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年輕人都非常頹廢、混吃等死?你是否也是這個德行?

2020-12-20 叫囂的王五

很多年輕人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做個有出息的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結果懷揣著崇高理想的年輕人很一進入社會才發現,原來大家都是最普通的打工仔。

即使奮鬥一輩子,拼盡所有,搭上父母的棺材本,也不過在一個「二三線城市」買一套除去公攤,可能連100平米都不到的商品房。

即使你運氣不錯,能找到今生的伴侶,結果最後對象的父母說,光買房可不行,彩禮錢多少多少,一點也不能少,結果你還需要東挪西湊去攢彩禮錢,最後即使結了婚,夫妻倆還要養一個孩子,照顧4個老人。

實際上,今天的年輕人真的不怕吃苦,不怕受委屈,最怕的還是看不到希望,我曾經跟我公司的一個掃地的老阿姨聊天,老阿姨是六十多歲本地人,退休金三四千,管自己吃喝肯定完全沒問題。

但為啥她忙了一輩子,退休了還要到我們公司做清潔?說到底還是為了他兒子,她自己家的老破小沒拆遷,兒子為了結婚只能買一棟新房,小夫妻倆每月還一萬多貸款,再加上車貸養孩子,沒辦法,老阿姨只能出來再掙點錢補貼兒子。

這就是今天年輕人的現狀,老阿姨一家還是本地人,等房子拆遷了,還有可能翻身,那外地人呢?大部分農村出來的年輕人,農村的父母肯定指望不上了,自己工作的這所城市房價越來越高,靠自己在城市根本不能立足。

同時,我們也看到這個社會上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少!房價上漲就上漲了,只要還有發財的機會,房子不過是一個資產,有錢就能買,但如果連所有人成功的機會都不平等,都越來越稀少,那肯定會對年輕人的價值觀產生根本性的改變。

今天,因為房價上漲,大量昂貴的學區房與教育資源綁定,使得我們的下一代既從表面上,又從本質上失去了平等獲得教育資源的機會。

世界公認教育是機會平等的前提,但有人明目張胆的通過一系列手段,破壞了這個平等,年輕人焉能不頹?

說完了基礎教育,我們再看社會競爭,今天這個社會年輕人成功的機會到底有多大?

以前開個零售店小超市,可以養活一家人吧,但今天到處是沃爾瑪,家樂福的大超市,至於小店就更多了,基本城市裡每個小區附近都有連鎖的711、全家、羅森還有什麼天貓便利店、京東便利店等等。

你說那麼多巨頭都開店,那就幹點累活去賣菜吧,現在賣菜都困難,一線二線到處都是盒馬生鮮、美團買菜、叮咚買菜之類的大企業,小區樓下的叮咚買菜做活動,1塊錢送20個雞蛋,你怎麼跟這些企業玩?

這些大企業的終極目標就是前期投資佔領市場,然後確定行業霸主地位在進行收割,比如滴滴打車,這種燒錢搶市場擠壓老百姓的行為,他們還創造了一個詞叫「培養用戶習慣」!

記得當年我剛上大學那會,馬雲還是創業導師,社會上各種成功學還在大行其道,電視上網頁上播的都是加盟廣告,當年還在吐槽,但現在我開始懷念那個時代了,至少那個時代年輕人還有機會,還有成功的可能。

但今天,馬雲已經退居二線,網頁最多的廣告變成傳奇遊戲,年輕人開始有點無路可走了,這樣的年輕人又怎麼不頹廢呢?

