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中章北海在最後按按鈕的時候為什麼會慢了幾秒鐘?黑暗戰役,是《三體》中的經典的情節之一,也是《三體II:黑暗森林》的高潮部分。黑暗戰役是宇宙黑暗森林狀態的縮小版,也是太空新人類正式誕生的「裡程悲」。在這場戰役中,章北海似乎因為比別人慢了幾秒而葬送了包括自己在內的「自然選擇」號的全體成員,讓人之惋惜。
在五艘戰艦的所有人中,其實章北海是最早認識到黑暗戰役必然發生的人。在星際地球剛成立之際,章北海就已經意識到了黑暗戰役爆發的必然性了(也許要比這還早,畢竟章北海是一個思維縝密、極度理智的人,很可能早就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想了個遍)。可以從小說中的一個細節中看出這一點:
【東方延緒從來沒有見到章北海有那樣的笑容,他很少笑,偶爾笑起來有一種自信和寬容,但他現在卻表現出一種從來沒有過的羞澀的歉意,雖然會議的這段插曲沒有什麼結果,但章北海是一個思維極其縝密的人,像這樣提出欠思考的意見又收回的事是絕無僅有的,東方延緒從中看出了一種漫不經心,這次會議上他也沒有做記錄,而以往會議上他做記錄都很認真,艦上只有他一個人還在使用古老的紙和筆,這成為他的一個標誌。那現在是什麼佔據了他的思想呢?】
這是在星際地球剛成立的第二次公民大會上的一個細節,這次會議原本討論的是星際地球的各級領導機構的問題,而章北海覺得這個議程早了些,需要先確定星際地球的社會形態。但之後又欲言又止,漫不經心,那現在是什麼佔據了它的思想呢?顯然,章北海這時已經意識到了黑暗戰役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相當的棘手——要麼部分人死,要麼全部人死。黑,真TM黑!
許多人可能不能理解,為什麼一直堅決果斷的北海遲遲未能按下按鈕。甚至認為這一段章北海的人設崩了。實際上,北海從來不只是一個冷酷的人。從刺殺老航天到攜船跑路,他的一舉一動都是為了人類文明的存續服務的。
在最後時刻,北海說「沒關係的,都一樣」。而事實上,這不一樣。可能對於北海來說,死於終極規律號的次聲波氫彈是更好的歸宿。倘若這場戰爭以章北海果斷地按下按鈕,贏得勝利而結束。那麼在他的餘生裡,恐怕會無數次地為有朝一日他死後的新人類是否有能力面對這空寂黑暗的宇宙而擔憂吧。
而現在,章北海沒有必要擔憂了。星艦地球的新人類終於足夠「狠辣」,不需要他這個黃金時代的「老父親」繼續庇護了。可以說,章北海面對此景,不但會瞑目,而且還會帶著微笑。作為「星艦地球之父」、「銀河系人類之父」的章北海,他不僅僅創造了星艦地球,也觀察著其走出的每一步,期待著其每一點成長。哪怕所謂成長是直衝他而來的利刃。他做到了一個父親應該有的一切,他早已把星艦地球的存亡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
我想,一個對老航天殺伐果斷而又對小小的開夥按鈕遲遲不肯按下的章北海,才是一個完整的北海,一個「眼睛裡同時有劍與星辰」的章北海。
章北海的死其實在黑暗戰役形成之時就是必然的。他早在東方過來之前就在武器室了,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打擊,但還是等到了東方等人到來。一個僅僅因為意見不合就敢暗殺頂尖權威的人絕不可能猶豫區區道德而遲疑。起碼章北海絕對不會。
之所以不下手殺孩子,是因為他明白,他必須給孩子們上最後一課。他固然可以選擇作為一個英雄,獨自發動打擊殺死其他的孩子,獨攬一切「罵名」,讓另一些孩子活下去。可在那之後呢?他總是會老死的,在他百年之後是否還會有一個「章北海」願意站出來,在陰森黑暗的角落裡上默默的扛起一切好讓其他人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心安理得地活下去呢?他不確定。
所以只有當所有孩子們都真正理解了黑暗森林的含義,能夠毫無顧忌地舉起屠刀殺死父親之時!他們,才有可能在這殘酷的宇宙之中生存下來。他留下來的這顆種子,才有發芽的希望。這一份希望,是他渴求一生的結果,也是他永恆無聲的墓志銘。
所以,他才遲遲不下達攻擊命令。
所以當死亡降臨之時,他沒有絲毫的恐慌,反是釋懷。反而輕聲安慰著東方延緒:「沒關係,都一樣。」他留下的這顆種子,發芽了。在70年後,這群殺死自己父親的孩子最終審判了自己的母親。
最後,藍色空間號這一招太妙了。在五艘戰艦相互襲擊的過程中,藍色空間號是唯一一艘以守為攻地(把自己抽成真空,這樣就不怕別的飛船的進攻了)。書裡描寫了自然選擇號上眾人的猶豫,在藍色空間號上肯定也有過猶豫,畢竟有殘存的道德約束。而藍色空間號能這麼快提前部署,可以想像當時的艦長並沒有像自然選擇號一樣在猶豫中耽誤時間,而是馬上想到先用防禦來使自己這邊擱置爭議、減少猶豫的時間,因為自己打別人是在道德上不光彩的,而自己被別人打了再還擊在道德上就是可以接受的,這樣在時間上就佔據了主動。而真的被打了之後再發動反擊,在道德上就佔據了高地,也不用出現「一個人背負所有罪孽」這種重擔。很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