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滿滿的哥哥》從開始的不慍不火到如今的熱度空前僅僅用了三期節目的時間。
六網收視第一,五網收視率破一,三期節目就有10個熱搜話題,這在開播前是難以想像的。
開播前,在知道將有這樣一檔以「哥哥」為主題的綜藝節目時,網上都是質疑的聲音。
和《乘風破浪的姐姐》不一樣,中年男藝人沒有「興風作浪」的能力,話題感不強。
再加上普遍放棄管理的「油膩」身材,和已經成「老臘肉」的顏值,拉上這樣一撥「古董」藝人唱歌跳舞,想想就有些辣眼睛。
可播出一期後,網上傳來一致的感嘆:真香!
和大家預料的一樣,胡軍、蔡國慶、王耀慶、吳奇隆、李維嘉,五位哥哥雖不是大肚便便,但比起年輕人,身材也確實走了樣。
容顏上,即使保養的再好,也難逃脫歲月留下痕跡。
但是!哥哥們本來就不是靠這些來「謀生計」的。
顏值身材可以由楊洋、黃明昊他們來扛,中年男人的魅力來自於氣質和閱歷。
也可以來自於與形象完全不符的「憨憨」性格。
當然,光靠這些還遠遠無法滿足觀眾日益挑剔的「胃口」,節目最大的成功就是呈現了一種真實的快樂。
其實觀眾的快樂很簡單,只要嘉賓的笑容發自內心,就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而現在大多數綜藝卻忽略了本質,通過劇本,讓沒見過面的藝人們上來就強行熟悉,互相調侃,營造出「歡樂」的氛圍。
可如今的觀眾可都是「老江湖」了,這種強行捏造出來的「歡樂」,在觀眾眼裡只有浮誇演技背後的尷尬。
《元氣滿滿的哥哥》則不同,雖然也免不了一些禮儀上的客套,但大多數時候都能感覺到哥哥們發自肺腑的超脫年齡的男人間的簡單快樂。
簡單,才最容易打動人心,才能真正感染觀眾。
為了做到這一點,節目組花費了不少心思。
娛樂圈雖然看起來不大,但要說每個藝人間都認識,那還真不可能。
尤其是現在各大經紀公司造星推出的年輕藝人,老一代演員除非有過合作,大部分都不認識。
綜藝節目組雖然會提前通氣,把嘉賓名單公開,又會安排主持人或是其中一些嘉賓來活躍氣氛,但要想短時間讓陌生人之間能默契的創造綜藝效果,還是不大可能。
《元氣滿滿的哥哥》節目組反其道而行,刻意保留了很長一段胡軍不熟悉年輕嘉賓的片段,這樣觀眾在接下來看到老哥哥們和楊洋他們年輕人互動不是很融洽反倒不覺得尷尬了。
這是因為胡軍組的平均年齡要比楊洋組大23歲,按普通人的年齡差,胡軍組都已經算是楊洋組的「父輩」了,有很大的代溝觀眾一點也不奇怪。
處理好初見的尷尬,節目組開始嘗試讓嘉賓間互相熟悉。
讓「父輩」能和孩子們玩到一塊是個難題,節目組很討巧的用胡軍那個年代的小遊戲,勾起他們童年的回憶,不僅打開了老哥哥們的話匣子,也讓他們更願意參與到遊戲中去。
這些童年小遊戲雖然規則簡單,但是可玩性很高,楊洋他們雖然沒接觸過,但很容易就能上手,體驗到其中的樂趣,再聽著前輩們講著當年玩遊戲的過往,自然就熟絡融洽起來。
任何年齡段的男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少年,節目組正是抓住了這個精髓,才能迅速讓嘉賓關係升溫。
度過了熟悉期,節目開始走向正軌,但依然有個問題需要解決,就是怎麼能讓老哥哥們保持參與的積極性。
雖然童年遊戲能激發老哥哥們的興趣,但不會維持很久。
再加上蔡國慶58歲了,胡軍也已經56歲,體力上怎麼也比不過年輕人,雖然設置了一些像打彈弓這樣不需要太多體力的遊戲,但還有很多需要跑跳的環節,輸多了難免會打消積極性。
節目組針對這種情況制定了軟硬兩種對策。
先是制定獎罰機制,輸的隊伍有人會一整期只能當陪襯,為了同組人不被自己連累,自然會積極參與,這是硬對策。
再則,老哥哥們在遊戲中有破壞規則的行為時,只要不影響最終原則,節目組都會默許,間接彌補了老哥哥們體力上的不足,讓遊戲不會出現一邊倒的情況,這是軟對策。
兩種對策齊下,才能看到老哥哥們為了勝利拼命的狂奔。
從暴露嘉賓間的不熟,到慢慢磨合形成默契,節目組用盡心思的安排才讓這個前期不被看好的綜藝,在胡軍、楊洋等人發自真心的笑容中成為收視冠軍。
化腐朽為神奇,節目組真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