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拉》之父 | 日本漫畫家及動畫導演大友克洋(Katsuhiro Otomo)

2021-02-10 FutureArt在人間



《阿基拉》之父 | 日本漫畫家及動畫導演大友克洋

(Katsuhiro Otomo)



大友克洋(Katsuhiro Otomo) ,1954年4月14日出生於日本宮城縣登米市迫町,日本漫畫家、動畫製作人。


漫畫作品以精細的畫面和巧妙的劇情鋪陳在業界受到好評。1983年作品《童夢》獲第4屆日本SF大賞,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漫畫家。



大友克洋1973年在《增刊ACTION》上,以漫畫家身份發表處女作。1983年憑《童夢》得到「第4屆日本SF大賞」。在擔任過電影《幻魔大戰》的角色設計之後,大友與動畫製作結緣。1988年以監督的身份,將《阿基拉》動畫化,打破日本動畫紀錄,從背景到道具,無不體現大友克洋「真實性」這一特色,未公映已引起話題,更神的是《阿基拉》漫畫中「預言」了2020年東京舉辦奧運會。其後,更以6國語言在世界各地公映。在歐美受到很高的評價,並得到了各種電影獎。

1995年,《回憶三部曲》以三部作品的形式作為劇場版公開。其制畫和背景的工作都很細緻,美麗的畫面簡直如同真實的一般。大友克洋和兩位新晉動畫家森本晃司、岡村天齋集體創作了這部3個單元的動畫集。其中《大炮之街》由大友克洋本人親自執導。1997年,大友克洋協助動畫的《未麻之部屋》(Perfect Blue)發布,在柏林動畫展等眾多著名動畫展中受到很高的評價。其中平常性與異常性的對比,虛構與現實的交替的幻覺感,可以說是本作品的真正價值。



1954年出生於日本宮城縣登米郡,曾取得獎項:1983年以「童夢」取得第4回日本SF大賞,1984年以「阿基拉」取得第8回講談社漫畫賞,1991年取得Yokohama映畫祭審查員特別賞,1996年以「回憶三部曲」取得第50回每日映畫大CONCOURS藤信郎賞。如果說宮崎駿是令日本動畫邁向世界的先驅,大友克洋就是他的繼承者。

演藝經歷

大友克洋是一位在20世紀80年代末崛起的日本動畫電影導演。迄今為止,參與製作了五部商業動畫片。他的代表作是在1988年攝製完成的《阿基拉》(AKIRA)(「AKIRA」的日文本意是「光明」,也有將片名譯作《光明戰士》的)。他的動畫短片《大炮街》和《回憶》也很著名。

大友克洋的英雄觀既不同於古代神話中的「神人英雄」。也不同於經典中的半人半神的英雄。他在《阿基拉》、《老人Z》、《大都會》和《蒸汽男孩》中,塑造了四個凡人英雄。在《阿基拉》中是不良少年金田,《老人Z》中是醫校女生晴子,《大都會》中是外來者建一,《蒸汽男孩》中是兩代科學家之後——少年雷。他們既沒有超人的體能,也沒有超常的智力,有時甚至還不如一般人,這特別表現在《老人Z》和《大都市》之中。最重要的,大友克洋所塑造的這些人物,都不是為了群體的利益挺身而出,或者說得更準確一些,他們的動機並不是為了群體的利益,群體利益只是間接地、被動地被顧及;這與宮崎駿影片中的英雄人物有很大不同。

大友克洋在自己作品中表現出的對機器(科技)的迷戀,也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大友克洋作品中對機器的迷戀是充滿感情的,這種感性的迷戀同時伴隨著理性的恐懼,這是一種從手塚治虫身上繼承而來的矛盾的情感,也是現代主義意識形態混合的產物。它出現在大友克洋所有重要的作品之中,如《阿基拉》、《老人Z》、《蒸汽男孩》等,同時也表現在他所製作的藝術短片之中,如《機器人嘉年華》、《大炮街》、《記憶》等。大友克洋作品所表現出來的對機器人的科技手段的一往情深,和最終不得不將其毀滅的結局,成了他的故事中最為動人的矛盾衝突,同時也成為了他的作品的標誌性的特點。

