嚮往的生活——終於踏上臺灣島

2021-02-19 在路上觀世音

對臺灣的情愫萌芽於大學時代,讀書漸多,眼界漸寬,原來被強加的枷鎖逐漸被打破,對於自由、獨立的向往日趨強烈,這時尚未被染指的臺灣島自然成為心中的一方淨土,懵懵懂懂的想要去那裡找尋這裡業已失去的一切。及至年紀稍長,昔日冰冷的激進已不再,對於臺灣的情愫也逐漸轉為對故去時光的留戀與懷念。當真正踏上這片土地,所幸我所感受到的正是我所期待的,善良、溫和、自由都不負所望。

臺灣13日行程如下:

D1:臺北(寧夏夜市)

D2:臺北(迪化街-大稻埕-西門-艋舺-剝皮寮-總統府-中正紀念堂-臺灣大學-象山-饒河街夜市)

D3:臺北(故宮博物院-士林官邸)-淡水

D4:平溪線-九份老街

D5:臺中(宮原眼科-第二市場-彩虹眷村-東海大學-高美溼地-逢甲夜市)

D6:日月潭-臺中(中華路夜市)

D7:臺南(延平郡王祠-孔廟-赤坎樓-大天后宮-神農街-安平古堡-安平樹屋-觀夕平臺)

D8:臺南(成功大學)-高雄(博爾特藝術區-旗津半島-西子灣-六合夜市)

D9:墾丁(南灣-後壁湖-星砂灣-貓鼻頭-白沙-關山夕照)

D10:墾丁(小灣-船帆石-砂島-鵝鑾鼻-臺灣最南點-龍磐公園-風吹沙-港口吊橋-出火-恆春古城)

D11:花東縱谷山線(多良火車站-池上飯包-伯朗大道-北回歸線標誌公園-瑞穗牧場-雲山水)

D12:花蓮(七星潭-帝君廟-文創園-夜市)

D13:臺北(誠品書店-森田藥妝)

先放一些自己比較滿意的照片:

迪化街

中正紀念堂

101大樓夜景

臺北故宮博物院

淡水燈塔

漁人碼頭夜景

漁人碼頭日落

海釣

情人橋夜景

靜安吊橋

貓村

九份日落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

高美溼地日落

俯瞰日月潭

安平樹屋

旗津半島彩虹教堂

彩虹島捷運站

星砂灣

白沙灣

關山夕照

鵝鑾鼻燈塔

龍磐公園

阿嘉之家

伯朗大道

七星潭

在傍晚雨後的暮色中飛抵臺北,換幣購卡入境後,便正式開始了為期13天的臺灣之旅。

出得捷運,就感受到一股溼熱迎面撞了過來,夜已漸深的臺北,依然是行人如織。第一眼的臺北,儘管我們有著同源的文化,但是一切都仍然讓我覺得新鮮。穿梭在臺北的夜色中,眼睛貪婪地觀望著身邊的一切,意欲把眼前的所有都深深地嵌入腦中。

收拾妥當後就開始覓食,第一站選在了寧夏夜市,雨後的臺北異常清涼,涼風吹過竟有一絲寒意,原以為這樣的天氣夜市應該不至於人滿為患,但當夜市出現在我的視線內才意識到自己還是too young。本不寬敞的街上擠上了滿滿的攤位,密密麻麻的食客們在其間流連,食物散發出來的香氣,攤主的吆喝聲,食客的咀嚼聲,混在一起,便是最美的風景。

寧夏夜市

50嵐奶茶

第一天正式的感受臺北我決定用我常用的方式——徒步,從迪化老街到大稻埕、西門、艋舺、剝皮寮,經總統府到中正紀念堂。臺北的老城區,除了滿眼的繁體字,讓我生出一種身在潮汕的感覺,粵閩文化對臺灣影響之深可見一斑。

衡山路街景

西門紅樓

阿宗面線

西門附近街景

迪化街

清水巖祖師廟

艋舺老街菜場

艋舺青山宮

龍山寺

剝皮寮老街

走過老城區的騎樓,再看到巴洛克風格的總統府不由眼前一亮。這座甲午後由日本人設計建造的建築現在是臺灣的最高權利中心了。

總統府

中正紀念堂距離總統府很近,懷著對蔣先生的敬意前去參拜。自由廣場前高大的「大中至正」牌樓巍峨雄峙,一條寬闊的瞻仰大道帶我們走向紀念堂,在大道兩旁,分別林立著中式的國立劇院、國立音樂廳。而仿北京天壇之頂、埃及金字塔之體的紀念堂就坐落在大道盡頭。整體建築以藍、白二色搭配相和,有著自由、平等的寓意。寶頂為八角形,八角分別代表著「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與天相接,稱天人合一。紀念堂內端坐著中正先生的銅像,享受著來自各處的朝拜。嚴肅的換崗儀式每天也都在按時進行,更顯莊重。

中正紀念堂

金峰魯肉飯

出於對傅斯年先生的敬仰,臺灣大學無論如何都要去造訪。臺大校園很大,沿著主路的椰林大道漫行,仔細打量著周遭的學院,好多的專業在大陸真的找不到工作的呀!走到圖書館前,在長長的連廊中坐下,發一會呆,看一會即將畢業的學生拍畢業照,青春啊!

