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雜談 | 閒話生活
id:changxiaolife
前天,也就是9月16日,臺灣知名藝人黃鴻升在家中猝死,年僅36歲。
據警方推測,黃鴻升死因系在浴室滑倒撞到頭,因為獨自在家,無人第一時間發現和救治而不幸去世。
由於黃鴻升呈現趴臥狀態,且口鼻有出血,電視開著,空調也沒關,浴室內又早已放好水,警方初步判斷可能是準備洗澡時在走道滑倒撞到頭部,引發突發性心肌梗塞。
由於黃鴻升的死訊來得實在是太突然,讓網友們震驚不已,紛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22小時前還在ins曬出餵狗狗吃東西的視頻,一天時間都沒有到,意外就先來了。
人稱「小鬼」的黃鴻升是個非常優秀的藝人。演過《終極一班》、主持過《娛樂百分百》,發過唱片,開過演唱會。
得知他的死訊,他的藝人朋友們,幾乎每個都在感傷。
炎亞綸發文說:「抱歉我沒有經常跟你聚,但謝謝你過去的照顧。」
小s發文,只說了兩個字:「心痛!」
明星裡反應最大的當屬楊丞琳。
因為黃鴻升是楊丞琳的初戀男友,兩個人從高一就在一起,哪怕最後分手後,也和親人一樣。
前陣子楊丞琳演唱會邀請黃鴻升,楊丞琳巡演的主題叫《青春住了誰》,她當場就說自己的青春,住的就是黃鴻升。
而在得知小鬼黃鴻升去世後,楊丞琳對記者說:「我沒有辦法形容我有多痛,鴻升對我來說就像家人般的存在,知道這個消息我真的沒有辦法接受。他的好,我永遠都會記得,也請大家記住他努力、認真、有才華的樣子,我會永遠想念他。」
因為他是獨居生活,當時如果有人能在身邊及時發現,或許會是另一個結局。這也是人們無法接受這一噩耗的原因。
而大家在惋惜之餘,獨居安全問題一下子成為了社會共同關心的話題。
於是,在知乎上,「藝人黃鴻升因在浴室摔倒無人救治而去世,在獨居的生活狀態下,怎樣才能保護好自己?」迅速登上了知乎熱搜榜。
人們也開始瘋狂轉發一些《獨居人士救命手冊》。
比如針對洗澡問題,要購買防滑拖鞋、防滑地墊,浴室要裝防爆玻璃,安裝把手小心摔倒,冬天洗澡時要及時通風,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可這些救命貼看多了,就會陷入一種無奈的絕望中。因為會發現,為了預防意外,獨居青年們要做的事實在太多了。
獨居青年還有個獨屬的焦慮,比如有天笑笑上班後,突然想起來早上使用的電夾板,忘記了是否關閉了電源,嚇得笑笑一通百度:「電夾板一直開著會不會引發火災」。
一搜才發現,有同樣經歷的人很多。確認過眼神:都是獨居的人。
這種焦慮還有:出門後家裡的煤氣閥門關了沒?睡覺時鑰匙是不是還插在門上?
嚴重點的,心臟稍微劇烈跳動下,就開始擔心自己會不會要猝死了,讓誰叫救護車呢?
要是獨居女性,那就更麻煩了。
要特意買幾件男士衣物掛陽臺;收外賣和快遞從來都是放門口;只敢淺眠,稍微有點動靜就開始擔心有人破門而入;要是做了噩夢,那這晚上就別想再睡了(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擔心意外隨時降臨的焦慮感,是每個獨居者都要面對的宿命。
而這一切的一切,只要家裡有個其他人,就可以遊刃而解。
黃鴻升的去世戳中了獨居人士的軟肋,他們擔驚受怕、謹小慎微,不禁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還要繼續獨居嗎?
根據民政部統計,目前中國有超過2億單身成年人,其中包括超過7700萬獨居成年人。另有數據顯示,20歲到39歲的獨居人群數量接近2000萬。
獨居很自由,很無拘無束。然而享受一個人自由的同時,也要一個人承擔風險。
當一個人承擔風險的時候,就會發現,哪怕一個微不足道的疏忽,就會導致大的災難甚至是生命危險,比如浴室滑倒。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有將近30萬人因為摔倒而死亡,而摔倒引起的受傷情況更是數不勝數,其中老年人、小孩佔相當大一部分比例。
10歲小孩洗澡時打鬧,撞倒玻璃門被劃兩道大口子,頓時血肉模糊;
酒店浴室防滑措施不足,內蒙古的陳女士摔成腰椎骨折花3萬;
88歲獨居蔡姓老翁浴室滑倒受困7天無人知;
房客浴室滑倒左手受重創,酒店未警示賠償17500元;
家中浴室洗澡滑倒,男子左臂肌腱斷裂......
