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仙劍》到《琉璃》,仙俠十五年流變史

2021-02-08 河豚影視檔案


作者/sunny


不經意間,仙俠劇的劇情已經從「三生三世」升級到了「十生十世」。


在近期播出的仙俠劇《琉璃》中,天帝之子司鳳苦苦追求女戰神璇璣,兩人歷經九生九世的悲劇,終於在第十世裡迎來了轉機。面對並非大咖位演員出演但情感把控較為到位的仙俠劇,網友們在「顏值撐不起仙俠」與「cp感很強」的評價中爭執不清。


經歷了一波女性話題與懸疑劇的洗禮,仙俠劇的熱度在暑期檔落下帷幕時有了起色,不僅有了一定的討論度,數量也有了一定的提升,除了《琉璃》外,還有楊超越主演的《且聽鳳鳴》、許凱主演的《天舞紀》以及王子文主演的《太古神王》相繼在騰愛優播出。



一時之間,關於仙俠劇製作的討論又浮出水面。從仙俠劇鼻祖《仙劍奇俠傳》算起到現今,仙俠劇起起伏伏已有15年,期間既經歷了《古劍奇譚》、《花千骨》、《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收視高潮,也經歷了《醉玲瓏》、《青雲志》、《古劍奇譚2》的收視低谷,但影視公司對仙俠玄幻劇的投資熱情仍然不減,僅今年到現在,便有《三生三世枕上書》、《三千鴉殺》等10部劇播出。



(由於部分玄幻劇中也含有仙俠元素,資料將今年的玄幻劇全部列入共10部)


「為什麼越來越傻白甜了?」、「演員越來越讓人臉盲了」……15年之間,仙俠劇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從過往已播仙俠劇中,行業人總結出了哪些基本法?起伏之後,未來又是怎樣的走向?河豚影視檔案與《琉璃》導演尹濤、《香蜜沉沉燼如霜》(以下簡稱香蜜)藝術總監李玲、《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以下簡稱十裡桃花)、《宸汐緣》製片人蘇裡聊了聊以上的問題。


仙俠內容之變:偏女性向、重情感線 ,但創新性不強


早期的仙俠劇往往改編自遊戲,主要內容更偏重男主的熱血成長。作為90後共同的仙俠回憶,《仙劍奇俠傳》講的就是小鎮混混李逍遙從起初的一無是處到最後可以拯救蒼生的故事,時隔9年,《古劍奇譚》在大男主模式與情感表達方面換湯不換藥,但依然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大師兄陳偉霆、小師妹迪麗熱巴作為配角,都從這部劇中走紅。


「大IP+流量小生的組合熱度當時在行業裡是最高的,2017年的時候達到了頂峰。」《太古神王》製片人林正豪告訴河豚君,他就是在這個「頂峰」中,開拍了《太古神王》。彼時男性向仙俠劇十分吃香,《青雲志》、《蜀山戰紀》、《軒轅劍雲之凡》均為此種類型,不過最終都躲不過低收視,以《青雲志》為例,播出期間該劇CSM52城市收視率破1的僅有前兩集,赤裸裸的高開低走。


《青雲志》


但也有一批人將目光投射到女性向仙俠劇上,《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製片人蘇裡就是其中一位。2014年蘇裡拿到了原著小說並開始做這個項目,結果也沒有辜負他,繼《花千骨》之後,《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成為年度爆款,趙又廷的整容式演技、「四海八荒」的世界觀、主題曲「涼涼」的梗都被觀眾津津樂道。


一邊是男性向的收視不佳,一邊是女性向的收視扛起大旗,越來越多人開始湧向女性向仙俠劇,曾經在男性向仙俠劇中形象較為單薄的女性角色人設也因此變得更為立體,女性形象不再淪為男性成長過程中的「背景板」,而是變得更多元,更有「能耐」。


單純的花千骨通過自身頑強的信念感從小白變為擁有洪荒之力的妖神;白淺則一開始就是法力滔天的上神,行事果斷,只虐別人不虐自己;到了新播劇《琉璃》,女主璇璣則從六識不全一步步重回威風凜凜的戰神身份,而且神魔同體,全程拿「男主」劇本。



