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縣大眾精神病老人託養院 呵護精神殘疾 促進快樂生活

2020-12-22 河南頻道

原標題:正定縣大眾精神病老人託養院呵護精神殘疾促進快樂生活

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輕度的精神疾病如失眠症、抑鬱症、恐懼症、焦慮症等心理障礙病人像感冒一樣普遍。為了提高社會對精神衛生工作的關注,宣傳普及精神衛生知識,促進大眾對精神疾病的理解,消除偏見與歧視,我國定於每年10月10日舉辦「世界精神衛生日」宣傳活動,號召社會各界對精神殘疾人給予更多的關注、理解和支持,保障精神殘疾人合法權益,為精神康復者回歸社會創造良好條件。

眾所周知,精神疾病所表現的症狀複雜多樣,精神疾病對患者本身、社會、他人和家庭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正定縣大眾精神病老人託養院表示,精神病患者不是由於家庭的經濟能力有限,就是由於家人對治療喪失了信心才被託養在這裡的。對於精神病,更多的是在於「養」,在於陪伴。託養院與精神病醫院不同,託養院進行的是維護治療,主要目的是護理精神病人,幫助其康復。為什麼說精神病患者不建議在家進行康復治療,而送往精神病託養康復中心才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呢?正定縣大眾精神病老人託養院來為您解答。

首先就是因為精神病患者不僅要規律用藥,還要規律作息時間,精神病患者在家,人多事多得不到規律性的管理,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對患者的康復管理,影響到患者的自我康復。第二,環境的刺激容易造成精神病患者的病發,特別是病發時不能及時的得到控制,給家庭造成難以承受的苦惱。第三,精神病患者會攻擊傷害他人,由於受病態心理的影響,或者受精神症狀的支配,會出現危險的衝動行為,攻擊他人,多會對被攻擊者的心理和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而且被攻擊者往往是患者周圍熟悉的人,甚至親人居多。

面對以上這些問題,在正定縣大眾精神病老人託養院都是可以得到及時控制的,以幫助患者及時度過危險期。正定縣大眾精神病老人託養院主要為60歲以下的肢體殘疾、精神殘疾、智力殘疾等殘疾人開展康復訓練、託養服務,可以根據患者家屬的不同要求,把患者的康復療程分為年託、季託、月託及日託等多樣化託養服務,讓來院治療的每位患者都能感覺到病有所得、病有所治、病有所做、病有所樂,讓病人高興,讓家屬放心。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國家對精神疾病這塊越來越重視,正定縣大眾精神病老人託養院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將一如既往的秉承「今天的事今天處理,小事當作大事處理,一定要安全、安全、再安全」的辦院方針,努力把精神疾病康復事業做得更強更好,為創建和諧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

