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認識李七月,是在央視《等著你》尋人欄目。
不論是與倪萍搭檔,擔當尋人團熱心志願者,還是與舒冬配合,與尋親家人款款走到臺前,李七月給人的印象是靈巧與知性。
「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這裡是《中國詩詞大會》,大家好,我不是董卿,以上是致敬環節。
機智而幽默的開場,讓人們開始喜歡上這個姑娘。
抽到這個題材,人們不禁為候選者捏把汗。因為,董卿把這個欄目設定的起點很高,信手拈來的詩詞典故,恰到好處地詮釋了「腹有詩書氣自華」,甚至每一場開場詞,都會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焦點。
作為一個新人,特別是在有限的時間內閱圖作答,對李七月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面對大屏幕展現的三幅圖,李七月開始了節目主持的開場:
今天,在我們的節目現場出現了三幅圖片,其實這也代表了中國人對於三種不同事物描繪的最美的情感。
「臨別贈柳盼人留。」這是李白送給友人的不舍。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顆顆紅豆如同泣血相思淚,亦如王維筆下的「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接著,李七月話題一轉,說:「其實這絕不僅僅是描繪愛情,而是很多中國人對於相愛之人的殷殷思念。「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露從今夜白路,月是故鄉明。」頭上的這一輪明月呀,被多少代人傳送,又寄託了多少中國人的情感和思念。
主持這檔文化類欄目,難就難在對於中國古詩詞的積累和理解,而且這不是一日之功。
李七月,1987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後,成為中央電視臺主持人、記者。
從外形看,李七月並不佔有足夠的優勢。但是她憑藉努力和不肯服輸的毅力,開始在同行中脫穎而出,並且形成自身的個性特徵。
善於思考和不肯服輸的勁頭,寫在她堅定的眼神當中,記錄在電視生涯的成長足跡裡。
她說:「當我們將心的容量放大,就會發現曾經不被看好的已經無所謂,曾經不被放下的已經放下。當我們走過別人的家園,看過別人的風景,聆聽他們的故事,就會在悄然間,不經意的獲得幸福的能力,這是北緯30度這片神奇的風景帶給我們這些行者內心的力量。」
主持人大賽中,她仍然帶著思考進行觀點闡述:
中國古詩詞的力量和情感可以穿越千年,而絲毫不減,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我想,所謂人生體驗無非就是眼前所見和心中所想,眼前為物,心中為我。而我們的詩詞恰好就是我們的文化當中連接物我的一個最為獨特的紐帶。
王國維先生曾經說過,「一切景語皆為情語」,中國詩詞既可以將我們看到的事物轉化為以情感,比如壯麗如「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比如清幽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當然它也可以反過來,將我們內心的情感轉化為畫面,比如激昂如「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或者哀怨如「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觀眾和評委給這位善於思考的年輕人,亮出了高分。
記者,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行業,央視記者尤其如此。不僅要能吃苦耐勞,還要有一定的道德素養和專業素養。
所以,「熱愛」是做一名出色記者/主持人的重要前提。
早年,李七月曾在採訪中袒露心聲:
「採訪與行走,於我真的是無比幸福的事情。其實你也會發現,無論生活在哪裡,無論條件如何,都能幸福的生活。而在這條神奇的緯線上,又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如詩如畫般的風景,你會不自覺的為她流連忘返,為它感動不已。
李七月,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