臺灣大學

思慕昔芒果冰

路書上說象山不高,確實,但是很陡,溼熱的天氣讓爬山顯得異常艱難,漫長的30分鐘過後,終於來到了第二個觀景臺,頓時整個臺北市區盡收眼底,還有陣陣清風襲來,上山的痛苦瞬間被拋在腦後,專心的享受著眼前的愉悅。

象山俯瞰101大樓

101大樓夜景

拖著疲憊的身軀來到了饒河街夜市,一天的暴走已使我精疲力盡,一眼望不到頭的夜市更讓我感到眩暈,看著滿街的食物毫無食慾,只得匆匆而去,然後捷運還做過了站。。。

失利的國府南撤時帶來的數以萬箱的文物成了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基石,飽經風霜的國寶們在1965年終於以全新的面貌迎來世人的矚目。有人說臺北故宮太小,不足一看,竟不知來臺文物皆為神品。

臺北故宮博物院外景

臺北故宮藏品

臺北故宮鎮館三寶,毛公鼎,翠玉白菜、東坡肉形石

中正先生人生最後的26年時光是在士林官邸度過的,二層的洋樓內完整保留著先生和夫人在臺生活的點滴,先生會客的小客廳,夫人最愛的油畫,先生去世時的床等等,樓內的設施典雅卻不奢華,莊重又顯溫馨。走過長長的甬道便是先生為愛玫瑰的夫人建造的一片玫瑰園,足見情濃之至。

士林官邸

快速的捷運不僅帶來片刻的涼爽,更撕裂了漫天的陰霾,換來明媚的淡水。順著人潮,漫步在淡水老街上,尋覓吃食,阿給和糯米腸相比,糯米腸更得我心。

淡水捷運站外

淡水老街

阿給

糯米腸

阿媽酸梅湯

在淡水,第一次看到臺灣的海,蔚藍而遼闊,沿著濱海步道行走,雖然烈日當空,卻也愜意。一直走到紅毛城腳下,拾級而上,走過拍過《不能說的秘密》的真理大學的牧師樓,又來到拍過《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的淡江中學,在紅牆綠樹間肆意穿梭,臺灣的校園都是一樣的迷人。

淡水海岸

真理大學

淡江高中

俯瞰海面

紅毛城到漁人碼頭2公裡的路程走的我有些懷疑人生,但是當大海再次出現在我眼前的時候便統統拋在腦後了。長長的連廊上海風陣陣,趕走燥熱,給嬉戲的人們帶來無盡的涼爽。夕陽時分,尋覓到一處堤岸,左可以觀海上日落,右可以觀情人橋夜景,只有幾個小帥哥在安靜的海釣。逐漸西下的暖陽,微微的海風,專注的漁人,一幅動人的畫面躍然而生,而夕陽和夜色也絕沒有辜負我久久的等待。

淡水海岸

淡水漁人碼頭

夕照

夜景

魚丸

寬敞潔淨的臺鐵一路東去,到達瑞芳車站後轉乘平溪線小火車,直奔終點菁桐,然後沿著山間小路步行到平溪,再乘小火車到十分和猴硐,最後回到瑞芳。這一條線雖然已被日韓遊客佔領,尤其是十分,窄窄的道路上聚集了一波又一波放天燈的人群。但是平溪線仍然是有他獨特的魅力,尤其是十分和猴硐。靜安吊橋靜靜地矗立在十分和南山之間,下邊流過的是基隆河,橋上掛滿了遊客們的許願瓶,搖曳生姿。猴硐號稱貓村,車站都被貓元素覆蓋,在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傲嬌的貓星人,有的慵懶的睡著,有的優雅的走著,有的警惕的盯著,這裡絕對是貓奴的天堂。行走間,還看到兩隻貓的對決,怕是在搶地盤吧。原來貓星人發起狠來也是這麼的嚇人,張牙舞爪,毛髮皆立,嘴裡發出恫嚇的聲音。失勢的貓星人默然離去毫不留戀,另外那隻則是舔舔爪子,一副勝利者的姿態,還耀武揚威似的高叫了幾聲。

臺北車站

瑞芳車站

平溪線車票

菁桐車站

魷魚焿

平溪

給小夥伴寄出的明信片

平溪郵局和郵筒

十分車站

靜安吊橋

猴硐貓村

瑞芳車站的對面就可以乘公車去九份,平緩的道路漸趨陡峭,車子饒了幾彎後這座山城才出現在眼前。這座因金礦而繁榮的小城經歷數十年的沉寂後,終於又借著侯孝賢的《悲情城市》再次被人記起。九份的建築順應山勢而建,鱗次櫛比,錯落有致,狹窄的街道和陡直的石階,高高低低,彎彎曲曲。基山街和豎崎路應該是整個九份最繁華的地方,聚集了各種小吃、民宿、茶館、商店等等。選定了晚上的攝影點後就開始漫無目的的閒逛,走走停停挨到日暮,真的被山城的日落驚豔,夕陽將遠處的山峰都映成黃色,蒸騰的雲霧繚繞更添仙氣。陽光落,燈光起,山腳下的大海間閃爍著點點燈光,嘈雜的遊客也漸漸沉靜,仿佛都被眼前的美景震驚,顧不上講話了。