相關焦點

  • 正定縣大眾精神病託養康復中心:家有精神病人怎麼辦?
    首先,家屬要對精神疾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人們對精神病有種種偏見,其實精神病與其他的內科病、外科病一樣,只是一種病而已,這種患者在病態下表現出思維、情感、行為的不正常,而不是什麼思想問題。
  • 天津精神病託養院講述送精神病人去託養中心的必要性
    高速發展的當今時代,生活壓力十分巨大。一對年輕夫妻需要供奉至少四個老人,需要承擔的生活壓力是十分艱巨。如果家裡的老人,因為年紀的增長身體機能的退化以及各種疾病帶來的精神疾病困擾,導致生活不能夠自理,生為子女忙於工作又要照顧年幼的孩子,沒有多餘的精力照顧老人家,獨自在家肯定是擔心不已。中國的傳統思想,老者不離家,落葉歸根。
  • 臨沂市民政局到平邑縣調研精神障礙特困人託養工作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5日訊9月25日上午,臨沂市民政局局長孫百迎率領託養機構調研組一行對平邑縣精神障礙特困人託養工作進行調研。調研組一行首先與平邑縣精神病醫院負責同志及相關人員進行座談,深入交流精神障礙特困人託養工作。隨後,來到託養人員住宿區、餐飲區、休閒娛樂區等區域進行實地考察。
  • 守護精神光芒 呵護心靈健康
    精神殘疾和智力殘疾等級鑑定定點醫院。堅守公益性,發展學科惠民生,經過多年的積累和攀登,該院在去年底成功通過三級精神專科醫院評審。這是對該院在精神疾病防治技術、管理能力、服務質量等方面的充分肯定。本期健康周刊特報導該院在承擔全市精神病防治等方面的工作,以及在精神、心理等學科的發展建設。
  • 走進安仁康福精神病專科醫院...
    ————廣告推廣————以生活的黑暗,畫下筆尖的燦爛;看清世間磨難,卻依然熱愛它。這是梵谷留給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所傳遞給我們的精神力量。安仁康福精神病專科醫院是由北京巨龍偉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湖南省腦科醫院合作興辦,是政府主導、民營參與的非營利性二級專科醫院。是職工和城鄉居民醫保定點單位。全國非公立精神病會員單位。是精神病殘疾鑑定定點機構。
  • 正定縣北早現聯校:讓抗美援朝精神薪火相傳
    本網訊(通訊員 戎志斌) 為大力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日前,正定縣北早現聯校組織全體師生開展了抗美援朝精神教育活動。觀看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召開主題班會等活動,介紹革命傳統、講述英雄事跡、分享個人感受,讓孩子們銘記歷史,不忘先烈,珍惜現在美好和平的生活,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努力學習,儘早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通過抗美援朝精神教育活動的開展,進一步陶冶了師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增強了大家的歷史責任感與使命感。
  • 誰毀了你的精神生活?從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看「自己」!
    男主文剛泰是個精神病護工,他母親生下他就是為了照顧自閉症哥哥。他沒有夢想,沒有希望,十幾年如一日,放棄自己的生活,花費全部的時間和精力照顧著具有精神障礙的哥哥。母親的每一次的偏愛,每一次的傷害積累,讓幼年的鋼太對著自己朝夕相處的哥哥喊出「我希望哥哥可以死掉」這樣的話。
  • 正定縣「小節目」講活「大道理」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董昌 通訊員刁金星)近日,正定榮國府大觀樓裡,一場「唱響新時代 奮進新徵程——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文藝演出」活動,讓觀看演出的黨員群眾深受感染和鼓舞。據介紹,正定縣圍繞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接地氣、有溫度的理論宣講活動,以喜聞樂見的形式把全會精神傳遞到基層一線、群眾身邊,推動全會精神家喻戶曉、深入人心。這場文藝演出也是正定縣創新宣傳方式方法傳遞黨的聲音的一個縮影。
  • 烏魯木齊精神病福利院遺棄數十名病人
    《工人日報》網絡版11月27日報導:烏魯木齊精神病福利院有關負責人,為截留挪用政府撥出的用於安置收容對象的經費,竟然狠心將幾十名收容人員遺棄。此事已引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日前,公安機關已對這家福利院的相關人員立案審查。
  • 老年人孤獨感與精神病症狀加劇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員發現,孤獨感對精神症狀的影響在主觀感覺年齡超過實際年齡的參與者中最為明顯。另一方面,主觀感覺比他們的實際年齡年輕的參與者,沒有表現出與孤獨感相關的精神病症狀。那麼,可以採取什麼措施來減輕老年人的孤獨感?我想,給老人提供持續的幫助和溝通是必不可少的。
  • 河南西峽縣創新「四集中」康養模式 破解精神殘疾患者回歸社會難題
    記者通過了解獲悉,我國精神衛生服務資源十分短缺且分布不均,相關機構主要分布在省級和地市級,縣級以下的精神醫療機構寥寥無幾。同時,針對重度精神殘疾人的護理難度較大。據記者了解,西峽縣各類殘疾人有20118人,其中精神殘疾1132人,含重度精神殘疾512人。值得欣慰是,全縣有三家「四集中」精神病人康養中心,可以滿足現有的治療和康復需求。
  • 安陽市召開特困暨精神重度殘疾人員醫療機構集中託養現場會
    4月30日,安陽市特困暨精神重度殘疾人員醫療機構集中託養現場會在滑縣召開。安陽市副市長劉建發出席現場會並在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下實地觀摩了醫療機構集中託養工作推進情況。滑縣、湯陰縣進行了經驗介紹,安陽市民政局、市扶貧辦主要負責人就相關工作進行了安排。
  • 寧陝:讓農村貧困老人不再孤單
    不過,在安康市寧陝縣,卻有這樣一群老人,他們不是五保戶,但卻住在公辦的敬老院裡,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些老人雖然都有法定贍養人,但法定贍養人的生活並不富裕,贍養老人有一定的困難。為此,寧陝縣便把這些老人託養在了敬老院,讓老人的子女和親戚能騰出時間在外掙錢或者創業。
  • 天主教會在中國1:收養孤寡老人和殘疾老人,老照片講述天主教會過去的歲月
    天主教會在中國1:教會傳教士和修女收養孤寡老人和殘疾老人,老照片講述天主教會過去的歲月由於長期以來社會動亂和軍閥混戰, 加上惡劣的自然環境災荒頻繁, 落後的生產力水平, 老百姓所受的苦難更為深重, 廣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這種情況下, 教會創辦的慈善事業,發展民間救助活動,其中收養孤寡老人和殘疾老人,就是天主教會諸多慈善事業中重要的一項社會活動。
  • 精神病醫生和心理治療師與心理諮詢師有什麼不同?——成都棕南精神...
    今天成都治療精神病研究醫院將向您詳細解釋。   其實這始於精神疾病的基本概念。  近年來,精神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增加。大多數普通人可以列舉幾種精神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抑鬱症,焦慮症」等。  但是人們常常認為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學」,而抑鬱症和焦慮症是「心理疾病」。簡而言之,因為精神分裂症很嚴重,所以抑鬱和焦慮是輕度的。
  • 院線電影《天天都有大太陽》新聞發布會在正定縣塔元莊村舉辦
    9月13日,院線電影《天天都有大太陽》新聞發布會在石家莊正定縣電影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在深化農村體制改革,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鄉村振興戰略政策指引下,農村人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精神風貌,展現了農村黨支部帶領村民致富奔小康的艱難歷程,也展現了一代代農民在追求幸福生活過程中的酸甜苦辣,以及新時代農村追夢人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的信心和決心。
  • 為什麼「精神病」是有精神障礙的人,而「神經病」是罵人的話?
    為什麼「神經病」是罵人,而「精神病」是病人?在我的家鄉,「神經病」也指那些有精神障礙或精神疾病的人,這個代稱讓我感覺到了「嘲諷」和「排遣」,可大家都是這麼喊的。後來我才知道,考上大學,意味著你可能獲得一份好工作;意味著你可能賺更多錢;意味著以後可能過上幸福的生活,但是,一句話卻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
  • 老年性精神病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早期患者對自己的記憶問題有一定的自制力併力求彌補或者是掩飾,比如經常做記錄以避免因記憶缺陷對工作和生活帶來的不良影響等等。早期還可以出現人格的改變,比如患者缺乏主動性,活動減少,孤獨,自私,對周圍的環境的興趣減少,對周圍人較為冷淡,甚至對親人也漠不關心,情緒不穩定,容易激惹。」
  • 我的脫貧故事丨湯吉倫:只要精神不殘疾,美好生活不是夢
    我的脫貧故事丨湯吉倫:只要精神不殘疾,美好生活不是夢 2020-11-26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