相關焦點

  • 大學生現狀:頹廢,無比墮落,混吃等死,為什麼還覺得自己沒有錯
    可是現在,大城市的求職現場,十個有九個都是大學生,根本不值錢,許多企業寧願要大專或者技校生,因為他們專業技能更強,大學生並不被看好,為什麼呢?如今小學生的學習壓力都很大,更何況初中高中的學生,繁重的學業壓力讓人喘不過氣來,但反觀絕大多數大學生,戴著「名牌大學」的亮麗光環,整天在校園裡無所事事,蹉跎歲月,虛度光陰。
  • 職場話題:為什麼很多人滿足朝九晚六的工作?是不是在混吃等死?
    最為典型的朝九晚六的工作應該就是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了,這兩者也是大家最為熟悉的。就拿政府機關來說吧,要想進去就需要考公務員。很多人都認為公務員工作是最為清閒、穩定的。畢業後,你會聽見很多家長對自己的女兒說:「回來家鄉考公務員吧,進入體制內有保障,朝九晚五的,多好啊,就適合你們女孩子。」然而很多孩子覺得朝九晚六的工作就是安於現狀、毫無鬥志的表現,他們不想要這種一眼望到頭的工作,而且覺得年輕就是應該出去闖蕩,現在幹那種朝九晚六的工作不是在混吃等死嗎?在知乎上,也看到過一個類似問題:為什麼很多人滿足於此生僅拿份工資,做一份朝九晚六的工作?
  • 這一屆富二代,混吃等死就是贏
    比如上學期間你還在為這個月生活費規劃怎麼花的時候,他們已經天天住酒店了;比如剛剛參加工作你還為下個月房租發愁的時候,他們已經有了父母給買好的全款房。 大概總結一句就是:不用自己努力就可以有車有房,只要不作死,正常的開銷情況下,錢花不完。 可誰願意混吃等死呢?
  • 深圳「三和大神」:幹一天,玩三天,一群年輕人正在「混吃等死」
    01很多時候大城市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很多年輕人畢業了,就想去大城市闖一闖,北上廣深,成了他們最嚮往的幾個大城市。因為在他們看來,大城市裡面的人都充滿了鬥志,都想要努力的闖出一片天。可是回家後,朝九晚五,按時上班,下班後回家吃飯,總覺得這種安逸的日子容易讓人頹廢。所以,他們也想要在那個充滿了競爭和速度的環境中,努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可是,很多時候闖勁跟城市也沒有太大的關係,重要的是人。即使在一線發達的大城市,也有一圈混吃等死的人。比如說,人人都嚮往的深圳。
  • 隨遇而安 混吃等死是最高境界
    好吧,我承認挺喜歡《銀魂》,雖然這個聽上去酷炫的名字其實日文發音很流氓,根本和酷炫沒半毛錢關係。就像這漫畫,你說熱血吧其實挺廢柴,你說腦洞大吧其實毫無內涵,你說槽點滿滿其實無聊到極致。但是,去年終結了卻總覺得少了點啥。這就像人生,擁有時覺得沒啥,失去時才感到遺憾。
  • "三和大神"是混吃等死+不勞而獲?學者:無奈的反抗
    漸漸地,這個群體形成了底層社會獨特的生活狀態和人生態度。他們「破罐破摔」,抵制枯燥無味的流水線工作,在三和周邊「混吃等死」,樂在其中。在網絡自媒體上,三和甚至被渲染成中國最接近「嬉皮士樂園」的地方。這些報導滿足了讀者的獵奇心理和對精神烏託邦的需求。
  • 蘇有朋說|我的夢想是「賺夠幾個億,然後混吃等死」這話你信嗎?
    你看,人是多麼有趣,常常是「沒事想折騰,一累就哼哼」。我們所謂的混吃等死,前提也是足夠多的錢。我們的抱怨也不過是過生活的撒嬌,也是對自己撒嬌。我這個人,夢想就是沒事寫寫東西,錢夠花,到處走走,不愁吃喝,時間自由。看著不過分的想法,其實是足夠奢侈的。
  • 深圳「三和大神」揭露真實的生活態度:頹廢和自由只有一線之遙
    這些年輕人也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三和大神」。在他們的身上,你會發現,頹廢和自由只有一線之遙。01.「三和大神」的生活,充滿著知足。這些年輕人,剛開始來深圳也是帶著夢想的,希望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現狀,過上娶妻生子的美好生活。深圳有個「三和人才市場」,是很多年輕人夢想開始的地方。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夢想,有一部分年輕人沒有學歷,甚至26個英文字母也不能完全認識,給找工作帶來難度。
  • 三和青年:在大都市裡「混吃等死」的年輕人們
    不進廠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工廠裡的工作枯燥而又繁重,還有極低的報酬都還存在被「黑中介」私吞的情況非常嚴重,所以三和青年們不僅不會進廠,而且對進廠這種工作非常鄙視,常常把進廠工作的人稱為「廠狗」用來戲謔,在他們心中,進廠工作就是出賣肉體和靈魂,沒有尊嚴的代表。
  • 你發現了嗎,你每天過的非常頹廢