九份老街

魚丸

芋圓

九份日落

九份夜景

就在被眼前美景沉醉的時候,突然一陣不和諧的鈴聲打破了這份寧靜,我還納悶臺灣也有騷擾電話麼?將信將疑的接了,原來我的入臺證等一系列證件都被我遺忘在了平溪的郵局,寄明信片時拿出來放在櫃檯上就忘記收起來了,而且我竟還不自知。本來只能第二天再從臺北折返平溪來取,雖然這樣便會耽誤一天的行程,卻也無可奈何。幸好郵局的職員林先生好心,為避免我耽誤行程願意專門給我送過來。在瑞芳車站交貨後還要再送我回臺北,我本就多有叨擾怎敢再麻煩,一再道謝後才目送林先生離開。第一次切實感受到臺灣人民的熱情和善良,心中止不住的後怕和竊喜,幸好是在臺灣。。。

這一天要離開臺北,南下臺中了。

未到臺中之前,總是把臺中當做去往日月潭、清境農場等處的中轉站,從未想過要在臺中駐足,因此留給臺中的時間確實不多。臨近中午才安頓好,第一站先去鼎鼎有名的宮原眼科吃冰,這座1927年修建的眼科醫院頹圮後,被日出集團收購併改造,仍以宮原眼科之名售賣甜品,現在基本上成為臺中的必打卡之處,其實冰淇淋味道倒也一般。

臺中車站

臺中街景

宮原眼科

無意中發現的第二市場竟成了我的最愛,80多年歷史的老市場如今還經營著,各種美食在這裡集結,200元的生魚片吃到撐,當然最讓我難以忘懷的確是最簡單的愛玉冰。愛玉凍與刨冰混合,再點幾滴檸檬汁即成,酸甜適口,實屬消暑佳品。

第二市場

生魚片

愛玉冰

等公交的時候,跟一位大叔聊了起來,他給我推薦臺灣的景點,我給他規劃他7月份去大陸的旅程,相談甚歡。目送他離開後我也便到了我的目的地——彩虹眷村。

本該被拆除的老舊眷村,在黃永阜的筆下又獲得了新生。一幅幅色彩豔麗、造型俏皮的圖畫籠罩了整個屋子的牆壁、地面以及一切目之所及的地方,絢爛的色彩,卡通的形象,極富創造性的線條,沒有極致的童心和想像力恐怕是難以勝任的。感謝黃爺爺給我們留下一片可以讓我們的思維肆意馳騁的沃土。

彩虹眷村

對臺灣的大學有一種迷之嚮往,每到一個城市只要時間允許都願意到校園裡走走,臺中的東海大學更不能例外。校園裡大樹參天,茂盛的樹冠把前行的道路遮蓋,陽光只能透過樹葉的縫隙星星點點的照射進來,甚是愜意。東海大學有自己的農場,生產各種奶製品,一杯酸奶一杯冰淇淋足以滿足,奶香味十足。貝聿銘先生設計的路思義教堂就在文理大道盡頭的草坪中,圓錐體雙曲面的造型使得這座教堂極富設計感和美感,是亞洲乃至全球聞名的後現代主義宗教建築。沿著文理大道前行,穿梭在東大的各個學院之間,假裝感受下這裡的學術氣質。

東海大學校門

東海乳品小棧

路思義教堂

文理大道

偏僻的高美溼地讓我一度想要放棄,但又實不忍負這大好的陽光,好在天公作美,讓我遇見絕美的夕陽。當年海堤的建造造成了泥沙的淤積,不料卻孕育出一片各種生物共存的溼地。每當夕陽西下,平靜的水面閃著金光,完成著藍白黃的演變,遠處的風車默然站立,像是忠誠的衛士在拱衛著這片聖地。

高美溼地

逢甲夜市

日月潭應該是每一個使用人教版教材孩子的執念吧,神奇的半日半月的湖泊當年確實引起了相當的興趣。如今雖然知道湖景不會帶來太多驚豔,但還是決定要親自去化解這份執念。拉著青旅認識的香港小哥,在臺灣好行的乘車點又遇到兩個香港的小姑娘,四個人就乘著好行的大巴出發了。車子駛離臺中後就開始進入了中部山區,最美的風景總是在路上,窗外藍天白雲下的青山綠水著實令人振奮。

