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坎城電影節在中國內地的熱度明顯比去年高,緣由很簡單,賈樟柯和侯孝賢這二位華語導演的新作都入選了坎城的主競賽單元,若從概率上來說,華語片獲金棕櫚的機會就是2/19(註:今年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共有19部電影)。而且日本導演是枝裕和也帶著《海街日記》入圍了主競賽單元,賈樟柯與是枝裕和的雙雙出現,總讓人恍惚回到2013年時的電影節———賈樟柯的《天註定》、是枝裕和的《如父如子》都得了獎。而今年,他們倆一位主打「突破」,一位則延續細膩清新的風格,經與如林高手的較量,結果如何,且拭目以待。
坎城電影節進入第68屆,將於當地時間5月13日至24日舉行。
華語代表
賈樟柯拍「未來中國」,奉獻很多「第一次」
●陣容:趙濤、張艾嘉、張譯、董子健
●坎城首映:5月20日
從2013年至今,賈樟柯連續三年參加坎城電影節,兩次參賽,一次當評審。在去年的坎城電影節上,賈樟柯宣布開拍《山河故人》。僅僅一年,《山河故人》已入圍坎城主競賽單元。
在賈樟柯以往的鏡頭裡,他總是極力展現當下中國。但這一次,他要嘗試在鏡頭裡表現「未來」。故事從1999年掠過2014年、抵達2025年,刻畫一個女人跨越26載的情感故事。這個故事分為過去、現在、未來三段。去年賈樟柯就已經說過,雖然有未來的戲份,但並不會有特別科幻感的表現。說到「未來」,南都記者又想起當年的《三峽好人》,一座石塔憑空飛起。這個鏡頭出現在賈樟柯的電影中,既現實又不現實。
這是賈樟柯第一部海外取景的故事長片,橫跨中國和澳大利亞;這也是他的第一部有英語對白的電影,其中英文臺詞部分佔了全片三分之一;而此次在陣容上也比他之前任何的作品更具有「明星相」,除了妻子趙濤,還匯聚了張艾嘉、張譯、董子健三代演員。從4月底至今,賈樟柯一直在個人微博上更新《山河故人》的信息,感覺得到他正樂在其中。坎城電影節藝術總監福爾茂在發布主競賽單元入圍名單時如此評論《山河故人》:「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愛情故事。」
侯孝賢十年磨一劍,傳統武俠《聶隱娘》出徵
●陣容:舒淇、張震、阮經天、妻夫木聰
●坎城首映:5月21日
2005年,侯孝賢提過想拍個人首部武俠片《聶隱娘》,然而從籌備到殺青到面世,這部電影「醞釀」了十年之久,中間還幾次傳出夭折的消息。《聶隱娘》忽然入圍坎城電影節,也著實是個驚喜。大家對它的期待,大概和王家衛的《一代宗師》一樣高。
《聶隱娘》講述武藝高強的女刺客「聶隱娘」的傳奇故事。舒淇飾演女刺客,張震飾演節度使。侯導還大膽起用臺灣知名舞蹈家許芳宜,讓其既演舒淇的師父,也是公主。此前,侯導唯一古裝片《海上花》僅有37個鏡頭且全部在室內完成,而《聶隱娘》則走到「室外」,在臺灣、大陸、日本三地取景拍攝。據透露,舒淇僅有十句左右的臺詞。侯孝賢如何在商業導向的壓力下保持個人風格及創作自由?影迷們或許可以參考胡金銓導演的電影。他的《俠女》、《龍門客棧》等武俠片頗有舊式文人的風範,而且胡金銓也是個作者態度很明顯的導演。他的《俠女》曾經在第28屆坎城電影節獲得技術大獎。四十年後,侯孝賢的《聶隱娘》入圍坎城,不論能否斬獲一二,至少也是中國武俠片傳統的一個迴響。
距離上一次獲得提名(《最好的時光》),這是侯導時隔十年再度競逐金棕櫚獎。他表現平靜,認為參加國際影展有助於尋找資金,得不得獎則不重要,「重點是做好本分,總有一天人家會發現的。」楊德昌沒能完成北宋時代背景的《追風少年》(由於資金缺口太大),侯孝賢「夢回」唐朝的俠女傳奇多少帶著一番意義。
亞洲焦點
是枝裕和推《海街日記》,清新治癒好養眼
●明星陣容:長澤雅美、綾瀨遙、夏帆、廣瀨鈴
除了賈樟柯、侯孝賢兩位「自家人」,還有位鄰居值得注意———日本導演是枝裕和。今年的坎城,他執導的新片《海街日記》同樣入圍主競賽。新世紀以來,是枝裕和已經四次來坎城參賽,他的上一部作品《如父如子》(2013)獲得了第66屆坎城電影節評審團獎。
今年,他再度徵戰,繼續帶來擅長的親情題材影片。影片改編自漫畫家吉田秋生的同名漫畫(在此前,是枝裕和的電影大多是他自己原創的劇本),描寫了住在鎌倉的香田家三姐妹,在父親去世之後,與同父異母的妹妹淺野鈴在同一屋簷下生活的故事。原作充滿治癒系的味道,而導演先前作品亦秉承描寫家庭內部的「距離的出現與消弭」的傳統。總體來說,《海街日記》應該不會離以往的是枝裕和太遠。從目前公布的劇照和預告片看,影片畫風清新頗讓人期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飾演四姐妹的卡司不容小覷———「長女」綾瀨遙、「次女」長澤雅美人氣爆棚,兩人在整個亞洲都相當有票房號召力,而「三女」夏帆也已經有了固定的粉絲基礎,「小妹」廣瀨鈴則是發展勢頭不錯的日本新生代演員,基本上網羅了日本當代的「氧氣系」美女,顏值有保證!
