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的安卓系統被認為是一個開放的,免費的,除了iPhone以外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系統。國內手機軟體也都是採用安卓系統。然而,為了遵守美國政府最近的一項命令,谷歌撤銷了中國科技公司和智慧型手機製造商華為(Huawei)的許可,允許其使用安卓系統上的谷歌專有軟體。在這樣做的過程中,谷歌悄悄地暴露了它對其所謂開放的手機生態系統的強大控制力。
包括華為在內的大多數安卓製造商都是谷歌的硬體合作夥伴。這種關係讓他們可以圍繞谷歌產品的集合構建手機,從谷歌地圖和助手等應用,到定位服務或推送通知等隱藏工具。雖然谷歌給人的印象是,Android對所有人都是開放和可用的,但這些服務代表了一種安靜的控制,而谷歌並不經常對其硬體合作夥伴實施這種控制——不過,正如現在已經證明的那樣,它當然可以做到。
根據最近的命令,美國政府迫使谷歌出手。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實體名單」,阻止其未經政府批准的公司向華為提供晶片商品。華為和谷歌現在有三個月的時間向現有用戶發送更新。對於新手機,華為或許可以使用開源版本的Android,但它不能成為谷歌的合作夥伴。
使用Android和成為Google合作夥伴之間的區別從外部看來似乎很混亂,但從技術上講,「Android」指的是核心作業系統,涵蓋打電話或使用攝像頭等基本功能。免費提供的Android版本被稱為Android開源項目(AOSP),一家公司不必成為使用它的合作夥伴。
然而,像華為這樣的大多數製造商確實選擇成為谷歌的合作夥伴。這意味著華為同意只生產使用谷歌應用程式集合的設備,稱為谷歌移動服務(Google Mobile Services),包括Gmail、YouTube和Google Play Store等。例如,根據這種安排,華為無法生產一款搭載微軟必應和Edge的手機,而不是谷歌搜索和Chrome。
製造商通常別無選擇,只能按照谷歌的規則行事,因為這樣做的成本是巨大的。
合作夥伴還必須滿足某些安全性和兼容性條件。作為交換,他們可以使用谷歌的所有應用程式和基礎設施,這使得他們的手機對全球客戶的吸引力大大超過了以往。這種安排通常是免費的,儘管在歐盟銷售的製造商支付一定的費用,並且由於複雜的法律原因,可以免除「全部或無」的條件。
據移動平臺研究員、數據分析公司Caribou data的聯合創始人Bryan Pon博士說,這給了谷歌對其平臺很大的控制權。Pon解釋道:「用戶會被安裝在作業系統頂部的谷歌產品和服務所吸引。」。「谷歌對這些系統擁有非常強大的所有權控制,從這個意義上說,無論作業系統如何,谷歌都擁有巨大的權力。」
此外,華為和谷歌的其他合作夥伴還必須包括一系列稱為谷歌遊戲服務的開發工具。這些後臺工具讓應用程式開發人員可以輕鬆地完成創建推送通知、在應用程式中嵌入地圖或獲取GPS位置等操作。大多數通過Google Play Store發布的Android應用程式都依賴其中的一些工具來提供對每個開發人員來說都過於昂貴或難以構建的功能。
正如Pon所解釋的,其中一些工具是通常作為作業系統一部分的關鍵特性。「他們實際上是把核心平臺的功能去掉了,」Pon說。「他們讓Android開源,越來越多,只是一個外殼。而這一核心功能現在只是谷歌專有服務的一部分,「谷歌這樣做是為了更容易更新重要功能,而不必等待Android的大更新,但結果鞏固了谷歌在其平臺上的力量。
