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大紅拍《倖存日》 2000噸水1000米井下世界

2021-01-18 1905電影網
倪大紅拍《倖存日》 2000噸水1000米井下世界

     由戲骨

倪大紅

、人氣偶像

陳曉東

及新銳演員

李菲兒

主演的災難懸疑片《倖存日》將於3月8日正式登陸全國院線,該片講述由倪大紅扮演的老井王在退休當天,帶領六名手下在24小時內穿越井下生死線的懸疑故事。據悉,該片過半鏡頭皆在井下1000米深處完成,「光是透水的戲就用了2000噸水整整拍了4天。」另據倪大紅透露,老井王一角也是他演過最難的角色。

2000噸水打造1000米井下世界 

    電影《倖存日》是新銳導演閆然由新華社記者轉型之後的首部電影處女作。該片首次將鏡頭對準1000米以下的井下世界,講述由倪大紅扮演的老井王帶領曠工在井下穿越生死線的懸疑故事。據導演閆然介紹,該片超過一半的鏡頭都是在1000米下完成,另據早前已看過全片的媒體記者透露,「該片讓人印象最深的一場戲便是井底透水的鏡頭。」據悉,這場水戲以連續拍攝四天、共計耗費2000噸水才得以完成,「這場戲算是片中最重要的戲份,下井四十年從沒出過安全事故的老井王倪大紅,他的心態也是在這個瞬間發生巨大變化的。」

「老井王」倪大紅變「苦井王」

    據導演閆然介紹,電影《倖存日》中的「老井王」、「小廣西」及「趙幸福」三位主角形象,皆由以往擔任新華社記者時採訪過的曠工原型改編而成,「我想這部電影能從小人物的命運著手,拍攝一部基於現實主義題材但又非常詩意的電影。」而曾在電影

《三槍拍案驚奇》

《西風烈》

中有過驚豔表現,此次在《倖存日》中扮演影片核心人物「老井王」的倪大紅介紹稱,這部電影是他遇到過最難的一個角色,「以前的角色都屬於死的比較痛快的那種,但這個井王的角色不一樣,把你逼到一個絕境,但又不會讓你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命運如何,心理上的折磨根本受不了。」

