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第一「歉」,來自潘粵明。
別誤會,新劇《龍嶺迷窟》挺好看。豆瓣評分堅挺在8分以上,近期國劇最佳。
潘粵明、姜超、佟磊飾演的「胖八金」鐵三角也收穫不少好評。
造型像樣,演技靠譜,還原度頗高。
連胡八一和王胖子日常相處「內味兒」,也演得很到位。
唯一能「挑刺」的點是:
一起摸金就算了,你倆咋還一起膨脹了呢?
胖子,老胡,傻傻分不清楚?
播出第二天,潘粵明寫了千字小論文回應自己變胖的事兒,還上了熱搜。
短短一段文字,其實表達了三個意思:
一、為「胖八一」影響代入感向觀眾道歉;
二、以後會注意身材管理;
三、會一直努力塑造角色。
態度誠懇,加上演技確實過硬,讓一向會懟的網友們也變得很友好,甚至圈了一波好感。
當然,也少不了吐槽和「誤傷」的:
掐爪一算,因為身材向觀眾正式道歉的內娛男演員,潘粵明應該是第一個。
這反而讓他顯得有些「寶貴」。
為啥?
觀眾苦某些男演員身材久矣。
在女愛豆女演員從頭髮絲到腳指甲都被放大檢閱的環境下,男演員的身材管理到底該不該提上日程?
來看三個問題——
01
身材會影響角色表現嗎?
最近因為身材被吐槽的男演員,其實還有一位——尹正。
隨手一搜,名字和「胖」、「吃」已經關聯起來了。
早在《鬢邊不是海棠紅》立項時,院長是有過期待的。
班底不錯,演員不錯,原著情節和cp組合也有爆款潛質。
看於正放的劇照,頓時覺得這劇成了一半,尹正指定要火。
然而,成片一播……
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作為男旦,商細蕊是不是太圓潤了點?
劇裡,商細蕊臺上唱《戰宛城》,一場戲演得百轉千回勾魂攝魄。
劇外,宣傳也炒了這幾個鏡頭,把#尹正咬手絹#推上了熱搜。
然而,真正火的,卻是尹正的吃播。
吃豬肘子、吃巧克力、吃牛排、吃蛋糕、吃紅薯、吃油餅、吃餅乾、吃瓜子……
他一個人能表演一段貫口《報菜名》。
真吃與假吃的區別,請大家用心感受:
把角色人設從「愛吃」進化成「吃貨」,一方面是為了加深印象、突出個性;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推進人物關係——
劇裡程鳳臺和商細蕊早期你來我往,大多靠請客吃飯,也算是聰明的改編了。
但問題在於,這種可愛的小癖好只能作為錦上添花。
在最殘酷的鏡頭裡,能吃不是福,幹吃不胖才是福,如果你能吃且真吃胖了,等著觀眾翻臉不認人。
平心而論,《鬢邊》的品相不差,尹正的表演也很認真。
進組前就開始學戲,進組後還師承京劇荀派知名男旦演員尹俊等專業人士,邊拍邊學。
拍攝時,《貴妃醉酒》《長恨歌》等劇目,他親身上陣挑大梁,也經得起特寫的考驗。
至於變胖,也有原因:
戲曲老師認為他「圓乎點兒」上妝好看。
成片出來,演技同樣是在的。
PS:我一直覺得尹正適合演有些「癲」和痴的角色。
但遺憾的是,身材、顏值還是成了「拉後腿」的一環,甚至有不少人表示「醜拒」。
Why?
Why觀眾對「胖八一」寬容,卻對商細蕊吃肘子苛刻?
說雙標不至於,歸根結底還是角色類型和觀眾群的差別。
胡八一,鋼鐵直男糙漢一個。
潘粵明演起來,除了身形不夠精幹,狠勁兒也少了一點。但他用睿智、冷靜、江湖氣的一面彌補上了。
同時,《鬼吹燈》這個題材不「挑」觀眾,強情節也能轉移觀眾的注意力。
但《鬢邊》本身是耽改作品,目標受眾裡就包含一部分懷有期待的「顏控」。
商細蕊這個角色更要求「漂亮」,身段婀娜,角色魅力非常重要。
不然原著裡商細蕊打程鳳臺的嬌嗔情趣(也有下手狠的時候),到劇裡就成了真·鬥毆,觀眾看了想報警。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身材和顏值的確會影響角色的表現。
但至於影響多少,演技和人設又能彌補多少,都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了。
再舉幾個例子——
《同桌的你》裡,林更新寬肩窄腰大長腿。
進了小旅館,一脫衣服。
我:……?小肚子,是小肚子嗎?
真·穿衣顯瘦,脫衣有肉。
一剎那的幻滅還算好的。
電影《情聖》裡,肖央飾演的男主左擁愛他的老婆,右抱暗戀他的閆妮,還有個紅衣女郎做曖昧知己。
照常理來說,性魅力該有一些吧。
然而鏡子裡的肖央的肉體太殘酷了,這什麼人間真實?
但到了《誤殺》裡,明顯發福的肖央反而毫不出戲。
不僅撐起角色,還贏得了「河北宋康昊」的美名。
不同問題不同對待,不同角色也需要不同身材。
演員們該認識這一點了。
02
身材是表演的一部分?