仙俠劇轉向女性向的原因不難理解,電視劇受眾女性比例佔比一般都比男性高,而女性在故事層面也更偏向情感表達,這也引發仙俠劇近年來在情感敘事上的變化——更加注重CP感與情感線,通過先甜後虐的方式來與觀眾隔著屏幕「交流」感情。


在《琉璃》中,編劇簡短地增添了九生九世的故事線,琴師X舞姬,信王X女帝,師兄X師妹……這些幾乎集合了網文中所有流行的設定,而男主角每一世都沒有善終。從三生三世到十生十世,仙俠劇將「爽」、「甜」、「虐」三元素更進一步的發揮。


「重視感情線」是被採訪者們近年來一致總結的方法論,近期播出的《太古神王》就是一個有趣的例子。《太古神王》更加偏向男性向,播出之前,林正豪將劇集從原本的65集剪輯到52集,「做足CP線,爽甜虐的元素都要有,沒辦法,要迎合市場。」


採訪過程中,河豚君發現無論導演還是製片人,都很重視仙俠劇價值觀層面的內容,這主要由於觀眾對價值觀的要求越來越苛刻,同時政策審核方面的風險越來越強。


一方面政策審核越來越嚴格,行業人需要避免封建情節的出現,蘇裡告訴河豚君,「仙俠劇很容易出現轉世輪迴或者一些違背科學、違背自然的情節,封建迷信確實是仙俠劇最容易出現的雷點,除了這種雷點之外,色情類、血腥類、暴力類的這些內容也需要關注。」


另一方面,觀眾的情感潔癖度更高了。仙俠劇的受眾更為年輕化,一旦出現違背價值觀的情節,大家很容易被勸退,《琉璃》後期女主的雙標人設就曾引發一波不小的討論,面對深情的男主,女主一次次選擇了誤會與傷害,而面對不懷好意的男二,女主卻選擇相信並接受,這些情節的出現讓網友覺得「有些崩盤」。


《琉璃》


整體而言,女性向、情感向、價值向的內容是近年仙俠內容發展變化最大的三個層面,但過於重視這些層面也會帶來一些問題。注重主角的感情線,就會帶來配角故事線的單薄,隨之而來的是世界觀的變「窄」。


提起《仙劍1》這部劇,觀眾除了會記住主角李逍遙與趙靈兒外,還會記得唐鈺小寶和阿奴的愛情線,反派拜月教主的師徒情等,《仙劍》系列的劇情不止圍繞愛情,還講了友情、人性等多種命題,也會在主角每一次冒險中描繪配角的嗔痴怨念。但將時間往後推,《三生三世》系列、《香蜜》、《宸汐緣》等故事雖與拯救蒼生掛鈎,但從中卻很難看到活靈活現的「蒼生」式人物與精彩的故事副線,所謂的歷劫只是為了還「感情債」。


這一點蘇裡也不否認,他認為歸根到底還是行業問題:「因為女性向、情感向的內容播得好,製作公司就會在這方面加大投入和製作,市場給了需求的導向,就導致了大家跟風去做,忽略了新意。」


創新性不強,是蘇裡認為仙俠劇15年發展中較為遺憾的地方。儘管主角情感表達變得更豐沛,但故事創新性很弱,《琉璃》播出之後,其十生十世的故事內容也未逃脫三生三世的框架,甚至因為女主不懂情愛的老套路、男主小鳳凰的相似暱稱被網友戲稱《香蜜2.0》。


市場風向一直都是玄學,行業人只能從過往經驗中總結出一些經驗。無論創新性怎樣,觀眾仍對CP感強,感情戲足的仙俠故事買帳。


從五毛錢特效到五塊錢特效,仙俠製作之變


相比內容端令人喜憂兩參的轉變,製作端的變化更為正向,這種正向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在選角,其二在後期特效。


演員挑選方面,仙俠劇經歷了從新人到大咖最終又回到上升期新人的一輪變化。


2014年,流量吃香,平臺看重,熱錢也多,製作公司樂意挑選流量演員來為劇集加持,陳偉霆、劉詩詩、迪麗熱巴、楊超越等人相繼加入仙俠或玄幻陣營,一部又一部的仙俠劇與熟悉的流量面孔轟炸,反而讓仙俠市場愈加「落寞」;反觀那些使用上升期演員的劇,如楊紫與鄧倫的《香蜜》,收視竟然低開高走,而如今的《琉璃》用了新人之後,雖有爭議存在,但效果也不差。