    據悉,電影《倖存日》將於3月8日正式上線,此外還將有閆然導演另一部頗具懷舊風情的電影

《雲下的日子》

同日公映。

相關焦點

  • 《倖存日》今日上映 滅頂之災挑戰人類極限
    由新銳導演閆然執導,倪大紅、陳曉東、李菲兒聯袂主演的的懸疑災難片《倖存日》即將於3月8日登陸全國各大院線。影片出了還原好萊塢式的災難場面之外,引人入勝的懸疑劇情也是本片的又一大賣點之一。而在災難降臨之後倪大紅等礦工絕處逢生的精神也是深深打動了主演之一的李菲兒。
  • 「晴隆礦難大營救」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倖存日》封鏡
    金黔在線訊 1月31日下午,由貴州省委宣傳部和黔西南州委、州政府支持,貴州日報報業集團牽頭,貴州電視臺、貴州浙江酒店有限公司參與共同投資拍攝的膠片電影《倖存日》封鏡儀式在貴陽隆重舉行。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諶貽琴,副省長孫國強應邀出席封鏡儀式。  2009年6月17日,晴隆新橋煤礦發生透水事故,10多人被埋在井下。
  • 膠片電影《倖存日》今年1月13日日在貴州殺青
    新華網貴陽1月31日專電(記者王橙澄、黃勇)根據貴州晴隆礦難3名礦工被困井下25天奇蹟生還創作的膠片電影《倖存日》,1月31日在貴州殺青。演員倪大紅在片中飾演男一號,演員李彧、李菲兒以及來自香港的影視歌「三棲明星」陳曉東等人,在影片中擔當主要角色。
  • 身處地下千米的黑暗,感受25天的絕望,看到陽光時就是《倖存日》
    2009年6月17日貴州晴隆新橋煤礦透水事故造成13名曠工死亡,還有3名礦工被困井下604小時也就是25天後仍然生還。為了紀念這一生命奇蹟,2011年有一部電影應運而生,那就是《倖存日》。該劇由閆然導演兼編劇,倪大紅聯手陳曉東、李菲兒等人合力出演,演繹了一代老井王帶著一群徒弟最後一次下礦時發生意外,被困604小時最終只有三人生還的生命奇蹟。
  • 被陳坤、周迅籤約的倪大紅,你該紅了
    電影《戰狼1》在2008年的時候吳京就有念頭要拍攝一部這樣的電影,於是便同倪大紅老師講了。而倪大紅老師只跟吳京提了兩點要求:一、你要拍這個電影,我就一定來;二,你必須去體驗電影中的生活。拍攝《倖存日》時,倪大紅為找出死的感覺,直接把塑膠袋套在頭上,為表現井下礦工吃煤充飢的狀態,他在戲開拍後直接拿煤往嘴裡塞,拍完了趕緊到醫院洗胃。
  • 《倖存日》首映 陳曉東出演礦工吃煤渣
    3月6日,兩部由閆然導演執導的影片——年代溫情喜劇《雲下的日子》、懸疑災難片《倖存日》於北京共同舉辦首映典禮。在電影《雲下的日子》中,張涵予和于娜分別飾演了混跡於80年代初的無業游民和返城知青。
  • 箱梁長40米,重1000噸!這條高鐵創造新紀錄
    5月12日,南沿江城際建設跨疏港特大橋13號至14號橋墩之間,中國鐵建建設者駕駛著兩臺超級架橋機,即我國自主研製的高鐵施工裝備——40米跨1000噸運架成套設備,成功將第一片長40米的千噸高鐵箱梁穩穩放置於梁上。
  • 6歲小男孩,18年為非洲打了1000口井,讓非洲85萬人喝上了乾淨水
    6歲的我懷揣著對世界的無限好奇,我依然渴望著改變世界,能夠像王者和英雄一樣,站上世界的舞臺,但隨著我慢慢長大,夢想已經一點一點地被我遺忘,直到我看到了今天這個小男孩。 以前有一位六歲的小男孩,他為了改變非洲85萬人的飲水問題,在18年間他在非洲中打下1000口井,挽救了數不盡的生命,這一切都要從六歲時的一個挖井夢開始說起。
  • 1000噸的巨鼠有多厲害?炮臺有兩人高,耗油量等同於一個裝甲師
    800毫米古斯塔夫列車炮的炮管長32米、高7米、重達1350噸,在當時看來無疑是龐然大物。它所使用的穿甲彈重7.1噸,高爆彈重4.8噸,威力也是非常驚人。除了古斯塔夫列車炮外,德國還製造出了600毫米「卡爾」重型臼炮、Go-229戰鬥轟炸機、P1000「巨鼠」式超重型坦克和V-2飛彈等,這些都是當時領先世界的武器。
  • 甘肅金昌千米井下運礦車「黑科技」:地面操控似玩遊戲
    近日,甘肅金昌市金川集團二礦區5G遠程遙控礦運卡車駕駛員張曉明端坐在設備前,遠程操作著處於井下1000米的運礦車,進行前行、倒車、轉彎。 崔琳 攝中新網蘭州10月20日電 (崔琳 高瑩 閆嬌)一塊電子屏、一套類似賽車遊戲的設備、一個標註檔位信息的操作臺……近日,甘肅金昌市金川集團二礦區5G遠程遙控礦運卡車駕駛員張曉明端坐在設備前,遠程操作著處於井下1000米的運礦車,進行前行、倒車、轉彎。
