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稱》榮獲溫哥華華語電影節兩項大獎
由吳雅文執導、元辰傳媒出品的長片《第三人稱》接連斬獲電影節入圍,於四月獲得「亞洲攝影獎」(Asian Cinematography Awards)提名,併入圍於八月舉行的第七屆溫哥華華語電影節(Vancouver Chinese Film Festival)。
「亞洲攝影獎」與「歐洲攝影獎」(European Cinematography Awards),「紐約攝影獎」(New York Cinematography Awards)同屬於「攝影獎基金會」(Cinematogprahy Awards Foundation),注重影片的攝影技巧。「亞洲攝影獎」尤其鼓勵亞洲的電影人和攝影師走向國際平臺,評委每月選拔出數部最佳影片,而年度最佳影片將榮獲「金鷹獎」,獲獎影片在菲律賓的馬尼拉進行展映和頒獎典禮。「亞洲攝影獎」的主席Winston Catarroja本人也是一位獨立電影導演、編劇,致力於推廣亞洲影片。《第三人稱》進入了「亞洲攝影獎」的四月獲獎名單。
「溫哥華華語電影節」是經加拿大BC省政府註冊正式成立的非營利性海外華語電影節。該電影節於2012年成立,溫哥華華語電影節組委會主辦、溫哥華國際電影節、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協辦,並獲得中國駐溫哥華總領館和加拿大三級政府的大力支持,最高獎項為「紅楓葉獎」。溫哥華華語電影節堅持以公益性以為原則、以「宣揚中國文化,推廣華語電影」為宗旨,以集結海內外優秀青年電影人、挖掘新時代、新生代電影為目標,通過影片展映、學術研討、創意創作、電影市場等活動,讓更多的優秀華語影片走出國門,面向世界。溫哥華華語電影節不僅在加拿大境內日漸產生深遠影響,同時在世界範圍的影響也在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北美電影人開始把他們的目光聚焦溫哥華華語電影節。
《第三人稱》從來自二十多個國家/地區的1023部華語片中脫穎而出,同時入圍第七屆溫哥華華語電影節的主競賽和新銳影人單元。該電影節已經於8月11日至16日順利舉行,《第三人稱》榮獲最佳剪輯和最佳攝影兩項大獎。
導演吳雅文在第七屆溫哥華華語電影節
《第三人稱》講述了一個懸疑愛情故事:一場意外火災,丈夫顧盼被燒致盲。火災後,妻子林須的情人李斧利用顧盼的眼盲,堂而皇之入住顧家。林須為了拿到父親留下的保險箱密碼,串通李斧計劃綁架顧盼,逼問出密碼,而李斧實施計劃的當晚意外身亡。顧盼,林須,李斧三人各懷鬼胎,用陰謀詭計算計他人,可是保險理賠員吳期卻發現了真相…… 一場場精心安排的騙局與圈套針鋒相對,一個個藏匿在虛實之間巧言令色的變色龍,就連旁觀的局外人也阻擋不了恐懼欲望的洪荒,最終無情地捲入這個陰謀愛情故事裡。
影片呈現了新導演對於類型片的嘗試,吳雅文通過影像觀察愛情博弈中的碰撞,釋放人心深處的情愫波動。流暢的運鏡和夢幻的打光,吸引觀眾走入這個情節曲折的故事。吳雅文畢業於加拿大皇后大學電影系本科,美國南加大USC電影電視製作專業碩士。她的實驗短片《眼色》(The Gaze)榮獲2014年深圳國際微電影節優秀實驗電影獎,入圍2014年華盛頓華語電影節,2014年北京獨立電影節,2014年加拿大金士頓電影節。短片《雙生》(Twins)榮獲2015年多倫多城市電影節(TUFF)最佳女導演獎。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女性華語導演為電影行業帶來了全新的表達視角,並在國際上嶄露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