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攝影微影賽(166)-《彩色膠片》獲獎作品賞析

2021-02-19 凡是攝影


| 凡 | 是 | 攝 | 影 


借著一個又一個題目,大家用照片營造並表達自己的話語。我繼續充當那個真誠的讀者,並分享我的所見所思。感謝為微影賽提供獎品的熱心朋友,你的付出是對眾多攝影愛好者的巨大鼓勵。願意提供獎品者,請留言給我,獎不在重,那是一份心。

上海 - 攝影人生

作者自述:《快樂童年》我查看膠片相冊記錄,攝於2000年12月冬季,那天,天氣很冷,氣溫在零下十幾,我與影友騎自行車去8公裡外河東村攝影採風,進村後正巧碰上許多村娃在澇池冰上玩耍滑滑板車,村裡孩子放寒假都會在此玩冰上滑板車,看他們玩的很開心,我們沒有打攪他們,蹲在前方不停地變化角度拍攝,拍到我們身上發熱,但手還是涼的。使用佳能 EOS50E相機,EF28一105mm鏡頭,柯尼卡負片,los100。

凡哥點評: 我工作的搭檔是個農村長大的孩子,他經常向我描述小時候在農村的快樂生活。聽多了之後我有兩點感觸,第一、課業負擔的壓力一代比一代重,孩子們的玩樂時間一代比一代少。第二、農村孩子的很多樂趣來自大自然,而城裡孩子親近自然的經驗幾乎是空白。哎,人類註定將越來越孤獨,越來越狹隘,對此,我們無能為力。

膠片的色彩真的是數碼很難模仿的。佳能EOS50E 的眼控對焦技術超級牛B,後來竟然被放棄了,有點遺憾。

福建南平 - 吳家坤

凡哥點評: 好有喜感的一對新人!當我們看慣了婚紗影樓攝影師導演出來的「幸福瞬間」後,再來看從生活中抓取到的幸福,簡直判若雲泥。

江蘇宿遷 - 友朋

作者自述:這張照片拍攝於上世紀80年代末江蘇宿遷一個偏遠鄉村,那年代村裡是很難見到摩託車,這麼洋氣的摩託車是到村裡小學拍照片的鄉裡照相館老闆的交通工具。現在我們的郭圩村小學也沒了,摩託車也成古董了,都留在歷史的記憶裡。

凡哥點評: 照片上的娃娃應該都為人父母了,戴墨鏡的帥哥應該年逾古稀了。在80年代,萬元戶是會上報紙的,而那時他就已經騎上了摩託車,真是「先富起來」的人呀。

假如80年代就有數位相機,數碼文件恐怕也很難保存到現在。無論多貴的民用硬碟、U盤、光碟也無法把文件保存三十多年。然而膠片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我們已經進入生產影像和遺忘影像同樣快速的時代。攝影的基本功能就是留住過往,從這個意義來衡量的話,我們的照片能留住多久遠的過往呢?恐怕羨慕的眼光總會投向那些擁有底片和還在拍膠片的人。

BTW:拍數碼的朋友們,如果你拍到滿意的照片,別忘記將它輸出到紙上。

廣東惠州 - 賈玉修

作者自述:《戰火海保油田》一九八六年八月三十一日,中原油田衛146井發生強烈井噴。在國家礦產資源面臨嚴重威脅時刻,油田近千名職工以捨生忘死的獻身精神,經過二十四天奮戰終於戰勝井噴,保護了國家礦產資源。

我這幅作品大約是九月中旬拍攝,那天被我們稱作「敢死隊員」的工人兄弟們,在井口近處切割清理井場,為了下一步滅火做準備。火頭隨時都有可能因風向變化危及他們的安全,消防隊員水槍噴水保護這些兄弟們。