1983年開始連載代表作《阿基拉》, 並從1984年開始以每一年一卷的速度發行,各卷都在業界和讀者中引起轟動。該作被翻譯成6種語言發行海外,並於1988年由其親自執導改編成劇場動畫,大友克洋亦藉此成為國際知名的動畫製作人。之後在《老人Z》、《回憶三部曲》(MEMORIES)、《大都會》等劇場動畫的製作中均擔任了重要職務。2003年,為紀念《阿基拉》劇場動畫公映15周年,資料集《AKIRA ANIMATION ARCHIVES》出版,其中收錄了大友克洋親自執筆的500餘幅設定稿、600餘幅原畫等珍貴資料。2004年9月30日,由其擔任原作、腳本、監督的劇場動畫《蒸汽男孩》公映。

除了漫畫和動畫製作外,大友克洋還參與了三得利和佳能的品牌代言人形象設計、書籍、錄音帶、錄像帶等的包裝設計等各種工作。

大友克洋是日本動畫的代表,也是日本動畫走向世界的先驅,漫畫家。 大友克洋1973年以「銃聲(槍聲)」(『漫畫Action』刊載)出道。其後集中在同雜誌中發表多個短篇作品。自出道之後,其作品的細緻描寫和巧妙的故事發展都得到很高的評價。83年開始連載的「阿基拉」自84年發售第1期單行本以來,雖然是每年出版1期,但每期都大受歡迎。大友老師其餘的作品還有「童夢」、「已是戰爭的氣氛」和「再見日本」等。


大友克洋表示,他的漫畫和其他的有很大的不同。他說:「我的漫畫,在人物、背景的細微部分都畫得非常真實,動畫也延續這個特色。我的作品,不會像一般漫畫給人平板的感覺,而是有有深度的空間,產生懾人的真實感。」但作品太真實,大友克洋也意識到未必廣為漫、動迷接受,所以他堅持「故事和主角突出,才能吸引讀者。」結果,一如他所料,《阿基拉》、《童夢》主角性格突出,帶給動、漫畫界一個新的視野。 作品主旨深刻 大友克洋將漫畫的生命力,延續在動畫上,造成更大的震撼,這可能受宮崎駿的影響。大友克洋曾表示,他的新作《蒸汽男孩》在美術、時代風格方面和宮崎駿執導的動畫《妙犬神探》有點相似。

其實,即使二人作品風格截然不同,但二人同樣將對現實的不滿,表現在作品當中。 大友克洋在拍《阿基拉》時,曾有一次深刻的經歷。他當時參加兒子就讀小學的運動會,那些父母拿著照相機,影著小型賽跑,學校也阻止不了。大友克洋感嘆道:「日本人連公德觀念也沒有。」 大友克洋代表作《阿基拉》中的主角金田和鐵雄,雖然是破壞秩序的不良分子,但他們有意識去幹,比起在無意識中破壞規則的人還好得多。作品主旨深刻,令到大友克洋作品的影響力,遍及歐美。 代表作品 《阿基拉》打破日本動畫紀錄,總作畫數為15萬張,花費10億日圓,影片更模擬真人嘴形作畫,未公映已引起話題。其後,更以6國語言在世界各地公映,美國淨收已有1百萬美元。

《回憶三部曲》是繼《阿基拉》後,大友克洋和兩位新晉動畫家森本晃司、岡村天齋集體創作一部3個單元的動畫集。其中《大炮之街》由大友克洋本人親自執導,22分鐘的故事,以一個場景一個畫面交代,單是拍攝臺都要長達10米,是動畫史上的大膽突破。

大友克洋除了創作漫畫外,亦有從事插畫和廣告創作,其中《Kaba》畫集,就收錄了他出道至89年的作品,部分還未公開過。大友製作的廣告作品不多,圖中就是大友克洋為Cannon相機炮製的海報,頗為珍貴。

(素材摘自網絡 實驗室整理,未經允許,不得隨意轉載)