洪瑞珍三明治

車子到了水社碼頭,換遊船直奔玄光寺。遊船路過潭中的拉魯島,就是這座臺灣原住民邵族傳說中祖先靈魂安息之處造就了半日半月的格局。抗戰後被日本人取走的玄奘法師的頂骨舍利部分歸還給了中華民國佛教協會,初始被安放於玄光寺,後來移山上的玄奘寺。走過人頭攢動的玄光寺,一條清幽的步道便映入眼帘,遊客的嘈雜聲立減,有山間的鳥鳴蟲叫,山風觸動樹葉的窸窣聲,行走在樹葉上的沙沙聲,見到不明生物的猜測聲相伴,雖然山路辛苦,卻也走的津津有味。

日月潭

青龍山步道

玄奘寺前可以俯瞰到日月潭的全景,玄奘寺內可以朝拜玄奘法師的舍利,最有趣的是殿前有一個可以測姻緣的月老小人,投幣一元就會送一張簽,上面有對你最近愛情運勢的評估,出簽的時候還會播放現代音樂,異常滑稽。

玄奘寺

俯瞰日月潭

同去的香港小哥哥小姐姐

小姐姐求的簽

時間和體力原因沒有繼續向山上的慈恩塔進發了,那裡才是俯瞰日月潭的好去處。下山轉船原住民邵族的聚居地到伊達邵,這裡的商業化很濃,街道兩旁儘是工藝品和特產商店,但是好在臺灣人還是很友善。

伊達邵

水社碼頭

童趣的臺灣小學

中華路夜市

走在臺南的街道上,恍若回到泉州,一樣的騎樓,一樣的寺廟宮觀、一樣的遍地美食。同泉州一樣,在老城徒步真的是非常好的體驗。從民宿出發,頂著炎炎烈日,沿著府前路前行,經過延平郡王祠,來到孔廟。臺南處處可見延平郡王鄭成功的塑像,當年收復臺灣的功臣儼然已經成了後人心中的神明,禮敬有加。

臺南街景

延平郡王祠前的鄭成功像

臺南孔廟是鄭成功收復臺灣後建立的第一座孔廟,也是臺灣島第一所高等學府,有全臺首學之稱,臺灣島的最早的教育體系也是由此而生。

臺南孔廟

從孔廟走到赤嵌樓,一路上經過大小廟宇無數,鄭氏家廟、五帝廟、天壇、祀典武廟等等,武廟附近有一家武聖肉圓,糯糯的外皮包裹著微甜的肉餡,蘸上蒜蓉一起食用,很不錯的口感。

鄭氏家廟前的鄭成功像

天壇

武聖肉圓

荷蘭人修建的赤嵌樓,在被鄭成功趕出臺灣後成了全島的最高行政機構。可惜原來的建築毀於同治年間的大地震,光緒時又在原址上重建了文昌閣和海神廟,現在陳列著荷蘭人投降的條約書,以及鄭成功與荷軍作戰的海圖等珍貴歷史資料。

赤嵌樓

距離赤嵌樓不遠處的永福路上有一座大天后宮,沿海地區最常見的廟宇便是祭祀林默娘的媽祖廟。靠海為生的漁民無力與自然的力量抗衡,唯有求助神明的庇佑,方能獲得自然的饋贈而生存。就連攻克鄭經的施琅,都把功勞歸於海神娘娘,將原來的寧靖王府擴建成巍峨雄壯的天后宮,故而臺南的這座天后宮在全臺400餘座天后宮中有著貴族般的地位。

臺南大天后宮

神農街可以算是全臺南最文藝的地方了,窄窄的街道兩側店鋪林立,有文創,有食肆,有廟宇。由於是下午到來,很多商店都沒有營業,因此顯得頗為落寞。匆匆走過一遍就跑去友愛街吃愛玉冰了,我真的是超愛愛玉冰的~

神農街

愛玉冰

荷蘭人建造的熱蘭遮城隨著清政府接管,政治中心內移而逐漸沒落,馬關條約籤訂後,日本人徹底將其剷平,改建成了如今的日式海關宿舍與紅磚平臺,臺灣光復後,復名安平古堡。

安平古堡

 原為英商德記洋行倉庫的安平樹屋,隨著安平製鹽工業的沒落也逐漸荒廢。而早在日據時期倉庫內就已出現榕樹盤根,加之房屋損壞,老榕樹氣根自然而然自損壞的屋頂上垂下攀附生根,形成「樹以牆為幹、屋以葉為瓦」的特殊景觀,讓人驚豔。

安平樹屋

在安平古街的一家老店內要了一杯木瓜牛乳小坐,老闆看到我的相機過來搭訕,看著裡面的照片一直在跟自己的店員說著什麼,而我並不能聽懂。看我一臉迷惑的樣子他即認定我應該來自日本。便不再說話,而是儘量用表情和肢體跟我交流,我於是更加懵懂。看完照片他便也沒了談興,回到店內休息去了。在我離開的時候,他還用日語跟我道謝,誤會可能鬧大了。