昨日導演攜四姐妹在日本出席「披露會」,為出徵坎城造勢。綾瀨遙滿懷喜悅地表示,心情很忐忑也很期待,很想看看國外觀眾對這部電影的反應。
對手強勁
嫡系大腕
●南尼·莫萊蒂、馬提歐·加洛尼、保羅·索倫蒂諾
每年的坎城,總會有一批嫡系導演回歸,今年自然不例外。南尼·莫萊蒂、馬提歐·加洛尼和保羅·索倫蒂諾這三位義大利人,絕對是根正苗紅的坎城系。
保羅·索倫尼諾作為義大利中生代導演,他在電影界的聲名大多來自坎城。索倫蒂諾至今拍過9部電影,有6部入圍坎城主競賽,不過,只有《大牌明星》(2008)拿過評審團獎和技術大獎。他今年的新作《年輕氣盛》(Youth)講述了兩位藝術家老友的老年生活。從那部西恩·潘「犧牲形象」出演的《為父尋仇》(T his M ust BethePlace),再到《絕美之城》(T he G reat Beauty),及至《年輕氣盛》,索倫蒂諾這幾年頗為熱衷描寫「有些輝煌過去的人」的「遲暮生活」。今年的索倫蒂諾,在坎城會不會還是露個臉而已,還真是有點好奇呢!
索倫蒂諾的同代導演、馬提歐·加洛尼最近的三部作品都為坎城青睞。他的《格莫拉》和《真人秀》兩部電影都拿到評審團大獎,同樣的揭露義大利社會現實,同樣的手持攝影風格。然而,今年的《故事的故事》(T ale of T ales)卻取材自17世紀義大利寓言,如此大的轉變還真是令人期待又擔心。
作為索倫蒂諾的前輩,南尼·莫萊蒂和坎城的緣分則深得多。他在1978年執導的第二部電影《收破爛的人》就曾入圍坎城。這些年來,南尼·莫萊蒂的作品6次到坎城參賽,一次憑藉《親愛的日記》獲得最佳導演獎,一次因《兒子的房間》奪得金棕櫚。今年的《我的母親》(Miam adre),老規矩,南尼·莫萊蒂自導自演。而他在戲中的角色也是個導演,一邊要應對難纏的大牌明星,一邊還要解決家庭問題。對於導演來說,很多人都會有這麼一部電影,來反思或是自嘲「導演」這個職業,南尼·莫萊蒂的《我的母親》就是這麼一部作品。
美國來客
●格斯·范·桑特、託德·海因斯
今年來坎城的兩位美國導演:格斯·范·桑特和託德·海因斯,也是老相識了。前一位曾經以《大象》(E lephant,2003)獲頒第56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他的《迷幻公園》(ParanoidPark,2007)和《最後的日子》(Last D ays,2005)也曾入圍主競賽。今年,格斯的《青木原樹海》(Seaof T rees),以日本有名的「自殺者的聖地」青木原為背景,馬修·麥康納和渡邊謙聯袂奉獻演出,演繹兩位意欲輕生的男人的故事。《青木原樹海》的故事看上去更像是格斯向《迷幻公園》、《最後的日子》的風格回歸。他也是今年金棕櫚強有力的競爭者之一。
託德·海因斯的作品不多,著名的就是《天鵝絨金礦》(V elvet G oldm ine,1998),這部以大衛·鮑伊、盧·裡德等搖滾界巨星為原型的電影,在第51屆坎城電影節上拿到最佳藝術貢獻獎。託德·海因斯最近對文學改編興趣不小,他的上一部作品是根據經典黑色小說《慾海情魔》改編的迷你劇《幻世浮生》。這一回,託德·海因斯又找來派翠西亞·海史密斯在1952年匿名發表的中篇女同小說,改編成為這部《卡籮爾》(C arol),再加上凱特·布蘭切特女王加持,真是讓人期待滿滿。
法國主人
●就數雅克·歐迪亞實力最強
雖然這次的主競賽單元中,法國本土導演挺多,不過,目測實力最強的還是雅克·歐迪亞。他二十年內只有7部作品,但是,每部都是精品。歐迪亞也是坎城的常客,已經四次入圍主競賽單元,早年的《自製英雄》獲得最佳編劇獎,而近年的《預言者》奪得評審團大獎。今年就看《流浪的迪潘》(Dheepan)運氣如何了。
(南都記者 許嘉 朱燕霞 實習生 吳學嵐 劉暢 黃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