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婚族和丁克族越來越多,以後如何養老?

2020-12-23 平說財經張平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的最新數據,2018年全國結婚率為7.2‰,為2013年以來的最低。2018年上海、浙江結婚率只有4.4‰、5.9‰,廣東、北京、天津等地結婚率也偏低。對此,專家表示,大城市人生活節奏快,經濟壓力大,都會導致結婚率低。據統計,到2030年,中國將有約2億空巢老人。

面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不婚族或者丁克家庭。有網友趙老伯表示,他已經75歲了,老伴前幾年因病住在康復醫院裡面,自己現在一個人住在家裡,雖然膝下也育有一兒一女,但也不可能經常來照顧自己,真的犯起重病,也只好鄰裡相助了。其實,現在的獨居老人與不婚族、丁克家庭也差不了多少。相反,不婚族和丁克家庭還能夠趁著年輕時多積累一點金錢以備年老時使用。

實際上,對於不婚族、丁克家庭來説,年輕時可能還感受不到不生養孩子的問題,但真的到老了的時候,有些人就會感到孤獨和寂寞,不過現在生活越來越方便了,既可以看看網絡電視,又可以通過手機遊戲來打發時間,要是真的想吃點啥,外賣小哥可以替你送上門。所以,中國的老人即使一二個人呆在家裡,也不會感到孤獨和難受。

其實,對於那些剛剛步入退休的老人來説,他們年輕時已經交了養老金,等老了之後,除了自己有一筆儲蓄外,還有養老金可以領取。所以,趁著自己能走得動時,世界各地去走走、去看看。而隨著年齡的上升至75歲以上,開始走不動時,可以依靠社區養老服務。像筆者所住的小區就有社區養老。而社區養老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

隨著未來中國老齡化社會問題越來越嚴峻,社區養老倒不失為空巢老人們養老的一種新模式:社區養老專門有義工每天中午、下午替老人送美味可口的飯菜,以解決老人的吃飯問題。此外,還有專門社區義工定期上門與老人感情交流,替老人排遣晚年時光。

更關鍵的是,社區還會派遣專職醫生,定期為老人檢查身體,看病送藥,防患於未然。而且還在老人家中安裝報急救警裝置,老人如果突發疾病,可以按下求救裝置,以獲取及時救助。通過社區養老方式,對大量的空巢老人採取的是居家養老模式。

居家養老其實還是在空巢老人有一定自理能力的情況下,如果老人真到了80-90歲以上時,就只能去養老院,由專門的護工來照顧老人的日常生活了。由於公立養老院床位早已客滿,而去私立養老院的生活費用比較昂貴,如果要一二個人一間房間,開銷還是很大的。

不過,對於不婚族和丁克家庭來説,年輕時積攢不少財富,再加上養老金足夠在養老院,享受最好的護工照顧的生活,也不會有什麼後顧之憂。當然,也有些空巢老人,由於養老金不夠花,只能通過「以房養老」的模式來養老,而手裡的退休工資就當作平日的零花錢使用。

目前中國居民的不婚族、丁克家庭越來越多將是大趨勢,而且是很普遍的現象。不婚族、丁克家庭與有兒有女的家庭相比,未來區別也不會有太大。只是不婚族、丁克家庭會有更多的積蓄用於自己的晚年生活。將來的空巢老人,都是在你年齡不太大的情況下,先在社區養老,等你沒辦法照顧自已生活時,可以到養老院去接受專業養老護理,如果空巢老人養老資金不夠花,還可以賣房養老來解決自己的養老問題。

