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記者 石芳宇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長沙的「夜」才剛剛開始。為加快推進夜間經濟發展,進一步發掘城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推進消費升級、激發城市活力、提升文化品位,11月28日,長沙市發改委官網公布了《關於加快推進夜間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指出,將更充分整合夜間消費資源,打造推廣獨具長沙特色的消費品牌,豐富「星城」夜經濟應有的內涵。
三年建成10個市級示範街區
實施意見明確,以將長沙打造成「24小時城市」為目標,用三年時間規劃、培育、建設一批特色夜消費街區、夜經濟載體、夜經濟場景。到2022年,全市總共建成10個市級、30個區縣(市)級夜間經濟示範街區和200個夜間經濟示範門店;打造50個具有全國知名度、100個具有全省知名度的夜消費名片;夜經濟零售總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到20%以上,新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0億元以上,創造就業崗位10萬個以上。
豐富夜間消費供給
實施意見明確,從力推「夜購」商圈、凸顯「夜食」街區、擦亮「夜遊」名片、繁榮「夜娛」文化、優化「夜行」服務、提升「夜宿」品質、拓展「手遊」經濟、突破「外包」服務八個方面豐富夜間經濟供給體;提出打造五一核心商圈為頂級商圈,提質發展9個高端商圈,培育建設4縣(市)特色商圈;規劃50條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培育30個特色精品夜市;辦好30處文化活動廣場,規劃發展100家娛樂演藝場所,推出10條夜遊精品線路;打造20個以上戶外露營活動場所,100家有品質的星級酒店,50家以上特色民宿。
打造特色場景平臺
實施意見提出,做好「山水洲城」文章,發揮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世界媒體藝術之都」「等優勢,打造一批具有長沙特色的夜經濟場景平臺。具體實施為:以湘江為主帶、山水洲城為背景的城市燈光工程;打造「橘洲焰火」「燈光節」「無人機表演秀」等城市夜間節會品牌,年度推出30次以上無人機燈光秀;依託嶽麓山、天心閣、杜甫江閣等推出不少於20個獨具長沙特色的觀景平臺、消費場所;鼓勵舉辦展現長沙魅力的旺季夜市、節會、賽事等活動;鼓勵重要景區開發高人氣的夜遊項目和場景演出。
新技術保障業態創新
實施意見提出,將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產業融合、科技成果的作用,確保夜間經濟與新興業態共榮共生共享、創新融合發展。支持實體經濟與「網際網路+」深度融合,支持文化、旅遊等產業跨界融合,打造1-2個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鼓勵24小時便利店等聚合消費業態發展;打造以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為核心的文娛集聚地;引導夜間經濟重點領域拓展智能化、網絡化布局,增加網際網路、VR、AR等現代技術的應用。
完善夜經濟公共服務
為確保長沙夜經濟建設順利推進,實施方案從工作機制、配套設施、管理保障、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宣傳推介等五個方面優化公共服務。
其中,明確加速信息化建設,推進商圈、景區(點)、機場、車站、賓館飯店等主要消費場所區域光纖寬帶、無線網絡等全覆蓋,加快5G通訊網絡建設;推進縣、鄉、村三級道路亮化工程,支持指導夜消費集中區域的夜景亮化工作,在不影響市容環境的前提下,鼓勵、支持商家增設亮化設施和霓虹燈字號;加強食品安全、治安、消防等監督管理,在不擾民、不影響交通秩序等前提下,適當放寬夜間經濟固定時段固定區域擺賣管制,適當放寬延時經營商業場所的相關審批條件。