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傳是民間的經典傳說,從古至今被翻拍成各種各樣的形式,現如今的電影電視劇也有非常多的版本。九十年代初,趙雅芝葉童出演的《新白娘子傳奇》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另外,還有一部經典的電影很多人應該看過,就是由張曼玉和王祖賢主演的電影《青蛇》。
《青蛇》是根據李碧華的小說改編,徐克作為導演,通過青白二蛇與許仙和法海的糾葛,演繹什麼是「人性」,什麼是「欲望」,什麼是「情愛」。小編再次翻出來看,才看懂裡面的一些細節。
片子中,青白二蛇來到人間,白蛇沉醉於教書先生許仙的美顏中,而小青則是混跡在一群妖冶的舞女中歡快地舞動著腰肢風情無限,這也暗示著二人的不同:白蛇沉溺於人間歡愛,而小青則比較率性,一切以自己開心為主。
後來白蛇嫁給許仙,夫妻二人你儂我儂,擁有同樣角色美貌的小青看著姐姐和許仙之間卿卿我我,她不明白,為什麼許仙喜歡姐姐不喜歡自己。於是去勾引許仙,讓許仙教她什麼是情愛,許仙也上勾了。
小青做這些是出於模仿,她不懂什麼是愛情,也不屑人間的愛情,她甚至對於白蛇愛許仙這件事牴觸,她對白蛇說:
你老說我沒有定力,原來我發覺這個世界上誰都沒有定力,包括跑不出你掌心的老實人,還有你說要我敬而遠之的和尚,你辛辛苦苦話那麼長時間做的,我一下子全做到了。我還以為你道行有多高呢,原來不過如此。
白蛇和她說過情要從一而終,她輕而易舉地得到了。甚至比許仙更有定力的法海,也最終沒有抵禦住小青的誘惑。
有的觀眾可能不大明白,劇中小青和法海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關係,只有小青抱著一條蛇尾在水中很開心。其實不是,片中的法海常念的佛偈是:」大威天龍「,他身上的刺青也是龍。
有網友說那個刺青是八部天龍裡的大蟒蛇神,是法海慾念所化的真身。因為當時小青說:「想不到我第一個男人是你!」,說明法海已經與小青有了親密行為。
後來,白蛇為追回許仙不惜水漫金山,犧牲了百姓和眾多和尚,在大水中為許仙產子,可當小青找到許仙時,許仙已經出家為僧。她流下眼淚,心疼白蛇辛辛苦苦追求的愛情是什麼?白蛇做了那麼多事情,對錯無法分辨,她為愛瘋狂,最終得到的是背叛。
再後來白蛇慘死雷峰塔下,小青也刺死了許仙,算是給白蛇愛情的一個交代。
白蛇為愛付出生命,而許仙為了保住青白二蛇的命以及其他人的命放棄的愛情,這就是男人與女人的區別,女人把愛情看得大過天,但男人不是。
再或者說,都說人和妖不同,妖無情,但人也比妖好不到哪兒去。
小青流淚的時候,也大徹大悟,感覺白蛇太傻,女人太傻,所謂的愛情,不過是誘惑不夠或者擔子不重,根本不會堅如磐石。
《青蛇》中的法海由趙文卓老師飾演,沒錯,就是《大俠霍元甲》中霍元甲的扮演者,當時他還很年輕,法海當時給小編的印象就是莊嚴而英俊,而且覺得法海有愛上小青。
片子結局小青說道:
我來到世上,為世人所誤,都說人間有情,可是情為何物,真是可笑,連你們人都不知道,等你們弄清楚了,或許我會回來。
他眼中不忍,輕喚「小青」,而不是一貫的「妖孽」,
劇中的法海是屬於比較固執的人,他認為妖就是壞的,一定要收,所以即便蜘蛛精說自己受到過點化,他還是把他收了。但看見閃光的佛珠,他懷疑是否做錯了。
後來他看見村婦分娩,青白二蛇相救,對於妖的看法動搖,同時因為村婦的一絲不掛,他自己產生了心魔,他牢牢地禁錮自己,甚至用小青來試煉,最終失敗。
其實他所謂的心魔,不過是自己的情慾,他不敢面對自己的情慾,覺得是業障。片子一開始,他看著眾生一副醜陋相,語帶輕蔑說「人」,說明他認為自己不是凡人,而是佛陀,不會像愚蠢的人被七情六慾所折磨。
響應法海的原聲音樂《莫呼洛迦》也將法海推向了佛陀的高度。
法海的固執還體現在他認為人妖不能結合,所以破壞白蛇與許仙的情緣,他也認為人和妖各有各的道,不能生孩子,所以當看到白蛇產子,他深刻地懷疑自己是不是錯了,他對付的居然是人?
前後的矛盾反差讓法海質疑自己修的道是什麼,小編覺得,法海所代表的是傳統,是禁錮,是世人眼中的一成不變,再或者是一些高高在上的所謂的正統人物。
而小青,則屬於打破禁錮的人,或者說是揭開一些表面華麗內裡迂腐的東西,不過是藉助神話表現罷了。
聽說當初這部片子播出的時候,票房撲街,連1000萬都沒有,但時隔多年後,片子逐漸大火,遭遇跟星爺《大話西遊》一樣。
回頭再看,或許《青蛇》演繹的很多東西現在才懂,而不像年輕時期只為看個熱鬧,其中的細節需要慢慢琢磨才能想明白。
一部好影片,不止是電影本身,而是讓你思考和回味,《青蛇》做到了,它從眾多電影中脫穎而出,成為閃閃發光的經典。
我是娛的個人觀,喜歡看到劇中不一樣的東西,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未來可期。
ps: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