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英是戲班出身的,小時候因為家庭環境不好,在信義會小學讀了兩年書,就輟學了,到香港春秋戲劇學院拜粉菊花為師學唱戲。
十七歲進入邵氏公司做龍虎武師,後又轉投嘉禾,成了李小龍的得力助手。
李小龍去世之後,林正英成了洪金寶的洪家班的骨幹。洪金寶在那段時間開始拍攝功夫喜劇以及鬼片,而林正英因為在《人嚇人》中飾演的一位老道士而確立了其經典的道士形象。
1985年,在劉觀偉執導的《殭屍先生》中,林正英飾演法力無邊的茅山道長九叔,奠定了他在之後的殭屍片中的經典形象。
此後長達十多年時間,直到1997年英叔不幸早逝,由他主演的殭屍片都經久不衰,影響了一代代人。
林正英在鬼片中看似所向披靡,但其實當年的劇組也是十分敬畏鬼神的。
據傳,他們在拍片的時候有很多看似奇怪的規定需要遵守,否則就容易「出事」,總結出來一共有四條。
一、在開拍之前,都要找風水先生來擇日。
其實擇日在嶺南這邊是很常見的,就算是工廠開工也要擇一個好日子。通常農曆上會標註宜忌,而更加保險的做法就是找風水先生來擇日。
別說是鬼片,就算是普通電影的開機儀式也是需要擇日的。而在戲中有扮演鬼怪或殭屍的演員都有紅包。
不僅如此,槍戰片、功夫片中「死亡」的演員也是有紅包的,意為衝喜,畢竟這些都是晦氣的,紅包則能討個吉利,兩相衝抵一下。
二、每次開工前都需要拜祭,意為「拜好兄弟」。
「好兄弟」指的是那些孤魂野鬼,需要拜祭,討個平安。說是貢品的數量要單數,而且要儘量選擇在白天開機,並在中午十二點後(中午是陽氣最足的時候)。
三、演員在扮鬼的過程中要做到端正嚴肅,不可打鬧,以免「惹禍上身」。
在片場打鬧嬉戲是對鬼神的大不敬,會容易「出事」。在拍片過程中,片場的演員們在休息時就要儘量多活動下,防止某些演員入戲太深。
四、在拍戲休息時,片場的人在相互交流時要儘量大聲說話。
在完成拍攝喊卡的時候也要大聲喊出來,這主要是為了讓那些「未知生物」知道他們是在拍戲,而不是真的在做法事。
可見,那時候拍鬼片是非常講究的,我們也不可將其簡單的看做是迷信行為。
拍攝電影是需要非常投入的,據傳,當年張國榮就是因為拍攝《異度空間》入戲太深而染上了抑鬱症。
而拍攝鬼片就更加如此,這4條規定當中,很多方面都是為了防止有演員入戲太深而難以自拔,都可以看做是一些預防的措施。
而英叔在電影中表現的那些茅山道法,其實是道家法術和苗族蠱術等神秘法術的結合。片中,為了電影效果,又加入了很多武打動作。英叔本身是班科出身,自然功夫了得,而捉殭屍的過程基本都是武打動作。
當時我們看得都很開心,卻未曾想到英叔的這些場景我們現在再也看不到了。也因此每當我們看到現在的那些粗製濫造鬼片,會懷念90年代的英叔和他的那些經典殭屍片。
只可惜,紅繩黃紙今尤在,世間再無趕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