我原在中原油田做攝影工作,退休後隨子女居住廣東惠州。


凡哥點評: 能冒險近距離拍攝災害的人都是令人敬佩的。此片無疑是在反映石油工人的英雄氣概,這是一種當年非常主流的話語體系,無可厚非。海灣戰爭中,薩達姆點燃了特威特的一千三百多口油井,危害空前。戰後,這些油井大火很快被撲滅。其間並沒有產生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而純粹是一系列的技術問題。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時代的變化也影響到人們對事物的看待方式。是滿足於熟練運用時下流行的言說方式,還是努力讓自己的思考超越時代,這是我輩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安徽霍山 - 孫仲

作者自述:1986年冬天,本人持理光135膠片機拍攝於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馬營村一農戶家中。當年入門攝影藝術不久,對攝影的意義和創作的理念知之甚少,見到這樣的溫馨場景就下意識的拍下來了,多少年後整理底片時才發現一些作品是記錄了一個時代發展的軌跡,樸素而真實,遺憾的是當年記錄的影像太少,太少,當然能夠保存下來也是慶幸了。

凡哥點評: 質樸的生活,質樸的記錄。初心是最能打動人的。

浙江寧波 - 方亞琪

作者自述:照片快樂的午餐攝於1991年,地點奉化區美昌毛紡織廠的職工食堂,一群紡織女工正在快樂的聊天,當時我帶了美能達300相機,50mm. f1.4的美能達鏡頭。我悄悄的接近她們,調好了光圈速度,舉起相機抓了一張,就被她們發現了,後來又拍了幾張,效果都不如這張好。

凡哥點評: 真實感是此片抓人的要點。看著這張照片我腦海裡立馬蹦出了「下基層」、「深入生活」這樣的經驗之談。在二十年前,這樣的口號的確引領著眾多攝影人的創作實踐,並出現了大批有時代特色的作品。但今天來看,它已顯露出不合時宜的一面。因為,下基層的下字裡就隱含著創作者原來是居於高位的預設,這種優越感的暗示與真正的人文精神之間是有距離的。我們要時時提醒自己,照相機的攻擊性是它的缺點,而不是權力的來源。每一個被我拍攝的人都在施惠與我。說這番話不是在貶低此片,而是提出一個更高的標準,既在真實生動之上還有情懷。



山西榆社 - 胡晉軍

作者自述:無意間,我翻到母親一張六十年前的畢業照,母親給我講了她們的故事。六十年後她們用上了智慧型手機,趕上了「新時代」。2020年夏,我重新給她們拍下了後一張合影。

凡哥點評: 左圖是黑白膠片,右圖是彩色數碼片,嚴格來說,此片並不符合「彩色膠片」的規定。但時間的力量讓我無法忽視,畢竟時間就是生命呀。

重慶豐都 - 高志相

作者自述:作者未提供自述。

凡哥點評: 這可能是八十年代鄉村衛生所裡集體體檢的場面,也可能是城裡醫生帶著當時先進的X光設備送醫下鄉。無論如何,此片都記錄下幾十年前農村醫療的狀況。它讓今天的讀者看到了國家的進步,人民生活的改善。

山西大同 - 王慧 

作者自述:兒童節那天,我女兒(前排右一)所在的幼兒園小班已集合坐好,等待表彰會開始,我抓拍了孩子們最放鬆、神情形態各異的一刻。二十年轉瞬而過,當年的小丫頭現如今已是在讀博士,而攝影設備、技術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無論數碼相片多麼高清精緻,都無法取代我們的彩色膠片情結:我們當年是多麼如饑似渴地盼著照片衝印出來的時刻,而且由於黑白的時間太久了,惟有那大色塊、高飽和的紅色、綠色……,才能使我們的視覺得到滿足。

凡哥點評: 記錄成長曆程和生活軌跡,這是攝影最深入人心的領域。很多年輕人買相機就是為了拍娃,這是最好的入門之道。

徐州 - 金雲鍾

作者自述:作者未提供自述。

凡哥點評: 每每看到唱大戲的場面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一個問題,為什麼都是老人在看?我原來認為,戲劇的形式太陳舊,不夠時髦,所以年輕人不喜歡。後來才逐漸意識到,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戲裡面的價值觀,讓追求個性解放的年輕人愛不起來。

