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的美好發現,情愫的自然流露
皆源於對生活和教育的熱愛
——東楓老師們與你,一起賞秋 。
圖文統籌:趙 貝 於如錦 李夢竹
篇首和篇末文字:於如錦 李夢竹
春夏秋冬,周而復始,四季各異,各有韻味。然而好像唯獨秋天可「賞」——賞秋。既然是欣賞,這其中自然多了一份淡然平和,歲月靜好。
東楓的秋天,沒有春天嘰嘰喳喳的熱鬧,沒有夏天豔陽高照的炙熱,也沒有冬天白雪皚皚的冷清,它顯得沉穩,耐得住性子,也經得起考驗。
東楓的秋天,更像是沉澱下了一年的歷練,五彩紛呈,美不勝收,仿佛趕在萬物歸於沉寂之前,把所有潛藏的情感和秘密,釋放給你看。
東楓也正像這秋天一樣,從最初來到這裡,看到略顯單薄的校園:綠植花草三三兩兩,僅有一個年級的學生也沒有所謂的中考成績作為支撐;到三年後的現在,花草樹木層次豐富,甚至用「層林盡染」去描述好像也不過分。成績變得厚實了,師資變得雄厚了,一切都飽含希望與能量。
我們行走在東楓秋天紛繁的色彩中,對過往的經歷也總會更多一份感觸。
面對秋季積澱下的深沉與豁達,東楓老師的心裡,又會作出怎樣的回應? 又會給你什麼樣的分享?
紅葉青苔地,涼風暮雨天。
東楓的秋天終是如約而至。一葉知秋,一樹妝景,一草飾意,一鳥鳴空,這般詩意裝點了楓楊人的風貌,融進了楓楊人的心靈,漫步於浸滿景致的校園,遠方的人,遠方的事,都與這裡無關,卻又緊密相連。
晴空藍兮,薄暮晨光。
東楓學子永遠是校園裡一道最美的風景,青春的顏色應該如秋景般奪目絢爛,如秋意般令人神馳,如秋韻般點綴世界。東楓學子,如秋日的高陽,光鮮靚麗。
操場上,草地中,秋葉裡,密林處,難以名狀的秋韻飽含其中,那是力量,是神奇,是詩意,是生命。你無法完全靠近它,卻又能隨意置身其中,感受這秋高氣爽的韻味。
東楓的景,東楓的人,東楓的韻,盡在這無際的秋意之中了。
走在這秋季的東楓校園裡,你一定會被隨處可見的秋景陶醉!
要數景色哪裡妙,還看東楓校園角。你看那筆直的國槐樹,像士兵一樣英姿颯爽。你看那質樸的桂花樹,像溫婉可人的淑女一樣散發著芬芳。金黃的銀杏樹下灑滿了落葉;害羞的天燭子笑臉相迎;還有那溫柔的金葉聖女和紫薇,一個個像迎接師生們的使者!
我要大聲讚嘆:「好一幅美麗的東楓秋景圖!」
然而,置身於秋天的色彩裡,總是讓思緒更遠,回憶拉長。
看到朋友圈老師發的校園秋景圖,想到去年也是在同樣的角度拍過一張,不禁感慨「年年歲歲花(樹)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我們總是習慣在變化中尋覓成長,總是在意逝去的時間和韶華。課間繞著教學樓外圍肆意奔跑、蓬勃成長的少年們,享受奮鬥中的每一段過程吧,不負韶華,只爭朝夕!
