天天看」免費公益電影680餘場次。

    「中國桌球之父」傅其芳是五鄉人士。五鄉鎮中心小學建造了「傅其芳桌球訓練館」,五鄉中學還每年特招桌球特長生進行培養。自2010年開始,五鄉鎮已連續10年承辦了鄞州區桌球等級聯賽。

    中華十大拳種之一的內家拳,據省武術協會考證,源出五鄉鎮的鐵佛寺。2009年,五鄉鎮被授予中國「內家拳之鄉」稱號。五鄉鎮中心小學編印課程,設立拳館,已成為內家拳的教學訓練基地與弘揚傳播基地,內家拳成為學校的校操,學拳人數在3萬以上。

相關焦點

  • ——我市檔案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掠影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不僅如此,寧波企業積極利用檔案塑造企業文化,增強企業活力和凝聚力。    在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寧波供電公司的文化展廳,近千件的手稿、實物、照片、卷宗等檔案,全方位展現了寧波電力百年發展歷程中的人文、貢獻、創新等底蘊和對未來發展的美好展望。目前,參觀展廳已成為新老寧波電力人的新時尚,同時,也成為增進企業與客戶及社會各界交流的重要渠道。
  • 鄞州鄉賢聚力共繪高質量發展「同心圓」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中國工程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寧波大學植物病毒學研究所所長陳劍平,作為生於南村、長於南村的東吳鄉賢,積極投身鄉村振興,為家鄉帶來技術和平臺資源,寧波大學中國鄉村政策與實踐研究院千村觀察點落戶東吳;旅外專家陳建德教授,2018年回鹹祥打造胃腸道疾病中西醫結合專科,全面開展醫學技術和人才培養;瞻岐鎮建立全區首個鄉賢館,挖掘出各行業、各領域的109名鄉賢精英,群策群力推動山海小鎮建設。
  • 青春鑄夢想 五年譜華章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寧波總工會、各大中小學開展合作,通過對演奏員的個人宣傳、開講座、進課堂、做演出,為演奏員們搭建平臺,目前已超過一半團員在寧波安家置業;    隊伍訓練方面,秉持「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建團目標,堅持高要求的勤學苦練,平時由駐團指揮每天進行5個半小時的訓練,不能遲到一分鐘;同時還邀請國內外著名指揮家不定期來團進行訓練。
  • 待到春暖花開 一起笑對陽光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疫情防控期間,全市幹部群眾積極響應號召,有些人工作連軸轉,有些人被暫時限制出門。原本正常的工作生活狀態被打亂,人們可能一時難以適應,產生焦躁不安的情緒。有些人出現失眠、恐慌、焦慮等不良情緒,且較長時間難以排解,就需要找人傾訴,甚至需要專業人士的幫助。    眼下,我市各地根據自身實際,加強特定人群的心理呵護關懷,努力實現療「身」療「心」兩不誤。
  • 3000多名中職生「趕大考」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在鄞州職教中心舉行的創業計劃書比寒上,來自全市的51個學生創業團隊通過前期預賽選拔,成功晉級決賽。在答辯現場,選手激情昂揚地描繪著創業藍圖,來自高校、行業及企業的12位專家做出麻辣點評,引導孩子把創業問題沉澱再細化。  記者發現,擁有實體店創業經驗的團隊較往年有所增加,創業項目在結合所學專業的基礎上更多地關注社會熱點,比如健康、養老、智能生活領域。
  • 潘壘:漆藝博士的漆筷夢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記 者 何 峰    通訊員 張超梁               5月23日,潘壘來到位於鎮海中官路雙創大街的寧波博通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辦公室,利用周末時間和夥伴們一起開發漆筷新產品。    潘壘是一個「漆痴」,也是一個「筷痴」。
  • 4號線開通後,市民發現有多種換乘方法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記者 張燕         4號線開通後,與1、2、3號線分別增加大卿橋站、寧波火車站、兒童公園站等換乘站點,也讓市民有了更多選擇。一些市民開始盤算著如何換乘更經濟、便捷:比如從慈城到外灘大橋,有兩種換乘方案,哪一種更快捷?價格一樣嗎?
  • 博洋NFCC項目呼之欲出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記者昨日從博洋集團獲悉,位於東部新城核心發展區塊,江澄路與寧穿路交叉路口的寧波時尚創意中心項目將於本月底完成地下室工程,最快2022年6月竣工完成交付。        據介紹,寧波時尚創意中心項目是博洋集團在東部新城著力打造的時尚產業平臺項目,總面積約7.15萬平方米,並將其規劃為總部發展平臺、產業設計平臺、產業服務平臺以及商業共享平臺。
  • 鄞州探索推廣「碼上安全」智慧監管平臺店鋪「裝進」手機 掃掃就知...
    ……面對事故多發的「多小散」店鋪,如何更好地進行安全監管,寧波市鄞州區明樓街道上線「碼上安全」智慧監管平臺,只需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店鋪的安全動態就能盡在掌握。  在明樓街道曙光北路的一家小吃店,店主王浩趁空閒時間拿出手機掃了一下貼在牆上的二維碼,手機便登錄「碼上安全」系統平臺,開始一一填報安全問題。居住區域有無使用明火?是否配備消火栓?有沒有安裝漏電保護裝置?
