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個粉絲留言諮詢:以前小腿肚上就有靜脈曲張,但除了影響美觀,一點都不影響生活,也就沒當回事。今年夏天穿短褲時發現:這些小突起好像更突了,還有點癢,時不時就想撓它,到底要不要緊?
靜脈曲張,確實在中老年人群中還是比較常見的,像有個蚯蚓一樣,但即便它不痛不癢,也可能成為「致命兇手」!
靜脈曲張後,靜脈管壁形態和瓣膜功能發生了變化,會直接導致靜脈血流處於湍流的狀態;再加上靜脈內膜細胞抗血栓能力的下降,就很容易生成靜脈血栓。如果病情長期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就會形成嚴重的下肢深靜脈血栓。
萬一這下肢深靜脈血管裡的血栓脫落了,隨血流帶到右心室進入肺動脈,就會造成堵塞,形成肺栓塞。
一般較小的肺栓塞可能會導致肺功能受損,出現呼吸困難;而當大塊血栓堵住肺動脈時,5秒之內就可能死亡!
因此,出現靜脈曲張,及早就醫。而且在醫學上,靜脈曲張被分成了0~6期7個階段,不妨對照一下:
0期:這是靜脈曲張症狀最輕的階段,一般表現為下肢酸脹、無力、腿腫、易抽筋,但並不能檢查出疾病。
1期:這個階段的靜脈曲張通常表現為下肢毛細血管擴張、網狀靜脈曲張、蜘蛛網狀靜脈曲張。
2期:這個階段的靜脈曲張表現為皮下淺靜脈持續性擴張,下肢出現「蚯蚓狀」彎曲的血管,並且通過肉眼即可看見。這個階段的靜脈曲張患者,可以不進行手術治療,但一定要改正久站久坐、蹺二郎腿等不良習慣,以減緩病情發展速度。
3期:這個階段除靜脈曲張外,還通常表現為下肢浮腫。
4期:除了靜脈曲張外,腿上皮膚開始出現溼疹、色素沉著等症狀。
5期:腿上皮膚出現潰瘍,如果保健得當,潰瘍可以癒合。
6期:這個階段的潰瘍無法癒合,常常流膿淌水,稱為「老爛腿」。
一般而言,從3期開始的靜脈曲張就需要進行手術治療了,而輕度靜脈曲張患者,首選保守治療,通過改善生活習慣、穿彈力襪來緩解病情。若病情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工作,則要考慮外科手術。
圖片來源於網絡
您的支持,是小編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