走在東楓的校園裡,觀察著這裡的變化,由每一位教師到每一位學生,時間在孕育著他們的成長,生活的腳步不管是沉重,還是輕盈,我們從中不僅能品嘗失敗的痛苦與迷惘,同時,也享受著收穫與快樂。
只要我們總結跌倒的原因,把孕育的勇氣樹起,告別迷惘的昨天,擁抱美好的今天,微笑面對明天,不管是從輝煌成功中走出,還是在失敗中奮起,漫漫遠方路,才是我們東楓人不懈的追求。
感動的四季最美不過須臾。
讀過林語堂關於秋天的描述:「我愛好春,但是春太柔嫩;我愛好夏,但是夏太榮誇。我最愛好秋,因為它的葉子帶一些黃色,調子格外柔和,色彩格外濃鬱。它又染上一些憂鬱的神採和死的預示。它金黃的濃鬱,不是表現春的爛漫,不是表現夏的盛力,而是表現逼近老邁圓熟與慈和的智慧。他知道人生的有限,故知足而樂天。」
走過的地方都與秋天結下了緣分:
昆明的秋天那是在紅葉中夾雜了一些綠色那四季如春的氣候讓這裡的秋天顯得格外特別;北京的秋天更撩人那是香山紅葉的熱情似火;赤峰的秋天那是一種秋風起百草黃,襯託出了草原的天高地闊,風裡還不曾有丁點寒冷;
鄭州的秋天是最包容的,最可親的,最愜意的,最和顏悅色的,最氣象萬千的,最從容淡定的,最波瀾不驚的。
在鄭州的最東邊有一所校園,取名東楓。東楓校園秋天的底色是金黃色的。
曾記得2017年銀杏林裡有本學生第一的書籍,那呈現出的是學校時刻要以培養社會型人才為發展目標;
曾記得2018年學校的秋季運動會,那呈現出的是東楓學生的風華正茂;
曾記得2019年學校教職工賈魯河畔健步走,那呈現出的是東楓人愛生活、會生活;
2020年的東楓校園,我們依舊被校園秋天的底色所環抱,定格在奮鬥的道路上,那呈現出的是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秋風涼,秋葉黃,又是一年秋天至,校園的花草樹木也換了秋裝。
清晨的露珠掛滿月季的花葉,空氣溼潤而芳香,給人以清爽、給人以希望。
中午的金光灑向銀杏樹葉,陽光愈加溫暖,樹葉愈加金黃。微風拂過,片片落葉飛舞,復歸於樹根處的泥土,顯示出這個季節的特點是收穫與儲藏。
傍晚桂魄東升,桂樹落滿月輝,於靜謐之中更添幾分柔美。學子匆匆過,時有桂子落,花色宜人、花香襲人,給楓楊人帶來一個個香甜的美夢。
4號公寓樓下有一片銀杏林,每天早上在清爽中起身,途徑銀杏樹林走向教學區,秋日的陽光透過銀杏樹枝葉細碎地撒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影子。
抬眼透過枝葉間的縫隙看向高邈的天空,秋日特有的清涼,混合著一種淡淡的草木香,浸溼鼻尖。
「秋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銀杏葉子似乎一夜之間全黃了,那是耀眼的金黃,落在樹下、石板路上,有幾片隨風飄進公寓的門廊下。
想起昨日在同辦公室的老師辦公桌上看到一片銀杏樹葉,不禁能夠領會到這秋贈予我們的全部詩意了。
「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對於一個常年居住北方的人來說,鬱達夫筆下流淌著的這種細膩的感觸必然是一個習慣成自然的人所不能察覺的。司空見慣,也便視而不見,內心不起波瀾。
真正遇秋的那一刻,是同樹林間傳來揉葉子的聲音一同降臨的。
教學生活的快節奏,習慣了悶著頭走路,周遭的一切變化似乎不曾發生過變化。秋天的手指在林間製造出的清脆沙沙聲,如水滴入水,「叮咚」一聲,我意識到了自己的存在——放空狀態下自己片刻的孤立的存在。
教學,作為一個全新的世界,一直以來,每個人都在一步一個腳印地試探著自己的邊界,可我的基點與邊界又在哪裡?當下一再強調遵從認知的規律性,讓思維過程化,但當用語言顯性化地讓思維過程可見時,教師和學生的自我表達是否會在界定和規範化中落了窠臼?教學設計和學生答題的程式化痕跡又是否過於嚴重呢?
自我存疑的同時,卻也無法否認一個事實:規範化,讓有章可循的我們代替了天馬行空的我們,讓默契一致的我們代替了自說自話不在一個語言頻道的我們。編碼以及被解碼的規律被我們掌握後,師生之間的「共識」逐步建立起來,這種變化,不能不算是一種積極的蛻變。打破舊的無序,建立新的有序。不破不立,這是舊時光印證出的答案。
或許,建構之後,同樣要做好被解構以及自我重構的心理準備,如此一來,才能擺脫當下的疑惑以及將來面臨的困境。
教學生活就像自然界,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來得輕,來得靜」的秋天在悄然間進行著四季的輪迴變遷,而我,也在收穫著人生的豐盈。
記憶裡的秋天,是奶奶堆起來的乾枯的樹枝和落葉,是騎著單車迎面吹來的微風,也是和朋友坐在操場上曬暖陽的日子。
而東楓的秋日,是十裡飄香但尋不見蹤影的桂花香,是清晨寒意漸重但依舊熱氣騰騰的早操,是上樓查班時不期而遇的晚霞,是落日餘暉裡球場上的意氣風發。
被秋日的陽光沐浴過的東楓,是溫暖又治癒的。
在校園這個育人環境中,就連秋色也是潤物細無聲的。
東楓的秋色是迷人的也是育人的。
你看,那悄然變黃的銀杏、那香氣瀰漫校園的桂樹、那愈發變紅的雞爪槭和水杉.