優秀獎6名

❶ 

無倉號白茶、紅茶各一份

(¥mqDCc3LudSq¥)

捐贈者:無倉號茶業

❷ 

捐贈者:南京-天洛文化

如藝藝展:藝術微噴、影像裝裱、藝術展覽

盧承德攝影集《蘇州人》一本

捐贈者:盧承德

陳曉琴攝影集《石泉古城老街》一本

捐贈者:陝西安康-陳曉琴

十年陳太雕兩瓶(郵費到付)

捐贈者:會稽山樓蘭若

歡迎捐贈

待工作人員聯繫後,獲獎者以票數高低為次序先後選擇獎品。微影賽獎品為影友自願捐贈,存在有獎項無獎品可能,請諒解。

END

歡迎提供獎品,歡迎各種形式的合作

捐贈方法

加「antphotos」微信號確認承諾獎品

評獎結束後直接給獲獎者發獎品

沒有中間環節

—【凡是攝影】—

(長按二維碼可識別、關注)

| 帶你進入攝影大師的世界 |

投稿、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 fanbuys

法律顧問:江蘇袁勝寒律師事務所 13776609922

相關焦點

  • 凡是攝影微影賽(163)-《晾曬》
    微影賽主題陽光是個好東西,除了大多數動物需要曬曬太陽外,人類的衣物之類洗滌之後也需要它來幫一下。投稿時間即日起至2020年12月12日(周六)晚8點投稿方式❶ 關注「凡是攝影」微信訂閱號,在首頁最下面的對話框裡給我們發來你的作品。可簡單敘述作品背後的故事。❷ 之後再發送一條信息,內容為「所在地-作者姓名-微信號」,範例「北京-張三-zhangsan」。
  • 凡是攝影微影賽(146)-《花樣集體照》首周投稿欣賞
    凡是攝影微影賽(146)-《花樣集體照》首周投稿欣賞 2020-04-14 14: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凡是攝影微影賽(13)-「cam-in」杯「幽默」獲獎作品賞析
    「cam-in」杯《凡是攝影》微影賽(13)「幽默」投票結束,本期「幽默」比賽收穫了太多的「幽默」。生活中的各種囧、視覺的錯位,還有搞人的瞬間都被攝影人一一捕獲。來看看本次獲獎的片片吧(注意,吃飯的時候不建議看哦)。投票結果
  • 微影賽(146期)-《花樣集體照》獲獎作品賞析
    原創 凡是微影賽 凡是攝影| 凡 | 是 | 攝 | 影 |借著一個又一個題目,大家用照片營造並表達自己的話語。我繼續充當那個真誠的讀者,並分享我的所見所思。投票結果優秀獎6名成都 - 陳顯剛貴州 - 極地陽光濰坊 - 孫永博潮州 - 林偉煥合肥 - 王 斌防城港 - 詠楓優秀獎作品
  • 第20期微影賽「跟自己對話」獲獎作品
    攝影世界第20期微影賽「跟自己對話」獲獎作品揭曉!祝賀獲獎的10位小夥伴。
  • 仰視|第58期微影賽獲獎作品
    ▲點擊藍色「攝影世界」,一鍵輕鬆關注!攝影世界第58期微影賽「仰視」獲獎作品揭曉!祝賀獲獎的10位小夥伴。
  • 凡是攝影微影賽(13)-「cam-in」杯-「幽默」 首周投稿欣賞
    「幽默」主題的照片已經徵集了一周時間,收到了不少作品,可能是前幾天的照片太過好玩,現在看「幽默」主題的照片反而感覺不是那麼好笑,大概是一認真就拘謹的原因吧,當然其中還是不乏好片,甚至有的片子有大師的趕腳,今天給大家欣賞其中的一部分。
  • 甜蜜森林 | 10月「本來生活網」微影賽獲獎作品
    微影賽是專注於手機攝影的賽事,旨在與攝影愛好者共同探尋手機攝影的無限可能
  • 《2020我最滿意的一張照片》獲獎作品賞析
    《2020我最滿意的一張照片》獲獎作品賞析 2021-01-18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彩色攝影獎——風景類獲獎作品