如果沒有Google Play服務,華為將不得不自己構建這些工具,或者讓開發者去做。該公司已經創建了自己的一些功能版本——比如推送通知服務——但是開發者仍然需要在他們的應用程式中添加對華為版本的工具的支持,以便他們在非谷歌手機上工作。華為正在打造自己的應用商店替代品,但要打造開發者和用戶習慣於從谷歌獲得的一切產品,可能需要很長時間。
製造商通常別無選擇,只能按照谷歌的規則行事,因為這樣做的成本是巨大的。少數選擇退出谷歌系統的公司之一是亞馬遜(Amazon)推出的Fire系列平板電腦。如果你買了Fire,你會有類似於Android的體驗,但幾乎沒有Google的痕跡。相反,您將使用Amazon Appstore。你要找亞歷克斯而不是谷歌助理。你將使用亞馬遜的絲綢瀏覽器而不是Chrome瀏覽器。在引擎蓋下,你的所有應用程式都將使用亞馬遜版本的關鍵功能,如通知或GPS。這種方法對於平板電腦來說已經足夠好用了,但當亞馬遜試圖製造一款手機時,卻慘遭失敗。
三星試圖走中間路線,提供谷歌幾乎所有產品的並行版本,從基本的電子郵件應用程式到自己的語音助手,而不脫離其合作夥伴協議。但如果三星發現自己站在華為的立場上,這可能還不夠。「我認為在某種程度上,三星必須告訴自己,它……有一個B計劃,」Pon說。「但我認為,實際上,如果他們被關閉,比如華為可能被關閉,那麼他們沒有任何好的選擇。」
在正常情況下,這種共生關係對所有相關人員都有利,也為谷歌聲稱Android與iPhone不同,是「開放的」提供了可信性,同時仍讓谷歌儘可能多地控制Android。如果像亞馬遜這樣的公司想從零開始建立自己的替代方案,它可以。對於三星(Samsung)和華為(Huawei)這樣的公司來說,如果他們負擔不起或不願意走那麼遠,他們可以利用谷歌的大量資源,在不偏離谷歌總體規劃太遠的情況下,對消費者想要的安卓系統做出改變。
現在,除非在醞釀中的中美貿易戰中有所緩解,華為已經被迫走上更加艱難的亞馬遜路線。華為無法使用谷歌的應用程式,也無法支持大多數應用程式使用的推送通知或定位服務,甚至在將安全更新推送給用戶之前還要等待更長時間。由於美國商務部頒發的臨時許可證,現有用戶暫時不會受到影響,但未來的計劃看起來很嚴峻。亞馬遜花了數年時間才開發出自己版本的谷歌服務。華為執行長說,該公司有一個計劃,但尚不清楚該計劃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展開。
幸運的是,對華為來說,這並不全是壞消息。谷歌遊戲商店在中國被禁多年,原因是中國的防火牆審查了許多外國網站和服務,包括谷歌搜索、Facebook或YouTube。在佔該公司總收入52%的中國市場上,失去它們並不重要。另一方面,在中國以外,華為可能會損失很多。在全球範圍內,如果沒有谷歌服務,很難銷售Android手機。
谷歌可以重申其「開放」和「免費」的承諾,但最終它仍然是一個守門人。
除了華為的問題,也超越地緣政治將在科技行業扮演越來越重要角色的現實,這種情況揭示了谷歌多年來一直淡化的事實。雖然Android(一種精簡的開源作業系統)可能對所有人都可用,但所有使大多數Android手機有價值的Google產品都被鎖定在一個合作夥伴程序之後。谷歌可能會讓幾乎所有人加入其獨家俱樂部,但它保留將他們踢出的權利。
即使我們可以對谷歌保持安卓系統儘可能開放的意圖做出最好的假設——而谷歌也沒有回應OneZero的置評請求——華為的命令表明,谷歌的控制權可能會被其他實體濫用。如果美國與韓國而不是中國展開貿易戰,三星手機(目前仍是全球最受歡迎的手機)也可能面臨同樣的命運。谷歌可以重申其「開放」和「免費」的承諾,但最終它仍然是一個守門人。
希望華為能取得這場制裁的勝利,最關鍵還是要掌握關鍵技術,希望國產系統能夠取代安卓和蘋果的壟斷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