滿園的秋色時刻將美留在師生心間和隨筆裡;
時刻展示著生命的豐富多姿、碩果纍纍;
時刻提醒著我們時光在流逝,自然規律不可抗拒。
秋天,是個傷感卻又豐富的季節,是相似卻又年年不同的季節。
我愛人常說:「人生而為人一輩子,只有一次機會,一生看似冗長卻短暫,一定要多去體驗,體驗各種各樣的味道、各式各樣的風景,才不枉此生」。
多彩的秋天便是個值得體驗的季節。
小時候,秋天是各種各樣的味道,沒有太多顏色,是味蕾的衝擊與烙印:
是玉米的甜嫩多汁;
是紅薯的香甜軟糯;
是花生的微甜爽脆;
是柿子的軟甜微澀……
長大了,秋天是各式各樣的美景,這種景是遠離家鄉的景,是紛繁複雜的景:
是課堂上撲面而來的知識,引人入勝;
是教室裡志同道合的同學,美好無限;
是馬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喧鬧熱烈;
是公園裡千紫嫣紅的花朵,花繁蕾密……
而立之年,對秋天的感受是委婉的思,思兒時的味道,思節日的熱鬧,思遠在他鄉的親人……
這種思無處不在,時常擾亂自己,卻又甘之如飴,我體味著、執著著、感恩著。
是看到由綠變黃的樹葉落時,思起家鄉秋天成熟的美景;
是聞到時濃時淡的桂花香時,思起家鄉秋天雜亂的果香;
是聽到此起彼伏的爆竹聲時,思起家鄉秋天熱鬧的中秋;
是說到別具特色的家鄉樣時,思起家鄉秋天辛勞的父母……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四季總是帶著她們獨特的禮物而來,把東楓楊這片土地裝點的多姿多彩:金黃的銀杏葉、深綠的灌木叢、火紅的晚霞……
其中,我最喜愛的是東楓楊秋日清晨的風,她吹走了夏天的悶熱,又不及冬日的寒冷。
記得在東楓每次早起的清晨,天剛蒙蒙亮,一陣清冷的風吹來,令我打個哆嗦,連忙裹緊衣物,這就像是一個熟悉又愛鬧的朋友,在背後給你打了聲招呼:「嗨,早上好!」。
終於,校園的銀杏在蓄積了整個夏天的力量後,一樹蒼翠變成了一片金黃。那小扇子般的葉子鼓動著秋風,相攜在校園裡穿梭嬉戲:
他們遛進剛從寢室跑出來的我們的衣服裡,絲絲涼意傳來,讓我們不禁裹了裹外套,又將脖子使勁往衣物裡縮了縮;他們嬉鬧著跑到操場,圍觀早起的學生有操跑;他們飢腸轆轆地奔向食堂,裹挾著麻辣鮮香在校園的各個角落玩起了捉迷藏。
湛湛秋日,朗朗東楓,一輪皎潔的月光在夜空中散發著柔和的光芒,玩耍了一天的秋風與銀杏葉在明月的撫慰下漸漸沉靜下來了,它們也要入眠了。
忽然的,窗外又傳了「唰唰」的聲響,是秋雨在敲打玻璃窗嗎?還是秋風與銀杏葉在低聲絮語?仔細聽,他們好像在說:「噓,小聲點兒,那些小孩兒在認真靜習呢」。
周日清晨,校園小徑,踽踽獨行。
金桂銀桂,雖未盡落,然已香氣日淡。小徑上黃葉片片,似是急告冬日將至。夾牆的薔薇也都蒼了葉,再沒有春日「滿院薔薇香」的風姿。
秋日雖升,晨寒未散,不時有涼氣汆入衣領,竄進衣服,襲來背上一陣寒涼,不由打了一個寒顫。
轉步快走。突然一抹紅光映入眼帘——那株楓樹。遠遠的望著那一樹火紅的楓葉似一團火在晨寒中激情的燃燒,不由全身暖和起來。走近看去,那一樹紅葉,一片片伸出樹冠,就像一隻只熱情的手給你打招呼。我的精神抖擻起來。
突然一聲鵲音穿樹傳來,一隻喜鵲從遠處的樹林飛過來落在樹冠上,激情鳴唱。
這歌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和寒涼,一下子讓整個空氣都活躍起來。不知何時,已經又有幾隻喜鵲和鳴了,而且一群小鳥也加入了合唱的隊伍。這歌聲真的很雄渾哦!
秋日漸高,晨寒早已退去。此時心潮澎湃的我也輕唱起來:
秋日楓楊如火紅,清晨寒涼莫關情。
群英引吭高歌頌,再添激情老鳳聲。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對於全體中國人來講,今年的春朝被新冠疫情給弄丟了,秋高氣爽的日子就愈加美好了一些。
「一葉落知天下秋」,每每提到秋天,總讓人聯想到金黃的葉子從樹尖瀟灑、無聲地飄落。所以,秋天,是人間最快的風景,也是平和、淡然、釋懷的時節。
這世上任何一種風景,都是自然的饋贈,慢慢欣賞,會讓我們繼續向前的腳步更踏實一些。
東楓與你,一起賞秋,欣賞秋的清涼與淡然。雖然所知所感也許會悄悄流逝,然而浪漫難收,積澱已有,在我們追求教育美好、生活美好的道路上,定會歲月靜好,從容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