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反覆出現發作性眩暈,警惕中風先兆

2020-12-24 騰訊網

大河健康報記者 王嘉譯 吳文可

中風,即腦卒中,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三大主要殺手之一,指腦部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導致相應部位的腦組織損傷,主要表現為突然昏僕、半身不遂、肢體麻木、舌蹇不語,口眼歪斜,偏身麻木等,並具有起病急、變化快的特點。

中風先兆就是中風病發生前的先兆症狀,這些症狀往往容易被大眾忽略。

重視中風前各種徵兆

能有效避免中風發作

臨床常見的反覆發作性或一過性眩暈是中風先兆的常見症狀之一。

除此之外,患者常常伴有噁心嘔吐,或突然出現暫時的吐字不清或講話不靈,肢體麻木、原因不明的跌跤或暈倒,短暫的意識喪失,突然出現一時性視物不清或自覺眼前一片黑蒙,甚至一時性突然失明,一側或某一肢體不由自主地抽動及頻繁性鼻出血等,這些症狀都是中風的先兆表現,醫學上稱之為中風先兆,又稱「小中風」。

「如果人人都懂得了中風發作前的各種先兆,出現先兆後立即警覺起來,就能有效的避免發生中風。」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腦病醫院名譽院長、全國名老中醫馬雲枝教授說。

馬雲枝認為,臨床上大多數中老年患者所描述的頭暈是以頭腦昏重、不清亮、頭重腳輕、走路不穩等症狀為主,持續時間較長,幾天、幾個月,甚至幾年,這種頭暈多與後循環缺血有關。

後循環腦卒中多以眩暈起病,由於眩暈與某些耳鼻喉科疾病症狀相似,導致很多反覆發作性眩暈患者往往以為自己得了美尼爾症候群或耳石症,未將眩暈同腦血管病聯繫到一起。

但事實上,腦幹和小腦病變在眩暈疾病中佔7%-12%,病因以腦梗死最多,其次為腦出血、脫髓鞘疾病、腫瘤、感染和變性病等。小腦梗死一般表現為眩暈、行走不穩,構音障礙、飲食嗆咳、吞咽困難等。而腦幹延髓部位梗塞一般表現為眩暈、噁心、嘔吐、眼震、吞咽困難、構音障礙、行走不穩等。

花甲老人發作性頭暈

竟是中風先兆

在馬雲枝教授的門診上,記者發現不少中老年人以反覆發作性頭暈為主訴來診,62歲的李大媽就是其中一員。

李大媽是一名退休的教師,她的頭暈距今已有5年多了。這5年多以來, 李大媽的頭暈「如影隨形」,有時轉個頭就可能發作,發作時,如暈車、暈船一般,痛苦異常。她1年前曾到當地醫院進行治療,頭顱CT檢查未發現明顯異常,醫生曾懷疑是前庭相關障礙性疾病,並且按照「前庭功能障礙」進行了相關治療,但症狀並未得到明顯改善。

近1個月來,李大媽明顯感覺到頭暈症狀較前加重,走路時晃晃悠悠想摔倒,還總覺得身邊東西飄忽不定,雖然這些症狀數秒後就能得到緩解,但發作次數卻逐漸增加。為了擺脫頭暈的困擾,她慕名來到了馬雲枝教授的門診。

馬雲枝教授進行詳細查體後發現,患者精神萎靡、神疲倦怠、兩目乾澀、舌質暗紅,苔薄黃微膩、脈弦細,深入問診後得知,患者平常除了有行走欲傾感的發作性頭暈外,還伴有健忘乏力、咽幹口苦、入睡困難、食慾減退、大便黏膩不爽等現象,因而診斷為中風先兆,辨證為陰虛陽亢,風痰阻絡證。

眩暈為中風之漸

治療應以整體論治

馬雲枝教授認為,風者,善行易動,風過則病消,則見一過性頭暈。故根據此病例患者相關症狀診斷為中風先兆。

「眩暈為中風之漸」是指反覆發作性頭暈是中風的常見先兆症狀之一,發生「小中風」後,若能及時診斷和治療,可以有效預防中風的發生,若治療不及時,將導致腦梗塞或腦出血,嚴重危害患者健康。

由於該病的病位在於頭竅,其病變臟腑與肝脾腎三髒相關。因此,治療應整體論治,以平肝熄風,化痰通絡為主。李大媽經過對症治療後,不到一個療程,頭暈症狀大為減輕,發作次數也明顯減少。

