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GB50007-2011《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玻璃鋼管道直埋的自然地基土壤可以分為人工填土(衝填土、雜填土、素填土)、黏性土(黏土、粉性黏土)、粉土、砂土(粉沙、細沙、中沙、粗沙、礫沙)、碎石土(圓礫或角礫、卵石或碎石、漂石或塊石)及巖石等。
根據地基結構的形成方式,地基可分為以下3種:
a.未經開挖、回填等方式擾動過的原土。
對於玻璃鋼管道的管溝基礎,合理的回填材料、回填方式及壓實普氏密度達到90%以上後,管線通常不會發生較大的不均勻沉降。
b.經開挖後回填並壓實的墊土層。
對於該結構類型的管溝基礎,由於不同區段存在壓實程度差異,自然沉降時間不足,管溝基礎會進一步發生沉降。如果壓實工程管理合格,差異性不會太大,沉降的方式主要表現為整體沉降,不均勻沉降量相對較小。
大口徑埋地玻璃鋼管道採用雙O形圈承插連接,每個管道接頭具有不超過20mm的補償功能,其最大偏轉角為0.5℃。因此,對於12m長的標準管,當最大沉降發生在(或靠近)管道中部時,尚能通過偏轉、伸縮進行調整;但如果最大沉降發生在玻璃鋼管道接頭附近時,則接頭有可能因偏轉角度大或拉出而影響密封。
c.既有未擾動的原土,又有經開挖後回填並壓實的墊土層。
對於玻璃鋼管道的管溝基礎,如果回填區域比例比較大,或開挖區與非開挖區的地質承載能力差異性較大,則建議採用打樁的處理措施。如果非開挖區域佔大部分,且地質承載能力強,則建議在開挖區域多採用短管,通過增加柔性接頭數量的方法來解決不均勻沉降的問題,同時為防止沉降量過大而將承插接口拉出,建議採用帶鎖緊的O形圈連接方式。
無論是哪種土壤性質或結構類型的管溝基礎,都需要解決止推墩沉降與管線沉降的差異問題。《直埋式大口徑玻璃鋼管道安裝技術措施》
更多熱門文章 ↓ ↓ ↓
大量玻璃鋼儲罐洩漏事故的原因分析
為啥一體化泵站銷量比傳統泵站好?原因在這6個因素!
做好這幾步,確保玻璃鋼冷卻塔更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