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根結底,觀眾對電影最大的不滿,在於其中體現的對女性的刻板印象,以及諸多不合時宜、又粗劣低俗的黃色笑話。
每到春節,中國電影都要迎來一次「史上最強春節檔」。牛年春節第四天,春節檔影片總票房已超50億元人民幣,其中《唐人街探案3》(以下簡稱《唐探3》以28億暫列春節檔總票房第一。
《唐探3》受歡迎,歸功於「唐探系列」超級IP和前兩部的良好口碑,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2015年,《唐探1》橫空出世,一上映就是票房黑馬。導演陳思誠把懸疑推理和喜劇元素糅在一起,安排說話結巴的天才探案少年秦風(劉昊然飾),搭檔一頭捲毛、油裡油氣的唐仁(王寶強飾),一同在曼谷唐人街上探案。
·《唐探1》劇照。
據說《唐探1》的觀眾中,有位來自電影主管部門的領導,他看後嘖嘖稱奇:「從來沒想過,懸疑也能拍成喜劇。」
2018年,《唐探2》上映,累計票房33億元,在當時的華語電影影史上位居第七。《唐探2》中,除了結巴少年+油膩大叔的黃金組合,陳思誠還打造出了一個「Crimaster世界名偵探排行榜」的設定,「唐探系列」成為中國電影的一大IP。
觀眾翹首以盼,《唐探3》終於上映,票房高升,觀影評分卻在一路走低。看起來,這部「唐探系列最終篇」也沒能逃過「續集撲街」的命運。
《唐探3》的取景地在日本東京。劇組400多名工作人員,中國人與日本人各佔一半,鏡頭中有熱鬧的新宿商業區和「二次元聖地」秋葉原。
·《唐探3》劇照。
電影裡糅入豐富的日本元素,比如劍道比賽,相撲大戰,在世界上人流量最大的澀谷十字路口撒錢,玩辣眼睛的cosplay……平心而論,作為一部喜慶的賀歲電影和爆米花大片,《唐探3》情節強,有反轉,足夠熱鬧、足夠瘋狂。
然後,頂著預售超10億的光環,到上映第四天,豆瓣評分已經從6.8跌到5.8,口碑實在不咋地。
不尊重女性的「爛梗」,集中了絕大部分觀眾的吐槽「火力」。
一開場的機場混戰,兩邊人馬各出一隊空姐打架撕扯。有個鏡頭是,一個女孩子的臉被另一個女孩子按到玻璃上,於是整個大屏幕上,都是這張扭曲變形的臉。
日本澡堂文化也出現在電影裡。只是當唐仁和秦風站在澡堂門口,油膩膩的唐仁又講了個「帶著顏色」的低俗笑話,「你還去過不正規的(澡堂)」。
日本「國民演員」長澤雅美飾演的小林杏奈,成了電影裡唯一有故事背景、有人物性格的女性角色。但她一出場就被唐仁評價了一句——「好胸」。
除此之外,電影裡關鍵的密碼破解,是對著的大胸模型在鍵盤上輸入「36D」;看喪屍片的女護士被黑幫電暈放在裹屍袋裡,以為遇上詐屍的所有人對她拳打腳踢;秋葉原的那場cosplay大戲中,一個猥瑣暴露狂突然出現,嚇得女生四處奔散;女法官在法庭上被男主「拋媚眼」,為了所謂的喜劇效果,一場專業的庭審戲鬧得雞飛蛋打……
·日本國民級演員鈴木保奈美飾演女法官。
歸根結底,觀眾對電影最大的不滿,在於其中體現的對女性的刻板印象,以及諸多不合時宜、又粗劣低俗的黃色笑話。
在推理迷看來,劇情本身也有硬傷。作為一部探案電影,《唐探3》在開頭提到了「邏輯至上」的本格派,臺詞上也引用了「猶大之窗」「十三種密室」等本格小說推理知識來凸顯專業性。
只可惜,電影裡沒有什麼智商博弈,從頭到尾玩的都是套路。
相比於一個純粹的偵探身份,秦風更像「劇本殺」遊戲裡的高配玩家,一路打怪通關。連最後身份揭曉的偵探「Q」,在劇情上的推動作用也不大,而是更像用來拍電影續集的引子。
一位網友的如此評價還挺有道理:徘徊在及格線左右的《唐探3》,有一些亮點依舊也非常顯眼,放在大陸的同類型電影裡比較,依舊還是能打的。但缺點也確實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顯眼了,甚至更刺眼了。把它和第一部、第二部放在一起對比來看,不免有些遺憾。
唐探IP錢途無量
《唐探3》原本定檔於2020年春節。這一年,其他同期撤檔的電影,有著急忙慌線上公映的,也有抓住2020年國慶檔期和觀眾見面的,唯獨陳思誠的《唐探3》堅守到了今年的春節。
去年8月,影院剛復工不久,陳思誠在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跟《環球人物》記者聊到了他對《唐探3》的期望:「這是一部用IMAX 65毫米數字攝影機拍的全景聲電影,是『唐探系列』的最高標準。我更願意觀眾能走進電影院,跟所有演員一起度過驚心動魄、異彩紛呈又令人捧腹的兩個多小時。」如果用3個詞形容電影,陳思誠覺得,那應該是「想像力、少年感和溫暖,這些對我來說很重要,希望觀眾能感受到」。
·2020年8月23日,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右一為陳思誠。
導演陳思誠踏入影視圈的第一個身份是演員。他從不否認,從演員到導演,一路走來,一直有很明確清晰的規劃與想法。