《香蜜》


從《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到《琉璃》,一個明顯的變化是,行業人在挑選演員方面已經在努力去流量化,仙俠劇經歷了一輪升咖後又回到了降咖的階段。比起咖位與流量,大家更注重演員的特質與角色的匹配度。


張震與倪妮


除了選角外,服裝、造型、後期特效等方面的製作也越來越精美,獵奇搞怪的服裝造型少了,五毛錢特效被提起的頻次也在消失,《花千骨》中的P圖包子、《古劍奇譚》中鄭爽真身狐狸狗的特效在如今的大製作仙俠劇中很少見。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是仙俠劇在視覺審美上的轉折點,這主要取決於背後的製作團隊,做造型的張叔平、做過《甄嬛傳》美術的陳浩忠等已經達到了電影級別的製作,後續的《宸汐緣》也延續了這種更高水準的製作。


在製作環節最難也最重要的,還是特效。一些神獸、仙境在現實中無法取景,只能靠特效的真實感引觀眾入境,《香蜜》中花界的百花、魔界的極光、忘川河的河水讓人有一種「夢幻」之感,也成為了這部劇的一個營銷點。


特效難做也是被訪者的共識。仙俠劇的特效鏡頭是所有劇種中最多的,《十裡桃花》的特效鏡頭1800分鐘,《香蜜》特效鏡頭1200分鐘,《太古神王》的特效鏡頭1400分鐘,幾乎佔總劇集近一半的時間。而真正留給後期的時間並不多,既要做特效鏡頭,還要讓導演或者視覺負責人滿意,只能在有限的時間裡儘可能的修改,這也是大家覺得遺憾的地方,「時間很緊,特效一直在反覆修改中,總覺得沒有達到最最滿意的效果,一直到播出前,才把特效全部做完。」李玲向河豚君復盤《香蜜》遺憾之處時感慨道,當時《香蜜》僅後期便做了8個月左右。


尹濤記得《琉璃》的特效每一稿修到五六遍,在不足五個月的時間裡,他能要求的就是比前一稿更好。儘管有網友不太認可劇中的仙俠特效,但在男主角司鳳進行展翅的時候,也被他閃閃金翼所驚豔。



在整體的發展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團隊注重仙俠劇製作的新意與效率。


首先,世界觀搭建要有新意。從《仙劍1》到了如今的《琉璃》,桃林元素幾乎成為了每個劇的背景,觀眾需要新的審美。李玲在搭建《香蜜》四界的世界觀時,會有一個團隊整體概念,涉及到視覺藝術方面的成員,她都要求對方明白自己的需求,接下來才是讓團隊在「規則」內隨意發揮的時間,如此一來,既能夠有整體框架,也會有新意蹦出。


其次,減少沒有必要的特效鏡頭,減少後期工作量。尹濤在拍攝《琉璃》的時候,會在實景基礎上加特效,「這樣雖然更辛苦,但畫面更落地」;李玲在經歷了《香蜜》的藝術監製之後,也會更注重置景與特效的結合,知道哪些畫面必需用特效,「詳細的方法論我講不出,更多的是靠經驗。」


從大咖出演到尋找更有潛力的演員,從燒錢到最終尋求更合理的規劃,仙俠劇的製作理念隨著行業的發展一樣變得更加「健康」。


與此同時,一些並非大製作的仙俠劇也在冒尖,如許凱主演的《從前有座靈劍山》、《天舞紀》,趙露思主演的《三千鴉殺》等,儘管特效或者演員的演技被吐槽,但確實戳中了一部分網友,也為行業帶來輕量級仙俠劇的思考。但這並不意味著仙俠劇的製作在變小,「行業遇冷,很多項目預算有限,相應的資金呈現相應的效果,隨著觀眾審美的增高,在我看來這只是暫時現象。」蘇裡分析道。


未來:遇冷之下,仙俠大製作熱情不減


做仙俠劇的風險非常大。因為龐大的後期與特效,仙俠劇製作成本相對其它劇種本就高昂,據李玲透露,一般大製作的仙俠劇製作成本在2-3億之間,劇集收視不達預期之後,損失也大。