相關焦點

  • 日本漫畫大神,大友克洋
    日本作家、漫畫家、動畫導演キャラクター オブ 幻魔大戦1983年開始連載的「阿基拉」自1984年發售第1期單行本以來雖然是每年出版1期,但每期都大受歡迎大友克洋其餘的作品還有「童夢」「已是戰爭的氣氛」和「再見日本」等大友克洋表示,他的漫畫和其他的有很大的不同他說:「我的漫畫,在人物、背景的細微部分都畫得非常真實,動畫也延續這個特色
  • 機械迷城 大友克洋
    克洋Otomo Katsuhiroおおとも かつひろ日本作家、漫畫家、動畫導演是日本動畫的代表也是日本動畫走向世界的先驅,漫畫家和多數出身影界的動畫導演不同大友克洋 手塚治虫大友克洋是一位在20世紀80年代末崛起的日本動畫電影導演迄今為止,參與製作了五部商業動畫片
  • 大友克洋「阿基拉」主題展館,影迷朝聖新去處
    原創: 導筒directube DIRECTUBE導筒 在今年6月的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曾放映並加場了大友克洋導演製作於1988年、在全球各類影展動畫電影榜單上均位於前列的《阿基拉》(2K數字修復版)。
  • 《銀翼殺手》「動畫版」大友克洋神作《阿基拉》賦予科幻以光明!
    1988年,日本殿堂級漫畫家——大友克洋——改編了自己的同名漫畫,誕生了這部轟動全世界的經典科幻動畫神作《阿基拉》(AKIRA)。  作為一部2D動畫電影,大友克洋使用了超過15萬張「賽璐璐」,是上世紀最貴的動畫片之一。《阿基拉》也被譽為史上最佳動畫電影之一。
  • 被動畫耽誤的鬼才:大友克洋
    大友克洋(Otomo Katsuhiro)1954年4月14日出生於日本宮城縣,日本動畫導演、編劇、製片人、漫畫家。1986年,大友克洋執導個人首部動畫電影《迷宮物語》從而正式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1988年,執導科幻劇情動畫電影《阿基拉》上映1995年,與岡村天齋、森本晃司聯合執導驚悚科幻動畫電影《回憶三部曲》。
  • 《阿基拉》經典意義(上):日本漫畫分成「大友克洋以前以後」
    如此可見,《阿基拉》這樣的經典作品循著現實的軌道滑出。所謂的「現實」,包括漫畫家的表現方法與風格、創作主題背後的世界觀等,從這幾個面向來審視大友克洋與《阿基拉》等相關作品,或許可以看到日本動漫發展的軌跡,以及日本1980年代前後的社會樣貌。
  • 一部讓大友克洋登上神壇的漫畫《阿基拉》不僅僅預言了東京奧運會
    「大友克洋」這個名字也許會你很陌生,不過,就算是鮮有接觸日本動漫的人,也一定聽過《阿基拉》這部動畫片,看過它與潮流品牌Supreme的精彩合作吧。雖說兩者的風格大相逕庭,但影響力卻同樣不容小覷,就像漫畫家手塚治虫一樣,大友克洋用著獨特的想像力與敘事、繪圖方式為後來的創作者們帶來改變,無形中帶動了許多優秀作品的誕生。
  • 阿基拉:賽博朋克與機械,異能少年與毀滅,這就是大友克洋
    動畫不再是孩子的產物,他的作品打破了陳舊的動畫題材,融合了當代先進的科技建模,配上大量的工業機械背景,塑造了一個大友克洋獨有的動畫格局。大友克洋的動畫作品更接近現實主義,超越了動畫最初的範疇,動畫觀眾的群體已經不再局限孩子,他的作品已經接近現實中的電影。
  • 阿基拉:一個異能少年站在東京廢墟之上,人人都會說這是大友克洋
    宮崎駿曾經這樣評價過大友克洋,一個異能少年站立在東京廢墟之上,人人都會說這是大友克洋。大友克洋是日本動畫導演三巨頭中最年輕的一位,他比宮崎駿小13歲,比押井守小3歲,但他卻是這三巨頭中最早成名的一位。大友克洋是在那個年代中為數不多的以漫畫家出道的動畫導演,1983年不到30歲的他以《童夢》獲得日本第4屆SF大賞。三巨頭所鍾情的動畫主旨也各不相同,宮崎駿鍾愛「堅強的女性」,像一朵綻放於亂世或戰爭中一抹鮮豔的血紅色玫瑰,給人一種「凌寒獨自開,為有暗香來」的驚豔。
  • 大觸丨大友克洋神作《阿基拉》原畫集
    一個異能少年站立在東京廢墟之上,人人都會說這是大友克洋。
  • 大友克洋執導科幻新作《軌道紀元》聚焦外太空
    《Orbital Era》海報1905電影網訊 據日本媒體報導,大友克洋將執導的新作科幻動畫電影《Orbital Era》(軌道紀元/暫譯),並同時公布影片海報。《Orbital Era》將是大友克洋繼《阿基拉》和《蒸汽男孩》之後的第三部劇情片。
