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電視劇相信每一個人,都有過某一段時間的追劇經歷,但你知道某些有腦子的人?是怎樣追劇的嗎?反觀咱們自己追劇就真的只是追劇。
沒錯電視劇的出現本身是為了人們娛樂打發時間,所以追劇的原因要麼是劇情吸引了你,要麼就是有你特別喜歡的演員,再者就是演員特別有演技。
不管是哪個時期人們的小時候,那時候喜歡的電視劇肯定大多數
都是古裝劇,再者就是動畫片。總之一句話,不論是古裝劇還是動畫片,你不演完,觀眾就不離開。
所以追了這麼多的古裝劇你追對了嗎?小編今天要科普的就是古裝劇中的各類頭飾!相信各位看官看完之後的感受是——「原來這些個細節還真心沒有留意過!」「好吧好吧,真的是漲姿勢了呢!」
【1】古代頭飾
中國的俗話說得就是這麼棒,「頂天立地,從頭開始」,中國作為在服飾上很講究的國家,
所以頭飾也避免不了了,畢竟頭飾和服飾要一致才和諧嘛!今天的主題便是各類古裝的頭飾了。
頭飾在古代也稱之為"頭衣",泛指所有用來包裹頭髮的物品,像什麼冠啊,巾啊,帽啊,冕啊,都是根據不同的場合來戴的!所以看了這麼多古裝劇的你知道嗎?
【2】冠冕之種類
首先來講講古裝劇裡面,那些土族人群們所戴的頭飾,畢竟一部古裝電視劇劇裡面,少不了這些有身份有地位有咖位的人物!
在古代冠冕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在秦朝和漢朝的時候這種裝束受歡迎,它也不僅僅是身份地位的象徵,也是士人的職位的標識和士人的尊嚴。
看到上面的黃曉明了嗎?他的頭上戴的便是小冠了,這個束在黃曉明頭上的小冠材質多為皮質,形狀像手一樣,用一根簪子插在髻上,用縷系在脖子上面。
不同的職位,其系發的方式都不一樣,而且每個級別不一樣的人系法還不一樣,是不是感覺做一個上層社會的人還真不容易!
頍(kuǐ)冠
頍即額帶,男士頭上裝飾的最簡單形式,用布或者額條箍在髮髻上,商代的頍通常是製作成扁平的頭飾,有的在結繩的地方還鑲嵌得有寶石。
關於冠冕的還有緇布冠,通常是以黑色為主,所以叫作緇布冠。還有委貌冠,又叫作玄冠,叫玄冠是因為它的顏色是以玄色為主。委貌冠後來發展為諸侯上早朝所戴的冠,委代表了安定,貌就表示正式的容貌,委貌兩個字就代表了禮儀之道。
【2】巾幘之種類
上面說了貴族士家髮飾的種類,古代除了這個階層的人,還有像咱們一樣的平民老百姓啊,所以在古代尊卑是非常有序的,平民老百姓可是不能戴冠的,他們只能束巾,也就是咱們看古裝電視劇裡面的老百姓為頭髮裹的一張布。
但是呢什麼都是有可能成為潮流的,也會在不同的階層之間有所關聯,剛開始巾只是出現在平民百姓這個階層,到了漢末卻被文人武士這些人所熱愛,戴巾成為了一種時尚。
可能是因為巾與平民有些聯繫,所以戴巾自然有一種閒適的感覺,帶給人的始終是一種輕鬆的感覺,因此隨著朝代的發展,到了明代不論是哪一個階層的人都喜歡上了戴巾。
首先來講講巾當中的緇巾(也叫作束緇小巾)緇撮也就是黑色小巾一般都是捆結在頭頂的髮髻上面,掉下來的兩角自然向下面垂著,後來為歷代所沿用,武將壯士特別喜歡。
東坡巾是一種硬裹巾,它的裡面是藤,外面是錦緞,為雅士隱逸之人所喜歡。東坡巾自然是想到了蘇軾,沒錯這個名字就是因為宋代詞人蘇軾喜歡戴此帽子,所以叫做東坡巾。
當然了巾幘也分為很多種類,還有孔明的"羽扇綸巾"的綸巾,也是一種硬裹巾,中部有卷著的褶,一看這個樣式就是很多文人,謀士和許多雅士所好的,由於孔明戴此巾的形象深入人心,所以綸巾又叫作諸葛巾。
還有一種巾便是逍遙巾了,一聽這個名字是不是就有一種自由的感覺,逍遙巾和它的"品性"一樣有另外一個名字叫作"荷葉巾",宋代庶人喜歡戴的一種帽子,其實就是整頂帽子戴在頭上了,只不過帽子的兩腳垂在了後背上,有一種飄然的感覺,所以稱為逍遙巾。
介紹了這麼多,各位看官應該
對古代服飾文化又多了一份了解吧!
本文章由|熱點資訊播報 hotkak|原創
未經同意不允許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