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內容中介紹了各種色彩搭配,下面詳細講解色彩在人像攝影中的應用,例如如何拍高調人像、如何暖色調人像、如何拍對比色人像等。
拍攝高調人像
高調人像的特點是色彩明度高,給人明朗、清新、柔和、乾淨的感覺。高調的色彩以白色、明度高的淺色和中等明度的顏色為主,被攝體的形象在整個照片中呈現亮調的影調。拍攝高調人像時,模特一般穿著白色或其他顏色比較淺的服飾,並且在背景的選擇上也是以淺色為主。高調人像攝影的用光比較簡單,是商業人像攝影中最常用的用光形式。
作品解析:春·曉
這張照片拍攝於2014年春天的一個日系房間,用的是賓得FA 31mm f/1.8 AL Limited鏡頭來拍攝的。高調畫面就是在很亮的地方穿著很亮的服飾進行創作,所以地方選的是比較素雅和淡色的日系房間,模特的穿著也是相對比較素雅和淡色的服裝。拍攝中為了讓模特更加唯美和飄逸,選擇了讓模特躺在桌子上,讓頭髮散落在臺子上,同時讓模特表現出愜意慵懶的神情,這樣比較符合攝影主題。另外,在拍攝時利用了前景的窗簾布來充當前景
拍攝低調人像
與高調人像相反,低調人像的影調構成以暗調為主。低調的色彩以黑色、明度低的深色和中等明度的顏色為主,低調的照片一般能讓主體人物的形象顯得深沉和凝重。在拍低調人像時,應穿深色服裝,並且要使用顏色較深的背景,採用的光線一般以側逆光、側光或背光為主,並且人物面部的陰影面積要大一些。在曝光過程中,攝影師需要依照被攝體面部亮處的曝光,讓亮部以中等明暗或比中等明暗略暗的調子表現出來,陰影部分則呈現出更暗的調子。但當攝影師以順光來拍低調人像時,應適當降低曝光量,讓整個畫面呈現暗調。
作品解析:MAZE
這張照片拍攝於2014年春天的1933老場坊內,由於距離較遠,用的是賓得smc PENTAX-FA* 85mm F1.4定焦鏡頭來拍攝的。上海1933老場坊的建築結構以線條感出眾而聞名,此次拍攝是在夜景弱光環境下,所以出的片子是低調片。拍攝中最困難的是夜晚的對焦問題,當時用的是LED燈才對上焦。
拍攝中間調人像
中間調的人像既不像高調人像那樣以淺淡影調呈現,也不像低調人像那樣以深重影調呈現,而是包含了深中淺各種影調。因此,它的影調構成特點比較中性,既不偏向明亮,也不偏向深暗,給人既不太輕快,也不太凝重的視覺感受。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像照片都屬於這種影調。
作品解析:空·間
這張照片拍攝於2014年夏天上海浦東的一個老房子群,用的是賓得FA 31mm f/1.8 AL Limited鏡頭拍攝的,想要突出一個寂靜和悽涼唯美的味道,所以模特表情相對是比較冷峻的,環境中的光線也比較暗淡,要烘託出這種氛圍需要比較高的攝影技術。拍攝後的原片比較暗淡,在後期處理時加入了一些暖調的咖啡色,並調整了人物的皮膚使其更加自然。
拍攝暖色調人像
顏色的一個重要特性是「色溫」,按照色溫來分色彩主要被分為暖色調、冷色調和中間色調3種。其中紅、橙、黃以及以紅、橙、黃為主要成分的色彩給人帶來溫暖、熱烈的感受,被稱為暖色;藍、青以及主要含有藍、青成分的色彩給人以寒意的感受,被稱為冷色;其他顏色則被稱為中間色。懂得了色溫的原理,要想拍出什麼調的人像照片就非常容易了。
作品解析:Breathing Light
這張照片拍攝於2013年夏天上海浦東的某個廢棄建築,用的是賓得FA 31mm f/1.8 AL Limited鏡頭來拍攝的。夏日下午5點左右的陽光很適合拍攝逆光片,而且色彩的感覺也會相對比較濃烈,光比也恰到好處。這個是是露天的廢棄場所,光線通透,四面都有光線照入,模特背對背對光線的地方很暗,對焦比較困難,可以調到自動來對焦。原片其實已經有暖調的感覺,後期加重了暖調的效果,並且提亮了暗部,讓處於暗部的臉呈現出更多的細節。
友情提示
在拍攝暖色調人像時,攝影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拍攝需要,利用一些外在因素,例如挑選紅色、橙色等顏色的衣服給模特;其次,攝影師需要挑選與人物主體搭配得當的背景;如果是在室外,可以選擇在陽光比較柔和的下午三四點左右進行拍攝;如果是在室內,可以利用紅色或者黃色的燈光來作為暖色調。
拍攝冷色調人像
與暖色調一樣,冷色調可以選擇用藍、青或者主要含有藍、青成分的色彩作為主色調。當然,還可以通過選取周圍冷色調環境作為背景,這樣可以進一步使冷色調的效果得到統一。
作品解析:繭愛
這張照片拍攝於2013年11月上海的某家復古酒店,在弱光環境下使用的是賓得FA 31mm f/1.8 AL Limited大光圈鏡頭。為了這次拍攝,還特意用了蕾絲布料,光線也可以從鏤空處照射進來,整體感覺像沉浸在白色的朦朧世界裡。在拍攝中,先用蕾絲包住模特,並且讓模特有一定的移動和擺姿空間,體現了模特在繭內初醒尚未破繭的時刻。