馬雲枝教授特別提醒患有高血壓、高脂血症等基礎病的中老年人,若常出現反覆發作性眩暈,伴有噁心嘔吐、構音障礙、行走不穩,甚至偶有眼前一過性黑蒙等症狀時,要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診,查清病因,警惕中風先兆證,預防中風的發生。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中老年人必看!中風前身體發出的七大「求救訊號」,你都知道嗎?
    中風最要命的一個點就是起病急、發病的症狀變化多且多。但並不是無跡可尋的,無論什麼疾病在發病前都是有一定的預兆,中風也是如此。那麼中風前的七個求救訊號是什麼呢?一、四肢麻木中老年人一旦出現四肢麻木的話(患有頸椎病和糖尿病除外),而且還伴有頭痛眩暈、頭重腳輕以及舌頭髮脹的話就要注意了。
  • 發作性眩暈是怎麼回事?女性眩暈症吃什麼好?
    發作性眩暈是眩暈症類型中的一種,雖然其出現不會直接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但當人們處於遊泳、高空作業或是在高速路上開車時,發作性眩暈出現後,很容易讓患者處於極為危險的環境中,並隨時會由於該疾病而喪命。因此,對於發作性眩暈問題,出現後要多加重視,積極的應對治療。
  • 避免中風、記好這5個先兆、10個要點很關鍵
    ,注意觀察下面的這些反常先兆,及時幹預,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中風帶來的危害。 1、頭暈頭痛 特別要注意那種突然發生的眩暈,雖然眩暈的原因有很多,但是要引起警惕,防止是大腦短暫缺血所致。頭痛是指那種與往日不同的頭痛,比如頭痛突然加重,或者由間隙性頭痛轉變為持續性劇烈頭痛。
  • 腦中風有先兆,出現8個症狀要小心,做好8件事,腦血管才安全
    中風很嚴重我國每年新發腦中風病例200萬人,每年死於腦中風超過150萬人,中風後存活者約有600~700萬人。在存活的病人中,約75%~80%會留有不同程度的殘疾,其中重度殘疾超過40%。約有1/4~1/3可能在2至5年內復發。腦中風已成為嚴重威脅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
  • 大多數眩暈不是頸椎出毛病
    擅長眩暈、中風、失眠、頭痛、痴呆等中西醫結合診療。每周四上午腦病科專家門診兼眩暈門診、周二、周三下午腦病科專家門診(地點均在南京市中醫院門診二樓內科專家區域)。由頸椎病引發的眩暈不常見眩暈不是病,暈起來難受得「要命」。在王敬卿主任的眩暈門診,主訴眩暈的患者病情通常比較複雜。「引發眩暈的疾病多達幾十種,需要仔細分析。」
  • 「大咖有約」南京市中醫院腦病科主任醫師王敬卿:大多數眩暈不是...
    還有部分眩暈尚不清楚致病原因。說到眩暈,很多人第一個想到是不是頸椎出毛病了。發生眩暈後,有人會選擇推拿、按摩,希望減輕症狀。王敬卿主任介紹說,實際上由頸椎疾病引發的眩暈在門診並不常見。在眾多頸椎病類型中,只有椎動脈型即頸源性眩暈可能出現眩暈症狀,發病機率相對較小。「發生眩暈後,找到致病原因最重要,這樣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王敬卿主任說。
  • 腦梗來臨,這7個中風先兆症狀,你要了解
    腦梗來臨,這7個中風先兆症狀,你要了解 2020-10-10 16: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發作性睡病竟是抑鬱先兆,你還敢賴床嗎?
    不過,生活中也有些發作性睡病人群,經常感覺疲倦,趴在桌上就能睡著,而且經常表現得無精打採。其實嗜睡是一種毛病,原因也非常多。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嗜睡是咋回事,我可以告訴你,原來發作性睡病竟是抑鬱先兆,你還敢賴床嗎?
  • 中風的先兆有哪些?
    中風的先兆有哪些? 意識障礙 在意識方面,中風的先兆症狀表現為精神萎靡不振,老想睡覺或整日昏昏沉沉。嗜睡是出現最早的中風先兆症狀,如果能儘早針對血脂、血黏度、血壓等方面進行調理,就有可能避免中風的發生。
  • 頭暈出現眩暈感一定要警惕,很可能是前庭性偏頭痛
    平時生活中偶爾出現頭暈頭痛的症狀一般不用大驚小怪,但對於偏頭痛患者來說,如果頭痛發作時覺得房子都要轉起來的情況就要注意了,要警惕前庭性偏頭痛的可能性,好多患者當成眩暈症、腦動脈供血不足治療,效果一般不佳。前庭性偏頭痛中的「前庭」指的是耳朵中的一個小零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平衡。