另一方面,仙俠劇的製作周期很長,長周期下發生的變故也多。《太古神王》在2017年行業仙俠玄幻類熱度最高的時候開拍,但在長達兩年的拍攝與製作過程中,先後經歷了稅收風波、限古令與限薪令,以及男性向仙俠玄幻劇的撲街,最終導致賣給平臺時,比預期支付縮水了至少一倍。林正豪告訴河豚君,拍攝過程中,劇集的資金鍊也出了問題,「最後只能把自己全部家當拿來投資。」確確實實應了那一句仙俠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林正豪2017年立項三部仙俠玄幻劇,《莽荒紀》收視不及預期,《太古神王》積壓過後才播,《滇嬌傳》目前還未開拍,但即便如此,他對仙俠劇的製作熱情仍然不減,「一來這是我的英雄夢,二來,一旦塑造出一個東方英雄,可以做衍生品實現多渠道變現。」此前《三生三世》在商業化方面就很成功,其衍生品涉及服裝、美食、家居等多個領域,授權給品牌的衍生品預估銷售也十分給力,達3億。



蘇裡的仙俠熱情更為現實,他之所以更願意去做仙俠劇,是因為分析了這個類型的劇種無可替代的優勢。他認為在內容方面,仙俠劇還有更多的想像空間值得去挖掘,其新奇的世界觀是現實世界沒有的,本身就吸引人,甚至有成為爆款的潛力;從市場角度來看,仙俠劇也非常中國風,獨特性強,有很大的海外市場拓展空間,《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宸汐緣》、《香蜜》均有不錯的海外播放度,但還能進一步提升。


經歷高山低谷後,大家有了一些成熟的方法論,儘管會遇到投資回報比較低的案例,但仙俠劇仍被看好。有一部分仙俠劇陸續翻拍成電影,如《三生三世枕上書》、《香蜜沉沉燼如霜》。不得不承認的是,仙俠電影上映數量仍不算多,且沒有非常成功的案例值得參考,因此大家在這一板塊也正在努力尋找更準確的製作邏輯。圍繞IP開發固然有熱度存在,但面對大眾,真正的好內容才能讓大家買單。


平臺招商中公布的劇集也有不少仙俠劇的身影,部部都是大IP,周冬雨的《千古玦塵》、李易峰的《鏡雙城》、完美影視的《星落凝成糖》、愛奇藝出品的《仙劍奇俠傳四》等,其中還包含耽美類型的《皓衣行》。類型多元化,有新IP,也有「老」IP,仙俠十五年,熱度與熱情均在。