相關焦點

  • 「不婚族」和「丁克族」,晚年咋樣了?過來人訴說親身經歷,揪心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不婚主義和「丁克族」,晚年過得如何?年輕的時候和愛人都不想要孩子,總覺得二人世界才最自由,現在年紀大了,就特別後悔當初自己父母走的時候說最遺憾的就是沒能見到孫子,仔細想想真的很不孝。尤其是現在大家都有子女孫子盡孝,我看著也覺得羨慕。那時候覺得兩口子省下養娃的錢能養老,但我倆大手大腳慣了,現在的存款也不比人家養娃的多,不知道以後該怎麼過了。
  • 「不婚族」和「丁克族」哪個更幸福?聽聽這2類人的心聲,就懂了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思想觀念的不斷開放,不婚族和丁克族的隊伍也逐漸壯大了。什麼是不婚族和丁克族呢?可能還有一些朋友不是很清楚。· 不婚族指的是那些經濟條件好,學識高,擁有一定社會地位,終身不婚的人群,對他們而言,自由和無拘無束的生活更有吸引力。
  • 年輕人越來越不想生孩子,丁克族的現狀,不生孩子老了後悔嗎?
    但是進入工業時代之後,以前農業社會推崇的多子多福的思想已經慢慢的發生了轉變,現代社會,大部分的家庭都不願意多生孩子,很多最多只生一個,甚至出現了很多的丁克族,他們不生養孩子,專注享受兩人世界。如今,中國第一批丁克族已經進入老年,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下他們的現狀吧。首先,我們來了解下什麼是丁克家庭,丁克家庭一般是指城市裡,夫妻兩個專注於事業,高收入不生養的家庭。
  • 新媒:「不婚族」在中國與日俱增,為何女性居多?
    新加坡《聯合早報》1月3日文章,原題:她們「不婚」 自由中等待真愛 受過良好教育、經濟獨立、愛好廣泛……不想結婚。擁有這些特質的「不婚族」在華與日俱增,為何以女性居多?她們如何看待婚姻愛情?33歲的鄭虹(化名)一年前在深圳買下屬於自己的房子,這讓她更堅定了一個人過日子的決心。
  • 梁正賢代表的「不婚族」=海王?不婚族表示這鍋我們不背
    梁正賢甚至被網友冠上「空間管理大師」的稱號,因為他輕描淡寫地說,已經說服趙靜語,和王漫妮一南一北,互不幹擾。這句話簡直顛覆了我的三觀,就這樣,連帶著「不婚一族」也遭了殃,遭到人們質疑,「不婚」真的就是打著幌子,不想承擔婚姻的責任、花心一輩子嗎?
  • 「我是你侄子,財產不給我給誰」,丁克族還未老去,財產就被盯上
    「確實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壓力和經濟壓力也越來越大,特別是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大都選擇只生一個孩子,還有很大一部分選擇一個孩子也不要。對於那種一個孩子也不要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丁克族「,一直一味丁克是現在的年輕人有的想法,但其實不是的。最早的一批丁克族都已經步入了中老年生活。
  • 首批丁克族已到晚年,一輩子不生孩子是什麼體驗?揪心!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是不願意結婚,甚至很多人選擇不生孩子,成為了丁克家庭,不願意為了孩子放棄現在所擁有的舒適家庭。這部分的人都覺得有沒有孩子都是無所謂,只是一種人的選擇而已,特別是這樣家庭的女人,她們總覺得就算是不生孩子,她們自己的人生也是完整的!
  • 不婚族似乎全部是「窮光棍」
    男多女少,更多男人面臨光棍一族。我國結婚年齡逐漸走高,離婚率也是節節攀升,不婚族在大街上更比比皆是。曾經年齡大了會相親,只要看對眼了,兩個人就會走在一起,慢慢在去談,將就一下,日久生情。如今年齡大了,首先環境、教育、觀念不一樣了,房子,車子,票子,工作,收入,家庭背景……只要一點不合心意,就在等等,因為老子有的是時間,大不了一輩子不結婚了!但是,曾經一個女人,她和我說,如果是她年輕的時候,她不介意男人窮。但她現在30了,身體變差,已經不能像年輕那樣有自信,相信自己不靠老公也行,可以靠自己。她已經沒有年輕時的自信。
  • 不婚主義和「丁克族」,晚年誰更悽涼?四位過來人說了大實話
    這些年輕人不再把婚姻和兒女視為自己晚年生活的保障,畢竟在現實生活中,就存在很多兒女雙全卻不被孝順的孤寡老人,與其指望兒女養老,還不如趁著年輕努力賺錢,晚年再住進養老院安享晚年。可現實情況又真能如他們所願嗎?這看似完美的人生規劃,又是否能保障他們的晚年生活呢?