大部分觀眾認識陳思誠,是因為《士兵突擊》中精明自負的成才。2005年,康洪雷籌備拍《士兵突擊》,陳思誠最初被定為男一號許三多的首選。開拍前,陳思誠經常組飯局,約張譯、李晨等另外幾個已經定下的「爺們」演員一塊吃一塊聊。康洪雷有一次加入了飯局,吃完就覺得不太對勁兒。他拉著陳思誠指指飯桌:「如果今天許三多在,那他應該是這裡面最不受待見的一個。你的人緣太好了,你演不了許三多。」
·陳思誠飾演《士兵突擊》中精明自負的成才。
陳思誠不得已放棄了許三多這個角色,轉而飾演男二號成才。不過那桌在《士兵突擊》裡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後來都被陳思誠拉到了《北京愛情故事》的片場,成就了他的導演處女作。這部講述北京一代年輕人的成長陣痛與青春迷思的電視劇,一經播出就是「爆款」。
兩年後,陳思誠在《北京愛情故事》這個命題作文下另起爐灶,重新拍了幾段都市愛情,完成了他的電影處女作。他決定拍電影,是因為「電影對我來說,就是終極夢想。」
《北京愛情故事》上映後,票房節節高升,豆瓣上卻被人頻頻吐槽。對這個結果,陳思誠一直有些耿耿於懷,「我用了一種高級敘事手法,是用『空間』講『時間』的故事。但大家都拿它當一部普通串燒電影看,他們沒真正看出我想表達的東西」。
·電影《北京愛情故事》劇照,該片由陳思誠自編自導自演。
在泰國寫《北京愛情故事》劇本的時候,陳思誠有一天到街上跑步,路過曼谷唐人街。站在那條舊樓宅箱密布、霓虹招牌閃耀的街道上,他突然想到,「可以拍個唐人街探案的故事」,於是有了《唐探1》。
過去6年,陳思誠完成了3部唐探電影,一部唐探網劇,打造了唐探IP。陳思誠似乎一直是進取型人格,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曾說:「我是願意一直挑戰、一直邁大步的人。我覺得,安全對我來說不重要,時間對我來說才是最寶貴的。」
同時,陳思誠也在一步步探索市場需要什麼,他從不否認自己對商業的認知和嗅覺。從《唐探1》結尾「受害人」小女孩出其不意的詭異笑容開始,電影就已經有了「系列感」。《唐探3》上映前,陳思誠又提到,「以後會做唐探遊戲,人物盲盒,授權給樂園開發密室逃脫」。
提到「唐探」,觀眾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唐人街上的飛車、「荷爾蒙有點高」的大叔。
「唐探」這個系列,一直以來都有陳思誠的身影。
大學同學聊到陳思誠,都有這樣的共識:「還在少年時期,他身上張狂、自信的東西就很多。」
1996年,陳思誠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上海謝晉恆通明星學校,和趙薇成為同學。兩年後,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績考進上海戲劇學院,跟著名戲劇表演教育家李學通教授學表演。然而大一還沒到期末,陳思誠就因為遲到、打架被開除了學籍。蔫蔫待在家的他不甘心,於是又報考了中戲,以第一名的成績被中戲錄取。這一年陳思誠21歲。
當年在中戲讀書,他就已經表現出來了一種強大的創作自信。那時他在劇組的表現,被反饋到了學校,「雖然演得不錯,但和導演總有矛盾,老掐」。陳思誠被叫到辦公室問話,急了:「好好的建議,導演不採納,演戲真是太不爽了。」
在中戲時,老師評價他為「舞臺皇帝」,讓他至今感到驕傲。後來寫劇本,寫著寫著他突然覺得,自己可能當不了中國最好的演員,「但我應該在中國最好的編劇之列」。拿起導筒當導演,他又經常在鏡頭前和媒體聊:「作為創作者,我所有的感官都是張開的。」
關於陳思誠的「自信」,還有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據說拍《唐探1》的時候,飾演警長的肖央調侃老朋友陳思誠,「貼著『強行高富帥』的標籤,走在馬路上,好像360度都有攝像機對著他的感覺」。
在一個鏡頭中,陳思誠讓肖央扮醜被拒,說了他一句:「你有偶像包袱。」肖央立即回嘴:「你讓大家評評理,誰有偶像包袱?你腦門上都寫著偶像包袱4個大字。」
陳思誠曾說:「別人怎麼評價自己,我改變不了。」他覺得,在某種程度上,荷爾蒙就是創作者的武器。有一次和朋友聊天,對方評價某導演,「他什麼都好,就是作品裡沒有荷爾蒙了」。陳思誠聽了心裡咯噔一下,「我也可能會有那麼一天,只不過我儘量讓自己的東西能保存在體內更久一點」。
他決定將唐探故事放在異國,也是希望影片在現實主義的基礎上「有一點點飛揚」。對於陳思誠,這種飛揚的狀態正是「一種發揮的可能」。
不得不承認,提到陳思誠,不少觀眾的評價總會加上一句——還是有才華的。
陳思誠曾在採訪中提到,他創立「唐探宇宙」,將電影系列做IP,是以迪士尼為參考系。無論如何,中國觀眾一直在期待,屬於「中國迪士尼」的那一天快點到來。
掃二維碼:加環環微信
備註「環粉」即可加入環環大家庭
電話:010-65363483、65363115
QQ:3144809109
郵箱:31448091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