安平老街

木瓜牛乳

安平的夕照美極,故而還特地建造了一處觀夕平臺。在臺灣看過五次日落,只有在臺南的這次感覺最樸素,最真實。坐在深入海中的堤岸上,靜靜地看著太陽落下的軌跡,驀然想起柳三變的那句「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獨行在路上可以看到最美的風景,可確實也沒人能分享此刻的喜悅。

安平夕照

雞排飯

又一份愛玉冰

說到臺南的鄭成功元素,就連臺南最高等的大學的名字也是源自延平郡王。成功大學是臺灣四所老牌「國立」大學(臺成清交)之一,有「北臺大、南成大」之說,丁肇中的大學時光就是在這裡度過的。

成功大學

臺南車站

匆匆一日的臺南並沒有給我細品這座極具煙火氣的城市的機會,但是無疑這裡讓我感到安寧和平靜,希望下次能夠在這裡小住幾日,慢慢的去探索這裡的點滴。

高雄在這次行程中沒有被安排太多的關注,只是作為去墾丁的中轉站,而高雄這座城市似乎也沒有什麼太多值得計劃的地方。酷似798的駁二特藝術區,旗津半島上簡陋的可憐的彩虹教堂,平靜的西子灣日落,龐大的彩虹島捷運穹頂,人流湧動的六合夜市都不曾讓我留戀,只有旗津輪渡站旁海之冰的大碗冰品讓我不忍離去,一人份已不能滿足我無底的欲望,儘管被老闆各種拒絕還是毅然決然的要了三人份,一大碗刨冰上鋪滿芒果,怎能不讓人食指大動。還有個番外是在高雄竟然找到了以前在廈門吃過後再也無緣見到的讓我日思夜想的鹽漬桃,美哉美哉。

駁二特藝術區

第一份海之冰

旗津半島

鮮蚵面線

第二份海之冰

西子灣日落

美麗島捷運站

六合夜市

鹽漬桃

終於到了要去墾丁的日子,對臺灣島南端的那一抹藍早已心生嚮往,今日終於能夠身臨其境,也算是了卻一樁心事。

聽從機車老闆的建議,先走西線,從墾丁大街出發,經南灣、後壁湖、星砂灣、小峇里巖島、貓鼻頭、白沙灣,最後到關山看日落。是日的道路比較平坦,機車調到最高速,耳邊伴著呼嘯的風聲,在路上盡情的馳騁,儘管烈日當頭,依然擋不住莫名的激動。

南灣

後壁湖

星砂灣

小峇里巖島

貓鼻頭

白沙灣

關山夕照

第二天選擇東線,從墾丁大街出發,經小灣、船帆石、砂島、鵝鑾鼻、臺灣最南點、龍磐公園、風吹沙、港口吊橋、出火到恆春古城看《海角七號》的拍攝地阿嘉之家。從龍磐公園到港口吊橋的路程,浩渺的太平洋就在身側,一眼望不到盡頭的蔚藍著實令人興奮。這天要在山海之間的山路中行進,讓我這恐高又怕水的人緊張萬分,騎行的速度也不敢太快,更不敢太過分心看兩邊的風景,但是又壓抑不住內心的蠢蠢欲動。

墾丁教堂

小灣

船帆石

砂島

鵝鑾鼻燈塔

臺灣最南點標誌

龍磐公園

港口吊橋

墾丁鄉村

出火

阿嘉之家

綠豆蒜

鴨肉冬粉

恆春古城

墾丁大街暮色

滷鴨翅

兩天的騎行讓一向自詡皮糙肉厚不懼紫外線的我也淪陷了,大腿被曬傷,隱隱作痛,本就不怎麼白的我黑的更加透徹,但是仍然覺得痛並快樂著。

從墾丁到花蓮,本打算從枋寮乘臺鐵直達花蓮,但是當我看到伯朗大道的照片後頓時打消了這一無聊又費事的方式。於是在臺灣自由行拼了一個花東縱谷的線路,從墾丁出發,經多良車站、池上飯包、伯朗大道、北回歸線標誌公園、瑞穗牧場、雲山水傍晚到達花蓮。

多良車站現已廢棄,但是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太麻裡鄉將其打造成了觀鐵道平臺、環山步道和咖啡雅座,成了南回觀光新景點。如果到這裡的時間湊巧,就可以看到臺鐵穿過隧道的場景,可惜我並沒有趕上,不過在站臺上鳥瞰下太平洋也是極好的。

多良車站

過去臺鐵的速度遠不如今天,從花蓮到臺東要耗費8個小時的時間,飢腸轆轆卻無以果腹,於是便有了李家人在車站前賣番薯餅的情景。後來竹葉包飯糰取代了番薯餅,飯包又取代了飯糰,逐漸的形成了今日的池上飯包。現在的池上車站也早已裁撤,集山實業接手繼續經營,並更名為悟饕池上飯包,以傳承近七十年的池上月臺便當文化。