    她沒病、偏要去看快死之人的熱鬧。馬拉比也是頹廢的人,每日吸菸喝酒、安眠藥、麻醉著。不死也快了,放蕩、閃電頭、一扭一扭的姿勢,真像個婊子。諾頓生活看起來非常小康,老闆的事情做好、回家休息、完事每天在接著這個動作來一遍。久而久之,你會感到厭煩,厭煩在這個城市生活。因為那不是你自己,你只是個一個殼。
  •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容易英年早逝?真相驚人!
    位就是我們的待遇,就是我們的德行不配我們的福報。我舉幾個例子:有很多年輕的人一出名就死了,有些官員一提升重病,有的人家裡有錢剛蓋完房子,人去世了,出車禍了。為什麼?就是這四個字「德不配位」。他的德行跟他的待遇、福報不相稱。我剛才給大家看了我使用一塊錢的手機、穿8塊錢的布鞋,我為什麼要這樣,因為我沒有什麼德行,我用這些很簡樸的東西,我心裡很踏實。
  • 自來也死,綱手癱倒!斷死,綱手頹廢!他死,卻讓綱手咬破了嘴唇
    年過五旬的綱手,其實是非常需要依靠同伴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從同伴死後,綱手的反應不難看出,綱手的內心真的很「柔弱」。那麼,得知同伴死的消息後,綱手都產生了什麼樣的反應呢?得知自來也死,綱手癱倒!得知斷死,綱手開始頹廢!他的死,卻讓綱手咬破了嘴唇。
  • 年輕人跟太宰治學頹廢,是不是矯情?「人間失格」到底表達什麼?
    回顧太宰治的一生,累積很多可大可小的「頹廢」時刻,變成了「無賴文學」的創作源泉。太宰治出生於一個地主家庭,他的家庭在當地相當富裕。太宰治的父親津島原右衛門,曾任眾議院議員,後當選貴族院議員。而他的母親自於長期多病,所以太宰治小時候從三歲到八歲的生活都是由姨媽和名叫「竹」的保姆陪伴成長的。白天與和「竹」在一起讀書,晚上和姨媽在一起入睡。
  • 漫無目的的努力,誰說不是另一種混吃等死
    這種人的的朋友圈都非常精緻,每一張圖都經過精心的ps,基本上屬於彈無虛發。 通過朋友圈,你會看到他讀過的書,吃過的美食,加過的班,看過的電影······人生只有精彩絕倫,和努力到感動自己。 實際上,美食是提前找好了角度,很久捨不得自己花錢吃一次,加班不過是上班時候偷懶拍的一張照片,讀過的書只是拍個照可能書皮什麼內容都不記得。 你並沒有很努力,只是在朋友圈看起來很努力。 你看起來很努力,努力到拋到人群中沒人認出你。
  • 混吃等死的人生,活該離成功十萬八千裡
    年輕人的聚會,每次都有幾個上了天的人不來了。 年紀越大,一個圈子裡的朋友,大家每次見面都會少幾個。開始都閉口不提,後來沒別的話題聊了,就會問那誰誰怎麼沒來,最近在忙什麼。 那誰誰啊,最近混的可好了,不願意和我們一起玩了。
  • 李誕,也許頹廢也是另一種美
    《拜託了冰箱》有一期,何炅問李誕,「你的女朋友是否由於認為你很有趣,所以是跟你在一起的?」李誕回答:「她是貪圖我的美色!」你覺得他好笑嗎?顯然,這句話有偏見,甚至有點不合情理,但足以反映李誕情商。高情商表現的不僅僅是偶爾開個玩笑,而是適當的諷刺和自嘲,寫句子,說的話,都是關於你的。「你必須冷靜。
  • 可以忙碌的時候,別混吃等死
    封面圖片來源於網絡假如讓我說下去 - 楊千嬅任我想 我最多想一覺睡去期待你 也至少勸我別勞累但我把 談情的氣力轉贈誰跟你電話之中講再會 再會誰 暴雨天 我至少想講掛念你然後你 你最多會笑著迴避避到底 明明不筋竭都力疲就當我還未放鬆自己
  • 年輕人為什麼都逃離朋友圈
    我在被甲方錘爆之後,很多次偶爾期望這樣的心境。但我似乎不能把這種內容發到朋友圈,太喪、太頹,缺乏年輕人的氣息。我深深地意識到,原來年輕人的氣息也是有標準的:除了4分鐘必須跑完一公裡、永遠不能比上司早下班,至少還應該包括沒有喪和頹的權利吧,即使是偶爾的。朋友圈已經被潛規則了,朋友圈裡沒有朋友,或者,朋友已經變成了關係負債,因為關係鏈沉澱得越來越複雜。
  • 《不求上進的玉子》《小森林》:把頹廢當低欲是年輕人最大的悲哀
    玉子的心中滿是自尊,對父親也是滿是依賴,心裡想要的其實很多,卻因為太多顧慮而不敢向前一步,以致於被女團勸退時,面對父親的鼓勵還會惱羞成怒。 空杯心態是職場中最常聽到的,很多在大企業待過的人自以為很了不起,在面試小企業時容易表露對自己滿滿的自信和對下家過分的要求,殊不知以往只是平臺給的機會,換作其他人也能施展拳腳,而不是自己多牛逼。
  • 很多年輕人都喜歡網購,在網上看模特穿的衣服非常的好看,等自己買...
    現在市面上的衣服種類有很多,有些設計師的理念也是讓人看不懂啊,就像是這件衣服,應該沒人能駕馭得了吧,這是件衣服還是褲子啊,應該怎麼穿?有位網友表示只有派大星可以駕馭吧。女生都是容易心軟的生物,當男生做錯事道歉了以後,她們總覺得對方會改,到最後將自己弄的遍體鱗傷。歲月真的是一把殺豬刀啊,這都經歷了什麼?很多年輕人都喜歡網購,在網上看模特穿的衣服非常的好看,等自己買回來以後,是這個效果....究竟差在了哪裡,為什麼穿上身跟殭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