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由張一山,唐藝昕等主演的《鹿鼎記》出分了,這部僅僅播了一天的電視劇,在豆瓣只得到了2.7分的成績,在張一山這個版本之前,有過很多個版本的「韋小寶」,梁朝偉,周星馳,陳小春,張衛健的版本無疑是觀眾印象最深刻的,後來的黃曉明和韓棟的版本則褒貶不一。
《鹿鼎記》的劇情相信觀眾們早已耳熟能詳,對於韋小寶和故事裡7位女主角的故事也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韋小寶身上自帶一種市井小混混的氣息,陳小春和張衛健也把這個人物詮釋得惟妙惟肖,而張一山身上其實也有一種痞氣,所以在《鹿鼎記》還沒開播之前,大家對張一山這個版本的《鹿鼎記》是十分期待的。
不過俗話說得好,期待越大則失望越大,11月15日,張一山版本的新《鹿鼎記》在央視播出後,就迎來了網友的各種聲音。
第一集剛播出,就有很多網友表示劇情推進的節奏過於快了,雖說當下多數影視劇都被吐槽節奏太慢,但像這麼快的也是少見,沒有幾分鐘的劇情裡,韋小寶就從揚州到了京城,像坐了時光機,看得人云裡霧裡,不明就裡。
接下來的幾集主要也是這個問題,劇情像是在趕火車一樣,很急促,但卻沒什麼亮點,只是一味地拉時間線,沒有什麼閃光的地方,鏡頭不斷地切換,演員的表情都很認真,但就是太過於認真地在搞笑,顯得並不那麼好笑。
用力過猛,這也是這部劇目前呈現的問題,張一山從鏡頭一打開就表情特別多,說實話張一山的氣質還是挺適合韋小寶的,但張一山太瘦小,撐不起韋小寶那種氣場,演技也有點略於浮誇,不夠張弛有度,各種誇張的表情更是被觀眾吐槽像「猴子」,歸根結底,這和張一山太瘦以及表情太用力有關係。
再說說其他演員,也是同樣的問題,為了詮釋《鹿鼎記》那種輕鬆歡快搞怪的氛圍很用力地在搞笑,但整體的布局,演技,劇情,群演和剪輯並沒有跟上,就顯得有點全員浮誇。
不過張一山這個版本也不是沒有優點,那就是幾乎都是用原聲的,這一點還是值得表揚的,畢竟這在國產劇裡已經很少見了,而這部劇裡演員的臺詞都還是可圈可點的,但也有一個問題,就是音畫不同步,讓觀眾容易出戲。
從目前網友的評價來看,張一山這個版本是很難超越此前的經典版本了,像「韋小寶」這種鬼頭鬼腦的角色,其實是很難演的,讓觀眾笑多數時候比讓觀眾哭難多了,各方面的配合都少不了,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演員的演技,張一山主要的問題就是過於浮誇,一味地擠眉弄眼,面部過於乾癟,身形過於纖瘦,演得不像是韋小寶,倒像是孫悟空。
《鹿鼎記》拍到今天,有太多的版本,而單單是陳小春的一個版本就已經讓人記憶猶新,再加上張衛健,梁朝偉,周星馳這些經典,有那麼多珠玉在前,張一山的版本讓觀眾失望,也是不難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