池上飯包

池上飯包的美味得益於池上米,池上地區的環境尤其適合稻米生長,池上地區選育的稻種又尤為精良,故而池上米在日據時期就是進貢日本天皇的御用米。池上鄉的片片稻田中,有一條筆直的田園公路穿過,沒有電線桿的打擾,滿眼碧綠,顯得乾淨澄澈,隨手拍即可得到最美的回饋。

伯朗大道

到達北回歸線標誌公園後,天氣越發的陰沉,窸窣的下起了小雨,雖然一掃初始的燥熱,陰沉的光線也給遊覽和拍攝帶來了困擾。在瑞穗牧場吃了一杯冰淇淋就離去,雲山水果如其名,在山水之間開闢出的一片別墅民宿區,清幽高雅,只是天氣原因未能遍覽。

北回歸線標誌公園

瑞穗牧場

雲山水

經過近12小時的跋涉,終於到了目的地花蓮。在青旅的門口發現一家冰店,幾個阿姨在打理。味道出奇的好,約定好第二天還要去吃~吃飽喝足躺在床上悠哉悠哉玩手機的時候,突然一股強烈的震動,直覺告訴我地震了,迅速從床上竄起,就要奪門而出。其他人卻都無動於衷,此時一個聲音幽幽的響起「沒關係,這不算啥,睡吧」,儘管依然忐忑,但也確實架不住困意來襲,好在只是虛驚一場。

草莓綿綿冰

花蓮是臺灣行程的最後一站了,只有一天的時間不想過於辛苦,於是直接摒棄了遙遠的太魯閣和清水斷崖,挨到中午才慢慢起床,在花蓮車站乘臺灣好行去七星潭~

花蓮街景

七星潭是一處突出的海灘,綿延20多公裡,海灘是礫石灘,漫步其中總能撿到美麗的石頭。海灘中走了幾步便停止了,在海浪拍不到的地方坐下,仔細的研究我勢力範圍內的石頭,擇優而錄的開始了藝術創作,不一會,一個個小小的瑪尼堆就出現了。隨後席地而臥,聽海濤拍岸,看波浪翻卷,任時光流逝,直到五臟廟開始抗議,這才悠悠的上岸,回去覓食了。

七星潭

中山公園

從花蓮車站一路步行,無意間看到敖幼祥漫畫教室,初中的時光就是在《烏龍院》的陪伴下度過的。教室對面是帝君廟,為凝聚人心,繁榮商賈特請關聖帝君金身奉祀。

帝君廟

花蓮的炸彈蔥油餅是我在臺灣吃的食物中唯一第一口便讓我驚豔無比的,覺得整個臺灣最好吃的除了冰就是這個了。

炸彈蔥油餅

隨後就是鵝肉先生,一份鵝腿肉,一份鵝心,就完全可以打發了五臟廟了,最後又饒了2個公正包子的小籠包~

鵝肉先生

公正包子

由舊花蓮酒廠改造而來的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雖然同是類似798的存在,但是卻多了一抹溫情。除了稀拉的遊客,還可以看到扶老攜幼來野餐一家人,看到流浪歌手面前一個小聽眾痴痴地聆聽,可以看到老爺爺推著輪椅上的老伴漫無目的的散步。。。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花蓮的夜市都被整合在了中山路盡頭,福町、自強、原住民和東大門等都匯聚在了太平洋旁的廣場上。儘管下午已經吃的腸滿肚肥,第一家燒烤的烤串和妙不可言的酪梨牛乳依然成了我的目標。

太平洋公園

酪梨牛乳

第一家烤串

西瓜大王的西瓜汁

芒果綿綿冰

回青旅的路上,本著多轉轉這座城市的獵奇心理,選擇了一條未走過的道路,走過橋頭的忠烈祠後,開始進入黑暗中,昏暗的燈光將將足夠照明,家家戶戶都養了狗,聽到外邊的動靜都此起披伏的狂吠起來,而這樣的環境下只有一人在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的前行,連後悔藥都忘了吃了。