相關焦點

  • 從《仙劍》到《琉璃》,仙俠十五年流變史
    從仙俠劇鼻祖《仙劍奇俠傳》算起到現今,仙俠劇起起伏伏已有15年,期間既經歷了《古劍奇譚》、《花千骨》、《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收視高潮,也經歷了《醉玲瓏》、《青雲志》、《古劍奇譚2》的收視低谷,但影視公司對仙俠玄幻劇的投資熱情仍然不減,僅今年到現在,便有《三生三世枕上書》、《三千鴉殺》等10部劇播出。
  • 從《仙劍》到《琉璃》,為何仙俠劇常勝,仙俠電影完敗?
    第2947期文化產業評論 從十五年前的《仙劍奇俠傳》到《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再到2020年大熱的《琉璃》,仙俠劇爆款頻出。而與之相對的則是仙俠電影的冷清與荒涼。你知道王力宏出演過仙俠電影嗎?
  • 從《仙劍》到《琉璃》, 為何仙俠劇常勝,仙俠電影完敗?
    從十五年前的《仙劍奇俠傳》到《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再到2020年大熱的《琉璃》,仙俠劇爆款頻出。而與之相對的則是仙俠電影的冷清與荒涼。
  • 從《仙劍》到《琉璃》,國產仙俠是如何從熱血變腐朽的?
    從2014年的《古劍奇譚》開始,《花千骨》《青雲志》《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香蜜沉沉燼如霜》《宸汐緣》《從前有座靈劍山》,到今年播出的《琉璃》和正在拍攝的《上古奇緣》,仙俠劇幾乎年年都會準時和觀眾相見。仙劍系列的開啟看似是一次國產劇在仙俠領域的一次新鮮嘗試,實則也是一種讀者文化想像和影視劇產業進化在實體世界的一次落地。
  • 從《仙劍》到《琉璃》,國產仙俠已失去熱血變得庸俗
    觀眾喜歡看仙俠,就像古人喜歡修仙一樣,文化基因代代相傳,沒有什麼道理,就是想感受一下。從2014年的《古劍奇譚》開始,《花千骨》《青雲志》《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香蜜沉沉燼如霜》《宸汐緣》《從前有座靈劍山》,到今年播出的《琉璃》和正在拍攝的《上古奇緣》,仙俠劇幾乎年年都會準時和觀眾相見。
  • 繼《仙劍》後,《琉璃》能否扭轉現代仙俠的「偽龐大」格局?
    遺憾的是,在服化道大大超過《仙劍》拍攝當年的如今,即便出現了有如《花千骨》、《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香蜜沉沉燼如霜》等火爆一時的仙俠劇,但依然沒有哪一部的整體價值觀足以與《仙劍》系列媲美。今天,我們就來簡單分析分析這些年《仙劍》令觀眾始終無法忘懷的真正原因。
  • 從《仙劍》到《琉璃》:5分鐘帶你走過15年仙俠路
    李逍遙、趙靈兒、林月如這些名字,構成了一代人最原始的仙俠回憶,「仙俠劇」一詞應運而生,《仙劍奇俠傳》也成為了一代經典。 09年《仙劍奇俠傳三》的熱播無疑又將仙俠劇推上高峰,仙俠劇再次證明自己的潛力。之後經典遊戲《軒轅劍之天之痕》、《古劍奇譚》都被改編成電視劇,也火了。
  • 從《仙劍奇俠傳》到《琉璃》,仙俠劇為何歷經15年始終不衰
    仙俠劇題材在電視劇行業中一直備受觀眾喜愛,不僅因為演員身著古裝,劇中那些跨越三界的虐戀也牽動著每一位觀眾的心,最近由成毅、袁冰妍主演的《琉璃》便是一部仙俠劇題材,其熱度之高,可以說空前絕後。小影帶大家來看看仙俠劇15年來的變遷。
  • 從《仙劍奇俠傳》到《琉璃》,仙俠劇顏值斷崖式下跌?
    2005年的《仙劍奇俠傳》之前,國產劇圈並不是沒有「仙俠」題材的作品,如香港拍攝過的「蜀山」系列,以及那部收視、口碑都不俗的《水月洞天》。但「仙俠劇」一詞真正被分類並叫響,卻依然要從《仙劍奇俠傳》開始。因此,「仙俠劇鼻祖」的稱號,大多時候與該劇關聯在一起。
  • 《琉璃》開播槽點多,顏值崩盤劇情老套,《仙劍》之後再無仙俠
    導讀:《琉璃》開播槽點多,顏值崩盤劇情老套,《仙劍》之後再無仙俠! 《琉璃》經歷了改名、撤檔、平臺糾紛種種風波之後終於播出了,光看故事,十生十世的愛恨糾葛,仙俠恩仇還是很具吸引力的,但首播之後網友的吐槽就停不下來,看到最經典的一條就是「拍給小學生看的,想看下去,就把自己也當成小學生」。
