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餐飲面孔】—— 九龍冰室創始人黃小舟黃小舟和丈夫何生,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文化感染,他們熱衷時尚、喜愛美食。也用熱愛的事情開啟了創業的大門,從風靡一時的電子產品跨界到餐飲,他們做過奶茶、酸辣粉、燒烤、主題餐廳,在不斷嘗試和探索中,聚焦冰室,九龍冰室由此而來。作為九龍冰室的創始人,黃小舟有著「冰室王后」的大格局,她希望以後九龍冰室不僅僅是一個餐飲品牌,還應該思索如何賦予品牌更好的價值,打造屬於九龍冰室的輝煌時代。
近期,娛樂圈內颳起一陣姐姐風,隨著《乘風破浪的姐姐》大火,寧靜、張雨綺、萬茜等30位姐姐們能歌、擅舞、敢懟、敢撕、又帥又酷又颯,以及打破原有人設,不斷突破自我,圈粉無數。
但這檔節目吸引人之處,應該是不僅僅是唱歌跳舞和顏值,更重要的是姐姐們的人生價值觀、和獨立有趣的靈魂。
餐飲圈的姐姐們,也有著獨一無二的特性,她們獨立、果敢、勤勞、真實,敢於創新。只是作為餐飲人,她們身上有一種職業的責任和擔當——守一種精神,做一個「匠人」。
今天的嘉賓是九龍冰室創始人——黃小舟,一起來聽聽她在餐飲圈內乘風破浪的故事吧。
01 成為老師的責任感
湛江,位於廣東省西南部,那裡有豐富的旅遊資源,集民俗老街、公園、溼地、島嶼等為一體,往南是海南,往東可以遙望香港。記憶中,那裡有白沙灘、大海、海鷗、漁船和走海的人,水天一色,相互映襯,就像一幅色彩斑瀾的油畫,讓人流連忘返。
黃小舟是海邊長大的孩子,那裡遠離汽笛的喧鬧,取而代之的是清涼的海風、鹹潤的空氣。大海時而平靜讓人心情放鬆,時而狂風大浪又讓人內心澎湃,她從小雖未見過世間百態,但可以說是見慣了大風大浪,性格活潑開朗、心胸也如大海般廣闊。
她是讓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從小就是班長,在學習上不用父母操心。讀書、考試、補習班,自己一個人也能安排的明明白白。
不僅如此,德智體美齊頭並進,一直到大學她都擔任文娛部部長,從小熱愛表演和舞蹈,而且先天體態有優勢,尤其擅長典雅的民族舞。在她身上,你能看到處女座追求完美的個性,也能看到優秀是一種習慣。
黃小舟身上的正直與幹練,從孩童時期就得以體現。
母親身上有南方人的特性、吃苦肯幹、願意照顧別人;父親也有著傳統一輩人的任勞任怨,工作負責任,而且為人正直、有擔當。
從小生活在這種家庭環境,黃小舟有種天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在求學過程中,她深刻意識到教育不僅在於傳授知識,還在於激勵、喚醒、啟迪學生的自我成長意識。長大成為一名老師的夢想被埋在她心中,但她想做的不僅是一名師者,更是一名愛心、美德、信念的播種者。
大學學習的專業是師範類的旅遊管理,按照童年的理想,不出意外,畢業後她會成為一名老師。
但是隨著閱歷的增長,大學的實習生涯讓她的想法發生了一些改變。專業學的是酒店管理專業,所以去過酒店實習,因為想要成為一名老師,也去過學校實習。接觸過後,她反問自己:「這些真的是自己以後要從事一生的職業嗎?」結果不得而知。
說起創業初試水,是她還在上大學的時候,丈夫提出來想要創業,她也有嘗試的興趣,就支持丈夫一起創業。