  • 2000噸燃燒彈落下 10萬人遇難,百萬人無家可歸
    作者:軍事帥哥在二戰中後期有這樣一場非常慘烈的空襲行動——1945年3月9日,美國陸軍航空隊的300架B29重型轟炸機空襲敵國首都東京,向東京市區扔下了2000噸燃燒彈。這場空襲造成10萬平民遇難,百萬人無家可歸。
  • 同樣是哺乳動物,為什麼鯨魚能下潛水下2000米,人類卻會被壓扁?
    世界上的鯨魚大約有100種,一般生活在500米以上的淺水區,但是也有能在2000米生活的抹香鯨。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水壓和水深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按每增加10米,壓強增加一個大氣壓計算,水下1000米的位置,水壓可以達到97個大氣壓。也就是說,在那裡你每平方米需要承受970噸的重量。這對於人類來說,完全是達不到的。
  • 東京大轟炸影像,2000多噸燃燒彈傾瀉而下,河水燒開鋼筋熔化
    3月10日零時15分,B29機群最前面的兩架導航機飛入寂靜的東京市區上空,在距地面不足500米的空中呈十字交叉的投降了兩串凝固汽油彈,燃燒一個巨大的十字火龍,為高空中的b29主機群標明了轟炸坐標。緊接著334架b29依次魚貫而下,向東京狂寫了2000多噸燃燒彈,期間還有數十架經過改裝的b29,接撒下了數十噸汽油,原本零散的火焰迅速聚集成一股烈焰風暴,一時間,風借火勢,火助風勢,烈火席捲了整個東京,一切全都被點燃了。地面溫度幾乎在瞬間接近了1000攝氏度,樹木,房屋以及人體全都發生自然,連金屬都被熔化。
  • 贛企承建援加納1000口水井
    古阿由茲村小學是非洲加納東部省的一所位置較為偏遠的小學,在2016年之前,該校主要靠旁邊的溝渠水作為學校的飲用水,有的學生因飲用不衛生的溝渠水而經常腹瀉,一生病就不能正常上學耽誤學業。而現在,我國政府援建、江西中煤集團承建的一口水井讓學校師生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湖北日報報導:鹹寧鑽出省最深地熱井:孔深3609.94米,每天出水780噸
    舉報   從湖北省地質局獲悉,9月16日,該局第四地質大隊在鹹寧市成功打出湖北最深地熱井。
  • 日本在地下1000米處,儲存5萬噸純淨水超20年,目的何在?
    在日本這個國家,他們卻把五萬噸水藏在地下20年的時間,並且在這20年的時間裡面,沒有把這20噸水取出來,這就讓很多人感到非常的好奇,日本到底要用這20噸水幹嘛呢? 難道是想要提前儲存好水分,以便不時之需嗎?
  • 為何槍炮發射彈丸的極限速度至今不能突破2000米每秒?
    黑火藥在公元800年前後就被煉丹家們偶然間發明出來;到了公元1000年左右首次發現其軍事用途,基本和當今火藥和炸藥的用途並不太大區別。這就是縱火燒對手,也就是最原始的燃燒彈;用管狀火器噴射彈丸殺傷對手,也就是最原始的槍炮;作為發射藥兼炸藥打擊對手,也就是最原始的火箭彈甚至是飛彈;作為埋伏的爆炸物襲擊對手,甚至包括順水而下攻擊對手的戰船。也就是最原始的土地雷甚至包括漂浮水雷和原始的魚雷。可見在800到1000年以前,在有了黑火藥之後,基本就已經存在大部分現代海陸主戰武器的雛形。
  • 世界上最深的洞穴:庫魯伯亞拉洞穴,世界上唯一深度超過2000米的洞穴
    庫魯伯亞拉洞穴石灰巖是以方解石為主要成分的碳酸鹽巖 ,屬於沉積巖,主要是在淺海的環境下形成的,絕大多數石灰巖的形成與生物作用有關,多是珊瑚、貝殼類等生物的外骨骼沉積而形成。當石灰巖裸露在地表,處於高溫多雨的環境中,石灰巖就會和水、二氧化碳發生化學反應,從而被溶解侵蝕,形成溶洞、地下暗河等喀斯特地貌。
  • 推薦好電影倖存日
    今天阿囈給大家帶來一部改編於黔西南州晴隆縣發生的真實礦難故事,將主打災難懸疑風格,講述三個各懷心事的中年男人突然同被深埋在地下1000米深處時,從心境到人性透視,再到面對死亡時顛覆性的變化過程。就在六十歲生日這天,他決定「告老還鄉」,但煤老闆卻要求他最後再給「剪個彩」,就是再下一次井,去爆破一處新礦層。小廣西趙幸福、魯平安、劉家明等人作為老井王一手帶出來的徒弟,便跟隨師父再一次走進了礦井,然而就在老井王這人生最後一次俗話說總是最後一次會出事。爆破中發生了極其嚴重的透水事故,大水如海浪,洶湧而來,坑道又接連發生大面積坍塌,幾十名礦工命懸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