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8 11:12 |共享聯盟安吉站
「兩側羊角辮結合了竹子的特徵,像兩節竹竿,發尾是三片竹葉。額頭三組頭髮像一座小山,中間一簇巧妙地設計為『筍』的剪影。服裝多處運用茶葉圖案做裝飾,中間用了印章『安且吉兮』,應景昌碩文化……」今年9月20日,憑藉卡通形象福娃安安,90後溪龍姑娘楊明月和團隊奪得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文創產品創新大賽IP設計類金獎。近日,記者前去探訪福娃安安設計團隊背後的故事。
比賽雖只有三個多月時間,但楊明月他們其實已準備了兩年之久。「作為安吉人,為自己生活的地方設計一款具有辨識度的城市卡通形象,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只不過以我們小團隊的力量,想讓大家知道這個形象需要很長時間,借比賽的契機讓安安出現在大家的視線裡,算是走了捷徑。」楊明月說。
福娃安安的設計團隊最初只有三人,美術老師楊明月、語文老師李婧(化名)和文創行業從業者謝立新。2018年5月,因為興趣相投,三人走到了一起。
「當初想的是,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卡通形象,安吉作為旅遊城市卻沒有,我們想為安吉做點什麼。」在縣城一家培訓機構教美術的楊明月,每周六周日工作兩天,其餘時間都由自己支配,這也為後面的創作提供了便利。
「最開始我們只是整理了一個框架,做了簡單的分工。設計方面由楊老師拿主意,文案交給李老師,我則負責整體規劃。」謝立新告訴記者,為團隊取名「知安文創」,顧名思義是讓大家知道安吉。
理想很豐滿,一路走來卻免不了磕磕絆絆。
「第一版花了一兩個月時間,設計出一個年畫娃娃的形象,茶文化、竹文化、昌碩文化等元素還沒完全體現。」楊明月回憶道。「可年畫娃娃與安吉有什麼關聯呢?」面對團隊的質疑,楊明月自己也覺得設計不夠成熟。
一輪頭腦風暴過後,楊明月將卡通形象調整為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圓圓的眼睛,萌萌的臉蛋。不過這一次的設計,大家依然不滿意。
「辮子為什麼這麼長?衣服為什麼設計成這樣子?衣服的顏色還能不能變?……各方面都有讓人不滿意的地方,所以又重新畫了一版。畫完之後還是有問題,再改、再畫。」去掉與安吉無關的元素,融入安吉文化元素,前前後後改了十版,楊明月筆下的安安形象才逐漸豐滿起來。
之後,楊明月又為安安設計了不同場景下的形態和造型,而李婧則通過文字註解賦予其內涵。安安的第一次正式亮相,已是團隊組建一年後。
「2019年秋天,我們帶著自己設計的茶葉包裝盒、筆記本、U盤等安安系列衍生品參加了長三角文博會,在參觀、交流的同時,也意識到了我們的不足之處。」謝立新說道。
這次文創產品創新大賽前,楊明月又通宵達旦對安安的臉型、服裝色彩等細節進行完善。三個多月的網絡徵集,大賽共收到500多件作品,最終包括福娃安安在內的89件作品進入決賽。
回想起參賽那會兒,楊明月記憶猶新:「比賽結果當場揭曉,選手比完後還沒回到座位上,分數就出來了。在我之前,IP設計類最高分是85點幾,我是88點幾。當時心裡特別激動,真的是第一嗎?」
雖然前期的過程走得漫長一點,但經此一戰,團隊對安安的未來更添了幾分信心。「今年我們邀請了博士生加入,為團隊注入了新鮮血液。在這次比賽中,我們也得到了經驗人士的指導,相信未來的路我們會走得更寬更遠。」團隊成員憧憬道。
(原標題《福娃安安設計團隊:打造安吉專屬卡通形象》,原作者卓樹理。編輯潘建蘭)
16038547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