出名的減重狂人克裡斯蒂安·貝爾,體重曾在170斤和100斤出頭中間來回搖擺。
時而一身腱子肉,時而瘦到只剩一把骨頭。
有時院長都忍不住懷疑,貝爾前世是個氣球吧?!
「印度良心」阿米爾·汗,為出演《摔跤吧爸爸》,先在短期增重28公斤,完成55歲中年發福狀態戲份的拍攝;然後魔鬼特訓,在5個月內減重25公斤,回復成19歲小鮮肉。
有人勸他別那麼拼,可以靠後期特效。
米叔的回答是:
「只有成為真正的胖子,才能體會到胖子的感受。」
國內為角色瘋狂改變體型的演員也很多。
我印象深刻的有鄧超——
為了在《影》裡一人分飾兩角,他先花三個月增重20斤,再花兩個月減重40斤。
在片場多次因低血糖暈眩。
最後才演出陽剛颯爽、病態羸弱兩個全然不同的「人」。
還有彭于晏。
為了演《翻滾吧!阿信》,全年無休魔鬼訓練:
頓頓白水雞胸肉,每天近10個小時練習單槓、吊環、鞍馬……
最終體脂降到6%,達到專業運動員的水準。
身材出來了,眼神也變了。
導演林超賢說過,「我要賣的不是他的身材,而是他的鬥志。」
姜文則把話說得更為精闢——
「他能用他的靈魂指揮他的肉體。」
這不只是靠年輕。
同樣在《激戰》裡,張家輝飾演職業拳手。
拿到劇本之前,他就花了9個月時間開始健身,40多歲硬是把自己練得和彭于晏不相上下。
肌肉虯結,面部剛毅,平添霸氣。
當然,這些例子已經超出身材管理的範疇,可以稱得上好演員的自我修養了。
有的人是願意為好角色付苦功、下狠手的。
而那些身材「不到位」的演員,都是因為不夠努力嗎?
其實也未必。
我記得潘粵明和尹正是易胖易腫體質。
一翻資料,果然——
潘粵明2018年就關注了問題:演員是怎麼減肥的?
尹正則從11年就開始鬱悶自己能吃易胖。
拍《鬢邊》的時候也提前預警自己太胖太醜,擔心播出被罵。
OK,大預言家就是你了。
努力是努力了的,結果依然不盡如人意,而觀眾也就這麼接納下來了……
PS:瘦下來的二位真的很帥啊啊啊!
03
內地男演員不習慣身材管理?
聊了這麼多男演員的例子,發現沒,即使有吐槽聲,但輿論對男演員普遍依然很寬容。
劉燁在《老男孩》裡飾演一位潛水、遊泳、籃球樣樣玩轉的機長。
結果這小肚子……有任何說服力?
話說早了,火華社長。
但即使頂著這個肚子,網友們也沒忍心把他和「中年油膩」劃等號,只提醒他快去和鄧超一起健身。
黃磊自從變成「黃小廚」後,文藝氣質一去不回。
但大家對他的認知又統一為:
看起來做菜很好吃。
偶爾提醒一下,油放太多,小心健康。
內地男演員為什麼不太注重身材管理?
一方面,這些擁有一定才華和根基的男演員,只要不自己搞個大新聞,就一直有戲演,很難被淘汰。
身材管理什麼的,對他們而言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但放在韓國演藝圈,競爭明擺著更激烈,什麼人傻錢多不存在的。
同屬70後的李秉憲、車勝元、孔侑等一大波男演員,仍然對自己毫不放鬆。
感受下《男與女》裡的孔侑,人家演的也是個孩他爹啊。
還有剛剛結婚的蘇志燮:
回想起他的八塊腹肌,更心碎了……
另一方面,輿論環境對男女藝人的身材要求也大不相同。
跟黃磊同樣1971年生的閆妮,隨著年齡增長,發現自己的戲路受到明顯限制。
為了轉型和向大銀幕發展,她在45歲時下定決心改變自己,足足減重30斤。
小香肩、大長腿、A4腰,氣質開掛,戲路才隨之打開。
年輕一輩,本身佔著顏值和年齡優勢的女演員,大眾看待的標準自然更高。
劉亦菲、馬思純、李蘭迪、楊紫、沈月……
因為「胖」、「土」、「矮」,在各大論壇被吊打800個來回。
PS:李蘭迪這個真的過分了……
然而同樣年輕的彭昱暢,明顯胖若兩人,也可以是胖嘟嘟很可愛。
是真的女演員太多,男演員不夠用?還是我們對男女身材的欣賞標準不同?
這些原因都有,又都不止。
院長只覺得,作為表演的一部分,形體也應該受到重視。
你可以將它作為人自律的一個標準,也可以視為演員對自己的職業要求。
可以看到,越來越多內地男演員開始注重身材管理了。
潘粵明的道歉,也是一個信號。
不同角色,應該有不同的身材。
既然對自己有要求,有做好演員的野心,就該精益求精,別讓這些可以改變的某個細節成為表演的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