拍攝對比色人像
色彩的對比形式相對比較多,例如冷暖的對比、補色的對比(紅與綠、藍與黃是互補色)對比等。對比色人像通常會突出畫面,給人留下深刻的視覺印象。
作品解析:小夥伴們的泰北奇幻之旅
這張照片拍攝於2014年10月泰國的PAI縣,為了要拍出廣闊的周圍環境,用的是賓得DA 12-24mm f/4.0 ED AL IF鏡頭。模特選了件紅色的衣服,在畫面上起到了點睛之筆的作用。由於是背光拍攝,所以安上了外部閃光燈進行補光,使環境和人物都得到合適的曝光。為了凸顯背景和人物之間的對比,顏色的純度和飽和度都在後期中調重了。
拍攝和諧色人像
所謂和諧色是指不用對比色彩,而是將一些比較臨近或者相似的色彩安排在同一幅畫面中,或者直接用黑、白、灰這些「消色」去調和某些色彩,從而得到和諧的色彩效果。採用和諧色的照片通常會給人一種舒服、安詳、平和的感覺,這是人像攝影中經常用到的一種色調。
作品解析:戀空
這張照片拍攝於2014年夏天的上海交大,為了兼顧環境和人物,用的是賓得FA 31mm f/1.8 AL Limited大光圈鏡頭。此次的拍攝主題是日式小清新,因此在衣服選擇的小清新味道的淑女服。在後期中提高了飽和度而降低了對比度,適當將顏色調整成粉淡的味道。
友情提示
在拍攝人像時,對模特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此次拍攝的模特是非專業模特,比起專業模特而言,她們更顯得不適應鏡頭,或稍顯呆板,因此一般在拍攝這種模特時都是靠抓拍。在拍攝過程中,我讓模特儘量放鬆,完全忘記拍攝這件事情,模特漸漸放鬆起來,最終順利的完成了拍攝。
拍攝重彩人像
重彩人像是用鮮豔以及明度相對較低的色彩來構成畫面,使觀眾感受到濃烈的視覺刺激,從而留下深刻的色彩印象。拍攝重彩人像,需要用大面積的重彩色塊才能得到想要的效果。
作品解析:囚春
這張照片拍攝於2013年的秋天,為了和主題相配,所選拍攝地也是海的某家復古酒店,由於室內空間有限,採用的是賓得FA 31mm f/1.8 AL Limited鏡頭拍攝的。為了體現復古味,用的是一套旗袍,在顏色上考慮到要表達出一種囚禁下的火熱青春,故此選了比較豔麗的紅色。拍攝過程中,由於室內可用的前景有限,便因地制宜借用玻璃反光,讓模特在窗前進行拍攝,讓畫面更加有層次感,產生別樣的前景。
拍攝淡彩人像
與重彩人像相反,淡彩人像主要以淺淡的、明度較高的色彩來構成畫面,例如淺黃色、淺紅色、淺藍色等,給觀者一種輕鬆、淡雅的視覺感受。
作品解析:Lost Corner
這張照片拍攝於2013年夏天海事大學廢棄的遊泳館內,用的是賓得FA 31mm f/1.8 AL Limited鏡頭拍攝的,為了配合濃濃的校園氣息,服裝和髮型上選擇了比較淑女和復古的造型。拍攝中模特靠近窗口向外遠觀,整體處於一個逆光的光位,這樣就有一種青春的夢幻感,同時模特的臉部微微朝上,這樣便有種憧憬、嚮往的感覺,令人遐想。後期為了突出光效,加強了光的立體感,加亮了整個顏色的色階,使之在逆光的情況突出校園少女獨有的清新氣質。
總結
如何用色溫拍出作品所表達的含義?這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1.色溫所體現的季節性
四季呈現出不同的風景,四季也有不同的色溫。所以,要想拍好風光照,就要掌握四季的色溫,即使是同樣的場景,只要改變色溫,就能顯示出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風貌。春天是暖色調,色溫大概在5300K左右,所以表現萬物的復甦,蓬勃生長,色溫比較適合設定在5000K以上。一般而言,5000K是色溫的中間值,也是我們肉眼看實物的普遍色溫,如果數值高於5000K顏色就偏紅黃這樣的暖色,如果低於5000K則會散發青紫這樣的冷色。如果降低色溫到4000K左右,則會把冬季的蕭瑟寒冷和涼意都從畫面中透了出來。
2.色溫所體現的時間性
同樣,一天當中也有不同的色溫。太陽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有時候只要觀察光的顏色,我們就可以明確分辨時間。例如使用低色溫拍攝清晨的薄霧,就會給人一種靜謐之感。
3.色溫所表達的情緒
色溫在攝影中最重要的作用還是對情感的塑造。我們拍攝的一枝一葉一花一景,必是有感於其中,寓情於景,才會按動快門。而色彩,就是對於我們內心世界的表達非常重要,色溫的變化,便成為這種表達方式的鑰匙。如果想要表達一種溫暖、思緒起伏的狀態,那就需要提高色溫來進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