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上了嗎?效果怎麼樣……」近日,成都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院長劉達玉趕赴安嶽,剛見到當地龍頭企業四川華通檸檬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李峻峰,便馬上「盤問」起來。作為安嶽檸檬產業技術研究院的特聘專家,劉達玉的團隊正在當地試驗一種新的檸檬貯藏技術。
安嶽是我國唯一的檸檬生產基地縣,其檸檬產量佔全國總產量七八成。隨著安嶽檸檬產業技術研究院的成立與運行,一支由院士領銜的「最強大腦」團隊,正以科技創新進一步引領推動當地檸檬產業高質量發展。
校政企合作
檸檬產業有一流團隊助力
安嶽檸檬在全國檸檬行業領域具有競爭優勢和領先地位,然而隨著國內國際競爭環境日趨激烈,其在種植、加工、流通等環節也面臨更大挑戰。「比如,包括安嶽檸檬在內的國內檸檬深加工產品還不多,高附加值產品缺乏,競爭力不足。」安嶽縣檸檬產業發展中心主任田再澤說,「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持續推進科技創新。」
安嶽檸檬產業技術研究院應運而生。其技術支持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及省農科院、川大、成都大學等高校、科研單位,而運營支持則來自資陽和成都的7家政企單位,通過校政企合作的全新模式,按「企業主體、政府引導、校企協同、多元投入、市場驅動」原則運行。
從安嶽走出去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康振生是研究院的首席專家。「作為安嶽人,我十分願意為家鄉出一份力。」康振生表示,希望同家鄉父老一道守護好這顆「黃金果」,助力更多人增收致富。
產學研貫通
瞄準行業痛點設置課題
隨著訂單不斷,華通公司今年又收儲了更多鮮果。
「檸檬的產出有季節性,但需求一年四季都有,因此收上來的大多數檸檬都需要在庫房過冬,等到明年清明後還得進冷庫避暑……」李峻峰說,「因此,我們特別關心,如何讓檸檬的貯藏效果更好、損耗更少、成本更低。」
對此,劉達玉與同事們正在努力尋找答案——他們的近期重點方向是檸檬商品化無傷害處理及保鮮技術研究,目標是通過改變現有檸檬採摘方式及保鮮方法,延長保鮮期,控制腐爛率,並有效降解果面農藥殘留。經過從檸檬保鮮材料、貯藏環境多個方面入手,劉達玉和同事們提出了「梯次貯藏」的不同方法,華通公司初步嘗試後,反饋效果「非常好」。
如今,安嶽檸檬產業技術研究院還把研究方向瞄準了行業痛點,針對共性較強的問題設置了首批研究課題。如在種植方面,重點推動建立現代良種繁育技術體系,選育新品種;在加工方面,推進檸檬果汁低溫濃縮汁技術研究及產業化;在流通方面,探索檸檬產業供應鏈金融;等等。
「加速科技創新,既能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也能幫助中國檸檬增強競爭力。」李峻峰表示,作為承接企業,將積極支持研究院的科技創新工作,為檸檬產業高質量發展增添動力。
信息來源:四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