  • 哪怕孤獨終老,我也堅決不生孩子,丁克族意外生下寶寶:真幸福
    其實任何愛情都有它的保鮮期,人的想法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變,當初高喊著「哪怕孤獨終老,我也堅決不生孩子」的丁克族,他們的想法,也悄悄發生了改變。哪些原因改變了丁克族的想法,讓他們想要孩子?1. 晚年孤獨。
  • 20年前不生孩子的「丁克族」,現在後悔了嗎?過來人的回答很真實
    不過,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當「丁克」這個名詞進入我國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到,原來還有一種家庭組合形式是沒有孩子的。所以從那時候開始,生活中逐漸出現一些人會選擇結婚不育,甚至是不婚不育,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丁克族」。
  • 一輩子不生孩子是什麼體驗?首批丁克族步入老年,他們後悔了嗎?
    現在這個時代,結婚和生孩子的成本都非常高,所以導致很多年輕人都晚婚晚育,甚至有些直接成為了"丁克族",其實丁克不是這個時代才流行了,第一步丁克族,現在已經步入老年了,想想當時那個年代,如果真的不打算生孩子,需要面對巨大的壓力,因為在中國人的眼裡,結婚生子是自認規律,如果到了適婚年齡還沒有結婚的話,男生就會被叫做"光棍",女生就會被叫"大齡剩女"。
  • 不婚族:妖魔化的婚姻背後,當下的年輕人到底在經歷著什麼?
    一次婚姻,就好比一場博弈,這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只能是贏得起而輸不起,因此,才不會輕易選擇步入婚姻。另外,儘管當下的社會對年輕人未來的選擇越來越寬容,但大多數的父母還是信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樣落後的準則。仿佛,生育才是婚姻的唯一目的。這對於信奉自由,標榜「愛情」至上的年輕人來說難以接受。
  • 指望兒孫養老?靠兒孫良心和能力,還不如自我抱團來得溫暖
    現在社會,不婚族越來越多,丁克也越來越多,生一胎的家庭也越來越多。以前的社會,大家比誰家孩子多,誰家人口多。但現在,社會進步了,生活好了,大家越來越注重生活質量了。孩子是我們的生命的延續,也是我們愛情的結晶,我們所希望的,不是他們給我們養老,而是應該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夢想,有比我們更好的生活,我們不希望用養老去捆綁他們的人生。
  • 為什麼越來越多90後,不願意生孩子了?年輕網友的話發人深思
    王女士畢業以後就進入了一家對口專業的企業工作,工資待遇雖然沒有很高,但也是穩中有漲,王女士也想要等自己的工作更穩定之後再結婚生子。但是參加工作一兩年,家人就催著王女士趕緊結婚,畢竟和男朋友也談了很長時間。王女士也覺得先結婚也沒什麼,先不要孩子,自己就可以繼續奮鬥,自己的男朋友也表示同意。
  • 日本不婚族: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結婚了?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單身生活!面對社會上親朋好友、七大姑八大姨的靈魂拷問,你為什麼不結婚?當然,這只是一句玩笑。選擇單身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的人不想失去單身的自由,有的人認為經濟上不允許,有的人缺乏認識異性的機會,還有的人一直在等那個對的人,更多的人感覺不到結婚的必要性。
  • 演員謝園突發心臟病去世,至今無兒女,他為什麼要做丁克族?
    謝園生前囑託,家中不設靈堂,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不召開任何形式的追思會。謝園也曾經公開表示,自己是丁克族,並不打算要小孩,現在的妻子也十分支持自己的想法,他們過得很幸福。其實沒有孩子也不覺得是一種遺憾,畢竟每個人的人生觀、生育觀不一樣,追求想要的生活方式是每個人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