  • 《阿基拉》影評︰人類未來墮落頹靡 大友克洋神作32年前早洞悉?
    怎樣才會是一部令人嘆為觀止的動畫作品呢?今天的動畫作品數之不至,精彩的也有不少,但是要數一部無論是影像的畫功與劇情均會令人目不暇給的電影,其實也只是寥寥可數,當中以大友克洋於1988年自編自導與創作的這部作品,不僅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動畫,更是一部奠定日本動畫的裡程碑.
  • 《大友克洋全集》將於2021年發行 《阿基拉》好萊塢真人電影無限期...
    1月6日,講談社官方宣布收錄了日本著名漫畫家大友克洋的全部作品的《大友克洋全集》將於2021年內發行,同時公開了其他幾部關聯作品的消息,之前宣布的《阿基拉》好萊塢真人電影已經無限期暫停製作中。 1月6日,講談社官方宣布收錄了日本著名漫畫家大友克洋的全部作品的《大友克洋全集》將於2021年內發行,同時公開了其他幾部關聯作品的消息,之前宣布的《阿基拉》好萊塢真人電影已經無限期暫停製作中。
  • 《大友克洋全集》2021年發行《阿基拉》好萊塢真人電影無限期暫停
    1月6日今天,講談社官方宣布收錄了日本著名漫畫家大友克洋的全部作品的《大友克洋全集》將於2021年內發行,同時公開了其他幾部關聯作品的消息,之前宣布的《阿基拉》好萊塢真人電影已經無限期暫停製作中。·大友克洋1954年4月14日出生於日本宮城縣,日本動畫導演、編劇、製片人、漫畫家。漫畫代表作《阿基拉》享譽世界。1986年,執導個人首部動畫電影《迷宮物語》,從而正式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1988年,執導科幻劇情動畫電影《阿基拉》上映。2006年,執導奇幻劇情片《蟲師》,該片入圍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 大友克洋重製《Akira》TV版4K動畫 日本搶先看
    在近期洛杉磯舉行的動漫展上,大友克洋正式宣布將帶回《Akira》全新 4K 重製版動畫,而此系列將由 Sunrise 操刀製作,除了將涵蓋完整漫畫故事內容之外,更會補充 1988 年推行的動畫電影中因尚未連載結束而未提及的細節。
  • 《工業 工程 設計》專題 論文精選|殷俊:大友克洋動畫作品中的「蒸汽朋克」情結
    本文首先追溯了蒸汽朋克文化的源起,從日本經濟和文化背景的角度解讀此種風格形成的原因和演變過程;然後從美學表現的角度論證蒸汽朋克文化與大友克洋動畫作品的契合度,從影片精神內涵的角度,探討大友克洋對「蒸汽朋克」文化的思考與運用;最後提出對中國動畫的思考和建議。
  • 一個異能少年站在東京廢墟之上,人人都會說這是大友克洋的《阿基拉》(資源)
    《阿基拉》之所以傳奇,不只是那碰巧的奧運延期神預言,也不單純只是原作兼導演的大友克洋帶領包括森本晃司的團隊手工繪出700頁分鏡、15萬張動畫手稿。而是《阿基拉》不僅為從戰後復甦到70年代經濟陷入泥沼而帶來的政治動蕩的日本做了個歷史小結,更與雷德利·斯科特《銀翼殺手》共同成為賽博朋克的影視經典領頭羊,從題材到製作規模也都替動漫、電影後輩開了新局,也讓日本文化多了一個深入歐美普羅的面向。
  • 日本漫畫家大友克洋是未來人嗎?
    動畫電影《阿基拉》是日本傳奇漫畫家大友克洋的漫畫改編、由他本人親自執導的作品,1988年問世後令影視界驚為天人,描繪近未來崩壞後的東京都、人類的創造與毀滅,在當時不僅挑戰、震撼觀眾的視覺與心靈,後來更直接影響了許多好萊塢的導演創作。
  • 一個異能少年站在東京廢墟之上,人人都會說這是大友克洋的《阿基拉》(資源)
    ──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88年傳說中的動畫《阿基拉》可堪稱是一部神級動畫片。《阿基拉》之所以傳奇,不只是那碰巧的奧運延期神預言,也不單純只是原作兼導演的大友克洋帶領包括森本晃司的團隊手工繪出700頁分鏡、15萬張動畫手稿。
  • 大都會:一個鏡頭讓人記住十幾年,機械和爆炸讓人記住了大友克洋
    談起《大都會》這部作品,恐怕大部分觀眾第一印象都是手塚治虫,日本動漫大師,他是現在很多出名漫畫家的啟蒙漫畫老師。時隔19年的動漫作品,有多少人只記得原作者,卻忘記了故事,忘了那個用工業機械和爆炸藝術將這部作品推向巔峰的大友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