  • 鄞州:消費「星星之火」引燃經濟活力
    10月31日上午,第十三屆寧波美食節在鄞州南部商務區水街正式啟幕。62個美食展位與「鄞州之夜」的139個攤位聯動,讓整個南部商務區水街日夜沸騰。姚女士一直在南部商務區「鄞州之夜」設攤,賣的都是自家做的燻魚、麻餈、灰汁團等寧波老底子味道美食,很受市民歡迎,生意紅火。   如今鄞州消費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
  • 鄞州打造區級學生生命成長共同體 - 現代金報-數字報刊平臺
    12月14日,在鄞州二小幸福校區,全校74位班主任以及低段的家長代表濟濟一堂,參與該校班級管理問診圈的線下論壇。論壇中,德育導師方虹針對「孩子調皮」給出建議。在鄞州二小,無論是班風班貌的建設,抑或是學生養成教育中的疑難雜症,老師都可以在問診圈尋求幫助,由學校德育導師開出實踐操作性強的藥方。近日,他們又在構建面向家長的「問診圈」線上平臺。
  • 小手拉大手 寧海探索親子志願服務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我們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農村文化禮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陣地,在全縣每個鄉鎮(街道)建立1個親子志願服務陣地。」寧海縣相關負責人說。為了持續、深入推進親子志願服務的開展,該縣同時積極探索「家校社(村)」聯動親子志願服務協作模式,各中小學與所在社區及周邊社區結對合作,學校根據相關規定製定學生本學期的親子志願服務任務目標;社區則負責提供和發布適宜親子開展的志願服務崗位,並進行培訓、指導;家庭則通過「志願匯」「We志願」等平臺註冊志願者參加親子志願活動,三方協同合作將親子志願服務落到實處。
  • 健美操「寧波標準」走向全國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今年5月31日,全國首次《青少年健美操運動技能等級標準》考級在寧波騰飛青少年健美操俱樂部舉行,有90多名6        歲至14歲的考生參加,本次考級首次採用在網絡平臺線上直播「透明考場」的形式,向社會公眾全方位、透明化展示考試的過程。
  • 4號線來啦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2020年,是寧波軌道交通開工建設以來開通運營裡程數最多的一年。繼2號線二期首通段、3號線鄞奉段開通後,4號線作為寧波一次性開通裡程最長的地鐵線路即將投入運營,屆時寧波軌道交通運營裡程將達155公裡,全面構建起軌道交通網絡化運營新格局。
  • 寧海30餘家技能大師工作室助力復產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來自寧海企業、學校、研發機構的模具和機械行業的300餘名高技能人才,依託30餘家技能大師工作室,為企業搭建了互動式、訂單式技術服務平臺。    博陽熱處理廠在生產中涉及細長軸零部件的熱處理,經常遇到零部件彎曲變形的難題,導致後期加工受阻。因為疫情,技術工人無法返工,企業復工後復產緩慢。為解燃眉之急,博陽熱處理廠委託單永平技能大師工作室幫忙研發新機器。
  • 《中國有個滕頭村》 英文版出版發行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陳青 通訊員樓曉嫻)記者昨日從寧波出版社獲悉,《中國有個滕頭村》近日由加拿大皇家柯林斯出版集團翻譯成英文版出版發行。    2019年3月,《中國有個滕頭村》中文版由寧波出版社出版。該書獲得了浙江省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寧波市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第三十三屆全國城市出版社優秀圖書一等獎等諸多獎項,並被列為浙江省優秀主題(重點)出版物。新華社、《學習時報》、《經濟日報》、光明網、央廣網、《中國文化報》、《中華讀書報》等主流媒體對該書進行了報導。
  • 鯨波萬裡情無隔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        記者 厲曉杭 張昊 朱宇         這是一次與時間賽跑的緊急搶修——    蓋亞那首都喬治敦的海底電纜中斷,部分地區陷入一片黑暗中,蓋亞那政府宣布其為「國家緊急事件」,這時離西方傳統的聖誕節只有不到1個月……    這是一場代表中國出徵的勇敢「逆行」——    在蓋亞那政府緊急求援下,寧波派出的技術專家遠赴重洋
  • 鄞州| 鄞州區首屆「e卡牽萬家 鄞領新生活」社保卡花漾風尚節盛大...
    2020-10-12 17:45 |寧波人社
  • 江北工業區工業生產全面恢復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王嵐 攝)                             記者 王 嵐 通訊員 幹亞萍        原計劃三季度完成地下室工程的新建項目寧波柯力人工智慧研發中心,如今已經蓋到了地面八層;疫情影響出口時期,康賽妮成功研發出了具有抗菌功能的時尚毛針織紗線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通訊員 江遠軍    近日,《奉化區加快推進夜間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出臺,以做大做強夜間經濟,釋放被疫情抑制的消費潛力,培育新的消費熱點,滿足人民群眾品質化、多元化、便利化消費需求,著力構建夜間經濟融合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