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徑叢林。——車爾尼雪夫斯基(俄)
文章類型|歷史文化
文章字數|1221字,閱讀約3分鐘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姓氏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它代表著一個人的宗族基礎,也代表著家族香火的傳承。而封建婚戀觀中的傳宗接代,重男輕女等觀念,都源于姓氏的重要。為了把自己的姓氏傳承下去,中國人辛苦了幾千年。
姓氏代表家,也是古人初識時最直接的名片。如果能跟當朝皇帝有一個姓氏,中國人多多少少會覺得自己跟皇室有關係,更有面子。所以古代還有賜姓之說。如果皇上能賜同姓,那將是莫大的榮幸。
也正因為姓是賜的,再加上與皇帝同姓或多或少會有一些政策傾斜。縱觀歷史,然而,所有皇帝的姓氏最終都成為今天最著名的姓氏。比如漢代的劉姓,唐朝的李姓,宋朝的趙姓,而少數民族統治的元,清則不然。
中國姓氏發展到今天,已有文獻收錄的姓氏多達5662個,尚有數萬個稀有姓氏未被收錄。在浩如煙海的姓氏中,最興盛的是第一大姓李。
相傳李姓起源於商代的李乙。他最早不姓李,是因為得罪紂王,被紂王追殺。逃難途中,饑渴難耐的李賢在林中看到了一棵李子樹。樹上的糖醋李子幫李賢渡過了難關。為了感謝梅樹,李琦改姓李。
後來,隨著李氏家族建立了封建時代最盛的唐朝,李氏得到了空前的壯大和發展,從而成為今天的第一大姓。
人口第二多的姓氏是王姓。與李姓在全球超過1億的人口相比,王興的數字在9500萬左右,而且增長速度驚人。很有可能超過李的。王興的來歷比較複雜,流傳的版本很多。一個是我國十大初始姓氏之一的姬,一個是商代的子,還有一些是少數民族漢化後改的姓氏。這些不同支系的淵源構成了王興的整個大家族。
也許有人會疑惑,王姓不就是皇帝嗎?怎麼也能成為大牌。不也,漢朝的「王莽篡漢」就是典型。此外,還有五代十國時期前蜀的開國皇帝,名叫王建,也就是王姓皇帝。
而人口排名第三的張姓卻一直沒有皇帝。這是如今擁有8000萬人口的大姓。離皇帝最近的兩位先祖,只有元末的張士誠和明末的張獻忠。不過,他們領導的農民起義雖然轟轟烈烈,可惜還是沒能最終登上王位。
沒當過皇帝的張氏之所以成為大姓,是因為他在古代一直是一個很有權勢的家族。最初,周文王有兩支相當大的姬姓後裔。他們分散在全國26個主要地方,改姓張,成為當地望族。這並不奇怪,因為從一開始基數就大,多年的發展也讓它有了響噹噹的名字。
排名第四的劉姓人口約7000萬,是當之無愧的皇姓。僅東漢和西漢時期的皇帝就多達24位,再加上後世歷代的劉姓皇帝就有70位,如三國時期的劉備。當然,這樣一個經久不衰的皇姓,如今成為中國四大姓,也在情理之中。
嗯,這是我們國家人口最多的四個姓氏。當然,還有很多皇帝的人口也不在少數。提交人沒有提到他們。比如隋代的楊姓,三國東吳的孫姓,北齊的高姓等等,讀者知道還有其他大量的帝王姓氏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查漏補缺。
這裡是《元氣滿滿的應對》,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家的任務在於區別真實的和虛假的,確定的和不確定的,以及可疑的和不能夠接受的。——歌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