在臺灣的最後一天,乘坐普悠碼號回到了臺北。這一天就沒有安排任何的形成了,在臺灣小姐姐的帶領下,去誠品買了書,去森田買了面膜,小坐片刻之後就要往桃園機場去了。

13天的時間用來環島還是稍顯緊張,很多中意的城市沒能盡興,很多美食美景沒能發掘,幾乎在每個走過的都留有或多或少的遺憾,也許這正是下次再來來的動力吧~

下篇預告:《一天三頓小燒烤——錦州2日覓食記》

相關焦點

  • 《嚮往的生活》第五季地點公布,居然是個「島」
    9月22日,嚮往的生活總導演在湖南衛視招商會上宣布,明年嚮往的生活將會在一個安靜的海島上。那麼會是哪個島呢?不要問,問就是馬爾地夫」不過因為疫情的原因,小編猜測出國應該不太可能的,所以應該是國內某個島吧
  • 臺灣母女的大陸「嚮往的生活」
    受訪者供圖中新網蘇州5月26日電 題:臺灣母女的大陸「嚮往的生活」記者 鍾升嗅著窗外的花香在鳥鳴聲中醒來,採果子釀果酒、做花茶、養孔雀、餵柴犬……在外人看來,臺胞李莉與女兒李玟、李珏的一天正是田園牧歌般的「嚮往的生活」。這背後,是兩代臺胞持續二十餘年的奮鬥。
  • 蛋糕島篇結束後,布琳將會踏上自己的求婚之旅
    原本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因為生活環境中的各種歧視,因此漸漸心理變得畸形,為了生存當面對那些壞人時就露出心狠手辣、謊話連篇的一面。但是當聽到山治發自內心的讚美時,布琳的面具被剝離了!說出了刀子嘴豆腐心的一句話【別開玩笑了!殺了你!我...要殺了你!!!】雖然嘴上說要殺山治,但是內心已經不知不覺開始愛上了這個敵方的男人!
  • 《嚮往的生活 第三季》終於要來啦!
    最近《奔跑吧》《極限挑戰》《嚮往的生活》相繼開錄綜藝粉們的春天終於要來了
  • 《行疆:環臺灣島》丨Day3臺中-魚池:翻山越嶺
    說實話,在做臺灣的行程安排時,我都已經在各種APP上巨細地查找一路的住宿紮營安排。而最後的情況卻是:從出桃園機場到臺北到經歷十多天的環島再到我環完島去機場離開臺灣,這中間幾乎都有朋友在一路關照著我,這些面孔也將是這部片子最靚麗的那道風景——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 島生活的點點滴滴|衝繩
    以前有人跟我說,各種美好嚮往,會有一萬個人想過搬家到海島生活,一千個人查了一下機票,一百個人真的飛過來看了一眼,一個人留下來了,我留下來了,第七年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奇蹟一樣的,還在。看統計,2015年6月,在衝繩居住的中國人,比2006年少了大概16%,現在一千六百多人,與此同時全日本的中國人增加了15%。連逐漸火了的旅遊業也無法在島上提供吸引人的工作崗位麼。
  • 約定的夢幻島漫畫圓滿完結,眾人終於找到艾瑪,又可以一起生活了
    在《約定的夢幻島》宣布在181話完結以後,眾人也都在猜測著漫畫的結局。在今天發售的周刊少年jump上漫畫正式完結了,一起來看一下最終話講了那些內容吧。而作為代價艾瑪失去了所有關於家人的記憶,現在和一個同樣是孤單一人的老爺爺在一起生活著。而艾瑪的家人在來到人類世界以後,也沒有放棄尋找艾瑪,在人類社會尋找2年無果之後,眾人開始懷疑艾瑪究竟有沒有來到人類社會。不過這時候眾人發現了一個誤區,因為大家只是在人類聚集區尋找艾瑪,在一些由於戰爭或災難毀滅的地區他們還沒有尋找,於是眾人又一次踏上了旅程。
  • 踏上蜈支洲島,看藍天白雲感受生活美好!
    1、蜈支洲島情人橋情人橋位於蜈支洲島北部,是一座長長的木板橋,它將蜈支洲島與建在海中礁石上的一座亭子相連。情人橋原本是座鐵索橋,走在搖晃的鐵索橋上,需要幾分膽量,過橋時需緊抓住朋友的手不放,因此又被戲稱為「情人橋」空氣很好,尤其早上,打開窗滿滿的負離子。
  • 「周結巴」到訪的《嚮往的生活4》,終於讓我找回了點第一季的感覺
    《嚮往的生活4》首期來了黃老師的跨世紀好友周迅,和子楓妹妹迅速建立友誼的張婧儀,單口相聲張口就來的郭麒麟,讓蘑菇屋裡的溫馨、歡樂元素齊了。連新世紀到來的跨年之夜,都是他們倆在去臺灣宣傳新劇的火車上一起度過的。 節目中,大家「酒足飯飽」之後,黃磊便開始爆料當初和周迅拍戲時的細節。
  • 蘭嶼島,堪稱中國臺灣最後一塊淨土,島上至今生活著原住民達悟人
    在我國臺灣省的東南部,有一個屹立在西太平洋上的大型島嶼—蘭嶼島,堪稱臺灣最後一塊淨土。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蘭嶼是由海底火山噴發隆起而形成的火山島,島上大部分為山地,僅海岸附近有較緩和的平地,島中央的紅頭峰海拔548m,北部有海拔438m的青蛇山,海拔494m的殺蛇山,東南部有海拔480m的大森山,全島周長38公裡。海岸線十分曲折,多被隆起的珊瑚礁所環繞,遍布天然巖穴與奇石怪崖,有許多特殊的海蝕地形景觀。蘭嶼島主要由大蘭嶼和小蘭嶼組成。