  • 腦梗病人加重的前兆是什麼 八大先兆症狀
    腦梗塞是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中老年人尤其要做好預防工作。那麼,腦梗病人加重的前兆是什麼?下面我們就具體的了解一下吧。腦梗病人加重的前兆是什麼1、頭暈、頭痛突然加重或由間斷性頭痛變為持續性劇烈頭痛。一般認為頭痛、頭暈多為缺血性腦梗塞的先兆,而劇烈頭痛伴噁心、嘔吐則多為出血性腦梗塞的先兆。
  • 微視《每周醫課》:經常眩暈?手法復位助你治療耳石症
    微視《每周醫課》:經常眩暈?手法復位助你治療耳石症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馮善鵬 見習記者 張豔芳 通訊員劉海清 臨沂報導為提高市民對眩暈症的防控意識,了解耳石症,《每周醫課》第二十一期,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採訪了臨沂市婦幼保健院內科主任、主任醫師陳孝東,給大家分享什麼是眩暈,怎麼治療耳石症。
  • 小小頭暈可能是重病先兆,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偶爾頭暈或體位改變而頭暈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如果長時間頭暈,可能是重病的先兆,應引起重視。那麼引起頭暈的常見原因有哪些,以及如何判斷是哪種疾病引起頭暈的呢?由於此類疾病會導致腦部供血不足,血液循環障礙使得腦部缺血缺氧而出現頭暈症狀,多於站立或行走時易出現,走路不穩,甚至感覺走路向一側傾斜等。
  • 身體出現這個症狀,或是中風先兆,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疲勞或是中風先兆 保健時報記者 燕聲 疲勞是在現代人身上最為普遍的一種感覺或狀態,很多人對疲勞習以為常並從不注意
  • 「耳石症」與「中樞性位置性眩暈症」的鑑別方法
    近10年來,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BBPV),俗稱耳石症,與中樞性位置性眩暈(CPPV)由於發作性、位置性、臨床表現以及變位試驗的特點相似,極易混淆誤診,造成嚴重的後果,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今天我們一起了解兩者的鑑別方法吧!BBPV是一種由於內耳的橢圓囊和球囊中的耳石,因為不明原因脫落到半規管造成的臨床常見疾病,一直在眩暈研究領域廣受關注。
  • 中學老師反覆眩暈、聽力下降,一查原來是「耳水不平衡」!
    原因是王老師最近兩年反覆的眩暈聽力下降,發作的時候非常難受,還會噁心嘔吐,別說工作了,生活都很受影響。一家人帶著王老師到處看病,去醫院用點藥物就會緩解一些,不過仍然反反覆覆發作。我們最後接診了王老師,通過詳細的詢問病史和相關檢查,最後診斷為「梅尼埃病」。
  • 「中風」並非毫無預兆,身體出現這幾個表現,提示腦血管疾病來臨
    「中風」疾病第一眼看,仿佛是一種和被風吹有關係的疾病,但實際上中風是腦血管疾病,臨床將其稱為「腦卒中」。該疾病是中老年人高發的腦血管病,其包括了出血性和缺血性兩個種類。有數據統計表明,我國每年新發的中風患者就多達了200萬人。
  • 中風發作並非是靜悄悄?醫生叮囑:這5種跡象,要當心
    此外,如果近期看東西總覺得十分模糊,或有視野缺損的現象,但出現一定時間後又可恢復正常,也要警惕中風的發生。 因此,生活中如果經常出現打哈欠、疲乏、無力的現象,不能掉以輕心,要小心中風的發作。
  • 為什麼有些中老年人會突然中風?醫生:經常做4事,容易招來中風
    因此,腦中風對於人體的危害十分巨大,但是腦中風的出現並不是突然性的出現,主要就是因為人體中的病情未能得到有效的改善,病情不斷的加重,導致腦中風的症狀發作。那麼,為什麼有些中老年人會突然中風?因此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生活中的飲食以及生活習慣,在家人的陪同下定期的檢查身體,避免血管疾病的惡化,導致腦中風的出現,那麼生活中的那些事會導致病情出現惡化,容易招來腦中風的出現呢?中老年人經常做哪4件事,容易招來中風?
  • 經常手麻的人,或是疾病的「先兆」,警惕這6種疾病找上你
    如果是無緣無故的手麻,就需要警惕起來了。這很可能是疾病產生的先兆,需要加以注意。對於經常手麻的人而言,就需要警惕以下的6種疾病。一、中風中風是一種氣血逆亂或者腦脈麻痺引發的腦神疾病。中風的主要表現之一就是肢體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