對於一個從小就有主見的人,她也更願意做自己能掌控的事情。能夠把自己的想法賦予在一份事業上,這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創業成為打開她新世界的門。
02電子產品初創業
世界上聰明的人很多,你能做的,別人也能做,最終你能在聰明人中贏,只是因為你比別人更加有韌性。
2000年,移動通信還未進入中國的千家萬戶,購買手機的渠道遠不如現在發展,追逐時尚的年輕人以買到新款手機為自豪,夫妻二人看中了這一商機。
2002年在廣州開了一家門店,那時賣手機最重要的是拿到貨源,丈夫負責打通渠道,談貨源,黃小舟就負責銷售。手機店憑藉最新貨源、產品性價比高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不到一年時間,開了第二家門店。
四五年後,他們從最初的一家小櫃檯店,開成了連鎖店,最高峰時期有30多家門店。在拓展新店時,跟各個商場打交道,了解商場模式的同時也積累了商鋪資源。
天生就是吃貨廣東湛江人,他們熱愛美食。做生意期間,黃小舟會經常會出入各地,尤其是香港和澳門,個人對港式茶餐廳情有獨鍾。那時候雖然沒有萌生做餐飲的想法,但也關注到了餐飲行業。
夫妻二人「愛吃」的愛好相互影響,並不斷升溫,在嘗遍各地美味後,他們就更想要擁有一家融入自己想法的餐飲店。黃小舟本人很喜歡喝奶茶,對奶茶有一些獨特的心得和體會,於是就自創奶茶品牌,很快開業了。
起初設想的是雪糕奶茶店,設計是甜美風格。在那個沒有微信的年代,生意都是靠顧客口碑相傳,產品味道為王,開業沒過多久就成為當地一家必打卡的店鋪。經營了2、3年之後,黃小舟還是選擇了關閉店鋪。
在復盤這家奶茶店的時候,黃小舟說那時候就意識到,開一家店不僅僅是讓它營業,更重要的是賦予它能量,產品需要不斷研發、宣傳也要跟得上,自己一邊做手機生意,一邊兼顧奶茶店,精力不夠。
在同時期,她還嘗試了諸多餐飲品類創業,酸辣粉、燒烤、主題餐廳、茶餐廳等,都因她無法全身心投入到該品類創業中,做不到極致,最終都關店歇業了。
作為追求完美的處女座,黃小舟認為:既然無法做到極致,那就暫時不做了。
為什麼在黃小舟的多次餐飲創業中,只有冰室發展至今,而且越做越火?有時候不得不說時機還是蠻重要的,除此之外,也是冥冥之中註定的冰室情緣。
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電影的影響,黃小舟對冰室和茶餐廳情有獨鍾,她喜歡港式茶餐廳享受下午茶的那種愜意感,一杯奶茶、一份西多士,一點炒蛋和一碗通粉,享受屬於自己的下午茶時光。
帶著這份熱愛,2013年第一家冰室開業了。
03 九龍冰室爆紅
香港冰室以其懷舊的氛圍,常常成為許多香港電影常用的取景地,去沒去過冰室的人,脫口都能說出「九龍冰室」這樣的香港符號,同名電影《九龍冰室》也曾名噪一時。
並沒有看過《九龍冰室》電影的黃小舟,在給冰室起名的時候,卻巧合的用了「九龍冰室」這四個字。
為何取名九龍冰室?黃小舟說:「當時的定位是做一個港風、懷舊風格的冰室;香港分為香港半島和九龍半島,九龍半島比較接地氣,物價低、更有市井氣息,這兩者好符合我對冰室的想法,既滿足場景又符合大眾日常需求。」
但是第一家冰室並沒有迎來開門紅,起初生意一般,不溫不火。這也是因為黃小舟心思那時更多在手機生意上,沒有全身心的投入到這家冰室。
後來隨著手機國際品牌和國內品牌的發展,以及蘋果進入市場後,壟斷了一大批消費者,整個手機行業開始萎靡,利潤空間變小,生意越來越難做。黃小舟在想如果手機生意真做不下去了,該怎麼辦呢?