  • 從《香蜜》到《琉璃》:仙俠
    縱然能把仙俠的套路背出一整本,卻仍逃不過《琉璃》的真香定律。「神仙愛情」果然是暑期檔剛需:8月6日,《琉璃》登陸優酷寵愛劇場,截至目前,優酷熱度9920、熱播榜第一的同時,還拿下燈塔、貓眼、骨朵、微博電視劇超話等權威榜單第一,豆瓣評分高達7.4。站內破熱度紀錄,站外口碑席捲多榜單,今夏爆款仙俠劇非它莫屬了。
  • 《琉璃》仙俠劇之一二三
    (隨便寫寫,無考據)仙俠劇開山鼻祖《仙劍一》(2005年)改編自遊戲《仙劍奇俠傳》(1995年),這為仙俠劇的受眾群定下了基調——年輕人、二次元、ACG 仙俠劇包含「仙」和「俠」兩大核心。「仙」脫胎於神話,修仙問道,嚮往自由;「俠」傳承於武俠,匡扶正義,追求公平。 《仙劍》系列之所以被奉為經典,是因為既有仙、又有俠,少年組團打怪升級、成長、蛻變。
  • 仙劍劇十五年,《琉璃》在內八部劇,哪一部是你心中的TOP1?
    導讀:仙劍劇十五年,《琉璃》在內的八部劇,哪一部才是你心中的TOP1?仙俠劇《琉璃》播出後就受到了觀眾的狂熱追捧,無論是劇情還是特效,《琉璃》都是最近幾年播出的仙俠劇中優質的了。甚至有網友將這部劇和之前幾部仙俠劇進行比較,並認為這部劇能夠超越之前的幾部,成為新的仙俠劇TOP1.
  • 仙劍靈兒到琉璃璇璣,爆款仙俠劇為何沒了仙俠味?
    ,男主和女主的甜虐愛情線也是一直頻繁佔據熱搜,這些年也是每年一部仙俠劇。17年楊冪和趙又廷的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18年鄧倫和楊紫的《香沉蜜蜜燼如霜》;不過雖然這些年仙俠劇爆款頻出,但是比起仙俠劇的開山鼻祖《仙劍》還是缺少了那麼一絲絲仙劍味。
  • 從《仙劍》到《琉璃》「三生三世」升級到「十生十世」,意外哦
    這之後的15年,由男主逆襲變成女主覺醒,由悲劇收尾變成歡喜大結局,由「三生三世」升級到了「十生十世」,一時之間,關於仙俠劇製作的討論又浮出水面。在近期播出的仙俠劇《琉璃》中,天帝之子司鳳苦苦追求女戰神璇璣,兩人歷經九生九世的悲劇,終於在第十世裡迎來了轉機。
  • 仙劍劇十五年,《琉璃》在內的八部劇,哪一部才是你心中的TOP1?
    導讀:仙劍劇十五年,《琉璃》在內的八部劇,哪一部才是你心中的TOP1?仙俠劇《琉璃》播出後就受到了觀眾的狂熱追捧,無論是劇情還是特效,《琉璃》都是最近幾年播出的仙俠劇中優質的了。甚至有網友將這部劇和之前幾部仙俠劇進行比較,並認為這部劇能夠超越之前的幾部,成為新的仙俠劇TOP1.
  • 琉璃是仙俠劇中結局算得上完美的,仙俠巔峰《仙劍》也意難平
    由胡歌、楊冪、霍建華、唐嫣領銜主演的仙俠劇《仙劍奇俠傳三》,結局悲慘,龍葵再次祭劍,茂茂、必平無法復生,紫萱、徐長卿未能相守,景天雖還和雪見在一起,但他時日無多了,處處意難平,處處是悲劇!而身為仙俠劇巔峰的《仙劍奇俠傳一》才最慘的,該劇由胡歌、
  • 同一個導演的仙俠劇《琉璃》能否超越《仙劍》再成仙俠劇經典
    《琉璃》可以說是最近上映的仙俠劇中口碑最好的一部,當然,這是基於整體情況來看,那些要跟我杠人設崩塌的的請繞道。那麼同樣好評不斷的《琉璃》能否超越《仙劍》口碑再次成就仙俠劇的經典呢?》中也能找到相似的拍攝手法、運鏡等等,但要說《琉璃》超越《仙劍》的話還是要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分析,首先,《仙劍1》和《仙劍3》分別是在2005年和2009年相繼上映的兩部作品。
  • 同為仙俠劇,《琉璃》《且聽鳳鳴》和仙劍系列差在哪裡?
    暑期檔接連上了兩部仙俠劇《琉璃》和《且聽鳳鳴》,題材類似、同為IP改編。兩家比來比去,一方給一方使絆子,吵得熱乎。 比如作為仙俠劇,《琉璃》男女主實在是難以服眾。男主角禹司鳳離澤宮首席弟子,天賦異稟、冷靜理性。
  • 《琉璃美人煞》相比《香蜜》:仙俠劇已經難以成就經典
    最近小兮追了一部古裝仙俠劇《琉璃美人煞》,目前感覺這部劇會有成為爆款的可能,自從《香蜜沉沉燼如霜》之後,兩年內仙俠類電視劇已經沒有什麼能夠拿得出手了。》在特效方面和18年的《香蜜沉沉燼如霜》水平差不多,用了兩年打造的特效畫面對這類仙俠劇確定是比較高的加分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