  • 我愛你美麗的臺灣島——背後感人淚下的故事
    我愛你美麗的臺灣島56年後,2020年5月17日中午,全國金獎多次獲得者,福建小歌手賴馨儀深情演唱,原創兒歌終於成功問世。1964年6月的一天,南京市鼓樓區(延安區)一中心小學一年級(4)班。一位二十多歲的青年女教師顧乃常(浙江紹興人)在語文課堂上,給同學們講起:祖國的寶島臺灣。顧老師動情地說: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
  • 這就是我嚮往的生活啊,英劇《德雷爾一家》太治癒了!
    終於追完了英劇《德雷爾一家》第四季,這部面朝大海的劇,真的捨不得快進,這才是我們嚮往的生活啊!剛開始看的時候覺得有點慢,畢竟對於英國人的生活習慣和文化背景不了解,有點難領悟到他們的點,不過後面隨著劇情的發展,越來越喜歡這樣平凡的一家人,雖然都是家庭瑣事,但是很真實,也充滿了笑點和淚點。
  • 踏上寶島臺灣
    春秋戰國稱臺為「島夷」;秦稱「瀛州」;三國稱「夷洲」;隋—元稱「流求」。明稱「雞籠」、「 北港 」、「大員」、「臺員」、「臺窩灣」,官方稱為「東番」。鄭 成功 改稱「東都」,後鄭經改為「 東寧 」。清朝更名為「 臺灣」,並設置 臺灣 府,隸屬於 福建 省,這是 臺灣 的正式定名。
  • 黃磊、何炅還在,但《嚮往的生活》變味了
    田園慢生活真人秀《嚮往的生活4》(以下簡稱《嚮往4》)回歸。4位常駐MC是黃磊、何炅、彭昱暢、張子楓,前2季的MC劉憲華依然缺席。帶著濾鏡的鄉村生活 《嚮往4》開篇是一段航拍的長鏡頭,鏡頭緩緩滑過村子的各個角落,觀眾看見了糧食、瓜果豐收的鄉村,悠然自得的村民,嬉笑打鬧的孩童,彈幕裡都在說「這才是真正嚮往的生活啊」。
  • 「別把眼界局限在一個島上!」臺灣偶像歌手成都當牙醫開診所
    一次意外受傷他棄藝從醫踏上漫長求學路現年40歲的許君豪起初患者只是來診所洗牙患者數量很久都沒增加」反思過後許君豪發現問題出在溝通「比如補牙成都人的意思是缺了牙要補我的理解卻是補齲齒」於是他變得更接地氣多從當地人角度思考慢慢建立了良好的醫患關係「創業過程中我忘記了生活疲憊的感覺
  • 《嚮往的生活 第四季》嚮往的生活
    嚮往的生活四季我全看了,很喜歡!黃磊的廚藝讓許多蘑菇屋的客人直呼:好吃好吃!何炅是蘑菇屋的全能手,情商特別高,摘甘蔗,蓋保護膜等等,下地廚房裡外都是一把手。妹妹是個很文靜的女孩,很乖,馬上要高考了,每天還早起讀書。每當鏡頭對著她時總忍不住會多看幾眼。小彭比較搞笑,特別是爬樹摘椰子那段,很有綜藝感。嚮往的生活很接地氣。舒適的田園生活,也是我嚮往的生活!
  • 環臺灣島丨Day1-2 臺北-苗慄-臺中:一路溫情
    從他瘦瘦的身形中,你很難料想到他以騎行和徒步搭車的方式走遍大中國,最最牛逼的是:在畢業季,況露踏上了他的間隔年旅行,拍攝製作成了《行疆》紀錄片,成為很多單騎者的啟蒙片!在優酷點擊量超七百萬。       下面則是他在去年冬天在臺灣的騎行遊記第二篇啦...
  • 《嚮往的生活5》真的要去馬爾地夫?官方的回應來了,你期待嗎?
    隨後又有很多粉絲提起《嚮往的生活5》了。《嚮往的生活》也是湖南臺裡一檔很受歡迎的節目,它的定位是一檔慢節奏的田園生活黃老師終於如願了嗎?因嚮往的生活所需要的的物料太多,別的不說,單單是那幾頭奶牛、小羊、小狗、彩燈之類的,就很難出國。所以只可能是國內的海島上,最後定的是海南周邊的一個小海島。
  • 「別把眼界局限在一個島上!」臺灣偶像歌手大陸當牙醫開診所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2011年畢業後赴歐讀研再到2015年考取大陸執醫資格並重返成都開口腔診所如今,這位前偶像歌手已成為臺灣青年在大陸創業的典範一次意外受傷他棄藝從醫踏上漫長求學路現年40歲的許君豪或許在很多人印象裡還是《青春紀念冊》的英俊歌手
  • 平遊天下:從北到南 7天暢遊臺灣島
    ,1949年後所稱的臺灣地區還包括靠近大陸的金門與馬祖等島嶼,為中國的「多島之省」,其中臺灣島面積為35873平方千米,佔全省總面積的90%以上,是中國第一大島。但到了臺灣桃園機場之後,這個念頭我就打消了,雖然也有不少大陸客去臺灣旅遊,但是完全沒有筆者想像的那樣出現「廟會效應」。下了飛機,呼吸著新鮮的空氣,頂著烈日,臺灣我又來看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