上帝關了一扇門,就會開了一扇窗。冰室迎來生意的突然火爆。
廣州的冰室歷史悠久,主要供應奶茶、咖啡、汽水、果汁、雪糕、三明治,西多士等餐點,不具備正餐屬性。九龍冰室剛好主打新概念,區別於傳統冰室,結合當地特色,而且做到大眾化、接地氣。
黃小舟背水一戰,思索如何把九龍冰室做到極致,摸索出屬於九龍冰室的差異化經營。
九龍冰室在傳統茶餐廳口味上做了一些創新,口味融合粵、港飲食特色;相對於茶餐廳而言,形式更加簡單,菜單結構沒那麼複雜,更貼合現代人追求快捷、方便的生活方式;環境上保留了冰室風味和用餐氛圍,又添加現在年輕的霓虹元素。
正因為之前有一連串的失敗餐飲經驗,加上多年手機生意的商業模式的積累,在不斷探索中,茶餐廳盈利模式慢慢打開,熟客越來越多,在某一天餐廳突然排起長隊,生意爆紅。
這也讓她明白,塵埃落定前,請別放棄任何努力。
八月底出生的處女座,上升獅子座,有處女座的細節控,也具有獅子的豪放和乾脆。也是這樣的經歷,讓黃小舟堅定了從手機行業調整到餐飲行業,專心致志,全身心投入到餐飲。
04 打造有使命感的品牌
尋找熱土,任其生長。
2013年第一家九龍冰室在天娛廣場火爆之後,同年正佳廣場開了第二家店,隔了一年,第三家開業了。
三家商場裡的門店都是排隊狀態,在還沒有準備做加盟連鎖之際,就有顧客找到黃小舟夫婦,詢問是否可以加盟一家九龍冰室。2014年,第一家九龍冰室的加盟店在意料之外開業了,直到目前依然在盈利中。
2017年九龍冰室進入北京市場,這是一次機遇也是一次風險。茶餐廳進入北方是否能依然能受到顧客喜歡?黃小舟心裡也沒譜,但她認為:「有時候機遇擺在眼前,留給思考的時間不多,而且任何生意都不是百分之百賺錢。」
三裡屯的租金高,北京氣候不如廣州溫和,而且給到的店鋪是三層的露天戶外店……雖然各種困難擺在面前,但是既然機會來了,她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態,選擇迎頭而上,拼一把試試看。
黃小舟如同金剛石劃玻璃,沒有鋒刃,只靠自身的韌性,便劃開了一個世界。
開業後生意出乎意料的火爆,當天最高14次翻臺,九龍冰室也由此插旗北京三裡屯商圈。
「遇到困難的時候,不選擇逃避,永遠直面,將它踩碎。」這正是黃小舟身上的鮮明特性。在不斷的攀登中,黃小舟找也到了想要終其一生的事業,九龍冰室正是她心中的熱土,她也願意為此付出精力和熱忱。
所以,她勸誡一些想要創業的小白:「如果只是想要開一家店,賺一筆錢,但是對於要做的行業沒有熱愛,或者在那裡也找不到成就感和自豪感,是很難把這個事業做好,需要三思而後行。」
九龍冰室是香港文化對黃小舟夫婦影響的產物,正如黃小舟比較敬佩的明星劉德華曾說過:「學到就要教人,賺到就要給人。」
在工作中,黃小舟也願意跟員工毫無保留的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對工作要求嚴格的同時,她也會細緻入微的向員工講解工作中走過的彎路,避免大家重蹈她的覆轍。但她又像大家的親姐姐一樣,教人為人處事,先做人後做事。
從第一家店到現在,黃小舟身邊的老員工依然伴隨左右,曾經因為一些原因離開的人,也還會想要回來跟著這位大姐姐一起工作,因為在這裡每個人都會被她的熱忱和堅韌所感染,不斷學習成長,變得更優秀。
不斷打磨九龍冰室的過程中,讓黃小舟逐漸發現,在可食性之外,冰室還有一種記錄時代的功能。這也讓她的熱愛中,多了一份責任,她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來記錄時代。
就她個人而言,更希望把九龍冰室做成可以陪伴大家一起成長的品牌,讓消費者一想到炒蛋和奶茶,就會來到九龍冰室茶餐廳。
若有擔當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讓我們共見證屬於九龍冰室的時代!
採訪 | 李潔
文 | 李潔
編輯 | 李潔
本文版權歸 [餐飲面孔] 所有,欲轉載請聯繫平臺獲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