這一件件不慎摔倒案例都在告訴著獨居群體突發意外事件的嚴重性。
64歲的馬未都先生,不慎在浴室滑倒摔傷後,為了呼籲更多人重視和關注「老人意外滑倒」事件,防患於未然,在他撰寫的《平安書》裡有過一個統計:
「每年有 1% 的人滑倒
每天發生概率 0.000027%
大概 36500 人次一年攤上一個
就是 1400萬 人」
這其中有10%受傷,就是140萬人;如果傷者中再有10%直接或間接死亡,就是14萬人;
這樣平均每天有383人因滑倒意外死亡,相當於每天掉兩架大飛機,比交通事故死亡數字高一倍,想想真是不寒而慄。
而獨居顯著將這種意外的危害提高了,不能及時救治不僅帶來延遲送醫的嚴重後果,還有一個人獨自承擔痛苦的絕望。
豆瓣上有個「孤寡人士中老年送醫收屍互助」小組。
裡面的組員,大多都是獨居的年輕人。所謂「中老年」,是一種自嘲。
小組裡的活動是這樣的,獨居的孤寡人士可以相互組隊,每天晨起睡前電話溝通,
確認健康情況。
如果發生不適或死亡事件,對方會幫你聯繫緊急聯繫人及時送醫。
初看挺不可思議的,可這不恰恰是獨居人士的不安嗎?
白天我們認真工作,好好生活。卻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會先來。
然而獨居生活,放大了意外的概率。
所以我們需要找一個熟悉的陌生人。「如果在某個清晨或深夜,我杳無音信了。就麻煩你,將我的死訊告訴家人。」
不禁感到悲涼。
除了怕死,還有心理的孤獨。
據調查顯示:57.9%的獨居青年缺乏感情寄託。
獨居者不僅獨自處理生活的種種,自己換燈泡、修馬桶……也會習慣把很多事咽到肚子裡,久而久之陷入抑鬱情緒,難以排解。
誰不想有人陪著呢?在感冒發燒的時候,遞上一片藥,倒一杯溫熱的水。在低血糖或摔倒時,將你扶起。在生病手術的時候,幫你在風險書上簽字。又或者你睡了一個下午醒來的時候,在你身邊陪你看黃昏和晚霞。
可是初來乍到沒朋友,戀人分手搬走了,為了工作離家了……
獨居,不是他們的選擇,而是獨居找上了他們。
無奈活成了孤島,只希望彼此可以抱團取暖。
曾經的「超女」周筆暢在節目中爆料,自己已經獨居15年。
節目曝光的周筆暢家,布置得溫馨整潔,一切都以自己的喜好為主,怎麼舒服怎麼來。
屋子裡隨處可見她喜歡的綠植,有趣的手辦在柜子裡擺放得整整齊齊,還有早上用過的專業咖啡機……
除了布置精心的房子,周筆暢的生活狀態也很讓人羨慕。
雖然是一個人住,但她從不敷衍每一頓飯,廚房裡設備豐富,餐具精緻,調味料齊全,在家就會認真地給自己做美食。
冰箱上,貼滿了她從世界各地帶回來的冰箱貼。
一個人開車出門購物,會開著自己喜歡的音樂,跟著音樂搖擺。
雖然是一個人的獨居生活,但看著完全沒有孤獨和悲涼感,反而是一副歲月靜好的畫面。
看了周筆暢的獨居生活,笑笑發現:獨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生活的態度。有的人即使是一個人,也可以把枯瘦的日子過得熱鬧。
對於獨居的意外事故,其實一個apple watch就可以解決:摔倒警報,監控心率……
而重要的是,怎麼在獨居的狀態下保持身體和精神的健康。
在「孤寡人士中老年送醫收屍互助」小組裡,那些獨居的「過來人」,分享自己的獨居經驗,特別強調了健康的重要性。
要「合理的飲食」。很多獨居者喜歡狂點外賣、暴飲暴食,不僅引發腸胃問題,還會陷入身材焦慮,周而復始,陷入惡性循環。
合理的飲食是維持身體健康的第一道屏障,還可以避免內分泌失調保持情緒健康。
要「適當的運動」。很多獨居者喜歡躺著煲劇打遊戲,連垃圾都要積幾天才丟,不上班時的運動步數甚至是個位數。
運動不僅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質、加快新陳代謝;還有助於大腦分泌多巴胺,讓人變得快樂起來,如果你感到孤獨和無助,就運動吧。
要「主動的社交」。多出去接觸人,既避免了一個人瞎想,也能活躍自己的思維,豐富自己的生活,如果可以結識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許就可以告別獨居了。
所以,重要的不是生活方式,而是對待生活的態度。一個人照樣可以熱熱鬧鬧,風生水起。
笑笑有話說:不管幾個人一起住,都要好好生活呢。
關注「愛美、愛笑、愛生活」的正能量生活資訊號---【常笑生活】頭條號,小編會定期和大家分享美麗知識、娛樂八卦、生活趣事!傳播正能量,天天樂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