    與其他攝影比賽不同的是,彩色攝影獎(Chromatic Awards
  • 彩色攝影獎——文化類獲獎作品
    與其他攝影比賽不同的是,彩色攝影獎(Chromatic Awards
  • 微影賽|第20期:跟自己對話
    微影賽主題 跟自己對話 徵稿時間 2014年12月15日00:00(周一)——2014年12月21日23:59(周日) 投稿須知 1. 作品不分彩色、黑白,但只接收手機攝影作品,不要後加任何水印或文字,每人限投1幅。2. 作品橫邊像素不低於640,解析度過低可能會影響作品的打分。
  • 獲獎作品 | 7月「蔡司鏡頭」微影賽
    7月,攝影世界聯合「蔡司鏡頭」舉辦月度微影賽
  • 獲獎作品 | 六月 「EDIFIER 漫步者」微影賽
    6月,攝影世界聯合「EDIFIER 漫步者」舉辦月度微影賽
  • 野外生態攝影大賽2016 獲獎作品賞析
    野外生態攝影大賽2016 獲獎作品賞析 2016年10月20日 00:10作者:photoblog編輯:方家俊     由倫敦自然史博物館 (Natural
  • 鏡像世界 | 2018年12月微影賽精選作品(四)
    有旅行時妙手偶得的美好風景;有家人、情侶臉上最溫馨愜意的表情;有在街旁偶然拍到的荒誕瞬間;也有可遇而不可求的質感光影……12 月微影賽主題為「你的年度照片」,你的手機裡都藏著哪些難忘瞬間?下面是本月微影賽第二期精選作品。
  • 專業攝影的大基本功:底片掃描系統(彩色膠片版)
    – 〈專業攝影的大基本功:區域曝光系統(彩色膠片版)〉讀懂這篇文章,除了要先理解引言裡的彩色膠片版的區域曝光系統,還要先讀完〈專業攝影的大基本功:底片掃描系統(黑白膠片版)〉。也就是說,黑白攝影是彩色攝影的基礎(請見〈專業攝影的大基本功:區域曝光系統(黑白膠片版)〉),再學會掃描黑白底片,才能知道怎么正確地掃描彩色底片。
  • 2015年 iPhone 手機攝影大獎獲獎作品(完整版)
    可以說,iPhone Photography Awards(簡稱 IPPA)已經成為全球範圍內手機攝影最受關注的獎項。2015年的獲獎作品現已全部揭曉!四位中國攝影師榜上有名,他們分別是:重慶攝影師盧根、成都攝影師韓松、青島攝影師 LinXu(網名大觀)、臺北攝影師 Chen Chung Hung(音譯)。
  • 2020年索尼世界攝影大賽獲獎作品,能給我們什麼樣的攝影啟示?
    學習攝影,有什麼有效的辦法呢?向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學習,便是一條有效、快捷的學習方式。國際國內攝影大賽的獲獎作品,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的範例,這些作品之所以能獲獎,肯定有其獨特的地方。今天,我就結合2020年索尼世界攝影大賽獲獎作品的賞析,向大家分享不一樣的攝影啟示。為了說明問題的需要,本文賞析的獲獎作品,均來源於中國攝影在線的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 街拍中選擇黑白還是彩色 帶你賞析攝影師作品
    選擇黑白,還是彩色?這是攝影師經常面臨的選擇。在這篇文章中,街拍愛好者Valerie Jardin探討了黑白與彩色的選擇問題。事實上並不存在絕對的優劣:彩色和黑白的選擇,是一個非常具體的問題,只有在每一張照片的具體拍攝和修飾中,才能找到問題的解答——有時往往並不是一種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